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集科技(688019)
icon
搜索文档
安集科技(688019)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5-14 19:30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的股东和代理人人数为148人[3] - 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数量为63,656,862,占公司表决权数量的49.3118%[3] - 公司8位在任董事和3位在任监事全部出席会议[5]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同意票数63,649,334,比例99.9881%[6] - 《关于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同意票数63,647,936,比例99.9859%[6] -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同意票数63,646,936,比例99.9844%[6] - 《关于2024年度财务决算和2025年度预算报告的议案》同意票数63,650,237,比例99.9895%[7]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同意票数63,648,632,比例99.9870%[7] - 《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同意票数62,166,128,比例97.9052%[8] - 《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同意票数62,183,555,比例97.9327%[8] - 《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办理相关事宜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63,532,173,比例99.8041%[9] - 持股5%以上普通股股东对该议案同意票数39,810,936,比例100%[9] - 持股1%-5%普通股股东对该议案同意票数8,207,888,比例100%[9] - 持股1%以下普通股股东对该议案同意票数15,629,808,比例99.9473%[9]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23,685,144,比例99.9652%[9] - 《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同意票数22,355,192,比例94.3843%[10] - 《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同意票数22,372,619,比例94.4579%[10] - 《关于提请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股权激励相关事宜的议案》同意票数22,372,619,比例94.4579%[10] - 《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办理相关事宜的议案》同意票数23,568,685,比例99.4737%[10] 决议合法性 - 律师认为公司本次股东大会召集和召开程序等均合法有效,通过的决议合法有效[13]
安集科技(688019):业绩高增长,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
中银国际· 2025-05-09 22: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高增长,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产品研发、验证及放量进展良好,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37.6%、20.2%、19.0%、9.4%,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35.2%、15.4%、17.8%、3.4% [2] 公司规模及股东情况 - 总市值237.7137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4.2649亿元,主要股东Anj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持股30.81% [3]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18.35亿元,同比+48.24%;归母净利润5.34亿元,同比+32.51%;24Q4营收5.23亿元,同比+53.90%,环比+1.52%;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61.58%,环比-11.03%;25Q1营收5.45亿元,同比+44.08%,环比+4.30%;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60.66%,环比+19.67% [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8/9.48/11.78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5.79/7.34/9.12元,对应PE分别为31.8/25.1/20.2倍 [5] 业绩增长原因 - 2024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因各产品持续拓展市场覆盖率,客户用量上升以及新产品、新客户导入;毛利率为58.45%(同比+2.64pct),因产品结构多元化、部分产品线生产效率同比提升;净利率为29.08%(同比-3.45pct);期间费用率为26.37%(同比-2.53pct),财务费用率为 - 1.57%(同比-0.90pct),系汇率变动带来的汇兑收益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8] - 25Q1业绩同环比均增长,毛利率为55.70%(同比-2.75pct,环比-2.48pct),净利率为30.96%(同比+3.19pct,环比+3.98pct),因营收稳健增长,持续优化内部管理和提升经营效率,期间费用合计增长幅度低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仍保持稳健增长 [8] 产品情况 - 抛光液全球市占率稳步提升,新品验证稳步推进。2024年抛光液收入15.45亿元,同比增长43.73%;毛利率为61.16%,同比增长1.97pct。近三年抛光液全球市占率分别约为7%/8%/11%。多款产品验证、上量及销售进展顺利 [8] - 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快速放量,电镀液及添加剂业务进展顺利。2024年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78.91%;毛利率为43.21%,同比增长10.48pct。2024年清洗液全球市占率约为4%,电镀液本地化供应进展顺利,开发及验证按计划进行 [8]
安集科技(688019) - 关于举办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07 16:45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5月15日15:00 - 16:30举行2024年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3][4][7][8] - 网络互动地址为上证路演中心和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3][7][8] - 召开方式为网络互动[3][5][8] 其他信息 - 2025年4月16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方案议案[4] - 证券代码688019,简称为安集科技,债券代码118054,简称为安集转债[1]
