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行(601988)
icon
搜索文档
规模大增!银行发力消费贷,存量客户也可享受贴息
国际金融报· 2025-09-04 21:2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过半数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金额上涨 国有银行规模增量大 城商行增速高[1] - 披露个人消费贷款具体金额的37家银行中有25家机构消费贷规模实现增长 其中14家银行上半年消费贷增额超过50亿元 11家银行较年初实现两位数增幅[2] - 国有行和城商行是上半年个人消费贷增长主力 国有大行增量大 城商行增速高[3] 国有银行消费贷表现 - 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金额增量达862.99亿元 农业银行增626.86亿元 交通银行增555.38亿元 中国银行增508.67亿元[3] - 国有行在住房按揭贷款增长乏力背景下积极拓展消费贷场景和品种 同时发力普惠金融 贡献消费贷和经营贷主要增量[3] - 2025年二季度末42家上市银行零售贷款同比增长3.6% 增量占比10.7%[3] 城商行消费贷表现 - 贵阳银行消费贷增速达39.6% 重庆银行增速36.11% 西安银行和郑州银行增速均在20%以上[3] - 城商行面对普惠小微领域激烈竞争转换方向进行差异化投放 经营贷规模有所压降 按揭和消费贷增势较好[3] - 城商行消费贷业务体量相对较小但自年初以来快速扩张[3] 政策影响分析 - 9月1日个人消费贷财政贴息政策正式落地 多家银行手机APP上线消费贷贴息专区[4] - 政策可直接降低消费贷款利率 刺激消费需求释放 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求[4] - 以5万元额度 年利率3%贷款为例 贴息后实际利率降至2%[4] 市场前景展望 - 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在财政贴息等政策利好下有望挖掘居民潜在信贷需求 提振消费信心[1][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个人消费贷款规模约12.5万亿元 估算每年能撬动1万亿元新增信贷需求[5] - 新一批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下半年落地 预计5000亿元注资能撬动约4万亿元信贷增量[6] 银行运营动态 - 建设银行新客户可线上完成申贷 需签约"借贷通"服务 存量客户可补充签署贴息服务协议[4] - 华夏银行从贷款申请至款项到账全程60秒 建议消费者将贷款叠加分笔消费以最大化获得贴息优惠[4] - 多家银行"国补"首单迅速落地 客户咨询消费贷贴息政策热情高涨[1][4]
上半年银行新增15万高净值客户,“科学家”正在成为新宠?
第一财经· 2025-09-04 21:04
行业竞争格局 - 私人银行业务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 国有大行凭借客群基础领跑规模增长 股份行在户均资产上拉开差距 区域型城商行以高增速实现弯道超车[1] - 形成头部集中差异化竞争局面 头部银行依靠品牌和综合服务能力主导市场 中小银行通过差异化战略争夺份额[4] - 国有大行中建设银行表现亮眼 私行AUM达3.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9% 增速位列国有大行首位 客户数新增3.4万户至26.55万户增幅14.69%[2] - 农业银行以3.5万亿元AUM保持行业规模第一 客户数突破27.9万户新增2.3万户增幅8.98% 户均资产1254.48万元[2] - 中国银行凭借国际化布局以3.4万亿元AUM8.28%增速稳坐第二 户均资产1567万元为国有大行最高[2] - 邮储银行客户数增长超21%新增7200户至4.14万户 增速居国有行首位[2] 业务规模数据 - 15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总数突破163万户较年初新增近15万户增幅超10% 工农中建四大行AUM均跨过3万亿元大关[1] - 兴业银行首次迈入万亿俱乐部 平安银行私行AUM1.97万亿元较去年末微降0.5%[1] - 股份制银行呈现冰火两重天 招商银行客户数达18.27万户新增1.36万户增幅8%领跑股份行[3] - 中信银行AUM1.28万亿元增速9.33% 兴业银行AUM1.05万亿元增速9.59%[3] - 民生银行客户数新增7971户增幅12.84%户均资产1381.46万元 光大银行AUM7361亿元增长5%客户数从7.13万户增至7.49万户[3] - 城商行中宁波银行AUM增速17.62%客户数增速20.27% 私行AUM达3585亿元客户数突破3万户户均资产1192.30万元[3] - 北京银行以17.06%增速展现区域银行强势追赶[3] 客户结构变化 - 私人银行客户户均资产出现下降 平安银行户均AUM从2000万元下滑至1968万元 光大银行从984万元下滑至982万元[5][6] - 银行大量吸纳新晋高净值客户 真正意义上的超高净值客户增速正在放缓[6] - 客户画像发生转变 从传统企业主向科研人员创业团队等新富群体扩展[6][7] - 工商银行将科学家纳入重点客群 围绕科技产业金融打造服务生态[7] - 建设银行强调家族财富传承与公益慈善 农业银行在养老金融上加码专门成立养老财富管理中心上半年新增高净值客户超2万户[7] 业务战略价值 - 私人银行业务成为零售金融业务关键板块 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核心驱动力[7] - 业务推动投行资管家族信托等跨业务协同 打破传统零售业务依赖息差和单一产品的局限性[8] - 私人银行客户在非金融领域的需求为银行拓展增值服务增强客户黏性提供新场景[8] - 业务凭借高净值客户资产规模稳定性和高附加值 成为商业银行稳定中短期业绩及长期优化客户结构的关键力量[7]
打好外汇服务组合拳,中国银行聊城分行助力高新技术企业扬帆国际
齐鲁晚报网· 2025-09-04 18:56
