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玻纤(605006)

搜索文档
玻璃玻纤板块8月4日涨0.69%,宏和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7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4 16:30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上涨0.69%,领涨个股为宏和科技(涨幅4.13%)[1] - 板块表现优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66%,深证成指上涨0.46%[1] - 板块内个股涨跌互现,10只个股上涨,9只个股下跌[1][2] 个股价格表现 - 宏和科技收盘价26.96元,涨幅4.13%,成交量56.13万手,成交额14.69亿元[1] - 中材科技收盘价27.75元,涨幅2.25%,成交量44.52万手,成交额12.25亿元[1] - 再升科技跌幅最大达7.65%,收盘价4.71元,成交量118.83万手,成交额5.60亿元[2] - 中国巨石收盘价12.30元,跌幅0.40%,成交量34.72万手,成交额4.28亿元[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7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352.1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4亿元[2] - 金晶科技主力净流出1400.17万元,占成交额比例16.50%[3] - 北玻股份主力净流入987.17万元,占成交额比例10.88%[3] - 九鼎新材主力净流出1390.39万元,占成交额比例18.96%[3] - 中国巨石头主力净流入909.75万元,占成交额比例2.13%[3] 成交活跃度 - 国际复材成交量55.84万手,成交额2.67亿元[1][2] - 旗滨集团成交量48.80万手,成交额2.97亿元[2] - 再升科技成交量118.83万手,为板块最高[2] - 凯盛新能成交量3.48万手,成交额3785.29万元[2]
建筑材料行业跟踪周报:PMI走弱,需求侧等待新政策-20250804
东吴证券· 2025-08-04 10:28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材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7月PMI走弱显示需求侧疲软,需等待新政策刺激[1] - 政治局会议保持稳中求进基调,消费牵头、基建托底、地产防风险[4] - 地产链出清接近尾声,供给格局改善,行业具备安全边际[4] - 推荐反内卷受益的水泥玻璃行业及低估值港股建筑央企[4] - 关注具备科技属性的玻纤企业及出海转向非美市场的企业[4] 大宗建材基本面 水泥 - 全国高标水泥价格339.7元/吨,周环比下降1.0元/吨,同比下降42.5元/吨[4] - 东北地区价格上涨3.3元/吨,长三角地区下降5.0元/吨[4] - 全国平均库容比66.2%,周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4] - 全国平均出货率44.7%,周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4] - 龙头企业推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上峰水泥等[11] 玻璃 - 全国浮法白玻均价1295.3元/吨,周环比上涨56.7元/吨,同比下降175.7元/吨[4] - 13省样本企业库存5178万重箱,周环比下降156万重箱[4] - 推荐旗滨集团,建议关注南玻A[14] 玻纤 - 无碱粗纱均价3595.25元/吨,周环比下降0.64%[4] - 电子纱G75报价8800-9200元/吨,价格持平[4] - 推荐中国巨石,建议关注中材科技、宏和科技等[12] 装修建材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效果明显,1-2月建材家居销售额同比增长8.7%[15] - 推荐北新建材、欧派家居、伟星新材等细分龙头[15] - 关注渠道融合优势明显的箭牌家居、东鹏控股等[15] 行业动态 - 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76] - 发改委加快"两重"建设项目资金下达,全年300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将完成下达[80] - 7月建筑业PMI为50.6%,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42.7%[83]
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2 07:13
回购股份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4年8月27日通过董事会决议,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资金规模为5,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上限为5.41元/股,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回购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 2025年2月13日调整回购资金来源,从"自有资金"扩展至"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其余回购方案条款保持不变 [2] 回购股份进展 - 2025年7月公司未实施股份回购 [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6,220,980股(占总股本1.0182%),最高成交价5.30元/股,最低4.08元/股,累计支付资金29,988,522.56元(不含交易费用) [3] 信息披露与后续安排 - 公司承诺按月披露回购进展,并严格遵循《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交易所监管指引 [3][4] - 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山东玻纤(605006) - 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8-01 17:47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8月28日[2] - 实施期限为2024年8月27日至2025年8月26日[2] - 预计回购金额5000万 - 10000万元[2]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6220980股,占比1.0182%[2][5] - 累计已回购金额29988522.56元[2][5]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4.08 - 5.30元/股[2][5] 方案调整 - 2025年2月13日资金来源调整为自有和自筹[4] 其他情况 - 2025年7月未进行回购[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回购符合要求[5]
山东玻纤(605006.SH):已回购1.0182%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01 17:39
股份回购执行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622.0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0182%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4.08元至5.30元,资金总额2998.85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 - 回购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实施 [1]
玻璃玻纤板块8月1日涨0.02%,宏和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6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1 16:42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微涨0.02%,跑赢上证指数(跌0.37%)和深证成指(跌0.17%)[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6只个股下跌,呈现分化态势[1][2] - 宏和科技以9.98%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25.89元[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个股:宏和科技(9.98%)、凯盛新能(1.76%)、三峡新材(1.31%)[1] - 跌幅较大个股:中材科技(-3.72%)、国际复材(-1.84%)、旗滨集团(-0.80%)[2] - 平盘个股:南玻A(0.00%)、北玻股份(0.00%)[1][2] 成交活跃度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中材科技(18.33亿元)、宏和科技(6.15亿元)、再升科技(3.17亿元)[1][2] - 成交量最大个股:国际复材(91.61万手)、中材科技(67.20万手)、再升科技(62.58万手)[1][2] - 宏和科技成交量24.64万手,成交额6.15亿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2.62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1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79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宏和科技(4909.56万元)、再升科技(2258.48万元)、三峡新材(771.82万元)[3] - 主力资金净流出较大:山东玻纤(-399.54万元)、长海股份(-264.34万元)[3] - 宏和科技主力净占比达7.99%,显示资金集中流入[3]
玻璃玻纤板块7月31日跌0.37%,三峡新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3360.5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1 16:32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下跌0.37% 同时上证指数下跌1.18% 深证成指下跌1.73%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360.56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2.41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08亿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宏和科技涨幅最大达10.00% 收盘价23.54元 成交量55.35万手 成交额12.92亿元 [1] - 再升科技上涨3.67% 收盘价5.09元 成交量102.12万手 成交额5.13亿元 [1] - 三峡新材领跌3.48% 收盘价3.05元 成交量37.31万手 成交额1.15亿元 [2] - 金晶科技下跌3.24% 收盘价5.08元 成交量30.64万手 成交额1.57亿元 [2] - 耀皮玻璃下跌3.08% 收盘价6.30元 成交量18.64万手 成交额1.19亿元 [2] 成交活跃度 - 国际复材成交量最高达137.90万手 成交额6.84亿元 股价持平于4.88元 [1] - 旗滨集团成交额最大达4.27亿元 成交量68.55万手 股价下跌2.96%至6.22元 [2] - 中国巨石成交额4.45亿元 成交量35.71万手 股价下跌2.36%至12.39元 [1][2] - 九鼎新材成交额最低为9917.61万元 成交量13.09万手 股价微跌0.66%至7.58元 [1]
