Workflow
中国银行(60198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估值提升暨提质增效重回报计划
证券之星· 2025-03-26 19:17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根据相关要求和倡议,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估值提升暨提质增效重回报计划,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围绕多方面制定举措,注重长期价值创造和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有助于提升中长期投资价值 [1][2][7] 计划的制定背景及审议程序 制定背景 公司为落实相关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根据监管指引和交易所倡议,结合实际制定计划 [2] 审议程序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3月26日审议通过该计划 [2] 计划的具体内容 聚焦稳健经营,坚持高质量发展 - 全面贯彻落实决策部署,深化改革,注重经营提升,聚焦主业、防控风险,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 - 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做好政策传导,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丰富绿色金融工具箱,推动普惠金融升级,加快养老金融发展,增强数字金融支撑能力 [3] - 不断提升经营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做好资产负债平衡,优化产品服务,合理安排支出,坚持价值创造导向,为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大价值 [4] - 加快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巩固全球化优势,服务对外开放,加快重点区域发展,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提升稳外贸稳外资服务质效 [4] - 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相关原则,提升风险管理有效性,完善授信管理机制,化解不良资产,加强内控案防和反洗钱管理 [4] 重视价值创造,强化股东回报 公司长期重视投资者回报,派息率保持在30%较高水平,2024年首次尝试中期现金分红,未来将综合考虑多因素确定分红频次和水平,优先现金分红 [5] 做好股东沟通,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 主动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投资者沟通,组织业绩交流活动,举办路演和专题沟通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投资者诉求并回应 [5] - 重视投资者服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将投资者利益放在突出位置,落实相关要求,带来长期价值回报 [6]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信息披露质效 - 以信息披露合规为底线,传递投资价值为导向,提升信息透明度和精准度,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披露内容 [6] - 以定期报告为载体,增强阅览体验,讲好中行故事,传递重点信息,回应投资者关切,落实可持续信息披露要求 [6] 其他合法合规的方式 结合实际,跟进监管政策进展,适时评估实施其他合法合规市值管理方式 [7] 董事会对计划的说明 计划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围绕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结合市值管理方式,注重长期价值创造和稳定回报预期,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有助于提升中长期投资价值 [7] 评估安排 公司将按监管要求评估计划实施效果,需完善的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 [7]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6 19: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董事会拟续聘安永华明为2025年度国内审计师、安永香港为2025年度国际审计师,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批 [1] 拟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 机构信息 - 安永华明1992年9月成立,2012年8月完成本土化转制,总部在北京,截至2024年末有合伙人251人,首席合伙人为毛鞍宁,有执业注册会计师逾1700人,其中超1500人有证券相关业务服务经验,逾500人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 [1] - 安永华明2023年度业务总收入59.55亿元,审计业务收入55.85亿元,证券业务收入24.38亿元,A股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客户137家,收费总额9.05亿元,A股金融业上市公司审计客户20家 [2] - 安永华明已计提职业风险基金和购买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超2亿元,近三年无因执业行为相关民事诉讼担责情况 [2] - 安永华明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刑事处罚0次、行政处罚0次、监督管理措施3次、自律监管措施0次、纪律处分0次,13名从业人员受刑事处罚0次、行政处罚1次、监督管理措施4次、自律监管措施1次、纪律处分0次,2名从业人员因个人行为受行政监管措施各1次,不影响承接业务 [3] - 安永香港为香港合伙制事务所,为众多香港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是安永全球网络成员,与安永华明是独立法律实体 [3] - 安永香港根据香港条例注册为公众利益实体核数师,获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许可证,在美国PCAOB和日本金融厅注册,每年购买职业保险,近三年执业质量检查无重大影响事项 [4] 项目信息 - 许旭明2006年成注册会计师,2000年开始上市公司审计,2024年开始为中行提供审计服务,近三年签署/复核4家境内上市公司年报/内控审计,涉及金融业 [4] - 张凡2002年成注册会计师,2005年开始上市公司审计,2024年开始为中行提供审计服务,近三年签署/复核2家境内上市公司年报/内控审计,涉及金融业 [4] - 涂珮施1996年成相关公会会员,2001年开始上市公司审计,2024年开始为中行提供审计服务,近三年签署/复核1家上市公司年报/内控审计,涉及金融业 [5] - 郭杭翔1999年成注册会计师,2002年开始上市公司审计,2024年开始为中行提供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服务,近三年签署/复核5家境内上市公司年报/内控审计,涉及金融业 [5] - 项目合伙人、签字注册会计师、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近三年无相关处罚情况,安永华明、安永香港及相关人员不存在违反独立性要求情形 [5] - 2025年度集团合并及母公司审计项目拟支付审计费用9896万元,内控审计费用1100.08万元,较2024年同口径增加346万元,收费依审计资源和工作量以公允原则确定 [6] 拟续聘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的程序 审计委员会审议意见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综合评价安永华明和安永香港2024年度履职情况,认为其能按合同完成审计工作,专业胜任等能力满足要求,建议续聘并提交董事会审议 [6][7] 董事会的审议和表决情况 - 董事会2025年3月26日会议审议通过续聘议案,同意续聘安永华明为2025年度国内审计师、安永香港为2025年度国际审计师,表决同意14票,反对0票,弃权0票,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7] 生效日期 - 本次续聘事项需股东大会审议批准,自审批通过之日起生效 [7]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3-26 19:17
文章核心观点 安永华明对中国银行2024年度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专项说明进行审计,未发现汇总表与审计的财务报表相关内容在重大方面存在不一致 [1][2] 分组1 - 安永华明审计了中国银行2024年度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并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1] - 中国银行按要求编制截至2024年度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1] 分组2 - 中国银行负责如实编制和对外披露汇总表并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 [2] - 安永华明仅将汇总表与审计财务报表时复核的会计资料及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相关内容核对,未执行额外审计程序 [2] - 汇总表应与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一并阅读以更好理解相关情况 [2]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6 19:17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第三支柱信息披 露报告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报告 引言 披露依据 本报告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年第4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编制并披露。 公司和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暴露采用初级内部评级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符合条件的合 格循环零售和银行卡信用风险暴露、其他零售信用风险暴露采用高级内部评级法,其他 类型信用风险暴露及其他并表机构的所有信用风险暴露均采用权重法;市场风险采用标 准法计量;操作风险采用标准法计量。 披露声明 本报告是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要求而非财务会计准则编制,因此,报告中的 部分信息并不能与同期财务报告的财务资料直接进行比较。 本集团已建立完善的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治理架构,由董事会批准并由高级管理层实施有 效的内部控制流程,确保对信息披露内容进行合理审查,披露信息真实、可靠。 风险管理、关键审慎监管指标和风险加权资产概览 KM1:监管并表关键审慎监管指标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a b c d 月 31 日 月 30 日 月 30 日 月 31 日 可用资本(数额) 风险加权资产(数额) 风险加权资产合计(应用 ...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4年度履职情况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6 19:17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中国银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4年度履职情况,包括成员构成、职责、会议审批事项、与外部审计师沟通及对财务报告的处理等内容 [1][2][3][4] 审计委员会成员构成 - 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非执行董事张勇、张建刚和独立董事廖长江、乔瓦尼•特里亚、刘晓蕾 [1] - 主席由独立董事刘晓蕾担任 [1] 审计委员会主要职责 - 审议聘请、续聘或更换外部审计师及相关审计费用,评估其工作并监督独立性等 [2] - 审议各类财务报告,对年度财务报告信息真实性等作判断性报告 [2] - 审阅外部审计师建议,讨论会计准则及重大事项问题 [2] - 审议重大会计和审计政策、审计计划和工作范围等 [2] - 审议财务信息披露、内部审计章程等制度和报告及组织架构 [2] - 审议中长期和年度审计计划,指导、考核和评价内部审计工作 [2] - 审议聘任总审计师,审查其任职资格等情况 [2] - 督促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审议审计发现及管理层回应 [2] - 审议内部控制及财务报告重大不足或缺陷,讨论内控制度不足及专项审计措施 [2] - 审议欺诈案件报告和员工举报制度,督促公正调查和处理举报事宜 [2] - 就上述事项向董事会提出意见建议 [2] 审计委员会2024年会议审批及听取事项 - 审批2024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及财务预算议案 [3] - 审议2023年度及2024年各季度财务报告、2023年度内部控制相关报告等议案 [3] - 听取管理层对外部审计师2023年度管理建议书回应等多项汇报 [3] - 关注经营业绩提升等成效,听取审计工作数字化能力提升等报告 [3] 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师沟通及财务报告处理 - 向外部审计师了解2024年度审计计划,提示报告与管理层判断分歧及解决过程 [4] - 听取并审议高级管理层对经营情况及财务数据汇报,督促提交财务报告 [4] - 保持与外部审计师充分沟通,安排独立董事单独沟通 [4] - 表决通过2024年度财务报告并提交董事会审批 [4]