安集科技(688019)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5-07 16:45
业绩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18.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24%,2019 - 2024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45%[34][3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51%[34][3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44%[34][3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69%[3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01亿元,较去年同期末增长27.16%[34] - 2024年末总资产34.52亿元,较去年同期末增长32.59%[34] - 最近三年公司化学机械抛光液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约7%、8%、11%[88] - 2024年公司清洗液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4%[88] - 2019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154,960.50万元,年化增长率45.09%[90]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达606人,相较于2023年末增长29.49%[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和技术人员数量为307人,较2023年增长16.29%,占员工总人数的50.66%[92]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累计参与股权激励271人,离职率仅为6.6%[92]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计划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资产安全[101] - 2025年公司计划通过扩张市场份额等实现稳健增长[101] - 2025年公司计划在行业和技术领域寻找并购增长机会[101] - 公司未来定位是成为世界一流高端半导体材料供应伙伴[100] - 公司未来将深化国内合作并开拓全球市场,延伸半导体材料产业链[1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无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公司计划在行业和技术领域寻找并购增长机会[101]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5809.07万元,现金分红占母公司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比例约11.47%,占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89%[41] - 2024年度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将增加至1.68亿股[41] - 公司拟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57] - 公司制定了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60] - 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办理股权激励相关事宜,授权期限与激励计划有效期一致[63][64] - 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融资总额不超3亿元且不超最近一年末净资产20%[68] - 本次发行股票种类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69] - 发行股票数量按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不超发行前公司股本总数30%[69] - 发行方式为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发行对象不超35名[70] - 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72] - 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一般6个月内不得转让,特定情形18个月内不得转让[72] - 授权期限自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止[68] - 决议有效期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止[79] - 公司拟将募集资金用于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73] - 本次发行股票后,发行前公司滚存的未分配利润由新老股东按发行后股份比例共享[74] - 本次发行的股票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交易[76] - 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有关的全部事宜[77]
安集科技(688019)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的公示情况说明及核查意见
2025-05-07 16:45
激励计划进展 - 2025年4月14日审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2] - 4月16日披露激励计划草案等文件[2] - 4月18 - 27日对拟激励对象公示,期满无异议[3] 激励对象情况 - 激励对象具备任职资格,无不得成为激励对象情形[4][5] - 不包括独立董事等特定人员,获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可[5]
25Q2存储模组或迎量价齐升,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上涨1.45%,飞凯材料涨超13%
搜狐财经· 2025-05-06 11:52
半导体产业指数表现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931865)强势上涨1 47% 成分股飞凯材料(300398)上涨13 98% 和林微纳(688661)上涨5 13% 富创精密(688409)上涨4 29% [3] -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上涨1 45% 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1 47元 近1月累计上涨0 84% [3] - 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净值上涨39 06%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28/2771 居于前4 62% [4] 半导体产业ETF流动性及收益 - 半导体产业ETF盘中换手4 51% 成交712 42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1655 16万元 [3] - 半导体产业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0 