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阳科技(688299)
icon
搜索文档
长阳科技20250827
2025-08-27 23:19
公司概况 * 长阳科技(电话会议中误称为“长电科技”)是一家业务涉及反射膜、光学基膜以及新兴固态电池复合膜材料的上市公司 [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25亿元 同比下滑18.1% [3]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0% 主要因一季度对干法隔膜 胶膜及在建工程机器计提减值约3700万元 [2][3] * 公司已停止干法隔膜和光伏用胶膜业务 导致上半年整体业绩下滑 [2][3] * 计划全年实现10亿元出货目标 上半年已完成4.55亿元 下半年预计完成5.5亿元 [2][7] 核心业务分析 **反射膜业务** * 营收基本稳定 上半年营收约4.51亿元 同比减少约500万元 [2][6] * 营收减少主要受Mini LED相关营收减少影响 其收入从3200万元降至2200万元 [6] * 毛利率为35.24% 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 但比去年上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3][6] * Mini LED产品毛利率高达70% 其出货量减少拉低了整体毛利 [6] **光学基膜业务** * 上半年营收减少1700万元 [2][3] * 营收减少原因是一季度设备停机以及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主动降低了中低端产品出货量 [3] * 通过提高中高端产品(如OC)占比 毛利率提升了1.4个百分点 [2][3] **资产处置** * 公司尚有数亿元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需要处理 正与潜在买家洽谈 [8] * 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一次性减值处理 以恢复盈利水平 [8] 新业务进展:固态电池复合膜 **技术突破与产品开发** * 在产品厚度上实现突破 从12微米成功开发并量产7微米和9微米厚度的产品 [5][16] * 产品具有高回弹性 例如12微米产品可压缩至1-7微米 7微米产品可压缩至3-4微米 以解决负极膨胀问题 [16] * 产品核心指标如孔隙率(约80%)孔径(近100微米)达到较高水平 [18] * 理论上正在尝试将膜厚度降至5微米 但工艺难度大 [16] * 导离子膜是公司对电解质复合膜的命名 主要聚焦聚合物和氧化物两条材料路线 [19] * 电解质材料主要为外购 与固态电池企业合作 [20] **客户合作与订单** * 已获得一家客户每月50万平米的订单 预计2025年四季度或2026年一季度开始执行 [5][9] * 该订单涉及聚合物和氧化物产品 用于低空经济领域 单价至少在5元/平米以上 [5][22] * 预计2026年月度订单平均不会少于50万平米 [9] * 与三星 LG等海外大客户关系良好 在海外市场目前是独供状态 [4][29][30] * 在硫化物路线方面 主要与三家核心客户合作 包括宁德时代等 [14] * 产品验证周期取决于客户进度 预计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方案将陆续明确并推动订单放量 [10][11] **产能规划与盈利能力** * 固态电池相关产线规划产能为4000-5000万平米/年 对应2-3GW产能 [4][13] * 预计2027年前现有产线可满足需求 扩产周期仅需8-12个月 [4][13][29] * 设备投资约六七千万元 80%设备为国产 [13][29] * 满产情况下 毛利率预计大概率至少在50%以上 [23] **发展战略** * 公司与中科威索等合作 旨在提供导离子膜等成套方案以增加客户粘性并提升产品单价 [5][27] * 公司战略主要集中在基膜及其延伸至涂覆工艺 不会布局电池材料领域 但不排除未来收购小型电解质团队 [27] * 公司认为自身在产品力 设备工艺和配方上具有明显优势 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29] 其他业务与风险 * 折叠屏CPI膜市场单价约15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00元) 但收入预期尚不明确 量产线能否顺利运行存在不确定性 [31][32] * 固态电池目前主要应用于低空经济领域(如飞行器) 动力乘用车市场接触较少 大规模应用预计要到2026年后才明确 [24]
光学光电子板块8月27日跌1.99%,英飞特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4.4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7 16:39
板块整体表现 - 光学光电子板块当日下跌1.99%,领跌个股为英飞特(跌幅6.47%)[1] - 上证指数下跌1.76%至3800.35点,深证成指下跌1.43%至12295.07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4.44亿元,游资净流入8.25亿元,散户净流入36.19亿元[2] 个股涨跌表现 - 涨幅最高个股为东田微(20%至96.23元)和长阳科技(8.67%至20.69元)[1] - 跌幅前列个股包括英飞特(-6.47%)、瑞丰光电(-6.15%)和麻蛋传感(-5.90%)[2]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为合力泰(45.21亿元)和苏大维格(10.03亿元)[1] 资金流向分布 - 东田微获主力净流入1.79亿元(占比13.25%),但游资与散户均呈净流出[3] - 奥比中光主力净流入1.25亿元(占比6.94%),散户净流出1.19亿元[3] - 日久光电主力净流入8631万元(占比7.64%),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出1641万元和6989万元[3]