中国银行(601988) - H股公告-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
2025-03-26 19:16
业绩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6327.71亿元,同比增长1.38%[25][41] - 2024年税后利润2527.19亿元,同比增长2.58%[25][40] - 2024年净利息收入4489.34亿元,同比下降3.77%[41] - 2024年非利息收入1838.37亿元,同比增长16.65%[41] - 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计350612.99亿元,增长8.11%[61] - 2024年末集团负债合计321083.35亿元,增长8.20%[61] 用户数据 - 服务科技企业超10万家,授信支持较年初增长29.67%[33] - 个人养老金新开户超1000万户,手机银行签约客户累计超2.93亿户,增长6.90%[33] - 公司金融领域境内企业手机银行活跃客户数达399.61万户,增长12.57%[110] - 境内企业网银活跃客户数达732.54万户,增长9.23%[110] - 个人金融领域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9793.15万户,提升11.59%[110] 未来展望 - 未明确提及未来展望相关内容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数字澳门元原型系统于2024年12月12日亮相[155] - 公司积极参与货币桥项目,叙做数币汇款、外汇交易[156] - 手机银行推出买卖存款证等多项新功能[17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未明确提及市场扩张和并购相关内容 其他新策略 - 推进“业务数字化”完成“中行一表通”建设[108] - 推进“数据业务化”统筹完成年度“标签中心”建设任务[108]
中国银行(60198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6 19: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1912年2月正式成立,至今成立113年[2][4] - 公司在中国境内及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3] 公司排名与荣誉 - 《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第4位[5] - 《银行家》和《品牌金融》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名第4位[5] - 《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7位[5] - 胡润研究院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排名第5位[5] - 公司连续14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2] -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等评选的第14届“金贸奖”最佳现金管理银行[5] 股利分配 - 2024年度末期普通股股利建议每10股派人民币1.216元(税前),2024年全年现金股利每10股人民币2.424元(税前)[10] - 2024年普通股股利总额713.60亿元,每股股利(税前)0.2424元[34] - 董事会建议末期现金股利每10股1.216元(税前),全年现金股利每10股2.424元(税前),派息率30% [37] - 2024年公司派发普通股现金股利1,051.55亿元,派发优先股股息51.81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利息110.39亿元[93] 关键财务指标变化(2022 - 2024年) - 2022 - 2024年(重述后)营业收入分别为622,889百万元、630,090百万元、585,367百万元人民币[13] - 2022 - 2024年(重述后)净息差分别为0.73%、0.72%、0.74% [14][15] - 2022 - 2024年(重述后)信贷成本分别为1.40%、1.59%、1.76% [16][17] - 2022 - 2024年(重述后)营业利润分别为294,073百万元、292,463百万元、284,696百万元人民币[19] - 2022 - 2024年(重述后)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分别为0.75%、0.80%、0.85% [22][21] - 2022 - 2024年(重述后)成本收入比分别为28.77%、28.50%、28.92% [24][23] - 2022 - 2024年(重述后)净利润分别为252,719百万元、246,371百万元、237,504百万元人民币[27][26] - 2022 - 2024年(重述后)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12%、9.50%、10.81% [29][28] - 2022 - 2024年(重述后)非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28.75%、25.10%、21.54% [31][30] 2024年关键财务指标 - 2024年利息净收入4489.34亿元,非利息收入1811.56亿元,营业收入6300.90亿元[34] - 2024年净利润2527.1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78.41亿元[34] - 2024年底资产总计35.06万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1.59万亿元[34] - 2024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5%,净资产收益率9.50%,净息差1.40%[34] - 