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圣湘生物(688289)
icon
搜索文档
“买买买”背后:圣湘生物能靠前阿里CEO卫哲翻身吗?
创业邦· 2025-03-14 10:59
公司战略与收购动态 - 2025年开年公司以10亿元完成三笔收购:8亿元收购生长激素企业中山济海[1]、7650万元收购红岸基元54%股权[1]、1.3亿元增持真迈生物股份至15.55%[1][10] - 2021-2025年累计完成8笔重要收购,覆盖基因测序、POCT、药敏检测、电化学发光、生长激素等领域[7][8][9][10] - 收购标的中仅中山海济明确盈利(2024年1-11月净利润1.05亿元),其余如真迈生物、红岸基元等仍处亏损状态[11] 业绩表现与转型 - 2020年新冠检测业务爆发:营收47.63亿元(+1203%)、净利润26.17亿元(+6527%),境外收入占比从4.98%跃升至53.49%[5] - 2023年业绩断崖式下滑:营收10亿元(-84%)、净利润3.6亿元(-81%),扣非净利润仅6809万元(-96%)[6] - 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营收14.97亿元(+48.6%)但营业利润2.64亿元(-38.3%),扣非净利润2.11亿元(+194%)主要依赖投资收益减少[14][15]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合作 - 引入前阿里CEO卫哲任非独立董事,强调长期战略合作而非股权投资[1][18] - 卫哲将重点赋能"严肃医疗+消费医疗"结合战略,与创始人戴立忠形成技术+商业的互补[20][21] - 公司收购逻辑侧重标的的生态构建能力与创新性,而非短期财务回报[15] 技术研发与市场定位 - 创始人戴立忠团队研发的高精度"磁珠法"乙肝检测技术灵敏度达50-60个病毒/毫升,检测效率提升120倍[25] - 提出打造"中国罗氏"目标,构建"小前台、大中台、强后台"模式[27] - 生长激素产品被视作严肃医疗消费化典型案例,兼具治疗与抗衰/增高功能[11][20] 历史危机与转型挑战 - 2011-2016年因原股东伪造文件导致承担2.44亿元债务,创始人个人承担1.76亿元[26] - 当前面临业务扩张与财务表现不匹配的"头重脚轻"问题[1][11] - 卫哲提出"来得快去得慢"的发展理念,强调严肃医疗需要长期耐心[28]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I赋能迎来测序技术革命,国产企业加速AI业务布局-2025-03-13
方正证券· 2025-03-13 19: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赋能带来测序技术革命,TEMPUS AI基于三大板块业务打造闭环生态,国产测序企业加速AI业务布局和产品升级,建议关注华大智造、华大基因、圣湘生物、诺禾致源、贝瑞基因等企业 [1][6][19] 报告各部分总结 医药周度行情回顾 - 本周(2025.03.03 - 2025.03.07)申万医药指数涨幅1.06%,沪深300指数涨幅1.39%,跑输沪深300指数0.32%,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9位 [3][7] - 各子板块均上涨,涨幅最高的前三子板块分别为体外诊断(4.90%)、医院(4.04%)和原料药(2.97%) [8] - 截至2025.03.07,医药生物行业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26.65倍,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12.01倍,医药生物行业相较于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溢价率为121.81%,仍处于历史低位 [3][9] 医药周度要闻回顾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促进三医协同、公立医院改革、优化药品集采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等多项举措,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12] - 本周多家药企有新进展,如艾伯维进入肥胖领域,多家公司药物临床试验或获批上市,部分公司产品申请获FDA受理或审评等 [13][16] - 多家上市公司有公告,如华东医药、中国医药、华润双鹤等公司药品获批或临床试验获批等 [17] AI赋能迎来测序技术革命,国产测序企业加速AI布局 AI赋能带来测序技术革命,数据 + AI应用打造TEMPUS闭环生态 - AI技术对基因测序行业多维度赋能,如优化流程算法、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降低成本、助力研发和决策等 [19] - TEMPUS AI基于基因组学检测、数据服务、AI应用三大板块打造闭环生态,基因组学检测是主要数据流量入口,数据服务有全球最大多模态数据库之一,AI应用开发系列工具服务 [4][20] AI技术发展 + 测序技术迭代,国产测序企业加速推进AI布局 - 2024年中国成全球第二大基因检测市场,规模突破335亿元,占全球14%,全球市场寡头垄断,国产企业加速崛起 [31] - 测序技术迭代和AI发展降低成本,华大智造、华大基因、圣湘生物、诺禾致源、贝瑞基因等企业推进AI检测布局 [32][3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华大智造、华大基因、圣湘生物、诺禾致源、贝瑞基因等企业 [6][38]
DeepSeek加速AI医疗落地,建议关注相关企业投资机遇