长阳科技: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35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公司会议室现场召开 由王云主持 [1] - 应到监事3名 实到监事3名 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2025年半年度报告审议 - 监事会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1] - 认为报告真实反映公司报告期内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 [1] -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管理符合上交所监管规则 [2] - 募集资金通过专户存储专项使用 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2] - 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表决结果全票通过 [2]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 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为防范汇率波动风险 [2] - 符合业务发展需求 已建立审批程序和风险控制体系 [2] - 决策程序合法 不损害股东利益 表决全票通过 [2][3] 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调整 - 将年产4亿平方米隔膜项目变更为年产2亿平方米项目 [3] - 将年产6.5亿平方米隔膜项目变更为年产3.5亿平方米项目 [3][4] - 调整基于生产经营实际需求和市场环境审慎决策 [3][4] - 符合发展战略 不损害股东利益 表决均全票通过 [3][4]
长阳科技: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35
业务背景与必要性 - 公司出口业务主要采用美元等外币进行结算 当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 汇兑损益将对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1] - 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旨在有效规避外汇市场风险 防范汇率波动对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 合理降低财务费用 [1] -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 以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为目的 不进行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投机和套利交易 [1][4] 业务规模与期限 -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资金额度不超过5,000万美元或其他等值货币 [2] - 预计动用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过50万美元或其他等值货币 [2] - 额度有效期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 在期限和额度范围内可循环滚动使用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不涉及募集资金 [2] 业务品种与授权 - 拟开展的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业务主要包括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外汇互换及其他外汇衍生产品等业务 [1] - 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在额度范围和有效期内行使决策权及签署相关法律文件 具体事项由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 风险控制措施 - 公司财务部门持续关注套期保值业务市场信息 跟踪公开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变化 及时评估已交易业务的风险敞口并提交风险分析报告 [3] - 公司制订《外汇套期保值管理规定》 对管理机构、审批权限、操作流程、风险控制等进行明确规定 [3][4] - 选择具有合法资质、信用级别高的大型商业银行开展业务 规避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 [4] 审议程序与监管意见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 [4] - 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与银行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该事项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 - 监事会认为业务符合公司发展需求 决策程序符合法律法规 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4]
长阳科技: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35
持续督导工作安排 - 华安证券作为长阳科技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持续督导保荐机构 持续督导期间为2023年11月8日至2025年12月31日 [1] - 保荐机构已建立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 制定相应工作计划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督导工作 [2] - 保荐机构对长阳科技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事前审阅 持续督导期内公司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6.47亿元 同比下降18.81% 主要因公司收缩隔膜、胶膜等低毛利率产品的销售及生产所致 [6][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4.73万元 同比下降150.11% 主要因反射膜盈利稳定 但合肥及舟山子公司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继续计提减值损失以及财务费用同比增加所致 [6][13] - 研发投入总额为2943.94万元 同比下降10.41%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60% 同比增加0.53个百分点 [13][19][20] 核心竞争力与技术优势 - 公司反射膜产品反射率达到97%以上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与日本东丽、日本帝人、韩国SKC等国际巨头同类型产品相比具有优势 [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60件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1件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2件 [15][20] - 公司自行设计及调试反射膜、光学基膜、隔膜等所需的生产线和专用设备 是国内少数具备生产线规划设计能力的企业之一 [14] 研发进展与产品创新 - 反射膜方面深化配方与工艺 优化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等应用开发 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21] - 光学基膜方面着重改善透光率、雾度、外观、附着力等关键指标 OCA离型膜基膜等中高端产品占比稳步提升 [21] - 公司开发出具有超高孔隙率、超大孔径、可压缩性高的隔膜产品 可广泛应用于固态或半固态电池不同技术路线 已取得行业头部及腰部客户的企业订单 [21] 风险因素 - 公司干法隔膜产品存在客诉 已对应收账款单项计提信用减值 若不能与客户达成和解 可能存在应收账款进一步计提减值甚至客户索赔的风险 [6] - 隔膜项目作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力点 2025年隔膜产能释放存在较大压力 相关资产仍然存在计提减值风险 [6] - 公司存在境外销售并以美元结算 若未能准确判断汇率走势或未能及时实现销售回款 可能产生汇兑损失 [10]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公司所属特种功能膜行业竞争激烈 国外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在高端领域处于优势地位 国内功能膜领域呈现快速扩张趋势 [12] - 液晶显示是目前平板显示行业的主导技术 但OLED、Micro LED等新技术未来可能实现对液晶显示技术的大规模替代 直接影响公司现有业务 [8] - 根据EVTank预计 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213.6GWh和6080.4GWh 隔膜行业可能出现产能富余和价格下降 [1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余额为2914.22万元 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3745.85万元 [22] - 2025年半年度募投项目支出259.55万元 募投项目结项转出3500万元 募集资金利息收入13.72万元 [22] - 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 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已披露情况一致 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2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4588.06万股 报告期内股份无增减变动 [23][24]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2024年度业绩快报及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且相关更正公告未及时披露 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通报批评 [4] - 公司收到纪律处分决定书后高度重视 已制定整改方案并完成整改 [4]
长阳科技,暂停5亿平隔膜项目建设,固态电池复合基膜已获头部企业订单
DT新材料· 2025-08-27 00:03
产能调整 - 年产6.5亿平方米储能及动力电池用锂电隔膜项目变更为年产3.5亿平方米项目 [2] - 年产4亿平方米储能和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变更为年产2亿平方米项目 [2] - 调整原因为锂电池隔膜价格持续下行、下游降本压力及市场竞争加剧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529.93万元,同比下降18.81%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4.73万元,同比下降150.11% [3] - 净利润下降主因合肥及舟山子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计提减值损失及财务费用增加 [3] 项目建设与投资 - 合肥新能源年产5.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实际调整为年产4.6亿平方米,已于2024年8月建设完成 [2][3] - 年产3.5亿平方米储能及动力电池用锂电隔膜项目已完成建设 [2] - 年产2亿平方米隔膜项目预计2025年12月投产 [2] - 年产5.6亿平方米项目已投资金额24,020.12万元,后续投资安排1,445.91万元 [3] - 年产4亿平方米项目已投资金额11,004.5万元,后续投资安排56.00万元,处于安装调试阶段 [3] - 年产6.5亿平方米项目已投资金额8,043.20万元,后续投资安排2,784.01万元 [3] 产品开发 - 公司开发超高孔隙率、超大孔径、可压缩性高的电解质复合膜基膜产品,适用于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等技术路线 [4] - 产品已取得国内外头部及腰部客户企业订单 [4] - 公司加快推进CPI薄膜(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项目开发与验证,应用于柔性OLED盖板,自上游采购聚酰亚胺单体并完成关键工艺开发 [4]
