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集科技(688019)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化学品板块8月20日涨1.79%,凯华材料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9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16:41
板块表现 - 电子化学品板块当日上涨1.79%,领涨个股为凯华材料(涨幅13.90%)[1] - 上证指数上涨1.04%至3766.21点,深证成指上涨0.89%至11926.74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全部上涨,涨幅区间为1.75%-13.90%[1] 个股交易数据 - 凯华材料成交5.98万手,成交额2.07亿元,涨幅居首达13.90%[1] - 宏昌电子成交量最高达129.02万手,成交额10.89亿元[1] - 上海新阳成交27.07万手,成交额14.58亿元,涨幅10.35%[1] - 中石科技成交47.72万手,成交额17.76亿元,涨幅7.47%[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97亿元,游资净流入1019.61万元,散户净流入1.87亿元[2] - 宏昌电子主力净流入9349.63万元(占比8.59%),但游资和散户均呈净流出[2] - 中石科技主力净流入9324.98万元(占比5.25%),散户净流出8941.05万元[2] - 上海新阳主力净流入8368.45万元(占比5.74%),游资净流出2779.99万元[2] - 万润股份主力净流入3415.94万元(占比12.84%),游资与散户均净流出超1600万元[2]
康希通信、安集科技等入股海望合纵私募基金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9:49
公司动态 - 上海海望合纵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生工商变更 新增康希通信、安集科技、翱捷科技为股东 [1] - 该企业成立于2025年3月 注册资本21 1亿元 [1] - 经营范围包含 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1]
从硅片到光刻胶:中国半导体材料卡脖子清单与破局者图谱
材料汇· 2025-08-13 23:49
半导体材料概述 - 半导体材料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基础,涵盖晶圆制造所需的硅片、光刻胶、电子特气等关键材料以及封装用的基板、键合丝等辅助材料 [2][4] - 半导体材料的精准应用对芯片功能完备和性能卓越至关重要,对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4] - 从锗、硅到化合物半导体,半导体材料在现代电子工业中扮演基石角色 [12] 半导体材料代际发展 -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锗、硅)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经典电子元件中发挥核心作用 [6] -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砷化镓、磷化铟)在光电子器件和高频电子器件领域应用广泛 [8] -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碳化硅)以卓越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著称,适用于高温高压高频等极端条件 [10] 半导体材料应用领域 - 光电探测领域:硅、锗等材料用于制造光电器件,推动技术进步 [13] - 电子信息领域:应用于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等,深刻影响通信和计算机行业 [14] - 功率电子器件:是电力能源领域关键组件,对能源转换和传输至关重要 [15] 第三代半导体战略价值 - 凭借耐高压、耐高温、高频高效及抗辐射等性能,为新能源、电力传输及通信领域带来技术突破 [15] - 从新能源汽车到能源网络再到通信系统,全面赋能产业升级 [16] - 不仅是技术追赶机遇,更是保障产业链安全和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 [17] 全球竞争格局 - 2024年日本企业占据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52%份额,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9] - 中国大陆、台湾省和美国形成多方力量并存的市场格局 [19] - 中国大陆在硅片、光刻胶等领域仍依赖进口,但沪硅产业、安集科技等本土企业正在加速突破 [20] - 台湾省作为全球半导体制造中心,材料需求庞大但主要依赖进口 [21] - 美国在高端光刻胶、沉积材料和EDA工具等领域占据垄断地位 [22] 中国发展现状与突围方向 - 致力于提高高端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23] - 12英寸硅片国产化率不足10%,沪硅产业和立昂微等企业正积极扩大产能 [26] - ArF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5%,南大光电已在28纳米制程取得突破 [28]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大基金三期提供3440亿资金支持,规模超过前两期总和(一期987亿,二期2042亿) [29]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6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9.1% [30] - 美国CHIPS法案分配520亿美元以增强国内半导体制造能力 [31] - 中关村科创基金开辟直投通道聚焦半导体材料领域 [32] - 北京经开区实施最高30%设备补贴政策,日本提供50%设备折旧抵税政策 [33] 半导体材料产业链 - 有色金属:2024年中国产量达7918.8万吨,同比增长4.3%,重点企业包括中国铝业、紫金矿业等 [35][36][37] - 铝合金:2024年产量1614.1万吨,同比增长9.6%,代表企业有忠旺集团、AAG亚铝等 [39] - 铁合金:2024年产量3624.3万吨,同比增长2.8%,鄂尔多斯集团硅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 [43][45] - 碳化硅衬底: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92亿元,同比增长24.32%,预计2025年达123亿元 [52] 半导体材料细分领域 - 半导体硅片:预计产能仍无法满足芯片制造增量需求,国内厂商市场份额不足5% [57] - 沪硅产业300mm半导体硅片产能已达45万片/月,预计2024年达60万片/月 [59] - 立昂微6英寸抛光片产能60万片/月,12英寸抛光片产能20万片/月 [61] - 光刻胶:全球市场规模达百亿美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由JSR、东京应化等国际巨头垄断 [67] - 电子特气:华特气体国内8寸以上晶圆厂客户覆盖率超85%,金宏气体特气营收占比45% [71][72] 封装材料与产业链 - 键合丝是实现电气连接的微细金属丝,亚洲是引线框架主要制造地 [76][77] - 封装基板重点企业包括兴森科技、深南电路、珠海越亚等 [78][79][80] - 江苏省是中国半导体材料A股上市企业最多省份,共10家 [83][85] 应用制造领域 - 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预计达4514.2亿块,同比增长22.2% [88] - 分立器件2024年产量增长6%,预计2025年达1.71万亿只 [92] - 2024年光电子器件产量18479.7亿只,同比增长28.51% [93] 企业布局与区域发展 - 广州南沙构建全国最完整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深圳双核驱动设计业与封测业 [103] - 武汉聚焦光电子与量子科技,厦门深耕第三代半导体,成都领跑封装材料领域 [105] - 北京中关村密云园专注于超宽禁带半导体领域 [125] - 河北唐山基地专注于光伏封测和车规芯片领域 [126] - 河北雄安园区专注于绿色半导体材料领域 [128] - 江苏徐州中心聚焦大硅片与电子特气制造领域 [130] - 山东青岛信息谷专注于海洋电子芯片领域 [13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8年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超50% [134] -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135]
中船特气20CM涨停,国内新材料正迎加速成长期!科创新材料ETF汇添富(589180)大涨2.65%!
新浪财经· 2025-08-13 15:22
科创新材料ETF及成分股表现 - 科创新材料ETF汇添富(589180)上涨2.65% 收于1.057元 日内涨幅1.54%[1][2] - 中船特气20CM涨停 广钢气体涨超13% 华特气体涨超12% 聚和材料涨超7% 西部超导涨超2% 中研股份涨超1%[1] - ETF前五大权重股:沪硅产业(涨2.38% 权重8.9%) 西部超导(涨7.93% 权重2.63%) 安集科技(涨1.65% 权重5.7%) 凯赛生物(涨0.23% 权重5.57%) 天奈科技(涨2.35% 权重4.04%)[2] 新材料行业成长前景 - 新材料产业处于下游需求爆发阶段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推动加速成长[3] - 行业作为基石性产业 支撑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发展[3] 细分领域动态 电子信息材料 - 2025Q2全球硅晶圆出货量3327百万平方英寸 同比增长9.6% 环比增长14.9% 显示非存储领域复苏迹象[4] - 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比近半且复合增长率近15%[4] 航空航天材料 - SpaceX成功发射英国"锻造星1号"卫星 成为全球首个开展空间制造的国家 开启天基工业制造新篇章[5] 新能源材料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澄清反内卷传闻 强调将按法治化市场化原则推进工作[7] 生物技术材料 - 海南推进琼港合作 重点深化生物医药、高端消费品制造等领域合作[7] 节能环保材料 - 九部门联合印发《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2025-2030)》 计划2030年底前全面完成隐患整治[8]
安集转债盘中上涨2.03%报164.114元/张,成交额5693.38万元,转股溢价率38.47%
金融界· 2025-08-13 13:53