财信证券· 2025-03-13 17: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领先大市”评级 [3][7][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未来行业有望依托企业技术平台化、AI诊疗拓展、消费医疗延伸突破等实现多维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看好行业高质量发展及长期投资机遇 [7][28] - 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推出加速AI医疗落地,未来AI医疗领域有望进一步扩容,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7][26][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近一月(2025年2月7日 - 2025年3月7日),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跌幅为6.41%,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第15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8.67%,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第2位,分别跑赢医药生物(申万)、沪深300指数2.26、6.04个百分点 [7][11] - 近一月板块内涨跌幅排名靠前个股有安必平(106.94%)、贝瑞基因(98.51%)等,靠后个股有心脉医疗(-12.86%)、英科医疗(-9.14%)等 [14][16] - 截至2025年3月7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28.93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第3位,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平均估值溢价9.74%,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154.06%、94.73% [7][15] - 近一月,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成交额占医药生物总成交额比例为21.67%,医药行业公募机构持股2332.44亿元,其中医疗器械持股723.11亿元,占比31.00% [21] 行业观点:DeepSeek加速AI医疗落地,建议关注相关企业投资机遇 - AI医疗能在医疗需求增长背景下助力服务质量和效率双提升,可快速精准分析医学影像、整合患者多维度数据、优化医疗流程、推动疾病早期筛查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7][24][26] - 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推出加速AI医疗落地,其开放的预训练模型和工具框架可高效适配医疗场景,国内多地医院已完成本地部署,覆盖全链条 [7][26] - 未来AI医疗领域有望扩容,建议关注相关公司,如AI+医学影像及诊断的迈瑞医疗等、AI+基因检测与精准医疗的华大基因等、AI+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鱼跃医疗等 [7][27] 重点行业及公司动态 - 新华医疗二氧化碳培养箱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可结合现有设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9][30] - 天智航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批,有利于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临床需求 [31] - 奥精医疗三款人工骨修复材料获印度尼西亚注册证,推动海外销售 [32] - 微电生理2024年净利润5218.64万元,同比增817.4%,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超60% [33] - 佰仁医疗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1.45亿元,同比增26.26%,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同比增长 [34] - 康拓医疗2024年归母净利润8857.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17.30%,PEEK材料神经外科产品收入增长23.00% [37] - 安图生物获多项医疗器械注册证,丰富产品菜单,提高竞争力 [38] - 国家医保局印发《呼吸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207项技术规范项目映射整合为68项价格项目 [39] - 凯普生物获“一种抗菌药物浓度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发明专利,可用于临床检测 [40][41] - 中红医疗子公司迈德瑞纳获肠内营养泵医疗器械注册证,丰富产品品类 [42]
圣湘生物(688289) -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3-11 18:0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3月27日14点30分在上海闵行召开[3] - 网络投票3月27日进行,交易系统和互联网投票时间不同[3][5] 审议议案 - 审议圣湘生物受让真迈生物部分股权并增资议案[5] - 议案3月7日通过相关会议审议,8日披露[5] 投票相关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的是1号议案[7] - 1号议案关联股东戴立忠等需回避表决[7] 参会登记 - 股权登记日为3月21日,登记在册A股股东有权出席[10][11] - 会议登记时间为3月24日,地点在公司证券部[13][15] - 联系电话0731 - 88883176 - 6018,邮箱dmb@sansure.com.cn[15]
圣湘生物20250309