研判2025!中国玻璃纤维电子布行业特点、技术迭代路径、市场规模及企业产能布局情况分析:有望实现高端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9 09:12
玻璃纤维电子布行业概述 - 玻璃纤维电子布是以玻璃纤维为基材制成的高性能织物,具有绝缘、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特性,是电子信息产业关键基础材料 [1][2] - 产品按厚度分为厚布(>100μm)、薄布(36-100μm)、超薄布(28-35μm)和极薄布(<28μm),厚度越薄技术难度越高 [1][4] - 按功能可分为Low Dk/Df布、Low CTE布等8大类,分别应用于5G基站、IC载板、汽车电子等不同领域 [5][7] 产业链与市场规模 - 产业链位置:电子纱→电子布→覆铜板→PCB,电子布在全产业链中价值创造能力较高 [8][9]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86.5亿元,较2020年185.2亿元增长54.7%,主要受AI算力、5G通信等高端需求驱动 [1][14] - 中国作为全球PCB制造中心,电子布需求与下游应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AI服务器)强相关 [14] 技术发展路径 - 技术迭代分三代:第一代Dk≈4.0满足基础绝缘,第二代Dk≈3.5适配5G/AI,第三代Q布Dk<3.0专为PCIe 5.0/6.0设计 [13][29] - 高端电子布技术壁垒高,全球仅日东纺、AGY等少数企业能稳定量产二代布,三代布更稀缺 [13][29] - 技术核心参数包括介电常数(Dk)、介电损耗(Df)、纱线细度等,直接影响信号传输性能 [1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中国巨石、OC、NEG、JM、泰山玻纤等,中国企业在产能占比持续提升 [16] - 国内重点企业:中材科技(三代布全覆盖)、宏和科技(极薄布领先)、光远新材(低介电布)、菲利华(Q布技术领先) [18][19][23] - 2024年行业呈现产能向中国集中趋势,中国巨石电子布产能达10亿米占全球20-30%市场份额 [17][18] 重点企业表现 - 宏和科技2024年营收7.8亿元,极薄布毛利率达42.94%显著高于厚布2.12%,产品结构持续高端化 [20][23] - 中材科技规划2026年产能扩至3500万米/年,拥有5条Low-Dk产线并获英伟达认证 [18][29] - 菲利华在三代布(Q布)技术领先,已形成5万米/月产能,2027年规划达200万米/月 [18] 未来发展趋势 - AI服务器(如英伟达GB200)单台PCB面积达2.5㎡,直接拉动2116型高端电子布需求 [27] - 2025年AI服务器用高端电子布供需缺口达25-30%,设备交付周期长导致短期紧张难缓解 [17] - 国产替代加速,2025年国产高端电子布市占率有望显著提升,实现从"跟跑"到"并跑"转变 [11][29]
光滑纤维转身背后,看山东能源山东玻纤如何叩开风电产业大门
齐鲁晚报网· 2025-07-28 21:5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建材领域向高端风电材料领域转型,成功突破高性能玻纤技术瓶颈 [1] - 2023年决策建设30万吨高性能玻纤智造项目,瞄准风电领域需求缺口 [2] - 转型背景:低端玻纤产品利润微薄,风电等高模玻纤被少数企业垄断 [2]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风电装机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10%,受"3060"双碳目标推动 [2] - 风电叶片制造对高模玻纤需求迫切,客户考察重点转向风电专用材料 [2] - 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不应求 [2] 技术攻坚过程 - 首批产品遭遇纤维断裂问题,技术团队连续10昼夜调整工艺参数 [5][6] - 关键突破发生在第11天,第一卷合格产品实现稳定生产 [8] - 掌握窑炉温度控制、漏板工艺等核心技术,拥有多项专利和自主配方 [2][8] 产品认证与测试 - 风电纱需通过DNV认证和全尺寸叶片测试,测试周期长达9个月 [9] - 测试包括150万次挥舞方向疲劳试验、200万次摆振方向疲劳试验等 [9] - 2025年5月测试报告显示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指标全部合格 [10][12] 商业化进展 - 销售团队提前对接国内十余家风电客户,测试通过后立即获得订单 [9][12] - 客户反馈产品性能优异,叶片制造各项指标超越预期 [12] - 2025年实现批量发货,产品应用于百米级风机叶片制造 [1][12] 产能与项目规划 - 2023年5月启动一期高性能玻纤产线建设,定位企业战略级项目 [4] - 项目设计总产能30万吨,分阶段实施 [2][4] - 产线建成后作业效率持续提升,实现稳定量产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