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688256)

搜索文档
寒武纪(688256) - 关于变更注册资本、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7-17 23:45
股权激励 - 本次限制性股票归属数量为2429693股,含回购1536222股和定向发行893471股[1] - 股权激励增发893471股后,注册资本由417456753元变为418350224元[1] - 股权激励增发893471股后,股份总数由417456753股变为418350224股[1] 章程修订 - 公司审议通过修订《公司章程》议案,按变更修改相关条款[1][2][3] - 修订后的《公司章程》全文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3] - 授权管理层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章程备案等事宜[3]
寒武纪(688256) -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
2025-07-17 23:45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资不超398,532.73万元[3] - 三个项目拟投资总额498,000.00万元,拟用募资398,532.73万元[4] 项目投资 - 面向大模型芯片平台项目拟投资290,000.00万元,拟用募资205,427.94万元[4] - 面向大模型软件平台项目拟投资160,000.00万元,拟用募资145,207.77万元[4]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资48,000.00万元,拟用募资47,897.02万元[4] 技术成果 - 大模型参数量达千亿甚至万亿级别[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已获授权专利1556项[19] 产品情况 - 先后推出寒武纪1A、1H、1M系列等智能处理器及芯片产品[20] - 智能芯片和处理器产品支持主流开源大模型训练和推理任务[21] - 拥有自主研发基础系统软件平台[23] 市场策略 - 建立开放开发者社区,提供在线课程助开发者使用产品[25] 业绩表现 - 2024年度亏损,2025年第一季度末连续两季度盈利[29] 融资影响 - 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将增加[29] - 发行可能不摊薄每股收益,但有即期回报被摊薄可能性[29] 项目意义 - 募资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公司发展战略[27] - 项目实施利于提升公司智能芯片领域技术先进性和竞争力[30]
寒武纪(688256) - 关于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公告
2025-07-17 23:45
融资与增资 - 2022年度再融资发行13,806,042股,每股121.10元,募资1,671,911,686.20元,净额1,649,290,009.61元[1] - 2023年4月同意新增上海寒武纪为项目实施主体,增资60,000万元[3] - 2024年11月向上海寒武纪增资20,000万元,含募集资金1,500万元,自有资金18,500万元[5] 项目资金调整 - 2024年9月“稳定工艺平台芯片项目”拟投入募资从69,973.68万元调至44,973.68万元,调减25,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4] 项目投资计划 - 先进工艺平台芯片项目拟投资94,965.22万元,拟投入募资71,765.22万元[8] - 稳定工艺平台芯片项目拟投资149,326.30万元,拟投入募资44,973.68万元[8] - 面向新兴应用场景的通用智能处理器技术研发项目拟投资23,399.16万元,拟投入募资21,899.16万元[8]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资21,309.32万元,拟投入募资1,290.94万元[8] 资金置换 - 2025年7月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资金并等额置换议案[13][14] - 保荐机构对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资金并等额置换事项无异议[15]
寒武纪(688256) - 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17 23:45
资金运用 - 公司用10,000万元募集资金对上海寒武纪增资,注册资本增至270,000万元[3] - 公司同意用自有资金付募投项目款,再用募集资金等额置换[6] 股票发行 - 发行股数上限调为2,091.7511万股,不超总股本5%[7] - 调整后募资总额不超398,532.73万元[10] 项目资金分配 - 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拟用205,427.94万元[11] - 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拟用145,207.77万元[11] - 补充流动资金拟用47,897.02万元[11]
寒武纪(688256) - 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17 23:45
资金运作 - 公司用募集资金10,000万元对上海寒武纪增资,增资后其注册资本由260,000万元增至270,000万元[3] - 公司及子公司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款项,再用募集资金等额置换[6] 股本变动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2,429,693股,增发893,471股后,公司注册资本和股份总数变化[8] -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数量上限由2,087.2837万股调整为2,091.7511万股[12] 募资调整 -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上限由498,000.00万元调整为398,532.73万元[13][15][16] - 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拟用募集资金投资金额由290,000.00万元调整为205,427.94万元[15][16] - 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拟用募集资金投资金额由160,000.00万元调整为145,207.77万元[15][16] - 补充流动资金拟用募集资金投资金额由48,000.00万元调整为47,897.02万元[15][16] 议案审议 - 公司审议通过多个修订稿报告,各议案表决均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且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20][21][24][25]
寒武纪:调整定增募资金额为39.85亿元
快讯· 2025-07-17 23:31
寒武纪定向增发方案调整 - 公司调整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 [1] - 调整后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85亿元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投向三个方向: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资金投向 - 主要投资方向聚焦大模型相关技术领域 [1] - 具体包括芯片平台和软件平台两大技术方向 [1] - 部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寒武纪:使用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上海寒武纪增资1亿元
快讯· 2025-07-17 23:30
公司增资 - 寒武纪使用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上海寒武纪增资1亿元人民币 [1] - 增资后上海寒武纪注册资本由26亿元人民币增至27亿元人民币 [1] - 增资用于实施再融资募投项目 [1] 交易细节 - 增资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 上海寒武纪仍为寒武纪全资子公司 [1]
寒武纪:拟向全资子公司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增资,使用募集资金增资1亿元人民币。增资完成后,上海寒武纪的注册资本将由2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7亿元人民币,仍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快讯· 2025-07-17 23:28
公司增资 - 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增资1亿元人民币 [1] - 增资完成后上海寒武纪的注册资本将由2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7亿元人民币 [1] - 上海寒武纪仍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1] 资金用途 - 增资资金来源于公司募集资金 [1]
寒武纪:调整2025年度定增方案,募资总额不超39.85亿元
快讯· 2025-07-17 23:26
寒武纪定向增发方案调整 - 公司调整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 调整后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091 75万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 85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拟投向三大项目 [1] - 资金用途包括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 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召开,人工智能ETF(515980)冲击5连涨,新易盛涨近8%领涨成分股,拓维信息、电科数字跟涨
新浪财经· 2025-07-17 14:11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上涨1 71% 成分股新易盛上涨7 98% 拓维信息上涨6 72% 电科数字上涨4 56% 三六零 中际旭创等个股跟涨 [1] - 人工智能ETF(515980)上涨1 74% 盘中一度涨超2% 冲击5连涨 流动性方面 人工智能ETF盘中换手4 27% 成交1 40亿元 近1周日均成交2 04亿元 [1] - 人工智能ETF近1年净值上涨40 06%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514/2915 居于前17 63%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0 38%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43 97%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 80% [1] 指数构成及权重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选取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 07% 包括中际旭创(5 80%) 新易盛(3 89%) 科大讯飞(5 36%) 豪威集团(6 11%) 中科曙光(6 42%) 金山办公(5 06%) 寒武纪(6 33%) 澜起科技(3 48%) 浪潮信息(2 90%) 海康威视(未列具体权重) [2][5] 行业动态与展会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 主题为"智能时代同球共济" 展出3000余项前沿展品 包括40余款大模型 50余款AI终端产品 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 规模创历届之最 [2] 机构观点 - 东吴证券认为AI应用成本已腰斩 渗透率快速提升 符合快速成长期特征 AI价值将在应用层面实现 有望复刻传统产品市场格局 [3] - 国金证券表示AI端侧硬件如智能驾驶 机器人 一体机发展势头良好 软件应用在C端和B端场景落地深化 2025年下半年重点看好AI落地 [3] ETF产品特点 - 华富人工智能ETF(515980)独家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 可精准捕捉算力基建与应用创新双重机遇 [5] - 场外投资者可选择华富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A类008020 C类008021) 通过投资目标ETF布局人工智能板块高增速企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