公司业务背景 - 某环保装备有限公司位于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主要从事粉态、颗粒等大宗物料的大型、超大型钢板仓的科技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后期运营等服务 拥有21项专利并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 - 2024年6月与印尼客户达成合作意向 签订价值近千万美元的钢制品出售合同 该企业此前无外贸经验 面临外汇业务不熟悉及跨境沟通效率低等挑战 [2] 外汇服务介入 - 中国银行聊城分行业务人员组建综合业务服务小组实地走访 企业需通过银行向境外客户开具一百万美元履约保函 并对预付货款入账存在顾虑 [3] - 银行向企业梳理保函开立流程 详细介绍经常项目外汇便利化政策 强调"越诚信 越便利"政策导向 并活用外汇局"汇率避险首办户"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制定汇率避险计划 [3] 专项服务措施 - 一周内完成外币开户、授信批复及履约保函开立 在合同效期内敲定与境外客户合作 [4] - 2025年8月境外客户百万美元预付款到账后 银行立即为企业办理入账并指导通过企业网银线上办理结汇 [4] - 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 银行为企业推荐单一买入期权产品 成功落地110万美元、1个半月期期权业务 [4] 行业政策导向 - 中国银行聊城分行在国家"稳外资、稳外贸"政策指引下聚焦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外汇政策工具箱支持企业跨境交易 [1][3] - 金融机构以政策宣传和服务带动外汇业务发展 帮助实体经济享受政策红利 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出海业务 [4]
29.25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抢筹银行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8:4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4日下跌1.25%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11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为商贸零售(1.63%)和美容护理(1.19%) [1] - 银行行业涨幅0.79% 位列涨幅榜第三 [1][2] - 通信行业跌幅8.48% 电子行业跌幅5.08% 表现最差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925.47亿元 [1] - 仅3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银行行业净流入29.25亿元居首 [1] - 商贸零售行业净流入18.65亿元 美容护理行业净流入8332.65万元 [1] - 电子行业净流出223.41亿元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151.59亿元 通信/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行业净流出规模居前 [1] 银行行业个股表现 - 行业42只个股中24只上涨 14只下跌 [2] - 23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 其中7只净流入超1亿元 [2] - 农业银行净流入15.77亿元 工商银行净流入3.11亿元 中国银行净流入2.49亿元 位列前三 [2] - 7只个股净流出超3000万元 成都银行净流出5302.98万元 张家港行净流出4709.78万元 齐鲁银行净流出4430.35万元 [2] 银行个股资金数据 - 农业银行涨幅5.17% 换手率0.30% 主力资金净流入157735.31万元 [2] - 工商银行涨幅1.34% 换手率0.32% 净流入31136.48万元 [2] - 中国银行涨幅1.26% 换手率0.31% 净流入24874.81万元 [2] - 建设银行涨幅0.77% 换手率2.06% 净流出243.94万元 [3] - 中信银行涨幅2.17% 换手率0.28% 净流出3845.59万元 [3]
工行稳居上半年投资收益冠军 中行、交行、兴业等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7:27
投资收益规模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4家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均超200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以328.85亿元居首 [2] - 13家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超过100亿元 包括邮储银行197.50亿元、兴业银行182.97亿元、中国银行159.83亿元等 [2][4] 投资收益增速 - 建设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达217.29% 实现279.12亿元 增速领跑上市银行 [2][3][4] - 多家城商行实现翻倍增长 长沙银行增速118.82% 郑州银行111.10% 紫金银行95.41% 青岛银行93.93% [3] - 部分银行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兴业银行降16.93% 中国银行降14.72% 交通银行降13.83% [5] 投资收益营收贡献度 - 国有大行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较低 工商银行7.70% 建设银行7.08% 农业银行6.26% 中国银行仅4.86% [6] - 城农商行投资收益营收占比显著更高 上海银行达39.14% 江阴银行36.72% 苏农银行36.50% 张家港行33.28% [6] 投资收益来源分析 - 投资收益增长主要源于债券投资已实现收益增加 工行其他非利息收益464.96亿元中投资收益增加73.52亿元 [4] - 多家银行通过债券止盈操作锁定收益 青岛银行实现15.10亿元投资收益主要来自债券止盈操作 [8] - 建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6.18亿元 主要因权益类投资和债券投资重估收益减少 [8][9] 债券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 - 债市呈现宽幅震荡特征 十年期国债震荡区间达30个BP 增加投资难度 [10] - 招商银行保持30%债券投资占比 采取逢高配置和波段操作策略 [10] - 浙商银行认为债券仍具性价比 计划加强灵活交易并优化持仓结构 [11] 