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峰测控(688200)
icon
搜索文档
16股获券商买入评级,巨人网络目标涨幅达45.51%
新浪财经· 2025-10-10 08:33
券商买入评级概览 - 10月9日共有16只个股获券商买入评级,其中5只个股公布了目标价格[1] - 评级调整方向显示12只个股评级维持不变,4只个股为首次评级[1] 目标涨幅领先个股 - 按最高目标价计算,巨人网络目标涨幅达45.51%[1] - 比亚迪目标涨幅为18.08%[1] - 华峰测控目标涨幅为14.44%[1] 行业分布情况 - 软件与服务行业买入评级个股数量最多,有4只[1] - 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有2只个股获买入评级[1] - 媒体Ⅱ行业有2只个股获买入评级[1]
华峰测控-数字测试机 STS8600 扩张,受益于中国人工智能需求增长;“买入” 评级
2025-10-09 10:0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AccoTest (688200.SS),一家中国的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1] * 行业为半导体行业,特别是半导体测试设备以及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领域[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投资建议为“买入”(Buy),目标股价为人民币276元,较当前价格存在32.5%的上涨空间[1][9][18] * 核心看涨逻辑是公司作为本土测试设备商将受益于中国AI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其高端数字/SoC测试系统STS8600的扩张[1][2] * STS8600测试系统自2023年推出,旨在满足AI芯片对更高计算能力、电源、数据通道、散热和软件的测试要求,公司正与客户进行产品验证并已获得订单[1][2] * 公司通过内部ASIC开发来支持高端测试系统,并提供全面的产品组合(模拟/数字/混合信号等),以抓住OSAT资本开支复苏的机遇[1] * 基于中国AI需求上升和本土ASIC/GPU的强劲增长,预测STS8600数字测试仪收入将更高,因此将2026/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3%/4%[3] * 随着规模扩大效率提升,将2026/2027年运营支出比率下调0.5/0.7个百分点[3] * 目标市盈率从45.0倍上调至49.3倍,依据是更高的2026-202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预测(37% vs 此前34%)以及在中国半导体资本开支上升背景下半导体生产设备市场的重新估值[6][9]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年、2026年、2027年收入预测分别为人民币12.59亿元、17.07亿元(上调2%)、19.87亿元(上调3%)[4] * 2025年、2026年、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人民币4.99亿元、7.63亿元(上调3%)、9.24亿元(上调4%)[4] * 毛利率预计保持稳定,2025-2027年分别为74.2%、73.4%、73.0%[4] * 运营利润率预计持续改善,2025-2027年分别为37.9%、45.3%(上调0.5个百分点)、48.0%(上调0.7个百分点)[4] * 估值基于2026年预测市盈率,目标倍数49.3倍,该倍数处于公司自2020年以来的历史交易区间内[6][9][12] 风险因素 * 下行风险包括:SoC测试设备量产进度慢于预期;碳化硅测试仪和STS8300在本地客户中的扩张弱于预期;需求弱于预期;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流失或利润率承压[1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的并购评级为3,代表成为收购目标的可能性较低(0%-15%)[18] * 当前股价为人民币208.30元,市值约为人民币282亿元[18]
华峰测控跌2.12%,成交额5.5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310.9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14:1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股价下跌2.12%至205.01元/股 成交额5.56亿元 换手率1.96% 总市值277.8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310.96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0.62% 大单买入占比27.78%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97.60% 近5/20/60日分别上涨9.28%/18.49%/47.26%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4亿元 同比增长40.99%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96亿元 同比增长74.04%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015户 较上期减少10.56% [2] - 人均流通股19320股 较上期增加11.88%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884.41万股 较上期增持404.41万股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持股192.75万股 增持16.96万股 [3] - 易方达积极成长混合新进成为第九大股东 持股163.88万股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自动化测试系统研发生产销售 测试系统收入占比85.72% [1] - 属于半导体设备行业 涉及集成电路、芯片概念等板块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6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36亿元 [3]
半导体测试机深度:AI芯片快速发展,看好测试&先进封装设备机遇