2025-03-09 21:1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基因测序行业 - **公司**:圣湘生物、真麦生物、伊路米纳、华大智造、赛璐医疗、PacBio、Oxford Nanopore、Thermo Fisher、华大基因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圣湘生物投资真麦生物 - **投资情况**:圣湘生物最早 2018 年接触真麦生物,近期以自有资金 1.3 亿元将持股比例从 11.9%提升到 15.5%,交易含收购老股和增资,总金额 2.8 亿元,增资 1.93 亿元用于真麦供应链备货、销售人力增加和研发增强[3] - **投资背景和意义**:并非因伊路米纳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决策,政策变化为真麦提供发展机遇,融资助其今明两年扩大市场份额,加强供应链、销售和研发能力,圣湘生物与上游测序仪企业战略协同助整体业务发展[5] 基因测序产业链格局 - **产业链环节**:分为上游(基因测序仪器设备、芯片耗材等)、中游(应用试剂盒开发和测序服务)和终端(肿瘤、生殖遗传病、病原检测等临床应用领域)[6] - **市场份额**:上游国内市场伊路米纳占 54%,华大占 33%;中游超 300 家企业参与,大多微利或亏损;终端 2023 年市场规模达 226 亿元,有发展空间[6] - **利益分配**:上游测序仪器和芯片制造商毛利率 40% - 60%以上,医疗机构在病原检测领域议价能力大,中游应用服务商盈利能力差,上游源头厂家收入比例、稳定性及动力最高[9][10] 国内基因测序仪器市场 - **技术路线和竞争格局**:两大技术路线为边合成边测序可逆末端终止法(Illumina、Thermo Fisher 等主导)和 DNA 纳米球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技术(华大智造采用);2019 - 2023 年 Illumina 保持 50%以上市场份额居第一梯队,华大智造居第二,PacBio、Oxford Nanopore 等处于第三梯队[11] - **厂商发展趋势**:Illumina 市场份额从 60%多降至 50%多,华大智造、真脉生物等国内厂商市场份额上升,2023 年华大智造增长率 47%,真脉生物增长率 184%;真脉生物与圣湘生物全面协同,在病原领域独家授权合作,具备全场景覆盖能力[12] 国产替代情况 - **可平替企业**:真脉生物、赛璐医疗及圣湘生物可实现与 Illumina 可逆末端终止法相同技术原理平替,真脉生物中低通量产品预计近期获批[13] - **平替优势**:使用相同可逆末端终止法可实现应用市场无缝链接和平替,60%以上产品采用该技术,肿瘤领域超 80%,能快速切换现有应用到国产测序平台,节约时间和成本[14] - **政策影响**:商务部禁止 Illumina 向中国出口测序仪,其在华业务受阻,真迈生物成主要受益者之一,现有市场装机量及平均单价约 54 亿人民币,耗材市场约 16 亿人民币,国产化推进市场规模预计增长;未来 1 - 2 年国产替代成大趋势[16][22] 基因测序技术应用和发展 - **应用领域**:在肿瘤早筛、复杂疾病诊断、病原检测和药物研发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Deep Seek 人工智能加速数据处理与挖掘,推动 NIPT 等大型项目发展[4][18][19] - **技术发展趋势**:基因测序经历一代、二代,未来有纳米孔、单分子等新兴技术,各代测序平台相互互补,NGS 是最主流技术,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28] 中国基因测序产品出海 - **挑战**:短期内面临生物安全法案限制、技术专利壁垒等困难[20] - **机遇**:中国在基因测序产业链具备自动化和价格竞争力,应用开发领先,与美国同属第一梯队,市场需求强劲,成熟的供应链、产业链和临床应用平台为出海奠定基础[20][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测序设备市场垄断格局**:存在设备和试剂综合垄断,曾有企业收购形成垄断后被反垄断法制约,业务分离;应用依赖设备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目前业务多以 LDT 形式进行,未来可能转向 IVD[8] - **不同技术路线平台替换成本和时间差异**:华大基因采用 DNA 纳米球联合探针锚定测序技术,在其平台应用需走新产品重新注册流程,至少 42 个月以上,成本高;真迈生物平台采用可逆末端终止法,只需原产品注册变更,周期 14 个月,可节约时间和成本[15] - **国产平替试剂情况**:部分厂家推出适用于伊路米娜设备的国产试剂,可缓解禁令冲击,推动国内厂商自主研发,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某些国产平替试剂可能是过渡态产品,未来需全系统解决方案,国产平台具备价格、时间稳定性和全流程自动化优势[23][24] - **存量业务过渡周期**:与各医疗机构和临床机构情况相关,时间不统一,整体已开始部署相关工作,未来芯片和试剂可能也有限制[25] - **不同技术路线优缺点**:Illumina 技术路线测序准确度高、效率高,占据全球大量市场份额;华大技术路线时间长,但避开一些专利问题[26][27] - **伊路米纳相关业务情况**:未来进口和新增设备禁止,短期内售后服务可能仍在进行,细则未明确;伊路米纳本土生产或贴牌设备算存量部分,新增业务困难,OEM 厂家向国产测序 OEM 转化[29][31] - **华大智造国产替代空间**:虽市占率超 50%,但 EMA 仍占约 40%市场份额,国产化进程加速,临床市场新增量将增加,替代现有份额同时扩大市场新增和应用[30] - **真脉生物替代进度**:科研端和医疗端替代进度相辅相成,新增业务不再采用 EMA 平台,存量部分根据各单位需求逐渐替代,各公司有特色替代方案[32]
圣湘生物(688289) -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受让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暨与关联方共同投资的公告
2025-03-07 21:00
投资交易 - 公司拟以1.3亿元与关联方共同投资真迈生物,持股比例由11.903047%增至15.549381%[2][5][7] - 老股转让估值19.55亿元,公司以4333.333333万元受让10.452027万元注册资本[15] - 增资投前估值39.60亿元,公司以8666.666667万元认缴10.318251万元注册资本[15] 关联交易 - 过去12个月内,公司与关联人交易金额达3000万元且占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或市值1%以上[5]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已通过多会议审议,尚需股东大会审议[2][5] 持股情况 - 公司持有产业基金50%财产份额,持有圣维荣泉30%股权[6] - 真迈生物主要股东中,公司持股11.90%[12] 财务数据 - 产业基金2024年末总资产39551.91万元,净资产39551.91万元,净利润 - 874.29万元[9] - 真迈生物2024年末资产总额34223.76万元,负债总额32768.73万元,资产净额1455.03万元[12][13] - 真迈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0971.87万元,净利润 - 9883.99万元[14] 未来展望 - 本次交易资金为自有资金,长期对公司业务拓展及战略实施有积极影响[28] - 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未来经营业绩及投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3][32] 合作意义 - 真迈生物拥有“卡脖子”技术自研自产能力,双方合作可完善公司产业链[29]