银行资产配置动向 - 建行加大国债和地方政府债认购力度 金融投资较上年末增加1.09万亿元 增幅10.17% [5] - 城商行和农商行可直接参与美债投资 部分机构在低利率环境下考虑美债市场转型 [2] 投资收益可持续性 - 去年债券收益率下行积累的浮盈已通过集中卖出实现账面兑现 老券浮盈恐已兑现完毕 [7] - 长沙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150.18% 主要因债券投资账面浮盈减少 [8] - 资产荒背景下银行适配稳健资产有限 高收益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7]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9月4日涨2.83%,农业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3.6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4 16:48
板块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单日上涨2.83%,显著跑赢大盘,上证指数下跌1.25%,深证成指下跌2.83% [1] - 农业银行领涨板块,单日涨幅达5.17%,收盘价7.52元,成交961.63万手,成交额70.23亿元 [1] - 邮储银行涨幅2.9%,工商银行涨幅1.34%,中国银行涨幅1.26%,交通银行涨幅0.83%,建设银行涨幅0.77%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3.6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9.4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19亿元 [1] - 农业银行主力净流入14.7亿元,占比20.93%,游资净流出6.73亿元,散户净流出7.97亿元 [2] - 工商银行主力净流入2.77亿元,邮储银行主力净流入2.47亿元,中国银行主力净流入2.47亿元,交通银行主力净流入1.75亿元 [2] - 建设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4925.14万元,是板块中唯一主力资金流出的个股 [2] 个股成交情况 - 农业银行成交额70.23亿元居首,工商银行成交65.23亿元,中国银行成交36.05亿元 [1] - 邮储银行成交20.05亿元,交通银行成交19.96亿元,建设银行成交17.94亿元 [1] - 农业银行成交量961.63万手为板块最高,工商银行成交量876.01万手,中国银行成交量652.99万手 [1]
吉林中行开展金融专项教育宣传活动 筑牢消费者风险防范“安全墙”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4 16:36
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开展跨境金融安全专项教育宣传活动 通过银警合作 多点发力 五进入等方式提升公众跨境支付风险防范能力和金融素养 [1][3][4][6] 活动形式与覆盖范围 - 8月初联合吉林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总队通过电台直播面向留学生 家长及出国旅游人员开展跨境金融知识普及 收听率达上万人次 [3] - 举办2025年外汇市场投资策略会 赋能巾帼创业跨境主题交流 暑期留学季主题宣讲等多场活动 聚焦风险防范 安全操作 政策解读 维权指引四大维度 [3] - 开展五进入宣传活动 覆盖景区 校园 企业 商圈及社区五大领域 包括集安鸭绿江国门景区500余名中外游客 吉林大学及延边一中5000余名师生家长 [4][6] 具体内容与成果 - 在景区向500余名中外游客普及跨境支付工具使用及防诈知识 发放多语言版《支付便利指南》90余份 为外籍游客详解微信支付 支付宝操作及跨境汇款流程 [4] - 在院校通过案例剖析和政策解读强化留学汇款 外汇交易等领域风险识别能力 [4] - 覆盖企业员工和商圈消费者 揭示跨境刷单 虚拟货币诈骗等手法 社区网格化宣传聚焦老年群体普及正规购汇和安全用卡知识 [6] - 通过情景化讲解和互动答疑等形式有效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6]
国有大行私行业务加速扩张 上半年新增高净值客户超8万户
观察者网· 2025-09-04 15:59
核心观点 - 国有大型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上半年实现快速增长 客户总规模达86.4万户 较年初净增8.34万户 增幅11% [1] - 私人银行业务成为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 银行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争夺高净值客户资源 [3] 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截至6月末私人银行客户数27.9万户 管理资产规模3.5万亿元 [1] - 持续扩容私行理财和保险产品货架 优化资产配置服务全流程体验 [1] - 上半年新增私行客户2.3万户 [3]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集团私人银行客户数21.69万人 金融资产规模3.40万亿元 [1] - 在境内设立私行中心205家 致力提供全场景定制化服务 [1] - 上半年新增私行客户1.8万户 [3] 建设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私人银行客户26.55万人 客户金融资产3.18万亿元 [1] - 全面推进私行财富规划 资产配置 家族财富等专属金融服务 [1] - 上半年新增私行客户3.4万户 增量领跑国有大行 [3] 交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集团私人银行客户数10.26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8.94% 历史性突破10万户大关 [1] - 管理私人银行客户资产13,888.7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20% [1] - 上半年新增私行客户0.84万户 [3] 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2024年末私行客户数28.9万户 