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南湖(688552)

搜索文档
航天南湖(688552) - 营业收入扣除情况表专项核查报告
2025-04-21 20:30
业绩总结 - 2024年归属股东净利润 -7823.44万元,2023年为10245.55万元[11] - 2024年扣非净利润 -8141.91万元,2023年为7753.14万元[11] - 2024年营业收入21781.63万元,2023年为72568.68万元[12]
航天南湖(688552)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现场检查报告
2025-04-21 20:30
合规情况 - 2024年度公司治理和内控有效执行[3] - 2024年度信息披露合规无虚假记载[5] - 截至检查日资产完整人员等独立[7] - 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合规[10] - 2024年度关联交易合理公平[12] - 2024年度无对外担保和重大对外投资[14][16]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净利润亏损[18] 建议 - 关注业绩下滑原因,严格披露制度,合理安排募资使用[20][21][22]
航天南湖(688552) - 2024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1 20:3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1781.63万元[9] - 本期净利润为 - 7823.44万元,上期为10245.55万元,减少约176.36%[3]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 - 0.23元,上期为0.34元[3]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1709.12万元,成本17733.76万元,较上期均有下降[177] 财务数据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26.35亿元,上年年末为28.38亿元,减少约7.16%[1]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6.18亿元,上年年末为4.32亿元,增加约43.08%[1] - 期末资产总计32.53亿元,上年年末为32.70亿元,减少约0.52%[1]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5.94亿元,上年年末为5.99亿元,减少约0.73%[2] - 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01亿元,上年年末为0.33亿元,增加约207.09%[2] - 期末负债合计6.96亿元,上年年末为6.02亿元,增加约15.58%[2] 应收账款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31165.22万元[12]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余额为2832.16万元[12]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合计31165.22万元,预期信用损失率9.09%,上年年末预期信用损失率5.33%[16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1055.49万元,上期为 - 19171.71万元[3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17461.03万元,上期为 - 18139.60万元[3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60858.51万元,上期为 - 339.07万元[30] 股本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额为33724.80万股[38] - 2024年股本总数为33724.80万股,与期初持平[176] 其他数据 - 存货期末账面余额54141.06万元,账面价值53152.99万元[163]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39323.21万元,上年年末余额5009.37万元[164]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6450.99万元,上年年末余额25391.17万元[166] - 2024年末应付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期末余额为7688.78万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0858.32万元[172] - 2024年末应付账款合计36453.49万元,上年年末余额为36596.53万元[172] - 2024年末合同负债中雷达及配套装备为14150.68万元,雷达零部件为179.09万元,其他为29.88万元[172][173] - 2024年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为98.16万元[173] - 2024年末应交税费合计163.15万元,上年年末余额为217.25万元[174] - 2024年末其他应付款合计43.80万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0.99万元[174] - 2024年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335.56万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18.63万元[174] - 2024年末租赁负债合计6.07万元,上年年末为5.41万元[175] - 2024年末长期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为31.21万元,上年年末为31.95万元[175] - 2024年递延收益中政府补助期初余额267.67万元,本期增加9409.00万元,本期减少23.48万元[175] - 2024年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期末余额为1958.51万元,较期初减少171.76万元[176] - 2024年法定盈余公积本期增加9073.36万元[177] - 2024年税金及附加合计607.51万元,上期为604.28万元[178] - 2024年销售费用合计319.50万元,较上期的505.03万元有所下降[178] - 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9679.07万元,较上期的14034.94万元有所下降[179] - 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为27.78万元,上期为3.82万元[181] - 营业外支出本期为83.77万元,上期为48.98万元[181] - 所得税费用本期为 - 2644.24万元,上期为 - 184.31万元[181] - 经营租赁本期租赁收入为38.82万元[186] - 研发支出本期费用化金额为9679.07万元,上期为14034.94万元[186]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期末余额为9653.19万元[188] - 采用总额法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上期金额为2964.29万元,本期为396.69万元[189] 审计相关 - 审计认为财务报表在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2024年12月31日财务状况及2024年度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6] - 审计将收入确认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9] - 审计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12] 风险相关 - 公司主要金融工具风险包括信用、流动性和市场风险[190] - 公司对信用风险按组合分类管理,银行存款预期无重大信用风险[192] - 公司应收账款中前五大客户占比87.43%(2023年:89.12%)[192] - 公司其他应收款中欠款金额前五大公司占比90.22%(2023年:99.14%)[192]
航天南湖(688552)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许明君)
2025-04-21 20:28
会议召开情况 - 2024年召开董事会9次、股东会4次[3] - 2024年审计等各委员会召开多次会议[4] 报告披露 - 披露2023年度等多份报告及内控评价报告[7] 人员聘任 - 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7] - 聘任孙东才为财务总监等职[8] 交易与合规 - 审议关联交易,认为合理合规[6] - 不存在变更或豁免承诺等情况[6] 独立董事履职 - 2024年按规定履职,2025年继续提建议[11]
航天南湖(688552)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胡作启)
2025-04-21 20:28
胡作启先生,1963 年生,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博 士研究生学历。1985 年 7 月至 2003 年 8 月,历任中国磁记录设备公司助理工程 师、湖北省电子器材物资公司工程师、华中理工大学讲师、副教授、Nihon University 客座研究员、Singapore 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客座研究员,2003 年 9 月至今,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兼任《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理事、编委,目前为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 国真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微波磁学专业组委员、全国材 料与器件科学家智库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2023 年 8 月至 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作为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独立董事, 本人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上海证券 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细则》 的有关规定,本着独立、客观的原则,勤勉尽责,积极参加股东会、董事会等相 关会议,认真审查各项议案,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 ...