2024年非利息收入占比28.75%,成本收入比28.77%[34]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净额2344.26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20%[34]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25%,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00.60%[34] - 2024年信贷成本0.58%,贷款拨备率2.50%[34] - 2024年末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7.1884,1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7.5257,1港币兑人民币中间价0.9260[34] 2024年财务指标增长情况 - 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负债总额分别突破35万亿元、32万亿元,增长8.11%、8.20% [37]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6301亿元、2527亿元,分别增长1.16%、2.58% [37] - 集团不良贷款率1.25%,下降0.02个百分点,境外商行利润总额贡献度超过22% [37] - 2024年集团全年人民币贷款和垫款新增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84% [38] - 非房消费信贷余额增长958.25亿元,设备更新项目授信签约超1200亿元 [38] - 境内商行民营企业、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8.72%、16.60% [38] - 2024年集团实现净利润2527.19亿元,同比增长2.5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78.41亿元,同比增长2.56%[54] - 2024年集团利息净收入4489.34亿元,同比下降3.77%;利息收入10715.39亿元,同比增长2.16%;利息支出6226.05亿元,同比增长6.92%[56] - 2024年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7453.55亿元,同比下降0.70%;金融投资利息收入2171.28亿元,同比增长12.92%;存放央行及存拆放同业利息收入1090.56亿元,同比增长2.92%[57] - 2024年非利息收入1811.56亿元,同比增长15.8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65.90亿元,同比下降2.88%[58] - 2024年营业支出3376.27亿元,同比增长2.68%;资产减值损失1027.22亿元,同比下降3.60%[58] - 2024年吸收存款利息支出4574.86亿元,同比增加66.35亿元,增长1.47%[59] - 2024年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1071.17亿元,同比增加214.39亿元,增长25.02%[59] - 2024年发行债券利息支出580.02亿元,同比增加122.25亿元,增长26.71%[59] - 2024年集团净息差1.40%,同比下降19个基点[60] - 2024年集团实现非利息收入1811.56亿元,同比增加248.12亿元,增长15.87%,占营业收入的28.75%[65] - 集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65.90亿元,同比减少22.75亿元,下降2.88%[66] - 集团其他非利息收入1045.66亿元,同比增加270.87亿元,增长34.96%[66] - 2024年投资收益414.53亿元,同比增加162.81亿元,增长64.68%[67] - 2024年集团营业支出3376.27亿元,同比增加88.11亿元,增长2.68%[68] - 2024年集团业务及管理费1812.62亿元,同比增加37.59亿元,增长2.12%,成本收入比为28.77%,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70] - 2024年集团资产减值损失1027.22亿元,同比减少38.40亿元,下降3.60%,其中贷款减值损失1208.61亿元,同比增加147.47亿元,增长13.90%[71] - 2024年集团所得税费用422.35亿元,同比减少70.02亿元,下降14.22%,实际税率14.32%[72] - 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计350612.9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6291.33亿元,增长8.11%;负债合计321083.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329.84亿元,增长8.20%[73] - 2024年末集团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15940.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322.89亿元,增长8.18%,其中人民币贷款和垫款增长10.84%,外币贷款和垫款下降6.87%[74] - 2024年末集团贷款减值准备余额5391.7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38.79亿元,不良重组贷款总额为987.4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7.81亿元,占比为0.46%,比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74] - 2024年末集团金融投资总额83602.7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015.60亿元,增长16.78%,其中人民币金融投资增长14.40%,外币金融投资增长22.51%[78] - 2024年税金及附加62.10亿元,同比增加1.12亿元,增长1.84%;贵金属销售成本197.39亿元,同比增加58.00亿元,增长41.61%;保险服务费用110.15亿元,同比增加19.95亿元,增长22.12%;其他96.01亿元,同比增加9.01亿元,增长10.36%[69] - 2024年保险财务费用70.78亿元,同比增加0.84亿元,增长1.20%[69] - 2024年末集团吸收存款总额242,025.