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集科技(688019)

搜索文档
144只科创板股跌破发行价(附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6:55
科创板整体表现 - 科创板589只上市股票最新收盘价较发行价平均溢价117.77% [1] - 444只股票处于溢价状态,溢价幅度最高的是上纬新材达3676.98% [1] - 144只股票出现破发,破发比例占整体样本的24.45% [1] 溢价领先个股 - 上纬新材以3676.98%的溢价幅度位居榜首 [1] - 热景生物溢价1163.70%位列第二 [1] - 百利天恒和安集科技分别溢价1108.14%和1071.45% [1] 破发严重个股 - 万润新能破发幅度达78.93%,为科创板破发最严重个股,发行价299.88元,发行市盈率75.25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19.21倍 [1] - ST帕瓦破发76.47%,发行价51.88元,发行市盈率93.68倍远超行业平均29.25倍 [1] - 成大生物破发71.31%,天宜新材破发65.75%,中科微至破发60.90% [2] 破发个股特征 - 破发幅度超50%的个股包括康希诺(58.78%)、金迪克(57.68%)、近岸蛋白(55.35%)等10余家企业 [2][3] - 多家破发企业发行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万润新能(75.25倍 vs 19.21倍)、ST帕瓦(93.68倍 vs 29.25倍) [1] - 新能源电池材料、生物医药、半导体等行业破发企业较为集中 [1][2][3] 破发时间分布 - 2022年上市个股破发情况突出,如万润新能(2022.09.29)、ST帕瓦(2022.09.19)、近岸蛋白(2022.09.29)等 [1][2] - 2021年上市个股如成大生物(2021.10.28)、中科微至(2021.10.26)等也出现大幅破发 [2] - 部分2023年新上市个股如西山科技(2023.06.06)已出现45.80%的破发 [2] 破发幅度区间分布 - 破发幅度在40%-50%区间的个股包括希荻微(54.22%)、宏力达(52.87%)、灿瑞科技(52.32%)等15家企业 [2][3] - 破发幅度在30%-40%区间的有唯捷创芯(47.43%)、凯赛生物(47.01%)、昱能科技(43.63%)等20余家企业 [2][3] - 破发幅度在20%-30%区间的包括天岳先进(24.51%)、药康生物(24.32%)、邦彦技术(23.61%)等近30家企业 [4] 行业分布特点 - 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万润新能破发78.93% [1] - 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ST帕瓦破发76.47% [1] - 生物医药企业康希诺破发58.78%,百克生物破发34.57% [2][4] - 半导体企业中科微至破发60.90%,东微半导破发13.97% [2][5] 近期上市表现 - 2023年上市个股中,西山科技(2023.06.06)破发45.80% [2] - 光格科技(2023.07.24)破发42.34% [3] - 慧智微(2023.05.16)破发41.49% [3] - 浩辰软件(2023.10.10)破发27.44% [4]
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部分归属结果公告(回购股份)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03:10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归属情况 - 本次限制性股票归属数量为122,809股,来源为公司自二级市场回购的A股普通股股票 [2] - 激励对象人数为36人,不涉及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7][8] - 公司已收到激励对象缴付资金合计5,177,627.44元人民币,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9] - 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于2025年8月6日完成,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出具《过户登记确认书》 [9] 股权激励计划决策程序 - 2024年4月15日董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考核管理办法等议案 [2] - 2024年4月16日至25日进行激励对象公示,未收到异议 [3] - 2024年5月9日股东大会批准激励计划及相关授权议案 [4] - 2024年6月20日董事会调整激励计划并完成授予 [5] - 2025年7月1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第一个归属期符合条件等议案 [5] 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 - 因股权激励归属导致总股本由167,940,414股增至168,489,007股 [13] - 调整前转股价129.00元/股,调整后128.73元/股,生效日为2025年8月7日 [16] - 转股价格调整公式采用增发新股模型,分两次计算:首次因2023年激励计划归属516,463股调整至128.75元/股,第二次因2024年激励计划归属32,130股调整至128.73元/股 [17] - 安集转债转股期为2025年10月11日至2031年4月6日,当前未进入转股期 [16]
安集科技: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部分归属结果公告(回购股份)