安集转债市场表现 - 8月13日盘中上涨2.03%报164.114元/张,成交额5693.38万元,转股溢价率38.47% [1] - 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30%至第六年2.50%)[1] - 对应正股为安集科技,转股开始日2025年10月13日,转股价128.73元 [1] 安集科技业务概况 - 高科技半导体材料公司,主营研发/生产/销售集成电路领域化学机械抛光液、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及电镀液添加剂 [2] - 产品平台涵盖铜阻挡层抛光液、介电材料抛光液、钨抛光液等七大类别 [2] - 实现技术突破,打破国外厂商在三大核心产品领域的垄断 [2] 安集科技财务数据 - 2025年Q1营业收入5.453亿元(YoY +44.08%),归属净利润1.688亿元(YoY +60.66%),扣非净利润1.617亿元(YoY +53.03%)[2] - 筹码高度集中: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52.23%,股东人数1.017万户,人均持股金额163.82万元 [2] 可转债产品特征 - 可转换债券兼具债权与股权特征,持有人可选择按约定价格转股或持有至到期 [1] - 转股条件:特定时间(2025年10月13日起)按128.73元/股的转股价转换为安集科技普通股 [1]
安集科技上周获融资净买入2208.28万元,居两市第329位
搜狐财经· 2025-08-11 18:19
融资交易数据 - 上周累计融资净买入额2208.28万元 位列沪深两市第329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1.69亿元 融资偿还额1.47亿元 [1] 资金流向表现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173.14万元 期间股价下跌3.54% [1] - 近1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18亿元 期间股价下跌6.6%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6年 注册资本1.29亿元 实缴资本4206.79万元 [1] - 法定代表人SHUMIN WANG 注册地位于上海市 [1] - 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业务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包括电子化学品、中芯概念、光刻机(胶)、国产芯片等15个板块 [1] - 被纳入富时罗素、上证380、沪股通等重要指数成分 [1] 企业运营数据 - 对外投资企业12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30次 [1] - 拥有专利248项 行政许可90个 [1]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上涨超2%,“科技+周期”双轮驱动的结构性行情有望形成
新浪财经· 2025-08-11 11:55
科创100ETF基金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11:15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上涨2.15% [1] - 跟踪指数成分股东芯股份(688110)上涨19.12% 峰岹科技(688279)上涨8.74% 南微医学(688029)上涨7.41% [1] - 生益电子(688183)和威迈斯(688612)等个股跟涨 [1] 科创板反弹驱动因素 - 海外算力标的打开上涨空间叠加美国人工智能计划落地强化国产替代逻辑 [1] - AI产业链催化持续 GPT-5.0和DeepSeek R2等新模型预期形成有效支撑 [1] - 7月以来AI驱动业绩增长态势明显 AI算力景气度居高不下 [1] 市场环境与政策背景 - "反内卷"政策持续扩散驱动互联网平台和资源周期板块爆发 [1] - 7月美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并大幅下修5-6月份数据 [1] - 流动性充裕背景下可布局科创板把握中长期科技产业趋势 [1] 指数构成与权重 -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 [2] - 指数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科创板证券作为样本 [2] - 与科创板50成份指数共同构成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 [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3.52% [2] - 前三大权重股为博瑞医药(688166) 百济神州(688235) 华虹公司(688347) [2] 产品信息 - 场外联接A代码019861 联接C代码019862 联接I代码022845 [3]
化工行业周报20250810:国际油价、钛白粉价格下跌,制冷剂价格上涨-20250811
