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零部件
搜索文档
中捷精工跌2.03%,成交额458.9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9 09:59
11月19日,中捷精工盘中下跌2.03%,截至09:49,报24.61元/股,成交458.94万元,换手率0.28%,总市 值25.85亿元。 中捷精工今年以来股价涨29.94%,近5个交易日涨1.40%,近20日跌1.05%,近60日跌11.79%。 资料显示,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港下,成立日期1998年8月 11日,上市日期2021年9月29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汽车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 入构成为:压铸零部件32.80%,冲压零部件32.70%,其他类14.44%,金工零部件13.32%,注塑零部件 6.20%,其他(补充)0.54%。 中捷精工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 汽车轻量化、融资融券、特斯拉等。 截至11月10日,中捷精工股东户数7826.00,较上期减少1.87%;人均流通股8579股,较上期增加 1.90%。2025年1月-9月,中捷精工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5.28%;归母净利润-2760.74万元, 同比减少460.62%。 分红方面,中捷精工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 ...
中捷精工11月11日获融资买入640.53万元,融资余额4030.3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2 09:29
股价与融资交易 - 11月11日公司股价微涨0.04% 成交额为3243.62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640.53万元 融资偿还324.08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316.45万元 [1] - 截至11月11日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030.37万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1.57% 处于近一年较低水平 [1] - 融券方面 当日无融券交易 融券余量为0股 融券余额为0元 该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 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面与股东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主要为压铸零部件32.80%和冲压零部件32.70% [1] - 截至10月31日 股东户数为7975户 较上期增加2.19% 人均流通股为8418股 较上期减少2.14% [2] - 2025年1月至9月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 同比增长5.28% 但归母净利润为-2760.74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460.62%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03.07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30.33万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已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45页深度|无锡振华:冲压分拼伴随核心客户成长,精密电镀启动新增量【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0-31 18:52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三十余年,构建起冲压零部件、模具、分拼总成加工和精密电镀四大业务板块 [2] - 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25.3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2.87亿元 [2]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增长至29.04%,净利润率达15.64% [2][36] - 公司实控人为钱金祥、钱犇父子,截至2025年中报合计持有公司61.60%股权,股权结构集中稳固 [11] 核心业务分析 - 冲压零部件业务是公司主导业务,拥有超过3,500种产品,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同比增长41.08% [15] - 分拼总成加工业务主要服务上汽乘用车,涉及500余种零部件,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18.41% [18][46] - 公司通过模具自研自产打通冲压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模具业务营收占比3.03% [23][46] - 精密电镀业务毛利率高达80%,2021-2024年销量从7,166万件增长至12,221万件,累计增幅70.5% [6][147] 客户结构与市场拓展 - 公司深度绑定上汽集团,2024年上汽集团收入占比35.68% [54] - 积极拓展新能源客户,2024年特斯拉中国、理想汽车、小米汽车收入占比分别为12.55%、10.42%、9.57% [54] - 公司在特斯拉的平均单车收入从2022年256.19元提升至2024年346.62元,实现"量稳价增" [119] - 在理想汽车的平均单车收入从2023年171.71元增长至2024年527.07元,同比增长207% [125] 产能布局与区域战略 - 公司拥有八大生产基地区位优势,多区域布局产能以应对客户需求 [25] - 武汉子公司拟投资2.5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 [116] - 廊坊子公司拟投资6亿元建设二期产能,2024年9月竞得8万平米工业用地 [116] - 公司积极扩充产能响应小米汽车增量需求,小米汽车稳态月交付将迈上新台阶 [103][116] 行业市场前景 - 