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688256)

搜索文档
寒武纪(688256):业绩高增延续,自身壁垒有望不断强化
民生证券· 2025-10-19 18:4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寒武纪-U维持"推荐"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产AI芯片龙头,业绩实现高速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达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归母净利润为5.67亿元,同比大幅改善 [1] - 公司成功完成定增,募集资金39.85亿元,将显著提升其在大模型领域的芯片和软件技术综合竞争实力,有望充分受益于AI算力国产化机遇 [2] - 公司在软件生态建设与软硬件协同优化方面取得进展,已适配并优化DeepSeek-V3.2-Exp模型,有望降低客户训推成本 [2] - 分析师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93亿元、35.63亿元、50.47亿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262倍、147倍、103倍 [3][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1] -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8.43亿元,同比增长约28% [1]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存货约37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约10亿元,反映出产业链供应韧性较强 [1] - 盈利预测显示,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从2024年的11.74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118.53亿元,净利润率预计从2024年的-38.51%提升至2027年的42.58% [4][9] 业务与战略发展 - 公司积极拓展市场,推动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能源等多个重点行业持续落地 [3] - 通过定增募投项目,公司将形成面向大模型规模应用领域的算力软硬件技术能力矩阵,以快速构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 [2] - 公司在软硬件协同创新方面取得成效,对DeepSeek系列模型进行优化,达成了业界领先的算力利用率水平 [2]
前沿科技成长趋势强劲 科创板首批三季报亮眼
中国经营报· 2025-10-19 18:17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 近期,多家科创板企业陆续披露三季报,整体业绩表现亮眼。其中,AI算力芯片、光通信等新兴产业 企业延续了上半年良好增势,量子计算、新能源领域的多家企业的前沿技术商业化获得显著进展。 市场人士表示,亮眼的三季报也彰显了科创板在培育战略新兴及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中的引领作 用。 芯片设计国产生态日趋完善,AI商业化加速落地 作为当前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浪潮,人工智能正通过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为未来 产业培育创造肥沃土壤。海光信息(688041.SH)、寒武纪(688256.SH)两家芯片设计企业,三季度 业绩表现突出,多个财务指标向好,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算力基础构建的重要参与方。 国产高端处理器龙头海光信息第三季度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动力。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94.90亿 元,同比增长54.65%;实现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公司方面表示,这一增长主要归 因于公司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深化合作,以及加速客户端导入,推动了高端 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 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实现跨越式,增长业绩表现同样引人注目。公 ...
科创板首批三季报出炉 前沿赛道企业引领增长
新华财经· 2025-10-19 17:33
精密光学元件"小巨人"腾景科技也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 28.11%;实现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15%。报告期内受益于AI算力需求驱动高速光通信元器件 市场增长态势,公司持续加强光通信领域业务开拓和产品交付,推动光通信领域收入增长;半导体设备 等新兴应用领域高端光学模组业务继续保持高增长;此外,工业激光行业客户需求回暖,收入亦有所增 长。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9日电(记者 杜康)随着三季报陆续披露,多家科创板企业业绩亮眼。具体看,AI 算力芯片、光通信等新兴产业的科创板企业延续了上半年业绩的良好增势,量子计算、新能源领域的多 家企业披露了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进展。科创板在培育战略新兴及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引领作用 不断凸显。 芯片设计领域国产生态日趋完善 AI商业化加速落地 作为当前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浪潮,人工智能正通过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为未来 产业培育创造肥沃土壤。海光信息、寒武纪2家芯片设计企业,三季度业绩表现突出,多个财务指标向 好,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算力基础构建的重要参与方。 国产高端处理器龙头海光信息第三季度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动 ...
