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振华(605319)

搜索文档
无锡振华(605319) - 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公告
2025-07-15 16:00
融资情况 - 公司发行可转债面值52000万元,募集净额51158.49万元[4] - 可转债发行费用841.51万元,已付416.80万元[10]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投资74834万元,募集资金投入52000万元[7] - 截至2025.6.24,自筹投入募投24739.28万元[8] 资金置换 - 拟置换预先投入及已付费用自筹资金25156.08万元[12] - 2025.7.15董事会等同意置换25156.08万元[13]
无锡振华(605319) -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15 16:00
资金使用 - 公司拟用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25,156.08万元[2] - 公司用募集资金向子公司借款17,260.72万元实施募投项目[4] 议案表决 - 《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的议案》3票赞成[3] - 《关于使用募集资金向子公司借款的议案》3票赞成[5]
无锡振华(605319)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15 16:00
董事会决议 - 2025年7月15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7名董事全参会[2] - 同意用25156.08万元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2] - 同意与廊坊全京申等签四方监管协议[5] - 同意用不超17260.72万元募集资金向廊坊全京申提供无息借款[6]
A股:5亿铂金级肉签上市交易,中签人数少,幸运儿有你吗?
搜狐财经· 2025-07-14 07:49
锡振转债发行情况 - 锡振转债于7月14日上市交易 对应正股无锡振华股价为31 98元 转股价为31 98元 转股价值100 [1] - 发行规模5 20亿元 中签号码仅7 17万个 中签率低主要因发行规模小且股东优先配售占比达86 20% [2] - 债券评级AA- 参考同类转债表现及当前转股价值 预计上市后价格有望突破300元 [2] 可转债市场现状 - 新发行可转债普遍在上市首日触发涨幅临停 市场热度超越个股 主要因中小盘股发行转债与市场主线(银行股上涨 中小盘股轮动)形成反差 [5] - 当前市场资金观望情绪浓厚 若大盘突破关键点位(如3674点或4000点)可能引发资金大规模入场 推动个股补涨 [7] 正股与转债关联性 - 无锡振华正股代码605319 转债代码111022 网上发行规模100万元 转股价值100 00 [2]
转债市场周报:期转债供给或明显收缩-20250713
国信证券· 2025-07-13 2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权益市场放量上涨,债市有所调整,转债个券多数收涨,中证转债指数全周+0.76% [1][9] - 后续一段时间转债供给或明显收缩,供需矛盾加剧格局有望为转债平价估值提供支撑,配置上建议关注平衡型或偏股型转债,对回撤高要求可考虑降仓 [2][17] - 市场或开始定价二季度业绩,建议关注消费、科技等领域,以及产能加速出清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对美出口占比高的个券需谨慎 [3][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走势 - 股市:上周权益市场放量上涨,房地产、钢铁等板块表现较好,银行板块情绪回落,申万一级行业多数收涨,房地产、钢铁涨幅居前,煤炭、银行表现靠后 [1][8][9] - 债市:上周债市有所调整,特朗普对等关税生效日和谈判截止日期延后、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位、地产相关政策传言等压制债市情绪,周五10年期国债利率收于1.67%,较前周上行2.2bp [1][9] - 转债市场:上周转债个券多数收涨,中证转债指数全周+0.76%,价格中位数+0.95%,算术平均平价全周+2.07%,全市场转股溢价率与上周相比-1.29%,非银金融、煤炭等行业表现居前,社会服务、银行等表现靠后,总成交额3405.76亿元,日均成交额681.15亿元,较前周有所提升 [1][9][12] 观点及策略 - 短期转债供给或明显收缩,跟涨势能减弱,估值进一步压缩,后续新发规模有限,存量个券退市加快 [2][17] - 建议关注正股高波强势能迅速消耗溢价率的平衡型转债,或高价低溢价且短期内不赎回的偏股型品种,对回撤高要求可考虑降仓 [2][17] - 关注二季度业绩相关机会,包括消费、科技等领域,以及产能加速出清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对美出口占比高的个券需谨慎 [3][18] 估值一览 - 偏股型转债中不同平价区间的平均转股溢价率处于不同分位值,偏债型转债中平价在70元以下的转债平均YTM为-1.04%,位于2010年以来/2021年以来的4%/0%分位值 [19] - 全部转债的平均隐含波动率为33.92%,位于2010年以来/2021年以来的64%/45%分位值,转债隐含波动率与正股长期实际波动率差额为-13.38%,位于2010年以来/2021年以来的27%/32%分位值 [19] 一级市场跟踪 - 上周广核转债公告发行,路维、华辰转债上市,未来一周锡振、甬矽转债上市 [27][30] - 截至7月11日,待发可转债共计75只,合计规模1163.2亿,其中已被同意注册的2只,规模合计21.1亿;已获上市委通过的3只,规模合计26.2亿 [32] - 上周交易所受理卡倍亿、瑞可达2家,股东大会通过瑞泰科技、上声电子2家,无新增交易所同意注册、上市委通过、董事会预案的企业 [31]