航天南湖(688552)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王春飞)
2025-04-21 20:28
会议召开情况 - 2024年召开董事会9次、股东会4次[3] - 2024年审计等各委员会召开多次会议[4] 报告披露 - 披露2023年度及2024年各季度报告等[7] 人员聘任 - 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8] - 聘任孙东才为财务总监等职[9] 独立董事履职 - 2024年按规定履职,2025年重点监督财务[12] 其他事项 - 按薪酬制度考核发放董高人员薪酬[10]
航天南湖(68855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1 20: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234,385.87元,拟定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2024年营业收入217,816,283.74元,较2023年减少69.98%[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1,419,113.38元,较2023年减少205.01%[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1,717,136.39元,较2023年减少161.73%[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57,197,112.61元,较2023年末减少4.16%[22] - 2024年末总资产为3,252,781,020.01元,较2023年末减少0.53%[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股,较2023年减少167.65%[2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9%,较2023年减少8.23个百分点[21]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4.44%,较2023年增加25.10个百分点[2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81.6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9.98%[23][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823.4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6.36%[23][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205.0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61.73%[23] - 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167.65%[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8.23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为9,679.07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4.44%,较上年增加25.10个百分点[23][30]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184,727.51元,2023年为24,924,041.71元,2022年为2,610,374.65元[27][2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81.6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9.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23.4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6.36%[70]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9679.0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4.44%[71] - 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8.31%,同比减少14.56个百分点[74]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8333.06万元[74]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53152.99万元[74] - 公司营业收入为2.18亿元,较上年同期7.26亿元减少69.98%,主要因国内业务采购合同签署延期、军贸业务产品交付进度延期[79][80] - 公司营业成本为1.77亿元,较上年同期4.87亿元减少63.56%,主要因产品交付减少[79][80] - 公司销售费用为319.50万元,较上年同期505.03万元减少36.74%,主要因管控费用减少开支[79][80] - 公司研发费用为9679.07万元,较上年同期1.40亿元减少31.04%,主要因部分项目研发阶段变化,投入材料及人工减少[79][80]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92亿元,较上年同期3.11亿元减少161.73%,主要因销售回款减少[79][80]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1亿元,较上年同期 -11.75亿元增加84.56%,主要因部分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到期,现金流入增加[79][80]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390.65万元,较上年同期16.09亿元减少102.11%,主要因上年同期上市发行股票,本期无相关现金流入[79][80]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2.17亿元,同比下降70.04%,受合同签署和产品交付延期影响[80] - 销售费用3,194,997.7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74%;管理费用59,991,285.6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5%;研发费用96,790,690.8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04%;财务费用 -31,464,699.7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95%[9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91,717,136.3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1.73%;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81,396,003.2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4.56%;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3,906,546.5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2.11%[94] - 报告期末,应收票据6,466,700.01元,较上期减少76.97%[96][97] - 报告期末,存货531,529,903.05元,较上期增加37.26%[96][97] - 报告期末,其他流动资产117,063,894.21元,较上期增加166.28%[96][97] - 报告期末,固定资产393,232,112.34元,较上期增加684.99%[96][97] - 报告期末,在建工程64,509,878.80元,较上期减少74.59%[96][97] - 报告期末,递延收益100,418,734.26元,较上期增加3,651.57%[96][97]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78234385.87元[147]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481597641.08元[147]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累计研发投入金额96790690.87元,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44.44%[147] 各季度财务数据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7,508,575.48元、38,325,095.80元、20,361,315.24元、131,621,297.22元[25]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6,149,160.43元、 -23,210,557.40元、 -19,291,082.07元、 -19,583,585.97元[25] 公司注册地址变更 - 2024年12月5日公司注册地址由荆州市沙市区金龙路51号变更为湖北省荆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津东路9号[14]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42.23% [31] - 公司完成5项关键技术和平台化技术攻关,获得专利授权10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含6项国防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项 [31] - 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获省部级荣誉,4人获得市级荣誉 [31] - 公司采取自主研发为主的研发模式,基于PLM系统实现北京、武汉和荆州三地高效协同研发 [37] - 公司产品研发管理采用矩阵型组织结构,由型号总指挥和型号总师领导项目团队开展研制工作 [37] - 公司打造专业高效技术研发团队,研制生产大量多频段有源相控阵雷达[52] - 公司搭建覆盖多个波段相控阵雷达使用需求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实现关键指标数据实时分析与异常预警[52] - 公司突破宽带射频在线实时校正和宽带孔径渡越补偿等技术,已应用于相关新研产品[52] - 公司在复杂任务下的智能资源调度算法在多型雷达中升级,提升波束资源调度能力等[53] - 公司在低空探测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相关产品对各类高低速低空目标在复杂环境下的探测技术取得新突破[53] - 公司某型号防空预警雷达防护设备已批量销售,正开展新型雷达防护系统研制[53] - 公司在软件化雷达架构设计领域引入开放式模块化结构,实现雷达动态重构能力[54] - 公司自主研发多域联合抗主瓣干扰算法,在强电磁环境下提升雷达探测性能[54]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28项关键子技术突破,获得发明专利8项(含6项国防专利),核心技术成熟度达7级[56]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数13个、获得数8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0个、获得数2个,合计申请数13个、获得数10个,累计申请数182个、获得数139个[58]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9679.07万元,上年度14034.94万元,变化幅度-31.04%;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4.44%,上年度19.34%,增加25.10个百分点[60] - 主要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52347.75万元,本期投入金额8691.5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38491.60万元[62] - 本期公司研发人员数量345人,上期361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42.23%,上期43.03%;研发人员薪酬合计7375.81万元,上期8586.89万元[64]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120人、本科191人、专科及以下28人;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137人、30 - 40岁146人、40 - 50岁47人、50 - 60岁14人、60岁以上1人[65] - 公司掌握相控阵雷达总体设计等多项核心技术,为高新技术等企业,建有多个科研平台,获批多个中心及实验室[66]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9679.0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44.44%;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取得发明专利56项(含8项国防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83项[6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共345人,占员工总数比重达42.23%[66] - 公司积极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66] - 2024年公司在多面阵凝视探测技术等方面取得28项关键子技术突破[173] - 2024年公司未发生违反科技伦理规范的行为[174] 公司产品与业务模式 - 公司主要产品为防空预警雷达、雷达配套装备和雷达零部件 [34] - 新型防空预警雷达产品研制周期需3 - 5年左右[45] - 军方客户已完成列装定型并批量生产的产品,列装批产阶段一般5 - 10年[45] - 公司原材料采购采用“以产定购”模式,辅以合理、适量、预测性备货[38] - 公司对各类产品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并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生产[38] - 公司产品销售包括内销和军贸出口,内销采用直销模式,军贸出口通过特定单位销售[39] - 公司雷达整机订单获取途径有单一来源、公开投标、竞争性谈判等[39] - 公司雷达整机主要为军品,定价通过公开招标、军方审价等方式[40] - 公司雷达配套装备获取订单途径有单一来源、公开招标等,定价有军方审价等方式[40] - 公司雷达零部件业务中,维修器材通过谈判或审价定价,配套部整件通过竞价比选等定价[41] - 公司是我国防空预警雷达主要生产单位之一,多个型号产品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原机械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奖等奖项[48] - 公司掌握相控阵雷达总体设计、软件化雷达、自适应抗干扰、目标分类识别、高机动高集成结构设计、相控阵天线设计和收发组件设计等7类核心技术[51] - 公司主要产品销售通常第四季度确认的收入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高,符合军工行业季节性特点[76] - 公司在防空预警雷达领域积累数十年经验,形成完备体系,保障长期市场竞争力[67] - 公司通过多项质量认证,实施可靠性保障工程,产品质量获客户高度认可[68] - 公司拥有稳定销售渠道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获客户高度认可和好评[69] - 公司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军方客户和军工集团,客户集中度较高,产品结构相对单一[7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雷达及配套装备营业收入为8864.03万元,较上年减少84.89%,毛利率减少26.77个百分点,因产品交付减少和交付产品类型差异[82][83]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为1.64亿元,较上年减少75.27%,毛利率减少14.65个百分点,因产品交付减少和交付产品类型差异[82][83]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7,066.0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8.36%;关联方销售额9,805.7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5.02%[8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3,927.9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1.15%;关联方采购额9,762.5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1.83%[89]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战略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的预警雷达企业,聚焦防空预警雷达主业,贯彻“成本领先”和“同心多元化”战略[99] - 2025年是公司“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十五五”规划布局年,将坚持军民贸协同发展等[100] - 公司将巩固巡视巡察整改成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100] - 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确保按时完成合同履约,加强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101] - 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健全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关键技术研发[101] - 公司将围绕“十四五”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开拓国内外市场,推进低空业务产业化[102] - 公司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科改示范行动”收官,提升公司治理效率[103]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议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按要求优化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等按规定履职[106]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多方面保持独立,关联交易定价公允[106]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4次股东会,采用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方式[106]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独立董事专门会议3次[107]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5名,共召开6次监事会会议[107]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4次股东会,议案全部审议通过[1