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955.38亿元,增长5.66%,其中人民币存款193,341.72亿元,增长5.75%,外币存款折合6,772.60亿美元,增长3.72%[86] - 2024年末集团所有者权益合计29,529.6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61.49亿元,增长7.12%[93] - 2024年集团实现净利润2,527.19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78.41亿元[93] - 2024年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3,689.2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477.96亿元[95] - 2024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5,509.66亿元,同比下降2,654.80亿元[95]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8,059.86亿元,同比增加2,665.58亿元[96]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118.60亿元,同比下降80.02亿元[96] 2024年末存款结构 - 2024年末集团存款中,公司活期存款5,518,065百万元,占比22.80%;个人定期存款7,318,692百万元,占比30.24%[87] - 2024年末境内存款中,公司活期存款4,697,363百万元,占比23.52%;个人定期存款6,445,918百万元,占比32.27%[89] - 2024年末按地区划分存款,境内人民币公司存款8,862,649百万元,占比36.63%;境内人民币个人存款9,810,514百万元,占比40.53%[91] 2024年末负债结构 - 2024年末集团负债中,人民币负债19,334,172百万元,占比79.88%;美元负债2,277,803百万元,占比9.41%[92] 2024年各地区资产与利润情况 - 2024年末境内资产总额286,101.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8%,占集团资产总额77.52%;利润总额2,167.12亿元,同比下降5.72%,对集团利润总额贡献73.28%[98] - 2024年末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资产总额57,112.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4%,占集团资产总额15.47%;利润总额606.86亿元,同比增长13.07%,对集团利润总额贡献20.52%[99] - 2024年末其他国家和地区资产总额25,856.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7%,占集团资产总额7.01%;利润总额183.52亿元,同比增长35.11%,对集团利润总额贡献6.20%[99] 2024年各业务线营业收入占比 - 2024年商业银行业务营业收入574,268百万元,占比91.14%;投资银行及保险业务营业收入32,014百万元,占比5.08%[99] 科技金融业务情况 - 2024年为科技型企业提供1.91万亿元授信支持,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7100亿元 [39]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为10.29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1.91万亿元授信支持;“十四五”期间,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7,100亿元[105] - 为科技企业家等客群提供一户一策服务方案1539户[128] 绿色金融业务情况 - 2024年末,公司境内绿色信贷余额(国家金融监督)相关业务发展良好,在多个绿色贷款排行榜中位列中资银行第一[106] - 管理总局口径折合人民币40707.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1.03%[108] - 中银理财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管理规模765.24亿元[110] - 中银基金绿色、ESG公募基金产品管理规模约35.15亿元[110] - 中银保险承担绿色保险责任4505.21亿元[110] - 中银金租绿色租赁资产余额321.77亿元,占全部租赁资产余额的48.55%[110] - 中银国际控股全年承销18笔绿色及可持续挂钩债券,承销金额折人民币458.74亿元[110] - 中银证券全年承销绿色债券137.30亿元[110] - 中银资产绿色金融投资余额387.43亿元[110] - 中银三星人寿绿色金融投资余额70.38亿元[110] - 绿色金融在线培训体系累计超10
中国银行(601988)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3-26 19:03
财务审计 - 审计中国银行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2] - 中国银行于该日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6] - 审计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26日[10] 责任说明 - 建立健全和评价内控有效性是董事会责任[3] - 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并披露重大缺陷[4]
中国银行(601988)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2025-03-26 19:02
会议情况 - 2024年召开3次临时股东大会、1次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28项议案,听取4项汇报[6] - 2024年召开董事会现场会议12次,书面审议议案1次,共审议106项议案,听取25项报告[6] 股息派发 - 2023年度末期普通股股利按每10股2.364元税前派发,总额约695.93亿元[27] - 2024年度中期普通股股利按每10股1.208元税前派发,总额约355.62亿元[27] - 2024年3月4日派发第二期境外优先股股息约1.015亿美元税后,股息率3.60%[28] - 2024年6月27日派发第三期境内优先股股息32.85亿元税前,股息率4.50%[28] - 2024年8月29日派发第四期境内优先股股息11.745亿元税前,股息率4.35%[28] - 2025年3月4日将派发第二期境外优先股股息约1.015亿美元税后,股息率3.60%[29] 委员会会议 - 2024年战略发展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8] - 2024年审计委员会召开9次会议[9] - 2024年人事和薪酬委员会现场会议10次,书面议案会议1次[11] - 2024年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召开4次现场会议[15] - 2024年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40] - 2024年风险政策委员会召开7次会议[41] - 2024年美国风险与管理委员会现场会议4次,书面议案会议2次[42] 人员相关 - 独立董事廖长江股东大会出席率100%(4/4),董事会出席率100%(13/13)[6] - 崔世平2024年股东大会出席率100%(4/4),董事会出席率约92.3%(12/13)[38] - 让·路易·埃克拉2024年股东大会出席3次,董事会出席12次[68] - 独立董事乔瓦尼·特里亚股东大会出席4/4,董事会出席13/13[98] - 刘晓蕾出席股东大会3/3次,出席董事会11/11次[126] 其他事项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汇金公司严格履行“不竞争承诺”[30] - 2024年聘用安永华明为国内审计师及内控审计外部审计师,安永为国际审计师[24] - 2024 - 2025年度进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续保[165] - 2024年董事会审议董事长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等多项人事相关议案[172] - 2024年关联交易按商业原则合规开展,无重大关联交易[172]