82% 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45 46%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 32% 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 00% [4] - 半导体产业ETF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 77% 夏普比率为1 24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 47% [4] 半导体产业ETF费率及跟踪精度 - 半导体产业ETF管理费率为0 50% 托管费率为0 10% 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4] - 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跟踪误差为0 056%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4]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权重股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6 35% 包括北方华创(15 51%) 中微公司(12 80%) 中芯国际(11 67%) 海光信息(8 62%) 韦尔股份(7 42%)等 [5] - 权重股涨跌幅方面 拓荆科技(688072)上涨2 90% 安集科技(688019)上涨2 97% 韦尔股份(603501)上涨2 73% [7] 行业观点 - 存储模组企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业绩拐点 晶圆代工环节有望受益近期消费国补政策带动的提前备货 [3] - 建议关注存储模组企业中布局AI端侧并将充分受益本轮存储涨价的企业 封测端建议关注布局了先进封装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的龙头企业 [3]
国家战略下的材料突围:2025-2030"十五五"新材料万亿级机遇解读
材料汇· 2025-05-05 22:59
行业背景 - 创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6万亿元,年增速20%,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材料市场 [2] - "十五五"规划将创新材料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领域,配套出台《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涵盖299种新材料 [2]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5%,新能源材料领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国产化率达95% [2] - 高端光刻胶、航空发动机材料等国产化率不足10% [2] - 行业呈现三大特征:政策密集赋能、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场景拓展 [2] - 固态电池材料、高温超导材料、钙钛矿光伏材料等前沿领域催生千亿级新赛道 [2] 市场现状分析 产业规模与结构分布 - 2024年总体规模达6万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万亿元 [4] - 半导体材料(增速50%)、新能源材料(52%)、生物医用材料(87%)构成三大增长极,传统结构材料增速稳定在8-10% [4] - 长三角占据半导体材料领域45%份额,珠三角主导新能源材料,京津冀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形成集群优势 [4] 应用领域重构 - 传统应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占比从2019年的65%降至2023年的48% [6] - 新兴领域如AI服务器(MLCC用量增长100%)、折叠屏手机(UTG玻璃需求年增30%)、氢能源(质子交换膜国产化率60%)快速崛起 [6] - 安集科技CMP抛光液全球市占率达5% [6] 竞争格局与产业链演变 -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呈现"国家队引领+民营专精"的双轨格局 [7] - 中国建材集团2023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在碳纤维、氮化硅陶瓷等领域实现突破 [7] - 赣锋锂业规划10万吨固态电解质产能,乐普医疗可降解支架进入临床三期 [7] - 中国在大宗材料产业化方面领跑,但在高端半导体材料、生物医用级材料方面仍与美日存在代际差距 [7] - 半导体材料领域形成"晶圆厂+材料厂"捆绑开发模式,新能源材料呈现"车企+电池厂+材料商"三位一体研发 [7] - 传统经销模式占比降至40%,定制化服务(35%)、技术授权(15%)、联合研发(10%)等增值模式成为主流 [7] - 低端产能过剩(利用率仅65%),高纯度电子级材料仍依赖进口 [7] 影响因素分析 政策环境与制度创新 - 工信部《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第一批)》明确超导材料、石墨烯等七大方向 [9] - "十五五"规划设立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关键材料攻关 [9] - 广东省设立百亿元级新材料产业基金,重点投向半导体材料 [9] - 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覆盖80%关键材料,使企业研发风险降低30% [9] - 中国建材集团参与制定ISO国际标准52项 [9]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科院通过高通量计算+实验,将新型锂电电极材料研发周期缩短70% [10] - AI辅助设计使高温合金性能提升20% [10] - 新材料领域发明专利仅占全球12%,远低于美国的38% [10] - 中复神鹰西宁基地实现2.5万吨碳纤维单线规模全球最大,单位成本下降40% [10] - 中材科技锂电池隔膜厚度降至5μm,良品率达90% [10] 市场需求与产业痛点 - AI服务器推动高频高速CCL材料需求增长60%,新能源汽车使MLCC用量达传统车6倍 [11]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采用硅碳负极,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 [11] - 医疗材料临床审批需5-7年,半导体材料晶圆厂认证需2-3年 [12] - 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15%,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2.3%) [12] - 复合型材料工程师缺口达20万 [12] 未来预测分析 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 - 2025年达1万亿元,2030年突破3万亿元,CAGR保持18% [14] - 12英寸硅片自给率从15%提升至50%,带动半导体材料规模达3000亿元 [14] - 固态电池材料(CAGR 60%)、钙钛矿光伏(50%)等前沿领域爆发 [14] - AI服务器材料需求年增30%,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医疗领域渗透率突破25% [14] - 长三角R&D投入占比4.5%,成渝聚焦"军转民"材料应用,粤港澳探索跨境数据驱动的新材料研发新模式 [14] 技术趋势与产业变革 - 未来五年技术突破聚焦四大方向:极限性能突破、智能化升级、绿色制造、跨界融合 [15] - "逆向创新"模式兴起,预计到2030年,30%的新材料创新将由应用场景反向驱动 [15] 国际竞争格局演变 - 全球形成三极竞争格局:美国主导基础研发,日本掌控精密制造,中国优势在产业化速度 [16] - 技术"脱钩"风险加剧,美国出口管制清单新增量子计算材料,欧盟拟限制石墨产品进口 [16] - 高纯靶材、电子级气体等35种材料进口依赖度超80% [16] 企业战略建议 - 龙头企业布局"材料+装备+算法"全栈能力,中小企业深耕单点技术,初创企业探索颠覆性创新 [18] - 半导体材料企业与晶圆厂建立"认证+采购"长期协议,生物材料企业提前5年布局临床试验,新能源材料商嵌入车企电池技术路线图 [19] 投资策略建议 - 重点布局三大赛道:国产替代确定性高、技术迭代受益者、平台型技术公司 [23] 政策与行业建议 - 国家层面构建"三支柱"支撑体系:基础研究、应用转化、国际合作 [23] - 行业协会建立"红名单"共享合格供应商数据库,组织共性技术攻关,推动建立材料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 [23]