圣湘生物(688289) -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2025年第二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5-03-07 21:00
会议相关 - 公司第二届监事会2025年第二次临时会议于2025年3月7日召开,3名监事全出席[2] 股权与投资 - 同意受让参股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暨与关联方共同投资[3] 激励计划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价调为14.12元/股,预留授予价调为12.49元/股[5] - 同意向133名激励对象归属456,392股限制性股票[5] - 同意作废1,172,340股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7]
圣湘生物(688289) -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2025年第四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5-03-07 21: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以自有资金1.3亿元与关联方共同投资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 激励计划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价格由14.57元/股调整为14.12元/股,预留授予价格由12.94元/股调整为12.49元/股[4]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可归属数量为456,392股,133名激励对象符合归属条件[4]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公司层面归属系数为40%,作废限制性股票1,024,117股[6]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公司层面归属系数为40%,作废限制性股票148,223股[6]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共计作废限制性股票1,172,340股[7] 会议相关 - 第二届董事会2025年第四次临时会议于2025年3月7日召开,应出席董事11人,实际出席11人[2] 议案表决 - 《关于受让参股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暨与关联方共同投资的议案》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3] - 《关于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的议案》表决结果: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4] - 《关于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的议案》表决结果: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4]
圣湘生物(688289) -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作废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5-03-07 20:47
限制性股票作废情况 - 2025年3月7日公司审议通过作废部分已授予未归属限制性股票议案[1][7] - 首次授予剔除后124名激励对象,11名离职233,100股、部分因绩效等791,017股作废[8] - 预留授予剔除后31名激励对象,2名离职8,000股、部分因绩效等140,223股作废[9] - 本次合计作废1,172,340股[10] 归属系数及达标情况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公司层面归属系数40%[8] - 14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2023年绩效为"C",个人层面归属系数70%[8] - 2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2023年绩效为"D",个人层面归属系数0[8]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109名激励对象达归属条件[8] - 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公司层面归属系数40%[9] - 3名预留授予激励对象2023年绩效为"C",个人层面归属系数70%[9] - 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29名激励对象达归属条件[9] - 两个归属期共133名激励对象达归属条件[10] 影响及程序 - 本次作废不影响公司财务、经营、管理团队及激励计划实施[11] - 监事会同意本次作废1,172,340股[12] - 公司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等履行相应审议程序[13]
圣湘生物(688289) -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名单的核查意见
2025-03-07 20:47
激励计划归属情况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归属名单被核查[1] - 不符合归属条件的激励对象共17名[1] - 本次拟归属的激励对象有133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