中银国际· 2025-08-11 10:33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2] 核心观点 - 八月份建议关注四大方向:中报行情、"反内卷"对供给端影响、自主可控背景下的电子材料公司、分红派息稳健的能源企业 [2] - 中长期推荐三大投资主线:油气开采板块高景气度、新材料领域发展空间、政策加持下的需求复苏 [11] 行业动态 - 本周跟踪的100种化工品中,价格上涨18种,下跌39种,稳定43种,月均价环比上涨38%,下跌56% [4] - 国际油价显著下跌:WTI原油周跌5.12%至63.8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周跌4.42%至66.59美元/桶 [4] - 钛白粉价格持续走弱:市场均价13,302元/吨,周跌1.10%,年同比下跌13.87%,开工率66.71% [33] - 制冷剂价格强势上涨:R32周涨2.73%至56,500元/吨,年涨幅达54.79% [34] 重点公司分析 卫星化学 - 2024年营收456.48亿元(+10.03%),归母净利润60.72亿元(+26.77%),四季度净利润23.79亿元创单季新高 [12] - 轻烃一体化优势显著:烷烃采购价3,519.53元/吨,销售毛利率提升3.73pct至23.57% [13] - 国际化进展突出:境外营收55.53亿元(+193.51%),占比提升至12.16% [14] - 多碳醇项目投产:年产80万吨产能形成产业链闭环,丙烯酸酯功能单体等新产品进入市场 [15] 安集科技 - 2024年营收18.35亿元(+48.24%),归母净利润5.34亿元(+32.51%),25Q1净利润1.69亿元(+60.66%) [18] - 抛光液全球市占率提升至11%,收入15.45亿元(+43.73%),毛利率61.16%(+1.97pct) [20] - 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快速放量:收入2.77亿元(+78.91%),毛利率提升10.48pct至43.21% [21] 市场表现 - SW基础化工PE(TTM)24.68倍(历史73.87%分位),PB1.99倍(历史21.95%分位) [11] - SW石油石化PE(TTM)11.19倍(历史18.78%分位),PB1.23倍(历史5.59%分位) [11] - 本周涨幅前五子行业:其他橡胶制品(+10.06%)、改性材料(+8.55%)、胶粘剂(+7.77%) [35] 技术创新与产业动态 - 全球首例eVTOL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完成,载重400公斤航程200公里 [24] - 中盐集团启动盐穴储氢主体工程,规划新建2组盐穴作为储氢试验载体 [24] - 镇海炼化全球最大单系列40万吨/年丙烯腈装置投产,采用自主S-ANT技术 [26]
安集科技(688019)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007.7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20:3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报146元 下跌1.28% 换手率1.03% 成交量1.73万手 成交金额2.5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007.74万元 占比成交额11.86%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237.29万元(占比4.88%) 大单净流出1770.44万元(占比6.98%) [1] - 中单净流出508.69万元(占比2.01%) 小单净流入2499.05万元(占比9.85%)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45亿元 同比增长44.08% [1] - 归属净利润1.69亿元 同比增长60.66% 扣非净利润1.62亿元 同比增长53.03% [1] - 流动比率4.909 速动比率3.419 资产负债率20.04%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6年 位于上海市 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2921.3274万元 实缴资本4206.7938万元 法定代表人SHUMIN WANG [1] - 对外投资1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30次 拥有专利248条 行政许可90个 [2]
电子化学品行业上市公司董秘PK:安集科技杨逊薪酬最高,达223.04万元,拉动45-49岁成为高薪年龄段
新浪财经· 2025-08-08 14:29
A股董秘薪酬概况 - A股市场共有5817家上市公司 董秘薪酬合计达40.86亿元 平均薪酬75.43万元 [1] - 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 占比超21% [1] 电子化学品行业董秘薪酬分析 - 行业共有37家上市公司 董秘平均薪酬69.86万元 在125个申万二级行业中排名第69位 [1] - 2024年行业董秘平均薪资较上年上升7.08万元 增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5位 [1] - 薪酬分布:23位董秘薪酬位于50-100万元区间(占比超六成) 4位超100万元(占比一成) [1] - 薪酬最高为安集科技杨逊223.04万元 其次菲沃泰孙西林120.00万元 [1] 年龄与薪酬关系 - 37位董秘年龄分布在27-58岁 中枢在40-44岁(15人占比超四成) [3] - 高薪年龄段为45-49岁 平均薪酬97.21万元 主要受安集科技杨逊223.04万元拉动 [3] - 年龄最大为容大感光蔡启上58岁 最小为唯特偶廖娅伶27岁 [5][6] 学历与薪酬关系 - 硕士学历董秘21位 本科学历13位 合计占比超九成 [6] - 硕士学历董秘平均薪酬最高达73.25万元 博士学历仅64.93万元(仅莱尔科技梁韵湘1人) [6] - 莱尔科技2024年股价下跌22.06% 表现居行业倒数第十 [6] 薪酬与股价表现关联性 - 董秘薪酬提升伴随调研家数显著增加(68次至478次) [8] - 薪酬0-200万元区间内 股价年涨跌幅从-8.41%提升至13.62% 呈现正相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