计算机周观察20251019:海外持续AI创新,国产AI算力进入放量阶段
招商证券· 2025-10-19 17: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海外持续进行AI创新,国产AI算力进入放量阶段,建议持续关注AI板块 [1] - 国产算力稀缺优势凸显,建议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中科曙光 [2] - 持续关注AI应用板块及AI数据治理、AI Infra相关厂商的投资机会 [7][18][19] 周AI热点更新 - Oracle在资本市场日给出更乐观的毛利率预期和清晰的远期财务目标,一个六年期、总收入6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项目毛利率可达35% [6][10] - Oracle剩余履约义务(RPO)已超过5000亿美元,近期在30天内签订了价值650亿美元的新云基础设施合同,涉及四个不同客户的七份合同 [6][10] - Oracle预计2030财年年度营收达2250亿美元,调整后每股利润21美元;云基础设施年收入将增至1660亿美元,其中AI驱动数据平台收入将从2025财年的24亿美元飙升至200亿美元 [6][11] - 海外科技企业持续加大AI创新:OpenAI与博通计划2026年推出定制数据中心芯片,部署10GW的AI加速器;英伟达发布DGX Spark桌面AI超算,售价3999美元,单机拥有1 petaflop的FP4稀疏AI算力 [6][12] 国产AI算力表现 - 海光信息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6][16][17] - 寒武纪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6][16][17] - 国产AI算力正式进入放量阶段,两家公司存货储备充足,预计全年业绩维持高增趋势 [6][16] 市场表现回顾 - 2025年10月第3周,计算机板块下跌5.61% [20] - 周涨幅前五个股为熙菱信息(+40.87%)、海峡创新(+19.71%)、ST迪威迅(+17.20%)、卡莱特(+15.57%)、榕基软件(+13.94%) [21]
计算机行业周报:大湾区引领、全链条发力:国产化创新生态构建新范式-20251019
华西证券· 2025-10-19 16:2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核心观点 - 2025年湾芯展是中国半导体国产化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协同”的关键节点,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聚优势构建生态闭环 [1][14] - 深圳通过“金融+生态”双轮驱动半导体国产化突破,50亿元赛米基金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双GP模式提供长期耐心资本 [2][28] - 美国收紧基础软件管制倒逼国内突破,SUNDB数据库以98.31%自研率支撑金融核心场景,温州港系统实现100%国产化适配,推动替代逻辑质变 [6][16][52][54] - 国产半导体正从“替代进口”转向“品质竞争”,90GHz示波器性能提升至原有水平500%,EDA软件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30% [1][20][21] 湾芯展2025技术突破 - 展会面积超60000平方米,云集超600家半导体企业,设置AI芯片、RISC-V、Chiplet三大特色展区 [19] - 新凯来90GHz示波器带宽全球排名第二,性能达原有水平500%,打破西方技术封锁 [20] - 启云方EDA软件硬件开发周期缩短40%,填补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技术空白 [21] - 芯瞳GPU与龙芯CPU完成兼容互认证,标志国产计算体系成型;北方华创12英寸晶圆设备覆盖刻蚀机、立式炉等 [23] - 汇川技术发布iFA Evolution平台,使机械设计成本和时间节约50%,电气调试时间节约60% [24] 深圳半导体产业生态 - 赛米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采用双GP模式实现产业与资本协同,为初创期企业提供长期耐心资本 [28] - 深交所49家半导体上市公司市值超1.5万亿元,创业板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港交所18C章节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专项通道 [29] - “六个一”工作机制整合基金、展会、论坛等资源,产业联盟吸纳超1000家企业打破协作堵点 [32][48] - 前海第三代半导体创新服务中心打通“香港基础研究+前海转化”链路,为中小企业降低研发成本 [40][42] - 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10所高校开设集成电路专业,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 [47] 软件自主化突破 - SUNDB数据库取得TPC-C、TPC-H国际认证,已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500余家金融客户核心系统上线 [52] - 温州港信创版n-TOS+CTOS系统全面采用海光CPU、银河麒麟等国产软硬件,国产化率达100% [53][54] - 系统历经6个月开发与2个月测试,新客户端全面支持统信、银河麒麟等国产操作系统,未来将扩展至鸿蒙生态 [54] 投资建议 - 半导体受益标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芯国际、晶合集成、燕东微、华虹半导体 [7][17] - 芯片受益标的:寒武纪、海光信息、景嘉微、龙芯中科 [7][17] - 存储受益标的:德明利、开普云、深科技、香农芯创、江波龙 [7][17] 行业走势数据 - 本周申万计算机行业下跌5.61%,跑输沪深300指数3.38个百分点,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25位 [58][61] - 2025年初至今计算机行业累计上涨18.64%,跑赢沪深300指数3.92个百分点,排名第10位 [62][65] - 行业PE(TTM)为88.23倍,高于2010-2025年历史均值59.73倍 [78]