公司深度 | 无锡振华:冲压客户结构质变 电镀半导体双轮驱动【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7-10 20:47
公司概况 - 无锡振华成立于1989年,深耕汽车冲压业务30余年,形成冲压零部件、分拼总成件、精密电镀、模具四大业务布局 [2] - 公司实施"传统业务智能化+新能源业务规模化"双轮驱动战略,目标2025/2030年新能源业务占比达25%/60% [2] - 2023年收购无锡开祥拓展电镀业务,成为博世国内唯一合格供应商,净利率高达60%,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5][96] 行业分析 - 2025年国内乘用车冲压件市场规模约2700亿元,2025-2030年CAGR为2.6% [3] - 冲压件行业竞争分散,2024年CR5约9.5%,未来头部企业集中度将提升 [3][45] - 电镀行业2024年规模约1849亿元,汽车领域占比21.45%为最大应用领域 [82] 产品与技术 - 冲压产品从2019年2000余种增至2024年3500余种,分拼件从100余种增至500余种 [10] - 拥有148项专利(含19项发明专利),自动冲压产线占比超90% [61][62] - 电镀业务2024年收入1.8亿元(占比7%),利润1.1亿元(占比33%) [22][96] 客户结构 - 上汽系收入占比从2021年69.3%降至2024年40.9%,特斯拉/小米/理想合计占比达40.8% [11][26]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73.5%,包括上汽(36%)、特斯拉(13%)、理想(10%)、小米(10%)、威孚(5%) [66] - 电镀业务深度绑定联合电子(博世合资),国内市占超50% [5][9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5.31亿元(+33%),归母净利3.78亿元(+36%),净利率14.9%(+2.9pct) [29][30] - 毛利率20.2%超行业均值17.3%,折摊占比10.7%高于行业6.5%仍保持盈利领先 [70][7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5.2/44.5/52.8亿元,归母净利5.0/6.5/8.0亿元 [6][107] 增长驱动 - 廊坊二期项目投产后将新增50万台套产能,覆盖小米、理想等客户需求 [76] - 功率半导体电镀获英飞凌定点(全球龙头,份额17.7%),行业规模323亿美元 [5][96] - 股权激励覆盖92名核心员工,2024-2026年业绩考核目标累计净利润12亿元 [18][19]
无锡振华(605319):深度报告:冲压客户结构质变,电镀半导体双轮驱动
民生证券· 2025-07-10 20: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1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汽车冲压业务30余年,围绕“传统业务智能化+新能源业务规模化”双轮驱动,2025年起客户结构进入拐点、新能源业务加速,目标2025/2030年新能源业务占比达25%/60%;2022年拓展电镀业务带来第二增长曲线,形成四大业务布局 [1] - 汽车冲压件行业规模稳中有升,竞争格局分散但头部企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公司技术领先、规模效应显著,客户结构完善,收购电镀业务构筑第二曲线,有望实现业绩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引言 - 报告为《无锡振华深度研究报告》,公司形成四大主营业务,与众多车企建立合作关系,收购拓展电镀业务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10] - 报告与市场不同之处在于对汽车冲压件、客户结构、电镀业务的看法,认为公司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 [17][18][19] 2 深耕汽车冲压零部件 电镀业务构筑新增长 2.1 冲压零部件头部企业 持续拓展新客户 - 公司是冲压零部件头部企业,持续拓展新客户,股权结构稳定,实施多轮股权激励计划,经营管理层稳定 [20][22][26] 2.2 汽车零部件多元发展 新能源客户促优化升级 - 公司聚焦汽车冲压零部件,顺应电动化趋势拓展新能源业务,收购现金牛精密电镀业务,积极自研拓展新增长点,客户多元布局 [29][31] 2.3 业绩稳健增长 新业务提升盈利水平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新业务提升盈利水平,管理效率较高,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 [35][36][39] 2.4 小结 - 传统业务深度绑定上汽集团,拓展至头部新势力产业链;新增业务切入电镀赛道,与联合电子深度绑定,自研拓展至功率半导体领域;股权结构稳定,重视员工激励 [45] 3 冲压件:轻量化需求提升 拓展新客户加速增长 3.1 行业:千亿市场规模 车身应用广泛 - 冲压件行业为千亿市场规模,近年来稳中有升,竞争格局分散,但头部企业收入高增,行业格局有望逐步走向集中化 [46][47][54] 3.2 公司:产品技术双驱动拓局 客户产能共协同进阶 - 公司产品多元布局,构筑全链优势,技术优势显著,深度绑定上汽集团,拓展至头部新势力客户,经营盈利能力领先,产能全国布局,未来增长前景可观 [67][74][89] 3.2.6 小结 - 公司竞争优势在于客户选择战略眼光突出,经营管理及成本控制能力强;成长逻辑包括客户结构转换、产品品类丰富、新兴业务拓展 [93][94] 4 精密电镀:稳坐龙头地位拓展第二曲线 4.1 行业:精密电镀高壁垒、高集中度 博世稳居龙头地位 - 电镀工艺普适性强,汽车为最大应用领域,汽车电喷行业技术迭代,受益于政策驱动,行业集中度较高,博世占据龙头地位 [95][101] 4.2 公司:收购拓展电镀业务 自研进入新领域 - 公司收购无锡开祥拓展电镀业务,成为联合电子唯一合格供应商,自研拓展至半导体领域,收入持续提升,净利率维持高位 [104][107][111] 4.3 小结 - 