证券之星· 2025-08-07 00:09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执行情况 - 公司完成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剩余部分的股份过户登记工作 归属数量为122,809股 股票来源为自二级市场回购的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 [1] 股权激励决策程序 - 2024年4月15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和监事会第九次会议 审议通过《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2] - 2024年4月16日至25日对激励对象名单进行内部公示 未收到异议 4月27日披露核查意见 [3] - 2024年5月9日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股权激励相关议案 [3] - 2024年6月20日召开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 审议通过授予限制性股票事项 [4][5] - 2025年7月1日召开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和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审议通过调整激励计划及作废部分股票等议案 [5] 本次归属具体情况 - 归属人员包括6名资深管理人员 14.4257万股获授限制性股票 本次归属6.8279万股 占比47.33% [6] - 12名资深技术人员获授5.3337万股 本次归属2.6315万股 占比49.34% [6] - 18名资深业务人员获授5.8104万股 本次归属2.8215万股 占比48.56% [6] - 合计36名激励对象 获授总量25.5698万股 本次归属12.2809万股 总占比48.03% [6] - 另有32位激励对象的32,130股已于2025年8月1日完成登记 [6] 资金与登记情况 -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确认收到激励对象出资合计5,177,627.44元 对应122,809股库存股 [7] - 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已完成 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出具过户登记确认书 [8] 股本结构影响 - 本次归属不涉及股本总数变化 不导致控股股东变更 因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回购股份 [7] - 本次激励对象不涉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7]
安集科技(688019) - 关于“安集转债”转股价格调整的提示性公告
2025-08-06 17:16
股本变动 - 公司向212名激励对象定向发行548,593股,总股本变为168,489,007股[4] - 2023年激励计划二归属期向180人归属516,463股,总股本变为168,456,877股[7] - 2024年激励计划一归属期向68人归属154,939股,总股本变为168,489,007股[7] 转股信息 - “安集转债”转股期为2025年10月11日至2031年4月6日,未进入转股期[3] - 调整前转股价格129.00元/股,调整后128.73元/股,起始日期2025年8月7日[5] - 2023年激励计划二归属期增发新股率0.30753%,第一次调整后转股价128.75元/股[7] - 2024年激励计划一归属期增发新股率0.01907%,第二次调整后转股价128.73元/股[8]
安集科技(688019) -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部分归属结果公告(回购股份)
2025-08-06 17:16
限制性股票归属情况 - 本次限制性股票归属数量为122,809股[5] - 资深管理人员本次归属6.8279万股,占比47.33%[10] - 资深技术人员本次归属2.6315万股,占比49.34%[10] - 资深业务人员本次归属2.8215万股,占比48.56%[10] - 合计本次归属12.2809万股,占比48.03%[10] 其他相关情况 - 32位股权激励对象的32,130股已完成登记工作[10] - 截至2025年7月16日,收到购买122,809股库存股资金5,177,627.44元[13] - 2025年8月6日,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股份过户登记完成[3] - 本次归属激励对象人数为36人[11] - 本次归属股票源于二级市场回购的A股普通股[5]
安集科技(688019)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01.9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18:48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盘,安集科技报收于149 9元,上涨0 12% [1] - 换手率0 96%,成交量1 61万手,成交金额2 4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01 93万元,占比成交额5 81% [1] - 超大单净流出532 10万元、占成交额2 2%,大单净流出869 83万元、占成交额3 6% [1] - 中单净流出656 26万元、占成交额2 72%,小单净流入745 67万元、占成交额3 09%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 45亿元,同比增长44 08% [1] - 归属净利润1 69亿元,同比增长60 66% [1] - 扣非净利润1 62亿元,同比增长53 03% [1] - 流动比率4 909,速动比率3 419,资产负债率20 04%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上海市 [1] - 主营业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2921 3274万人民币,实缴资本4206 7938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SHUMIN WANG [1] 公司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2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30次 [2] - 拥有专利信息248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90个 [2]