在国有大行中规模最大 [3] - 整合集团资源优势强化企业家服务质效 "企业家加油站"建站超3,300家 服务企业家客户超15万人次 [1] - 围绕科学家需求打造综合服务生态 加快科学家客群服务推广 [2] 邮储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富嘉客户规模达644.10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10.97% [3] - 鼎福客户(资产门槛600万元以上)规模达4.14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21.28% [3] 行业发展趋势 - 科学家群体中涌现众多高净值人群 银行布局科学家客群服务具有前瞻性 [2] - 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增长 各大银行持续完善私人银行服务体系 [3]
六大行员工队伍,有新变化!
金融时报· 2025-09-04 15:57
六大行员工总数及结构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 六大行在职员工总数(含劳务派遣)达182.6万人 [1] - 农业银行为员工规模最大银行 员工总数44.51万人 其中境外机构836人 综合化经营子公司及村镇银行7145人 [1] - 工商银行员工总数40.84万人 境内控股子公司10554人 境外机构15537人 [1] - 中国银行员工31.05万人 建设银行员工37.31万人 均超30万规模 [1] - 交通银行员工9.52万人(六大行最低) 邮储银行19.38万人(含合同制员工179282人及劳务派遣1449人) [2] 员工数量同比变化趋势 - 对比2023年末数据 六大行员工总数从185.29万人下降至182.6万人 减少约2.69万人 [2] - 2023年末具体基数:工商银行41.52万人 农业银行45.47万人 中国银行31.28万人 建设银行37.68万人 交通银行9.57万人 邮储银行19.76万人 [2] 金融科技人才结构性调整 - 六大行科技领域员工数量持续增长 2024年末科技人员总数首次突破10万人 [2] - 2026届校招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技型人才 数智化人才需求迅速扩大 [2] - 金融科技对基础岗位形成替代效应 科技型人才占比逐渐提升 [1] 人力资源战略方向 - 多家银行强调加强基层员工培养 推动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 [2] - 工商银行明确优化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薪酬机制 加强资源向基层员工倾斜 [3] - 农业银行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县域青年英才选拔 倾斜配置县域薪酬资源 [3] 员工地域分布特征 - 农业银行西部地区在岗员工115,843人 占比26% 为所有地域中最高 [3]
A股银行股普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跌超2%
格隆汇APP· 2025-09-04 14:57
银行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银行股普遍下跌 其中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跌幅超过2% [1] - 江阴银行 中国银行 光大银行 上海银行 中信银行 浦发银行 张家港行 华夏银行 民生银行 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均下跌超过1% [1] 个股跌幅数据 - 渝农商行(601077)下跌2.29% 总市值727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10.87% [2] - 沪农商行(601825)下跌2.01% 总市值845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4.90% [2] - 江阴银行(002807)下跌1.83% 总市值119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16.54% [2] - 中国银行(601988)下跌1.80% 总市值17,561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3.33% [2] - 光大银行(601818)下跌1.60% 总市值2,174亿元 年初至今下跌0.45% [2] 其他银行股表现 - 上海银行(601229)下跌1.57% 总市值1,334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4.78% [2] - 中信银行(601998)下跌1.53% 总市值4,301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12.89% [2] - 浦发银行(600000)下跌1.52% 总市值4,138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35.88% [2] - 张家港行(002839)下跌1.12% 总市值108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5.91% [2] - 华夏银行(600015)下跌1.34% 总市值1,171亿元 年初至今下跌3.39% [2] 大型银行股表现 - 民生银行(600016)下跌1.11% 总市值1,953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9.20% [2] - 建设银行(601939)下跌1.10% 总市值23,623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7.56% [2] - 招商银行(600036)下跌1.03% 总市值10,708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12.71% [2] - 宁波银行(002142)下跌1.03% 总市值1,843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18.6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