航天南湖(688552)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1 20:15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58,044,747.16元,较上年同期27,508,575.48元增长1,201.58%[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599,655.95元,较上年同期 - 16,149,160.43元增长450.48%[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1,846,766.62元,较上年同期 - 108,528,844.24元增长175.41%[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股,较上年同期 - 0.05元/股增长440.00%[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184,282,739.47元,较上年度末3,252,781,020.01元减少2.11%[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613,623,705.20元,较上年度末2,557,197,112.61元增长2.21%[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58,044,747.16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7,508,575.48元大幅增长[1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300,547,751.98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1,112,694.60元[1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62,706,813.84元,2024年第一季度亏损22,203,504.25元[16]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62,926,240.63元,2024年第一季度亏损22,203,474.25元[17]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6,599,655.95元,2024年第一季度亏损16,149,160.43元[17] - 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股,2024年为 - 0.05元/股[17] - 2025年稀释每股收益0.17元/股,2024年为 - 0.05元/股[17] - 2025年流动负债合计469,789,752.43元,2024年为594,164,134.60元[14] - 2025年非流动负债合计100,869,281.84元,2024年为101,419,772.80元[14] - 2025年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3,184,282,739.47元,2024年为3,252,781,020.01元[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6,529,710.90元,上期为 - 164,163,970.95元[20] 研发投入变化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合计27,807,903.19元,较上年同期20,790,369.83元增长33.75%[5]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87,939.31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530,578.29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19,426.79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59,335.29元,所得税影响额121,401.06元[7] 应收账款与存货变动 - 应收账款变动比例39.18%,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已交付产品、尚未收到货款[7] - 存货变动比例 - 36.43%,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交付产品、结转存货[7]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541人[10] - 前10名股东中,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持股109,556,910股,持股比例32.49%;荆州市古城国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98,059,301股,持股比例29.08%;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4,607,588股,持股比例4.33%[10] 特定时间点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1,730,236,382.1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90,026,157.05元有所增加[12]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395,270,746.8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3,330,641.98元增加[12] - 2025年3月31日存货为337,919,926.2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31,529,903.05元减少[12] - 2025年3月31日固定资产为457,978,092.41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93,232,112.34元增加[13] - 2025年3月31日在建工程为3,430,234.4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4,509,878.80元大幅减少[13] - 2025年3月31日合同负债为68,726,836.7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43,596,391.29元减少[13]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2,571,179,809.1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634,533,941.93元减少[13]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3,184,282,739.4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52,781,020.01元减少[13] 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变化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95,490,774.71元,上期为88,906,103.82元[19]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236,192.14元,上期为20,628,092.21元[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96,726,966.85元,上期为109,534,196.03元[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4,880,200.23元,上期为218,063,040.27元[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846,766.62元,上期为 - 108,528,844.24元[1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1,263,452.05元,上期为71,400,000.00元[1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5,498,911.77元,上期为125,753,761.21元[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764,540.28元,上期为 - 54,353,761.21元[1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081,596.00元,上期为1,281,365.50元[20]
航天南湖(688552) -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
2025-04-21 20:11
会计政策变更 - 2024年12月财政部发布准则,公司据此变更会计政策[3] - 2025年4月19日会议审议通过变更议案[4] - 采用追溯调整法对可比期间财务报表调整[5] 财务数据调整 - 2023年度销售费用调整后为5,050,345.39元[6] - 2023年度营业成本调整后为486,689,604.07元[6] 相关方意见 - 审计委员会、监事会认为变更合理,同意议案[6][7]
航天南湖(688552) - 2024年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报告
2025-04-21 20:11
人事变动 - 付晓、钱昊萌于2024年9月10日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及相关专门委员会职务[1] 审计委员会情况 - 2024年度审计委员会召开8次会议[2] - 调整后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比例超总人数二分之一[1] - 建议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审计机构并获通过[4] 审核工作 - 审阅2023年年度及2024年各季度报告[5] - 审核2024、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等事项[6] 审核结论 - 认为公司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5] - 认为公司内部控制运作符合要求无重大缺陷[6] - 认为孙东才具备担任财务总监等职务资格[6] 未来展望 - 2025年审计委员会将继续履职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