预计2025-2027年我国汽车冲压件市场规模将维持在2500亿元左右 [58] - 2024年中国乘用车产量2747万辆,同比增长5.18%,新能源渗透率达48.01% [58] - 2024年我国电镀行业整体规模保持在1848.7亿元左右,汽车领域占比21.45% [131][134] - 20-40万元SUV赛道2025年1-8月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9.89%,市场规模广阔 [106][109] 新业务拓展 - 公司2023年完成收购无锡开祥,布局精密电镀业务,并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 [2][6] - 已取得上汽英飞凌功率半导体电镀底板产品定点通知,业务稳步推进中 [6][157] - 投资建设车用功率半导体组件项目,实现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用功率半导体组件的能力 [151] - IGBT全球市场规模从2020年约54亿美元预计增长到2025年约80亿美元 [152] 技术优势与产品创新 - 公司冲压零部件生产能力与技术优势显著,拥有机器人柔性自动冲压生产线等先进设备 [66] - 在精密电镀领域,公司是联合电子在精密电镀领域的国内核心供应商,背靠博世 [146] - 公司参与完成了德国博世新一代高压喷油器的全球同步研发,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146] - 尚界H5作为鸿蒙智行第五界,配置华为ADS4.0,是上汽自主乘用车新增量 [87][96]
无锡振华(605319):冲压分拼伴随核心客户成长,精密电镀启动新增量
国信证券· 2025-10-30 13:2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无锡振华(605319.SH)给予"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1][4][6] - 预计2026年公司合理市值区间为96.99-110.93亿元,对应股价区间为27.71-31.69元 [4][6] - 基于盈利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1亿元、6.26亿元、7.37亿元,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43元、1.79元、2.11元 [4][5] - 当前股价22.30元,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5.8倍、12.6倍、10.7倍 [4][5] 核心观点与业务概览 - 公司深耕汽车零部件三十余年,构建了冲压零部件、模具、分拼总成加工和精密电镀四大清晰业务板块 [1][14] - 2024年全年营收25.3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2.87亿元;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增长至29.04%,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42] - 客户资源优质且基本盘稳固,深度合作上汽集团;并成功拓展特斯拉、理想汽车及小米汽车等新能源客户供应链 [1][30][56] - 2023年完成收购无锡开祥,布局精密电镀业务,该业务毛利率高达80%,并正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1][3][4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营收连续增长,2023年营收23.17亿元,同比+32.7%;2024年营收25.31亿元,同比+9.2% [5][31] - 归母净利润2023年达2.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2.6%;2024年达3.78亿元,同比+36.3% [5][3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02亿元、40.24亿元、47.5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6%、29.7%、18.2% [4][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2.5%、24.9%、17.8%,净资产收益率(ROE)持续提升至20.4% [4][5] 冲压及分拼业务分析 - 冲压是汽车制造的重要环节,汽车中60%-70%的金属零部件需冲压加工成型;公司冲压业务拥有超过3,500种产品,覆盖车身、底盘等关键部位 [57][20] - 公司通过模具自研自产,打通冲压产业链,拥有机器人柔性自动冲压生产线等先进设备,生产技术优势显著 [69][70] - 分拼总成加工业务主要客户为上汽乘用车,服务名爵、荣威、智己等品牌;该业务平均单车收入从2020年321.47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623.86元 [57][72][77] - 公司多区域布局产能(如武汉、廊坊),以响应小米汽车等新能源客户的增量需求;2025年上半年冲压业务同比增长41.08% [20][114] 精密电镀与半导体新业务 - 公司精密电镀业务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喷系统(高压喷油器和高压燃油泵),是联合电子(博世)在精密镀铬领域的国内核心供应商 [3][135][144] - 精密电镀件销量从2021年7,166万件增长至2024年12,221万件,增幅70.5%;该业务毛利率维持在80%左右的高水平 [3][49][145] - 公司投资建设车用功率半导体组件项目,已于2024年8月取得备案证,2025年2月获得环评批复,规划年产200万套 [3][146] - 已取得上汽英飞凌功率半导体电镀底板产品定点通知,切入车载功率半导体赛道;IGBT和SiC等功率半导体市场处于高景气周期 [3][147][152] 核心客户与市场机遇 - 2024年前五大客户分别为上汽集团(收入占比35.68%)、特斯拉中国(12.55%)、理想汽车(10.42%)、小米汽车(9.57%)和无锡威孚(5.27%) [56] - 上汽集团整体销量复苏,自主品牌尚界H5于2025年9月上市,有望带来新增量;公司分拼业务深度受益于上汽自主品牌崛起 [76][82][91] - 在特斯拉的平均单车收入持续增长,从2022年256.19元提升至2024年346.62元;在理想汽车的平均单车收入2024年大幅增长至527.07元 [117][121] - 小米汽车YU7于2025年6月发布,进入20-40万元SUV赛道(2024年市场规模约364万辆),公司积极扩产适配其需求 [101][105][109]
无锡振华:不止上汽,特斯拉、小米,我全都要!