行业周报:持续推荐国产化投资机会-20251019
开源证券· 2025-10-19 09:47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持续推荐国产化投资机会,认为外部科技管制加剧与信创政策持续催化,使得国产化成为大势所趋 [6][13] - 国产算力龙头公司营收高速增长,产业趋势得到持续验证 [7][14] 市场回顾 - 报告期内(2025年10月13日至2025年10月17日),沪深300指数下跌2.22%,计算机行业指数下跌5.61% [5][12] 行业趋势与政策催化 - 外部科技管制加剧:2025年9月12日,美商务部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此前已对EDA软件工具等四项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6][13] - 国内政策支持明确:2025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提出自2026年起对本国产品政府采购报价给予20%的价格扣除优惠 [6][13] - 2025年9月4日,工信部等部门印发行动方案,提出坚定不移推动“国货国用”,加大对产业链关键企业的政策支持 [6][13] 产业趋势验证(公司业绩) - 寒武纪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存货达39.3亿元,同比增长267.33%,环比增长38.62% [7][14] - 寒武纪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接近其全年50-70亿元收入预测的下限 [7][14] - 海光信息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单第三季度营收40.26亿元,同比增长加速至69.60% [7][14] - 海光信息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单季归母净利润为7.60亿元,同比增长13.04% [16] - 中科曙光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快报显示,第三季度营收88.04亿元,同比增长9.49%;归母净利润9.55亿元,同比增长24.05% [16] - 捷顺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母净利润为6800万元至8000万元,同比增长58.11%至86.01% [17] 投资建议 - 国产软件领域重点推荐金山办公、达梦数据、中望软件、中控技术、华大九天、太极股份、普联软件、致远互联、普元信息、用友网络、金蝶国际等 [8][15] - 国产算力领域重点推荐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卓易信息、浪潮信息、软通动力、神州数码、中国软件国际等 [8][15] 公司动态 - 金桥信息公告,计划对马来西亚子公司增资并设立新公司,总投资金额为875万马来西亚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477.61万元) [18] - 卡莱特公告,拟出资650万元人民币(占65%股权)设立合资公司,专注于AI基础设施与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 [19] - 卫宁健康公告,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靳茂计划减持不超过188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0.0854%) [20] 行业要闻 - 国内要闻:九识智能完成由蚂蚁集团领投的新一轮数亿美元融资;AI硬件公司“未来智能”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腾讯AI病理大模型实现肺癌基因突变预测,精度最高达99%;科大讯飞发布支持60种语言同传互译的AI翻译耳机 [21][22][23][24] - 海外要闻:IBM与Anthropic达成战略合作,将Claude模型融入IBM软件产品;英特尔推出机器人AI套件;OpenAI与博通宣布合作,计划部署10GW定制AI加速器;Meta与甲骨文将采用英伟达Spectrum-X以太网交换机;甲骨文计划于2026年第三季度开始部署5万枚AMD GPU [25][26][27][28][29]
AI周报 | 英伟达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到0% ;OpenAI被曝8亿活跃用户只有5%付费
第一财经· 2025-10-19 08:51
AI芯片与算力市场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公司在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至0%,目前已100%离开中国市场[2] - 寒武纪前三季度营收达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净利润为16.05亿元[8] - 台积电第三季度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达4523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39.1%,管理层称AI需求比3个月前更强[13] - 由贝莱德、英伟达和微软等组成的投资联盟,以400亿美元收购数据中心运营商Aligned Data Centers[10] AI大模型与生成式AI竞争 - OpenAI拥有超过8亿活跃用户,但付费订阅者比例仅为5%,公司目标是将该比例翻倍[3] - 谷歌推出视频生成模型Veo 3.1迎战OpenAI的Sora 2,后者专业用户可生成长达25秒的视频[6][7] - 