东北固收转债分析:2025年4月转债新券点评合集
东北证券· 2025-04-30 1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4月合计发行3只转债,分别为安集转债、清源转债和伟测转债,报告对各转债进行了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认为3只转债首日目标价分别在120 - 125元、124 - 129元、124 - 128元附近,均建议积极申购[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安集转债 - 定价:首日转股溢价率22% - 27% [13][18] - 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 - 基本条款:发行方式为优先配售和网上定价,债项和主体评级AA - ,发行规模8.31亿元,初始转股价格168.11元,转债平价98.17元,纯债价值96.09元,博弈条款正常,债券发行规模一般,流动性一般,评级尚可,债底保护性较好,机构入库不难,一级参与无异议 [19] - 上市初期价格:首日目标价120 - 125元,建议积极申购 [24] - 打新中签率:预计首日打新中签率0.0076% - 0.0103%附近 [25] - 正股基本面分析: - 主营业务及所处行业上下游:主营业务是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上游为精细化工行业,下游为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国内高端半导体材料存在较大国产替代空间 [26][27] - 经营情况:近年营业收入整体呈逐步增长态势,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较为稳定,期间费用金额整体呈增长趋势,研发费用上升,应收款项呈上升趋势,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呈小幅波动,归母净利润呈上升趋势,盈利能力呈现下降趋势 [30][34][40] - 股权结构和主要控股子公司:股权结构集中,截至2024年9月30日,前两大股东合计持有公司35.44%的股份,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48.83%,无实际控制人,拥有8家控股子公司,4家重要参股公司 [56] - 业务特点和优势:深耕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有高效的产品转化和可靠的自主供应能力,国际化、多元化的人才储备,成熟高效的全流程质量保证体系 [59][60] - 募集资金投向安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31亿元,分别用于多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8] 清源转债 - 定价:首日转股溢价率25% - 30% [13][67] - 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 - 基本条款:发行方式为优先配售和网上定价,债项和主体评级A + ,发行规模5.00亿元,初始转股价格12.93元,转债平价99.30元,纯债价值83.41元,博弈条款正常,债券发行规模偏低,流动性较差,评级偏弱,债底保护性尚可,机构入库较难,一级参与无异议 [68] - 上市初期价格:首日目标价124 - 129元,建议积极申购 [72] - 打新中签率:预计首日打新中签率在0.003% - 0.0038%附近 [73] - 正股基本面分析: - 主营业务及所处行业上下游:主要从事光伏支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等业务,上游为铝型材、钢材等金属加工行业,下游为大型分销商、项目开发商和业主以及主流EPC公司,全球光伏装机规模迅速提升带动行业发展 [74][75] - 经营情况:近年营业收入稳步提升,综合毛利率与净利率均相对稳定,期间费用上升,研发费用上升,应收款项呈上升趋势,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为稳定,归母净利润呈波动趋势,盈利能力呈现下降趋势 [78][84][87] - 股权结构和主要控股子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截至2024年6月30日,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44.8%,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56.41%,Hong Daniel系实际控制人,拥有58家控股子公司 [105] - 业务特点和优势:具备国际化市场策略优势、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优势、技术创新优势 [109][110][111] - 募集资金投向安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0亿元,分别用于分布式光伏支架智能工厂项目、能源研究开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67] 伟测转债 - 定价:首日转股溢价率41% - 46% [13][115] - 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 - 基本条款:发行方式为优先配售和网上定价,债项和主体评级AA,发行规模11.75亿元,初始转股价格82.15元,转债平价87.64元,纯债价值98.08元,博弈条款正常,债券发行规模偏高,流动性尚可,评级尚可,债底保护性较好,机构入库不难,一级参与无异议 [116] - 上市初期价格:首日目标价124 - 128元,建议积极申购 [120] - 打新中签率:预计首日打新中签率0.0068% - 0.0099%附近 [121] - 正股基本面分析: - 主营业务及所处行业上下游:主营业务包括晶圆测试、芯片成品测试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上游为测试设备制造商和测试相关辅材、耗材制造商,下游为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良好 [122][124] - 经营情况:近年营业收入呈上升趋势,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呈现下降趋势,期间费用呈上升趋势,研发费用呈上升趋势,应收款项呈上升趋势,应收账款周转率呈下降趋势,归母净利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盈利能力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127][131][139] - 股权结构和主要控股子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截至2024年9月30日,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37.11%,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64.45%,骈文胜系实际控制人,拥有5家直接控股子公司,3家参股公司 [156] - 业务特点和优势:具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客户优势、产能规模优势、区位优势 [158][159][160] - 募集资金投向安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75亿元,分别用于伟测半导体无锡集成电路测试基地项目、伟测集成电路芯片晶圆级及成品测试基地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115]
