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材股份(688563)
icon
搜索文档
航材股份: 董事会2024年度独立董事独立性的评估专项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3-30 16:2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董事会对独立董事叶忠明、黄进、于浩的独立性情况进行评估,认为他们符合相关要求,2024年度不存在影响独立性的情形 [1] 独立董事任职情况 - 叶忠明于2021年12月起任职公司独立董事,2024年度任职时间为2024年1月1日 - 12月31日 [1] - 黄进于2021年12月起任职公司独立董事,2024年度任职时间为2024年1月1日 - 12月31日 [3] - 于浩于2022年2月起任职公司独立董事,2024年度任职时间为2024年1月1日 - 12月31日 [4] 独立性自查事项 - 包括在上市公司或其附属企业任职人员及其配偶等关系人、直接或间接持股1%以上人员及其配偶等关系人、直接或间接持股5%以上人员及其配偶等关系人、在控股股东等附属企业任职人员及其配偶等关系人、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往来单位任职人员、为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提供服务中介机构相关人员、最近十二个月内曾有上述情形人员、法规规定不具备独立性的其他人员 [2][3][5] 自查结果 - 叶忠明、黄进、于浩经自查,2024年度均不存在影响独立性情形 [2][3][5]
航材股份: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3-30 16:20
文章核心观点 展示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包括不同关联方资金占用和往来的具体数据[1]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 涉及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其他关联方及其附属企业,但均无具体占用数据[1] 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 中国航发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 与公司为同一最终控制方,核算科目为货币资金、其他非流动资产、银行存款,2024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294,825.35万元,年度往来资金发生金额(不含利息)583,415.53万元,2024年期末往来资金余额262,805.05万元,年度偿还累计615,435.83万元,往来性质为经营性往来[1]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作为控股股东,在应收账款方面,2024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3,924.80万元,年度往来资金发生金额(不含利息)24,732.72万元,2024年期末往来资金余额14,735.64万元,年度偿还累计13,921.88万元,往来性质为经营性往来,往来形成原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1] - 在应收款项融资方面,2024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9,278.99万元,年度往来资金发生金额(不含利息)9,278.99万元,往来性质为经营性往来,往来形成原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1] - 在预付款项方面,2024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0.67万元,年度往来资金发生金额(不含利息)12.91万元,2024年期末往来资金余额0.00万元,年度偿还累计13.58万元,往来性质为经营性往来,往来形成原因为采购商品、接受劳务[1] 中国航发系统内单位 - 在应收账款方面,与公司为同一最终控制方,2024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20,305.86万元,年度往来资金发生金额(不含利息)84,515.47万元,2024年期末往来资金余额40,110.40万元,年度偿还累计64,710.93万元,往来性质为经营性往来,往来形成原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1] - 在应收票据方面,2024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31,377.98万元,年度往来资金发生金额(不含利息)46,056.08万元,2024年期末往来资金余额27,814.01万元,年度偿还累计49,620.05万元,往来性质为经营性往来,往来形成原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1] - 在应收款项融资方面,2024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148.74万元,年度往来资金发生金额(不含利息)2,410.22万元,2024年期末往来资金余额2,154.71万元,年度偿还累计404.25万元,往来性质为经营性往来,往来形成原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1] - 在预付款项方面,2024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85.78万元,年度往来资金发生金额(不含利息)85.78万元,往来性质为经营性往来,往来形成原因为采购商品、接受劳务[2] 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及其附属企业 - 北京航材优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核算科目为其他应收款,2024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1,000.00万元,年度往来资金发生金额(不含利息)1,000.00万元,往来性质为非经营性往来,往来形成原因为往来款[2] 总计情况 - 2024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351,669.18万元,年度往来资金发生金额(不含利息)750,421.92万元,利息0.00万元,年度偿还累计744,192.30万元,2024年期末往来资金余额357,898.80万元[2]
航材股份(688563)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
2025-03-30 16:15
业绩相关 - 2024年实施2次现金分红,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3,625万元,员工持股平台两次分红合计1,116.63万元(含税)[66]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8.26%,总投入2.42亿元[87] 用户数据 - 无 未来展望 - 到2025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18%[140] - 到2030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20%,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30%[14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新增立项71项科研项目,其中外部科研项目7项(经费1211万元)、自主立项21项、新产品试制类29项、揭榜挂帅类14项[87] - 2024年持有专利210项,参与国家标准编制5项,发表论文20余篇[89] - 2024年年度新申请专利3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9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 其他新策略 - 发布《相关方安全环保管理提升工作方案》,创新建立“521”工作机制[129] - 2024年11月召开安全、环境、能源“三体系”合一建设启动会[156] 质量与运营 - 质量目标及工作计划完成率100%[18] - 