长阳科技(688299) -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8-26 21:38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52,529.93万元,同比下降18.81%[8][2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54.73万元,同比下降150.11%[8] - 2025年半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246,353.31元,同比增长149.72%[24] - 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78,924,248.46元,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0.41%[24]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3,366,208,064.08元,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0.49%[24] - 2025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为 - 0.03元/股,同比下降150.00%[24] - 2025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 0.03元/股,同比下降200.00%[24] - 2025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0.41%,较2024年减少1.20个百分点[24] 未来展望 - 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预计达1,899.3GWh,2030年预计达5,127.3GWh[16] - 锂电隔膜竞争加剧,2025年公司隔膜产能释放压力大,相关资产有计提减值风险[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固态或半固态电池隔膜产品在改善电池性能上较传统隔膜有突破性提升,已取得行业国内外头部及腰部客户订单,还布局导离子膜[41] - 公司推进CPI薄膜项目开发与验证,若成功有望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42] 其他关键信息 - 华安证券对长阳科技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3年11月8日至2025年12月31日[2] - 2025年6月13日,长阳科技因2024年度业绩快报及预告披露不准确且更正公告未及时披露,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上交所通报批评[5] - 截至2025年7月,长阳科技已完成因业绩披露问题的整改[5] - 2025年半年度公司对干法隔膜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已提减值准备[18] - 公司存在境外销售以美元结算,汇率波动可能产生汇兑损失[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效专利260项,其中发明专利255项,包含6项国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项[29] - 公司反射膜反射率达到97%以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6] - 2025年半年度研发投入2943.94万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60%,较去年同期增加0.53个百分点,费用化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减少10.41%[36][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60件,报告期内新增11件,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2件[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66600749.10元,2025年半年度募投项目支出2595500.00元,募投项目结项转出35000000.00元,募集资金利息收入137237.72元,专户手续费支出281.00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29142205.82元[44][45] - 董事长金亚东等多人报告期内股份增减变动为0[46] - 公司构建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先后通过ISO9001:2015、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QC080000:2017有害物质管理体系认证[34][35] - 华秀萍等独立董事、监事任期从2025年3月20日至2028年3月19日[47] - 杨承翰、周玉波等副总经理任期从2025年3月20日至2028年3月19日,杨承翰间接持股对应金额50,000,周玉波间接持股对应金额79,200[47] - 公司相关人员间接持股合计对应金额45,880,622[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情形[48]
长阳科技(688299) -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核查意见
2025-08-26 21:38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 业务资金额度不超过5000万美元或等值货币[4] - 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50万美元或等值货币[4] - 额度有效期12个月,可循环使用,资金为自有[4] 业务审议情况 - 2025年8月25日相关会议审议通过业务议案[12] - 经董事会通过后实施,无需股东大会审议[12] 各方意见 - 监事会认为业务合规,同意开展[13] - 保荐机构认为有必要,已履行法律程序[14] - 保荐机构提醒加强培训、关注风险[14]
长阳科技拟开展不超5000万美元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以规避汇率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8-26 20:52