2025-09-26 10:29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聚焦于半导体设备行业 特别是测试机和先进封装设备领域[1] * 公司提及华峰测控 长川科技 迈维股份 拓荆 中微公司 北方华创 华海清科 晶盛机电等国内企业 以及泰瑞达 爱德万 DISCO 东京精密 Lam Research Applied Materials等国际龙头[2][27][30][32] 核心观点和论据 * AI芯片发展推动先进封装技术需求 如HBM和CoWoS 为国产设备带来机遇[1] * AI算力提升对存储器件提出更高要求 DDR5逐步取代DDR4 HBM显存替代GDDR SSD取代HDD 以满足更高带宽 容量和性能需求[1][6] * 国产算力发展两大投资逻辑 一是SoC和存储复杂性提升带动测试机需求增长 二是HBM和CoWoS封装成主流 增加先进封装设备需求[1][8] * 2022年SOC测试设备市场份额显著提升至60% 存储类设备降至20% SOC与存储类设备合计占据80%市场份额 与AI芯片发展密切相关[1][13] * HBM测试流程复杂 晶圆级测试需对DRAM和逻辑芯片进行检测 KGS D测试增加晶圆老化等步骤 对设备电流承载能力 精度和并行处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19][20] * 先进封装中 Die Bond机 键合机和划片机是关键设备 分别占工序的30% 23%和30% 对最终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1][25] 其他重要内容 * 存储测试机价格约100万至300万美元 市场龙头企业是爱德万 国产化率相对较低[10] * 射频测试机价格约30至40万美元 主要进行信号分析 技术难度较低[11] * 模拟混合测试机价格在5至15万美元之间 国内厂商如华峰测控 长川等能够生产此类设备 国产化率较高[12] * 全球SOC与存储测试机市场 爱德万占据约60%份额 泰瑞达占约30% 国内市场格局类似[23] * 晶圆减薄机在先进封装中重要性增加 普通减薄机处理150微米以上厚度 先进封装要求芯片厚度在100微米以下 有时低于30微米[26] * 键合设备主流技术是TCB和hybrid bonding 2025年全球键合市场空间预计达到20亿人民币[29] * 电镀设备在先进封装中需求增加 Lam Research占据约8%市场份额 每年市场规模约30亿人民币[30] * 先进封装增量设备涉及前道图形化工艺 包括钻孔 刻蚀及薄膜沉积 关键供应商包括华创 中微 拓荆以及微导等公司[31]
半导体设备行业观点汇报
2025-09-26 10:29
半导体设备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行业 公司包括拓荆科技 华创 中微公司 中科飞测 精测电子 长川科技 金海通 华峰测控 北方华创 维导纳米等[1][2][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地缘政治紧张和许可证限制加速中国半导体设备 材料和零部件的自主可控进程 半导体设备板块估值合理 值得重点关注[1][3] * 光刻机是半导体设备中最关键的子领域 国内正处于从0到1的突破阶段 但高端DUV和EUV光刻机进口受阻 国产替代需求迫切[1][5] * 国内薄膜沉积和刻蚀技术发展较好 拓荆科技在CVD领域表现突出 华创在PVD领域领先 中微公司和华创在刻蚀领域实现了较成功的国产替代 自主可控水平较高[1][6][7] * 检量测设备国产化率较低 不超过15% 中科飞测 精测电子等公司虽有突破 但大规模放量仍需时日[1][8] * 后道测试与分选设备如长川科技 金海通 华峰测控已取得突破 并且盈利能力强[1][9] * 半导体设备行业关注点在于光刻机国产突破和下游先进逻辑与存储扩产[1][10] * 国内晶圆代工厂成熟制程投资稳定 先进制程(AI算力芯片)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 受限于核心光刻机设备被禁[11][12] * 存储领域NAND和DRAM扩产动力强劲 长鑫存储三期扩产预计将带来数百亿人民币的国产设备需求 长川产能约13万片 占全球8% 预计明年全球占比提升至15% 即24万片 需要约9万片扩产 对应700-900亿人民币设备投资空间 DRAM尤其是HBM需求迫切 推动相关封装生产[1][13]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相对滞后 国产化率仍然偏低 但其分散性高 对美国依赖度较低 市场具有小批量 多品种 定制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随着中美关系变化 国产化需求显现[2][14][16][17] * 建议关注平台型公司(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和特色公司(中科飞测 精测电子) 以及光刻机相关企业 具体零部件类型建议关注管道 阀门 陶瓷件 机械加工件以及喷淋头等[2][15][18] 其他重要内容 * 半导体设备是一个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的大行业 细分领域包括光刻机 薄膜沉积 刻蚀 检量测 清洗和去胶等 其中光刻机 薄膜沉积和刻蚀设备是前道三大主设备 价值量排名前三[4] * 全球光刻机领军者是ASML 其DUV使用193纳米或248纳米光源 可实现7纳米制程 EUV使用13.5纳米光源 适用于3纳米及以下制程 尼康和佳能市占率较低[5] * 维导纳米专注于ALD 并逐渐涉足CVD[6] * 刻蚀技术包括CCP和ICP 中微公司最初专注于CCP现在也涉足ICP 华创则从ICP扩展至CCP[7] * 美国撤销了一些中国境内晶圆厂的许可证 加大了国外企业在中国生产芯片的难度[3] * 国内企业如寒武纪 海光信息 华为升腾等订单充足 英伟达产品在国内拓展受阻[12]
中瓷电子碳化硅芯片晶圆已处于客户导入阶段,同类规模最大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规模创新高,突破14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2:03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涨跌 - 截至2025年9月25日10点 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下跌1.62% [1] - 成分股神工股份领涨3.77% 和林微纳上涨2.52% 明志科技上涨1.05% [1] - 成分股华峰测控领跌6.80% 京仪装备下跌5.08% 芯源微下跌4.26% [1] ETF市场表现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下跌1.75% 最新报价1.46元 [1] - 该ETF盘中换手率达18.85% 成交2.67亿元 显示市场交投活跃 [1] - 最新规模达14.30亿元 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最新份额达9.67亿份 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近6天连续获得资金净流入 合计5.96亿元 日均净流入9936.98万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2.22亿元 [1] 行业动态与技术进步 - 中瓷电子碳化硅芯片晶圆工艺线由6英寸升级为8英寸 目前已通线并处于产品升级及客户导入阶段 [1] - 陶瓷零部件新产品通过国产半导体设备上机验证 并实现批量供货 [1]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趋势 - 