无锡开祥在汽车电喷领域技术及卡位优势显著,技术研发实力领先,客户优势显著并有望维持,增长具备可持续性 [116][117]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5.1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 - 对公司各业务进行盈利预测,预计冲压零部件、分拼总成、电镀、模具、其他业务在2025 - 2027年有不同的营收增速和毛利率 [119][120][121] 5.2 估值分析 - 选取4家可比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公司与可比公司均值比较有一定估值优势,看好公司在冲压零部件领域份额提升,电镀业务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122] 5.3 投资建议 - 公司形成四大主营业务,传统冲压业务和精密电镀业务有望实现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125][126]
无锡振华: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公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7-10 00:23
发行概况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52,000万元(520万张),债券简称"锡振转债",代码111022 [2] - 债券期限为6年(2025年6月18日至2031年6月17日),转股期为发行结束满6个月后至到期日(2025年12月24日至2031年6月17日) [2][3] - 票面利率采用阶梯式设计:第一年0.20%、第二年0.40%、第三年0.80%、第四年1.50%、第五年2.00%、第六年2.50% [31] - 初始转股价格为31.98元/股,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 [33]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51,158.49万元将用于"廊坊振华全京申汽车零部件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30] - 若实际募集资金不足,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置换 [30]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冲压零部件(3,500余种)、分拼总成加工(500余种)、选择性精密电镀及模具业务,产品覆盖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 [13][16]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31亿元,净利润3.7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69亿元 [48] - 资产负债率49.80%(合并口径),利息保障倍数19.18倍,显示较强偿债能力 [46][48] - 主要客户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特斯拉、理想汽车等知名整车厂商,子公司无锡开祥是联合电子在精密镀铬领域国内唯一合格供应商 [22][24] 行业地位 - 在汽车冲压焊接零部件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从设计到生产的完整技术体系 [21] - 拥有机器人柔性自动冲压线等先进设备,年产能超过4,000万件冲压零部件 [22]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华达科技(603358)、英利汽车(601279)、多利科技(001311)等同行业上市公司 [19][20] 股东结构 - 实际控制人钱犇、钱金祥父子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公司61.59%股权 [11][12] - 控股股东无锡君润投资持股27.53%,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72.63% [10][11] - 本次可转债原股东优先配售比例达86.20%,网上公众投资者认购13.56%,主承销商包销0.24% [26][28] 债券条款 - 设置向下修正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中15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85%时,可提议下修转股价 [35] - 赎回条款包括到期赎回(面值113%)和条件赎回(连续30个交易日中15日收盘价≥转股价130%) [36] - 回售条款允许债券持有人在最后两个计息年度内,若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70%时行使回售权 [37][38]
无锡振华(605319) -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公告书
2025-07-09 19:17