业务背景与决策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及第四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 审议通过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议案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 公司出口业务主要采用美元等外币结算 汇率波动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2] - 开展业务以规避外汇市场风险 防范汇率波动不利影响 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 合理降低财务费用 [2] 业务实施方案 - 业务品种包括远期结售汇 外汇掉期 外汇互换及其他外汇衍生产品 [2] - 业务资金额度不超过5000万美元或其他等值货币 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过50万美元或其他等值货币 [2] - 额度有效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 可循环滚动使用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不涉及募集资金 [2] - 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在额度范围和有效期内行使决策权及签署法律文件 财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2] 风险控制机制 - 业务存在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和违约风险 [3] -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不以盈利为目的进行投机和套利交易 财务部门持续跟踪市场信息并提交分析报告 制定专项管理规定 选择信用级别高的大型商业银行开展业务 [3] 业务影响与机构意见 - 业务有助于提高应对外汇波动风险能力 规避汇率波动对经营业绩和利润的不良影响 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财务费用 [4] - 监事会认为业务符合公司发展需求 审批程序和风险控制体系健全 决策程序合法合规 不损害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 [4] - 保荐机构认为业务符合实际经营需要 有利于规避外汇市场风险 公司已制定相关规定和风险控制措施 并履行必要法律程序 [4]
高性能膜材料产业图谱:谁说中国造不出好膜?这些企业正在改写全球格局
材料汇· 2025-08-26 20:43
高性能膜材料行业概况 - 高性能膜材料是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的核心材料,具有节约能源和环境友好特征,在解决水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和传统产业升级中发挥战略性作用 [8] - 膜材料年增长速度约15%,2019年膜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水处理膜已成熟,特种分离膜和气体分离膜处于高速增长期 [11] - 膜材料根据功能可分为分离膜、识别膜、反应膜、能量转化膜和电子功能膜,其中分离膜应用最广泛 [11] 高性能分离膜 - 分离膜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可浓缩和分离纯化特定物质,是高效分离技术的核心材料 [15] - 中国膜产品结构中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占50%,超滤膜、微滤膜及电渗析膜各占10% [20] - 膜产业总产值预计2025年达5000亿元,2027年达5800亿元,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约10% [20] - 分离膜产业链中上游价值贡献占比53%,中游工程设计制造占比37%,下游运营维护占比10% [21] - 全球竞争格局中,美国代表企业有陶氏、科氏,日本有日东电工、东丽,欧洲有苏伊士环境集团等 [27] 光学膜 - 光学膜广泛应用于精密设备、显示器及日常生活,利用光波透射、反射、吸收等反应达到各种光学效果 [24] - 2016年中国光学膜产量7.22亿平方米,2021年增至8.41亿平方米,市场规模309.03亿元,2022年约327.23亿元 [37] - 光学膜分类包括增亮膜、扩散膜、反射膜、遮光膜、滤光片、偏光片等,主要用于LCD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 [28][29] -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双星新材、康得新、长阳科技、东材科技等,日本有住友化学、东丽杜邦,韩国有SKC、LGE [40][41] 新能源膜材 - 锂电隔膜需求量随电动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快速增长,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65.3%达133.2亿平米 [47] - 湿法隔膜出货量104.8亿平米,干法隔膜28.4亿平米,上海恩捷市场份额近40%,星源材质排名第二 [47] - 铝塑膜是软包装锂电池封装关键材料,占电池成本18%,预计2022年中国市场规模57亿元,2025年达89亿元 [53] - 光伏胶膜包括EVA和POE胶膜,用于粘结、透光、保护电池片,福斯特占据近50%市场份额,行业呈"一超多强"格局 [68] 质子交换膜 - 质子交换膜是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应用于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需具备高质子导电率、化学稳定性等性能 [72] - 2022-2025年质子交换膜需求量预计达35.6万、86.7万、169.1万、314.7万平米,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47亿元 [77] - 国内企业东岳市场份额达9%,国产化率逐步提升,东岳未来氢能、浙江汉丞、科润新材料等积极扩产 [82][83] 特种功能膜 - 特种光学聚酯膜用于电子元器件、电器绝缘等高端领域,2021年中国聚酯薄膜产量282万吨,市场规模354.2亿元 [95] - 聚酰亚胺膜是高性能绝缘材料,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约22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超72亿元,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104][105] - LCP薄膜适合5G高频应用,但工艺复杂良品率低,全球产能集中在金发科技、普利特、沃特股份等企业 [112][113] - PTFE薄膜介电性能优异,适合高频线路板,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81亿元,预计2029年达110亿元 [119] - PPS和PEEK薄膜在5G领域有替代潜力,PPS薄膜全球主要生产商有东丽、宝理,PEEK薄膜威格斯占全球64.28%市场份额 [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