市值风云· 2025-10-16 18:07
公司概况与核心转变 - 公司为资深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成立于1989年,于2021年上市 [4] - 公司发展逻辑从深度绑定单一客户体系,转向“传统业务智能化 + 新能源业务规模化”的双轮驱动模式 [12] - 近年来最大变化是以传统冲压零部件业务为基石,成功切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 [4]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7亿元,同比增长15.19% [5]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27.17% [5] - 冲压零部件业务为核心驱动力,实现收入8.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08% [7] - 分拼总成加工业务表现稳健,实现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16.65% [8] - 综合毛利率持续改善,得益于来自特斯拉、理想和小米等客户的产品单价较高,以及高毛利的选择性精密电镀业务并表 [8] 主营业务板块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四大板块:冲压零部件、分拼总成加工、选择性精密电镀以及模具业务,前两者是核心 [7] - 冲压与分拼总成业务是传统核心,自1991年起成为上汽大众一级供应商,与上汽集团、上汽通用等深度绑定 [10] - 分拼总成业务在高峰期占上汽乘用车总产量的5成以上 [10] - 选择性精密电镀业务于2023年通过收购无锡开祥获得,主要为汽车发动机高压喷油器和高压燃油泵关键零部件提供精密镀铬加工服务 [10] - 无锡开祥已成为联合电子在国内精密镀铬领域的唯一合格供应商,以及德国博世全球产能的重要供应基地之一 [10] 客户结构多元化进展 - 历史上营收高度依赖上汽系整车厂,2020年来自上汽集团、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的收入贡献超过6成 [13] - 公司成功进入特斯拉、理想汽车、小米汽车等头部新能源整车厂商供应链 [14] - 对上汽系整车制造商的销售占比从2021年的约60%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46.5% [14] - 在冲压零部件业务中,2024年上半年来自特斯拉、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等新能源客户的销售占比合计已超过40% [14] - 公司已成为小米SU7车型的零部件供应商,并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0.5亿元销售收入 [15] - 总体来看,公司成功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客户结构的多元化,有效降低了对传统单一客户体系的依赖 [15] 产能扩张与资金状况 - 为满足小米汽车等京津冀区域客户需求,计划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5.2亿元,专项投资于廊坊生产基地 [15] - 廊坊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50万台套年产能,该基地新增产能已获得小米汽车车身件焊接总成项目的定点资格 [15] - 还计划投资不超过2.5亿元在武汉建设新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 [15] - 形成了“无锡+上海+郑州+宁德+武汉+廊坊”的多地联动生产布局,以实现就近配套服务 [15]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建工程余额达到4.55亿元,相较期初增长121.41%,主要因廊坊新厂房及设备安装投入增加 [15] - 同期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增至7.96亿元,主要为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所募集的资金,为后续产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15]
无锡振华(605319):中报高增符合预期,继续看好新势力客户放量+精密电镀新增量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6 21: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12.87亿元同比+15.2%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27.2% [4] - 新势力客户放量及精密电镀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毛利率显著提升至29.0%(同比+4.5pct) [6] - 产能扩张配套客户需求 廊坊/武汉基地投资8.5亿元提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 [6] - 上调盈利预测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5.30/6.76/8.01亿元 同比增速40.2%/27.6%/18.5% [6] 财务表现 - 2025H1分业务收入:冲压零部件8.54亿元(同比+41.1%) 分拼总成2.37亿元(同比+16.7%) 精密电镀0.89亿元(同比+0.12%) [6] - 毛利率表现:冲压零部件20.3% 分拼总成24.0% 精密电镀77.4% [6] - 2025Q2单季度营收6.87亿元(同环比+9.5%/+14.4%) 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环比+31.9%/+13.0%) [4] - 费用控制优化:Q2四费率7.5%(同比-0.7pct/环比-0.2pct) [6] 客户与市场 - 传统客户上汽集团销量回升:25H1上汽自主/上汽通用/上汽大众批发销量36.8/24.5/49.2万辆(同比+9.8%/+8.6%/-3.9%) [6] - 新势力客户放量显著:25Q2特斯拉/理想/小米销量19.2/11.1/8.2万辆(环比+11%/+20%/+8%) [6] - 原材料成本优势:25H1热轧卷板均价同比-14.95% 环比-3.45% [6] 业务发展 - 精密电镀业务通过收购无锡开祥切入 成为联合电子/德国博世合格供应商 行业壁垒高竞争格局优 [6] - 产能建设:宁德振德/郑州君润产能释放 廊坊全京申二期(投资6亿元)/武汉基地(投资2.5亿元)建设推进 [6] - 当前估值水平:对应2025-2027年PE为18/14/12倍 [5][6]