【招商电子】安集科技:25Q1单季收入同比快速增长,利润创历史新高
招商电子· 2025-04-29 23:33
公司业绩表现 - 25Q1收入5.45亿元,同比+44%/环比+4.3%,毛利率55.7%,同比-2.8pcts/环比-2.5pcts,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60.7%/环比+19.7%,扣非净利润1.62亿元,同比+53%/环比+13.3%,单季扣非利润创历史新高 [2] 行业景气度与市场地位 - 行业景气度随下游晶圆厂稼动率复苏而边际改善 [2] - CMP抛光液2024年收入15.45亿元,同比+43.7%,全球市占率从7%提升至11% [2] - 功能性湿化学品2024年收入2.77亿元,同比+78.9%,毛利率43.2%,同比+10.48pcts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CMP抛光液在铜/钨/基于氧化铈磨料的抛光液市占率持续提升,并加强在先进封装领域布局,2.5D/3D TSV抛光液、混合键合和聚合物抛光液进展顺利 [2] - 功能性湿化学品中先进制程刻蚀后清洗液及碱性抛光后清洗液研发及产业化顺利,持续上量并扩大海外市场 [2]
安集科技(688019):Q1业绩亮眼,国产替代前景广阔
群益证券· 2025-04-29 13: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安集科技“买进”评级 [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报业绩增长超预期,营收和业绩均实现较快增速,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兑现,“3+1”技术平台核心竞争力稳步提高,看好公司长期成长,当前估值偏低 [8][9] 公司基本资讯 - 产业别为电子,2025年4月28日A股股价167.90元,上证指数3288.41,股价12个月高/低为177.47/96.28元,总发行股数129210000股,A股数129210000股,A股市值216.95亿元,主要股东为Anj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持股30.81%),每股净值22.27元,股价/账面净值7.54,一个月、三个月、一年股价涨跌分别为2.0%、16.2%、57.1% [1] 近期评等 - 2024年8月27日评等为买进,目标价102.30元;2024年10月29日评等为买进,目标价140.97元;2025年4月18日评等为区间操作,目标价172.91元 [2] 产品组合 - 化学机械抛光液占比84.17%,湿电子化学品占比15.07%,其他占比0.76% [3] 机构投资者占流通A股比例 - 基金占比23.4%,一般法人占比38.4% [4]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44.08%;实现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60.66%,环比增长19.67%;扣非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53.03%,环比增长13.27% [8] 业务分析 - 市占稳步提升,Q1营收净利双增,2025年半导体行业复苏,公司坚持深耕“3+1”技术平台,核心竞争力提高,CMP抛光液全球市占率从2022年的7%提升至2024年的11%,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预计营收同比显著增长,电镀液及添加剂产品覆盖多种类型 [9] - 优化费用控制,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025Q1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75pct到55.70%,整体期间费用率下降,研发、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财务费用同比减少591万元 [9] - 供应链安全重要性凸显,国产替代加速,在地缘冲突和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从政策引导走向逻辑兑现,公司作为国内CMP抛光液龙头,进入头部半导体客户供应链,推动上游核心原材料自主可控 [9]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4/11.4/14.9亿元(前值7.1/9.2/12.0亿元),同比增长56%/37%/31%,折合EPS为6.46/8.82/11.52元,目前A股股价对应的PE为26/19/15倍 [9] 财务数据 利润表数据(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1238|1835|2290|2899|3534| |经营成本|547|762|822|985|1160| |研发费用|237|333|374|426|467| |营业税金及附加|1|2|3|4|4| |销售费用|48|61|77|97|118| |管理费用|81|119|149|170|186| |财务费用|-8|-29|18|45|55| |资产减值损失|-6|-37|-7|-8|-8| |投资收益|5|-6|-6|-7|-8| |营业利润|440|568|889|1213|1584| |营业外收入|0|0|0|0|0| |营业外支出|0|1|1|1|1| |利润总额|440|568|888|1212|1583| |所得税|38|34|53|73|95|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403|534|835|1140|1488| [13] 资产负债表数据(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货币资金|532|898|1277|1734|1734| |应收账款|282|393|471|495|495| |存货|427|618|741|815|815| |流动资产合计|1342|2026|3088|3676|3676| |长期股权投资|112|114|115|116|116| |固定资产|309|512|522|549|549| |在建工程|179|167|168|135|135| |非流动资产合计|1261|1426|1486|1554|1554| |资产总计|2603|3452|4575|5230|5230| |流动负债合计|193|467|821|456|456| |非流动负债合计|286|284|311|331|331| |负债合计|479|751|1132|787|787| |少数股东权益|0|0|0|0|0| |股东权益合计|2124|2701|3443|4443|4443| |负债及股东权益合计|2603|3452|4575|5230|5230| [13] 现金流量表数据(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6|493|641|744|74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6|-352|-422|-464|-46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5|123|160|177|17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99|278|380|456|45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