公司资本与股权结构 - 公司注册资本为25,006.1583万元[18] - 2024年注销部分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由25048.22万股变更为25006.16万股[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14.55%,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85.45%[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占总股本72.63%[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锡君润为控股股东,持股27.53%[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钱犇、钱金祥合计持有上市公司61.59%股权,为实际控制人[37] 可转债相关 -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量和上市量均为52,000.00万元[12] - 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时间为2025年7月14日,存续起止日期为2025年6月18日至2031年6月17日[12] - 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起止日期为2025年12月24日至2031年6月17日[12] - 本次可转债公司主体信用等级和可转债信用等级均为AA -,评级展望稳定[13] - 向原股东优先配售448,228,000.00元,占发行总量86.20%[66] - 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70,505,000.00元,占发行总量13.56%[67] - 主承销商包销1,267,000.00元,占发行总量0.24%[67] - 本次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为841.51万元[69] - 募集资金净额为51,158.49万元[75] - 募集资金将用于廊坊振华全京申汽车零部件项目42,000.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10,000.00万元[77] - 可转债票面利率第一年0.20%、第二年0.40%、第三年0.80%、第四年1.50%、第五年1.90%、第六年2.30%[82] - 本次发行可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31.98元/股[9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53,073.03万元,净利润37,786.48万元[136]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896.14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7,013.46万元[138]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合并)为49.80%,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60次,存货周转率为5.66次[140] - 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37%,基本每股收益为1.53元/股[142]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31.46万元[144]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板块为冲压零部件、分拼总成加工、选择性精密电镀加工和模具业务[39] -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并销售汽车冲压零部件合计3500余种[40] - 报告期内公司分拼总成加工业务加工零部件约500余种[45] - 联合电子在国内汽油发动机高压电喷系统领域市场份额超50%[50] - 公司在国内乘用车配套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50] - 无锡开祥在选择性精密镀铬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50] - 公司拥有与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等知名整车制造商的稳定战略合作关系[50]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知名整车制造商及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61]
【无锡振华(605319.SH)】核心客户订单超预期,冲压+电镀双驱动业绩稳健增长——跟踪报告(倪昱婧/邢萍)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07 16:34
小米YU7订单表现及产业链影响 - 小米首款SUV小米YU7上市1小时内大定破28.9万台 [3] - 小米汽车具备产品力、品牌力、生态及导流优势,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3] - 无锡振华2024年小米汽车收入占比达9.57%,已成为前五大客户之一 [3] 无锡振华业务表现及发展机遇 - 1Q25公司营业收入同比+22%至6.0亿元,毛利率同比+3pcts至28%,归母净利润同比+22%至0.9亿元 [4] - 冲压业务已配套上汽、特斯拉、小米汽车、理想等客户,新能源客户带来新机遇 [4] - 1H25上汽集团销量同比+12.35%至205.3万辆,预计2025E冲压主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4] - 无锡开祥为联合电子精密镀铬领域国内唯一合格供应商,2024年新获上汽英飞凌功率半导体电镀底板产品定点 [4] 公司战略布局及未来发展 - 拟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5.2亿元,其中4.2亿元用于廊坊振华全京申汽车零部件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50万套汽车零部件 [5] - 已形成"无锡-武汉-郑州-上海-宁德-廊坊"多地联动布局,增强现有客户粘性并开发潜在客户 [5] - 冲压主业受益于下游核心客户销量增长,电镀业务延伸至汽车电子器件领域,长期增长空间打开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