科创100指数ETF(588030)拉升翻红,近1年日均成交额超4亿元,上海政策支持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搜狐财经· 2025-08-05 13:41
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000698)上涨0 28% 成分股博瑞医药(688166)上涨6 56% 华恒生物(688639)上涨5 88% 铂力特(688333)上涨4 69% 泽璟制药(688266)上涨4 05% 珠海冠宇(688772)上涨3 65% [3] - 科创100指数ETF(588030)上涨0 09% 最新价报1 11元 近1周累计上涨1 74% [3] - 科创100指数ETF近6月净值上涨22 98%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348/3514 居于前9 90% [5] 流动性及规模 - 科创100指数ETF盘中换手1 81% 成交1 14亿元 近1年日均成交4 01亿元 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100指数ETF近1年规模增长13 55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12 [4] - 科创100指数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149 61万元 最新融资余额达1 77亿元 [4]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 支持企业与政府深入实施"探索者计划" 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 [4] - 中信证券预计25Q3主流、利基存储价格有望全面上涨 看好存储厂商Q3表现 重点推荐存储芯片设计龙头 建议关注存储模组分销商 [4] 基金表现与结构 - 科创100指数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7 67% 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37 87%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 48% 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62 84% [5] - 科创100指数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0 86% 近1年夏普比率为1 46 [5]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3 52% 包括博瑞医药、百济神州、华虹公司等 [6] 基金费用与跟踪 - 科创100指数ETF管理费率为0 15% 托管费率为0 05% 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5] - 科创100指数ETF近1月跟踪误差为0 012%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较高 [5]
中银晨会聚焦-20250805
中银国际· 2025-08-05 10:15
8月金股组合 - 顺丰控股(002352 SZ)、卫星化学(002648 SZ)、安集科技(688019 SH)、恒瑞医药(600276 SH)、佰仁医疗(688198 SH)、北京人力(600861 SH)、菲利华(300395 SZ)、工业富联(601138 SH)、鹏鼎控股(002938 SZ)、合合信息(688615 SH)入选当月十大金股 [1] 宏观经济分析 - 国内"低通胀"现象主要受生产资料价格疲软拖累,表现为CPI同比增速均值仅0 1%而社零增速达4 1%的"量价背离"格局 [5] - 生产资料价格不振三大主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矿产品进口依赖度达60%)、地产投资拖累建材需求、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 [5][6] - 低通胀导致实际利率上行12BP至2 84%,干扰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并拖累采矿业利润(煤炭/油气/黑色金属开采业利润分别下滑53%/11 5%/36 2%) [6] 美国经济动态 - 非农就业数据连续下修显示劳动力市场降温,时薪同比增速3 91%仍处高位,美联储可能将首次降息时点提前至9月 [8] - 6月PCE物价涨幅扩张0 2个百分点,但二季度个人消费名义增速放缓,显示关税对通胀的传导效应有限 [9] - 货币流通量与GDP比值已回落至2017年水平,流动性推动通胀的效应显著减弱 [9] 行业表现 - 国防军工(+3 06%)、机械设备(+1 93%)、有色金属(+1 87%)领涨申万一级行业 [4] - 商贸零售(-0 46%)、石油石化(-0 36%)、社会服务(-0 21%)表现相对弱势 [4] 市场指数 - 上证综指收涨0 66%报3583 31点,深证成指涨0 46%报11041 56点,创业板指涨0 50%报2334 32点 [3]