2Q25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达33.27亿平方英寸 连续四个季度同比正增长 创3Q23以来新高 [2] - 半导体本土化制造带来新增需求 [2] 半导体ETF产品特征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及其联接基金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2] - 指数成分包含半导体设备(59%)和半导体材料(25%)领域的硬科技公司 [2]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及其联接基金的指数中半导体设备占比59% 半导体材料占比24% [2] -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具备国产化率较低、替代天花板较高的属性 [2] - 行业受益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半导体需求扩张、科技重组并购浪潮及光刻机技术进展 [2]
华峰测控股价涨5.38%,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752股浮盈赚取5.3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0:56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5.38%至218.88元/股,成交额6.10亿元,换手率2.14%,总市值296.66亿元 [1]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月1日,2020年2月18日上市,主营半导体自动化测试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中测试系统占比85.72%,配件占比13.86%,其他业务占比0.41% [1] 基金持仓情况 -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000增强(561590)二季度减持503股,当前持有4752股,占基金净值比例2.13%,为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5.31万元,最新规模3214.35万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33.66%,近一年收益80.71%,成立以来收益32.24%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柳军累计任职16年117天,管理资产规模4669.72亿元,任职最佳回报131.12%,最差回报-45.64% [3] - 基金经理笪篁累计任职5年138天,管理资产规模13.15亿元,任职最佳回报64.51%,最差回报-1.02% [3]
半导体板块探底回升,德明利3连板
新浪财经· 2025-09-23 14:57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半导体板块整体呈现探底回升态势 [1] - 德明利股价连续三日涨停 [1] - 中微公司股价上涨超过6% [1] 个股涨幅排名 - 华峰测控涨幅居前 [1] - 利扬芯片涨幅居前 [1] - 中科蓝讯涨幅居前 [1]
半导体板块探底回升 德明利3连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4:49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半导体板块整体呈现探底回升走势 [1] - 德明利连续三日涨停板 [1] - 中微公司股价上涨超过6% [1] 个股涨幅情况 - 华峰测控位列涨幅前列 [1] - 利扬芯片涨幅居前 [1] - 中科蓝讯表现优于板块多数个股 [1]
摩尔线程IPO倒计时,半导体产业ETF(159582)盘初大涨超2%,长川科技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9-23 10:14
指数表现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上涨1.43%,成分股长川科技涨20.00%、华峰测控涨8.54%、京仪装备涨6.17% [1]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下跌0.05%,成分股华峰测控领涨8.54%、拓荆科技涨3.97%,东芯股份领跌3.81% [3] - 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下跌0.58%,成分股统联精密领涨3.36%、嘉元科技涨3.05%,德邦科技领跌4.44% [5] ETF表现 -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上涨1.42%报2.07元,近1周累计涨9.79% [1] - 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下跌0.24%报2.45元,近1周累计涨8.25% [3] - 科创新材料ETF(588010)下跌0.63%报0.79元,近1周累计涨0.25% [5] 流动性指标 - 半导体产业ETF换手率6.29%,成交1625.13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6023.12万元 [1] - 科创芯片ETF博时换手率6.93%,成交4390.25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1.86亿元 [3] - 科创新材料ETF换手率2.94%,成交827.01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3179.15万元 [5] 行业动态 - 英伟达计划投资1000亿美元与OpenAI共建数据中心,股价上涨近4%创历史新高 [6] - 摩尔线程9月26日科创板首发上会,沐曦股份进入IPO二轮问询,两家公司专注高性能GPU研发 [6] - DeepSeek模型升级至V3.1-Terminus优化语言一致性,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展示抗干扰能力 [7] 指数构成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中微公司等,合计权重77.73% [9]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合计权重62.02% [10] - 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沪硅产业、西部超导等,合计权重47.85% [11] 资金与规模 - 半导体产业ETF规模2.55亿元创近半年新高,近5日资金净流入2154.92万元 [9] - 科创芯片ETF博时今年以来份额增长1.04亿份,近21日资金净流入3.34亿元 [9][10] - 科创新材料ETF近1年规模增长2.12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