中捷精工9月15日获融资买入663.93万元,融资余额4878.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32
股价及融资交易表现 - 9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1.28% 成交额达8033.89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663.93万元 融资偿还354.67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309.26万元 [1] - 融资余额4878.42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1.78% 处于近一年8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融券交易状况 - 9月15日融券偿还与卖出量均为0股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1] - 当前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70%分位 处于较高位置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851户 较上期增长1.71% [2] - 人均流通股6815股 较上期减少1.69%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6亿元 同比增长6.74%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1935.39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1760.08% [2] 分红及股东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03.07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30.33万元 [3] - 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新进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48.64万股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1] - 成立于1998年8月11日 于2021年9月2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汽车精密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1] 主营业务构成 - 压铸零部件占比32.80% 冲压零部件占比32.70% [1] - 其他类产品占比14.44% 金工零部件占比13.32% [1] - 注塑零部件占比6.20%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0.54% [1]
无锡振华(605319):2025Q2营收利润环比稳健增长,毛利率环比优化提升
国海证券· 2025-08-31 14:35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核心观点 - 2025Q2营收利润环比稳健增长 毛利率环比优化提升 [2] - 公司采取"传统业务智能化+新能源业务规模化"的双轮驱动模式 [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7亿元 同比增长15.19% 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27.17% [6] - 2025Q2实现收入6.87亿元 同比增长9.49% 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同比增长31.93% [8]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35.71亿元、45.54亿元、54.77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41%、28%、20% [8]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12亿元、6.39亿元、7.77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36%、25%、22% [8] 财务表现 - 2025Q2单季度毛利率达29.86% 同比提升6.16个百分点 [8] - 2025Q2期间费用率为7.5% 环比2025Q1降低0.23个百分点 [8]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05元、2.55元、3.11元 对应PE估值分别为16倍、13倍、11倍 [8] - 2025年预计ROE为18% 2026-2027年预计ROE均为19% [10] 业务分析 - 冲压零部件业务实现收入8.54亿元 同比增长41.08% [8] - 分拼总成加工业务实现收入2.37亿元 同比增长16.65% [8] - 选择性精密电镀业务实现收入0.89亿元 同比增长0.12% [8] - 模具业务实现收入0.39亿元 同比下降75.33% [8] - 核心客户上汽集团/特斯拉/理想汽车/小米汽车2025Q2销量环比分别提升20%/11%/20%/8% [8] 市场数据 - 当前价格33.16元 [4] - 总市值8,292.04百万元 [4] - 流通市值7,085.68百万元 [4] - 总股本25,006.16万股 [4] - 流通股本21,368.16万股 [4] - 近一月换手率2.64% [4]