国际油价上涨,环氧丙烷、纯MDI价格上涨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05 09:39
化工产品价格动态 - 跟踪的100种化工品中39种价格上涨 31种下跌 30种持平 周度上涨品种占比39% [1][3] - 月均价环比上涨产品占比33% 下跌产品占比60% 持平产品占比7% [1][3] - 环氧氯丙烷(华东) 液氨(河北新化) 轻质纯碱(华东) 软泡聚醚(华东散水) 石脑油(新加坡)位列周涨幅前五 [3] - NYMEX天然气 天然橡胶(上海) DMF(华东) 醋酸乙烯(华东) 顺丁橡胶(华东)位列周跌幅前五 [3] 能源市场表现 - WTI原油期货收于67.30美元/桶 周涨幅3.33% 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69.67美元/桶 周涨幅1.80% [1][4] - NYMEX天然气期货收于3.08美元/mmbtu 周跌幅0.87% [5] - 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331.4万桶 周环比减少4.1万桶 同比减少1.4万桶 [4] -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2669.1万桶 周增长769.8万桶 汽油库存22840.5万桶 周减少272.4万桶 [4] - 美国天然气库存31230亿立方英尺 周增加480亿立方英尺 同比降幅3.8% 较5年均值增幅6.7% [5] 重点化工品分析 - 环氧丙烷市场均价7925元/吨 周涨幅7.47% 7月以来累计上涨11.62% 较去年同期仍下跌10.35% [6] - 环氧丙烷行业开工率69.20% 环比下降1.89% 行业平均毛利润-137.74元/吨 为年内最好水平 [6] - 纯MDI市场均价17600元/吨 周涨幅4.76% 7月以来累计上涨6.67% 较去年同期下跌5.88% [7] - 纯MDI行业毛利润4866.5元/吨 周提升5.66% 毛利率28.29% 东曹瑞安及欧洲宝思德装置处于检修期 [7] 行业估值水平 - SW基础化工市盈率24.08倍 处于历史78.12%分位数 市净率2.04倍 处于历史40.81%分位数 [8] - SW石油石化市盈率11.00倍 处于历史17.99%分位数 市净率1.15倍 处于历史20.31%分位数 [8] 投资建议与关注方向 - 8月关注四大方向:中报行情 "反内卷"对供给端影响 电子材料自主可控 分红稳健的能源企业 [2][8] - 中长期推荐三大主线:油气开采及油服高景气 新材料领域发展空间 政策加持下需求复苏行业 [9] - 具体推荐标的包括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万华化学 华鲁恒升等21家公司 建议关注12家公司 [9] - 8月金股为卫星化学与安集科技 [10] 宏观与供需因素 - 美欧达成新贸易协议 美国对欧盟统一征收15%关税 欧盟将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并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 [4] - 原油市场面临关税政策与OPEC+增产压力 但地缘风险溢价及需求韧性形成支撑 [4] - 欧洲能源供应结构脆弱 地缘政治博弈及季节性需求可能导致天然气价格宽幅震荡 [5]
化工行业周报20250803:国际油价上涨,环氧丙烷、纯MDI价格上涨-20250805
中银国际· 2025-08-05 09:28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国际油价上涨带动环氧丙烷、纯MDI价格上涨,其中环氧丙烷周涨幅7.47%(累计上涨11.62%),纯MDI周涨幅4.76%(累计上涨6.67%)[1][34][35] - 8月重点关注:中报行情、"反内卷"对供给端影响、电子材料自主可控、分红稳健的能源企业[1][8] - 中长期投资主线:油气开采高景气、新材料领域(电子/新能源材料)、政策驱动的需求复苏[8] 行业估值与数据 - SW基础化工市盈率24.08倍(历史78.12%分位数),市净率2.04倍(历史40.81%分位数)[8] - SW石油石化市盈率11.00倍(历史17.99%分位数),市净率1.15倍(历史20.31%分位数)[8] - 跟踪的100种化工品中,39种价格上涨(占比33%),31种下跌(60%),30种持平(7%)[7][32] 重点产品价格动态 - **环氧丙烷**:均价7,925元/吨(周涨7.47%),行业开工率69.2%(环比降1.89%),氯醇法已盈利但HPPO法仍亏损[34] - **纯MDI**:均价17,600元/吨(周涨4.76%),行业毛利率28.29%,东曹瑞安装置检修35天推动供应收缩[35] - **原油**:WTI收67.30美元/桶(周涨3.33%),布伦特收69.67美元/桶(周涨1.80%),美国原油库存增长793.6万桶[33] 重点推荐标的 - **8月金股**:卫星化学(轻烃一体化优势突出,2024年归母净利润60.72亿元/+26.77%)、安集科技(抛光液全球市占率提升至11%)[1][9][17] - **中长期推荐**:中国石油/海油/石化、万华化学、华鲁恒升等23家公司,覆盖油气、半导体材料、氟化工等赛道[8] 行业要闻 - 中景石化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基地投产(年产380万吨聚丙烯)[21][22] - 中国海油东方13-3高温高压气田投运,实现海南岛海底管网互联[23] - 复兴页岩油田探明储量2010万吨,填补西南地区页岩油空白[23] 公司动态 - 卫星化学:2024年境外营收同比+193.51%,多碳醇项目强化C3产业链闭环[11][12] - 安集科技:2024年抛光液收入15.45亿元(+43.73%),氮化硅抛光液实现国产突破[17] - 国恩股份:拟投资年产1,000吨PEEK材料项目,打造高分子材料全产业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