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团队发布实时生成式世界模型RTFM,该模型可在单个H100 GPU上运行[5] AI应用与商业化进展 - 百度搜索旗下AI短剧生成平台启动公测,称可辅助创作者完成80%以上的内容创作,并提供亿元创作基金支持[4] - Omdia分析师指出,AI功能尚未成为消费者更换手机的主要驱动因素,但中国市场关注度已显著提升[11] - 商汤科技与寒武纪达成战略合作,重点推进软硬件联合优化,消息宣布后双方股价分别上涨5.44%和3.85%[9] 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 - 优必选获得一笔价值超3200万元的人形机器人订单,其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5亿元合同[14] - 具身触觉企业千觉机器人在一年半内完成第三轮融资,本次PreA轮融资达亿元级别[15]
章建平加仓,浮盈数十亿元!寒武纪连续四个季度盈利
证券时报· 2025-10-19 08:07
寒武纪披露三季报绩优业绩。 10月17日晚,寒武纪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 2386.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5亿元,而上年同期则亏损7.25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 现净利润5.67亿元,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牛散章建平第三季度增持32万股,持股比例从二季度末的 1.46%升至1.53%,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今年第二季度,寒武纪实现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4425.01%;实现归母净利润6.83亿元,同比增长 324.97%。寒武纪表示,依托于在人工智能芯片产品、基础系统软件平台取得的长足进步,公司产品持 续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多个重点行业规模化部署并通过了客户严苛环境的验证。此外,公司产品 在各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具有普适性,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体现了公司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 浙商证券此前研报曾指出,寒武纪供需两端齐发力,半年报业绩超预期,该公司训练平台适配 DeepSeek、Qwen、混合专家等主流国产模型,与算力需求端对接良好,有望快速确定订单,扩大市场 份额。 华鑫证券认为,寒武 ...
10月18日,证监会送温暖了,黄金大跳水,A50爆拉了
搜狐财经· 2025-10-19 03:25
证监会晚间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有利润必须一年多次分红。 这一政策在A股大跌后出台,立刻引发市场广泛讨论。 10月18日,A股市 场出现大幅调整,个股中位数下跌2.17%,平均股价下跌2.91%,近4800只股票收跌。 新规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上市公司有利润不分红需充分披露原因。 这项政策被视为证监会向市场传递的明确信号,旨在提升A股投资回报吸引力。 2025年以来,证监会已推出50多项制度规则,涵盖发行、上市、现金分红等多个方面。 市场人士指出,这一政策直接利好高股息板块。 近期银行、煤炭等防守型板块表现强势,与科技股的大幅回调形成鲜明对比。 政策意图是将A股打造成重 回报的市场,但市场情绪能否持续回暖,仍需观察资金实际流向。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在政策发布后一度拉升超0.85%。 这一代表中国资产前景的指标对政策变化高度敏感。 A50期指交易时间长达近23小时,能够及时反 映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预期变化。 | | | | | | 已日 转融 | 八丁、休 记或冻 | | | --- | --- | --- | --- | --- | --- | --- | --- | | ...
法媒感叹:整个中国都在以这样的精神前行…
观察者网· 2025-10-18 22:21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10月17日,法国《世界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认为,自今年年初"深度求索"(DeepSeek)给世 界带来了"亿点"小小震撼后,中国正试图借助这一效应,举全国之力,缩小与美国在芯片与人工智能 (AI)领域的差距。 "美国对高端芯片的封锁,成为了中国企业的兴奋剂。"有法媒总结该文章的观点称,美国的封锁没有能 够让中国AI倒下,反而激发了更强烈的自主欲望。 "整个中国,现在都在以一种'你封我,我就自己造'的精神前行着。"法媒写到。 比如,DeepSeek的工程师采用MoE架构(mixture of experts,混合专家模型),在算力有限的情况下实 现了理想效果。此外,DeepSeek选择开源模式,允许任何人集成并开发其技术,这一决策也大幅提升 了其市场认可度。 《世界报》还写道,中方将AI视为"赶超美国实力的核心领域",并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大力支持其在 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目前AI已渗透中国制造业、港口物流乃至政府管理:连广州的小工厂都在用AI设 计服装,武汉的AI自动驾驶测试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 9月17日,DeepSeek-R1开创历史,梁文锋论文登上《自然》封面 《世界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