中国银行(601988)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社会、治理)
2025-03-26 19:00
业务数据 - 个人非房消贷余额增幅超40%[14] -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惠及数百万户家庭,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审批金额超5000亿元[14] - 为近7万家企业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超3700亿元[14] - 小微客户较年初新增42万,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5211亿元[14] - 涉农贷款余额增长25.01%[14]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47万亿元,增长26.31%[15] -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授信支持超3720亿美元[16] - 境内绿色信贷规模突破4万亿元,全球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千亿元[17] -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1.91万亿元授信支持[23] - 建成养老服务示范网点1145家[25] - 2024年向陕西咸阳四个定点帮扶县投入无偿帮扶资金8192万元[25] - 2024年购销全国脱贫地区农产品2.37亿元[25] - 2024年培训基层干部等各类人员4.1万人次[25] - 助学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285亿元,资助200余万名学子[25] - 2024年全年筹集善款778万元[26] - 截至2024年末,协助客户累计设立52单慈善信托,规模超3688万元[26] - 2024年运用对外捐赠资金开展公益项目312个,捐赠金额1.44亿元[26] - “中银私享爱心荟——春蕾计划”累计捐款超2200万元,资助5500余名春蕾女生[26] 机构布局 - 中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及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29] 绿色金融政策 - 2024年董事会审议通过多项绿色金融相关报告及规划[44][45][46][47] - 高级管理层下设绿色金融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48] - 打造绿色金融在线培训体系,截至2024年末累计超100万人次观看学习[49] - 中国银行“十四五”绿色金融规划明确四大目标及10项关键量化指标[55][58] - 公司形成“1+1+N”绿色金融政策体系[56]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业信贷政策》含100余项具体行业信贷政策[62] - 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考核机制,对高级管理层等设置目标[61] - 制定2024年绿色金融工作方案,提出45条年度具体工作要求[66] - 发布100余项具体行业信贷政策,涉及多领域[88] - 2024年制定或修订多个绿色和低碳转型相关行业信贷政策[88] 绿色金融业务 - 2024年末境内绿色信贷余额折合人民币4.0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03%[104] - 公司位列多个绿色贷款排行榜中资银行第一[104] - 中行多地分行有多项绿色项目授信及融资业务[104][112][115][116] - 2024年发行7亿美元境外绿色金融债券和100亿元境内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绿色债券[118] - 2024年承销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2618.37亿元,境外237.95亿美元[118] - 截至2024年末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118] - 截至2024年末代销绿色主题公募基金存量规模42.43亿元[123] - 中银保险、金租、理财、基金等子公司有多项绿色业务规模数据[132][138][139] 绿色运营 - 39栋主要办公大楼完成碳中和试点,碳排放同比下降一半[17] - 中行山西省分行改造办公楼直饮水废水利用系统,全年节水量超6500吨[146] - 截至2024年末,建成“绿色建设标杆网点”57家[149] - 总行及北京地区全年召开视频会议2313次[150] - 内蒙古和林格尔园区一期数据中心PUE设计值1.18,合肥园区数据中心PUE设计值1.22[150] 风险管理 - 2024年及短期内气候相关转型风险对公司财务状况影响不显著,境内公司业务高碳行业贷款余额在对公贷款中占比持续下降[167] - 2024年公司完成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开展各类风险识别和评估,并应用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结果[171] - 环境与气候风险在各类风险中为非主要风险,程度较低,公司具有较强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能力[172] - 2024年境外分支机构有序进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影响及应对能力[172] - 公司建立客户ESG风险全流程管理体系,控制和降低客户ESG风险[175] 系统建设 - 2024年公司投产应用绿色金融管理系统二期和环境足迹管理系统一期[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