无锡振华(605319):传统+新势力客户双轮驱动 Q2业绩实现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2.87亿元同比增15.2%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27.2% 扣非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26.7% [1] - 2025Q2营收6.87亿元同比增9.5%环比增14.4% 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31.9%环比增13.0% 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32.1%环比增14.1% [1] 业务板块分析 - 冲压零部件业务营收8.54亿元同比增41.1% 占总营收66.4%环比提升4.2个百分点 主要受新势力客户放量驱动 [2] - 分拼总成加工业务营收2.37亿元同比增16.7% 受益于传统客户上汽乘用车销量回暖(25Q2销量20.3万辆同比增18.0%) [2] - 选择性精密电镀加工/模具/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0.89/0.39/0.68亿元 同比变化+0.1%/-75.3%/+10.5% [2] 客户与市场动态 - 新势力客户小米Q2销量8.6万辆同比增186.1% 理想L6销量5.2万辆同比增32.6% 推动冲压业务高增长 [2] - 上汽乘用车销量回暖为分拼总成业务提供支撑 后续上汽尚界H5放量有望带来业绩弹性 [2]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2025Q2整体毛利率29.9% 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8个百分点 [3] - 冲压零部件毛利率20.3% 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0个百分点 主因新势力客户占比提升及原材料价格下跌 [3] - 四费费用率7.50%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05%/3.74%/2.64%/1.07% [3] 技术发展与业务拓展 - 子公司无锡开祥为联合电子国内唯一合格供应商及博世全球产能基地 专注发动机喷油器等精密镀铬领域 [3] - 2024年获上汽英飞凌功率半导体电镀底板定点 实现客户端与下游领域拓展 新项目落地将拓宽电镀业务成长边界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2.6/42.3/47.6亿元 同比增速28.6%/30.1%/12.5%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0/6.2/7.1亿元 同比增速-31.3%/25.0%/13.6% [4]
无锡振华(605319):2025年中报点评:下游优质客户齐放量,2Q25毛利率创单季度新高
中泰证券· 2025-08-26 16: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7亿元,同比增长15.2%,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27.2% [7] - 2Q25单季度营业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14.4%,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31.9%,环比增长13.0%,毛利率达29.86%创历史单季度新高 [7] - 冲压零部件业务2025H1营收8.54亿元,同比增长41.08%,是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 [7] - 分拼总成加工业务营收2.37亿元,同比增长16.65%,选择性精密电镀加工业务营收0.89亿元,同比增长0.12% [7] - 电镀业务毛利率高达77.45%,新拓展客户上汽英飞凌布局功率半导体领域 [7] - 2Q25期间费用率7.42%,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1个百分点,费用管控优异 [7]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36.47/46.93/55.66亿元,同比增长44.10%/28.70%/18.60%,归母净利润4.96/5.83/6.98亿元,同比增长31.26%/17.55%/19.71% [7] - 对应PE为17.4/14.8/12.4倍 [5][7] 业务分析 - 冲压主业深度绑定特斯拉、理想汽车、小米汽车等头部新势力主机厂 [7] - 分拼总成业务绑定老客户上汽系,并基于八大生产基地拓展新能源客户 [7] - 电镀业务子公司无锡开祥是联合电子/博世在精密镀铬工艺领域国内唯一合格供应商 [7] - 2024年下半年开拓新客户上汽英飞凌并获功率半导体电镀底板产品定点 [7] 财务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3,647百万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496百万元,同比增长31% [5][7] - 2026E营业收入4,693百万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583百万元,同比增长18% [5][7] - 2027E营业收入5,566百万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698百万元,同比增长20% [5][7] - 2025E每股收益1.98元,每股经营现金流2.08元,净资产收益率17% [5] - 2026E每股收益2.33元,每股经营现金流1.18元,净资产收益率17% [5] - 2027E每股收益2.79元,每股经营现金流5.08元,净资产收益率17% [5] - 2025E毛利率24.0%,净利率13.6%,ROE 17.2% [9] - 2026E毛利率22.7%,净利率12.4%,ROE 17.1% [9] - 2027E毛利率23.0%,净利率12.5%,ROE 17.2% [9]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250.06百万股,流通股本213.68百万股 [2] - 市价34.61元,市值8,654.63百万元,流通市值7,395.52百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