现场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连年保持100%,A/B类设备完好率分别达99.8%、99.75%,关键工艺设备覆盖率100%,全年计量器具送检率100%[99] - 2024年交付产品错/漏检率0,检验检测报告、合格证明文件差错0[99] - 2024年重点项目任务完成率100%,产品合同履约率100%,批产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9.9%,顾客满意度平均96.9分[102] 供应链管理 - 2024年编制和修订公司供应链管理体系文件44份,其中新编33份、修订11份[107] - 供应链管理专题培训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107] - 2024年供应商总数1420家,其中与科研生产相关495家,其他类925家;新增供应商总数262家,其中与科研生产相关52家,其他类210家[108] 环保与能耗 - 环保投入为465.60万元,排放物100%合规处理并达标排放[18][115][163] - 2024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90%,万元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3.87%[160] - 2024年天然气用量9.97万立方米,汽油用量47.96吨[160] - 2024年外购电力3590.70万千瓦时,外购热力32157.15百万千焦[160] - 2024年综合能耗5690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0194吨标准煤/万元[160] - 2024年二氧化碳总量24859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二氧化碳排放量0.0848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160] - 2024年安装两套软化水装置,软化水量为10立方米/小时[162] - 处理并回收工业固体废弃物约达25吨[172] 员工相关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员工总数为924人[184] - 男女员工比例为2.92 : 1,少数民族员工比例为3.68%,员工流失率为17.26%,科研类员工比例为33.23%,中层以上管理员工比例为35.17%[185] - 按学历划分,博士54人,本科169人,硕士229人,大专及以下472人[185] - 按年龄划分,51岁以上占5.84%,41至50岁占14.35%,31至40岁占24.18%,30岁以下占18.29%[185] - 2024年公司员工社会保险覆盖率100%[190] - 2024年公司员工体检覆盖率100%[190] - 公司劳动合同签订比例为100%[185] 党建与制度 - 2024年召开党委会23次,三重一大前置讨论议题64项,决策议题35项[44] - 报告期内公司有341名党员,其中7名预备党员[45] - 组建3支院级、7支公司级“铸心”新长征党员突击队,实现金属存货压降1.6亿元[46] - 基层党组织对内开展丝绸之路共建项目11个,对外开展牵手提升项目7个[48] - 2024年制定30条重点任务台账推动党纪学习教育[50] - 创作廉洁文化微视频1条,举办廉洁文化主题宣传展2次,提炼廉洁文化口号3个[53] - 基层党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75次,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专题学习8次[54] - 公司现行有效制度270个,2024年制定及修订制度115项[58] - 针对独立董事改革修订7项内部制度[58] - 截至报告期末,董事会成员共9名[60] - 2024年开展7项审计工作,制定修订3份审计相关制度文件[79] 培训与活动 - 完成培训234项,合计时长21,459小时,教育培训经费投入171.31万元[18] - 2024年公司共组织董监高及业务骨干培训25场,累计参与167人次[76] - 2024年公司组织调研8次,邀请董监事参加专题工作会2次,日常沟通交流会24次[63] - 2024年召开网络互动和现场互动结合的业绩说明会1场,网络互动业绩说明会2场[69] - 2024年主动组织机构现场调研4次,发布投资者活动记录表4次[72] - 工会累计自主开展活动18次,参赛职工400余人次[196] - 公司开展“关心关爱”青年员工座谈会[196] - 公司举办“三八”国际妇女节插花活动[196] - 公司举办“声动航材”职工合唱大赛[200]
航材股份(688563) - 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3-30 16:15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获准发行9000万股,每股发行价78.99元,募集资金总额710910.00万元,净额689563.39万元[2] - 2024年募集资金总额为689563.39万元[18][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募投项目222411.13万元,未使用金额467152.26万元[4] - 2024年度直接投入募投项目7365.0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229776.13万元,未使用金额459787.26万元[4] - 2024年度累计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金额9297.80万元,累计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金额13480.27万元[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03484.53万元[4] - 2024年度利息收入9297.83万元,扣除手续费0.03万元,未置换支付发行费用217.01万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银行账户存储余额4397.74万元,中信银行账户30679.60万元,招商银行账户47341.90万元,北京航材优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账户21065.29万元[6] 资金使用与管理 - 公司拟使用不超37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7] - 报告期内,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金额共370000.00万元[8] - 2024年度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37亿元进行现金管理[22] - 2024年度公司未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2] - 2024年度公司未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22] - 报告期内,公司无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对外转让和置换情况,无违规使用募集资金情形[10][1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投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金额为1.196601亿元[22] 项目投入进度 - 航空高性能弹性体材料及零部件产业项目累计投入进度为40.91%[18][20] - 航空透明件研发/中试线项目累计投入进度为1.69%[21] - 大型飞机风挡玻璃项目累计投入进度为5.71%[21] - 航空航天钛合金制件热处理及精密加工工艺升级项目累计投入进度为4.71%[21] - 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100.00%[21] - 承诺投资项目累计投入进度为36.38%[21]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29.94%[21] 市场需求与展望 - 预计未来每年我国高温合金需求约5.82万吨[22] - 未来10年军用航空发动机带来的年需求量约为1.18万吨[22] - 航空发动机用各类叶片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0%[22] - “十四五”期间工业发电、管道增压等市场高温合金需求量分别是12万吨、4.2万吨[22] - 近年来燃气轮机市场对高温合金的年需求量约为3.3万吨[22] - 截至2025年初,中国商飞累计获得的C919订单接近1500架[22]
航材股份(688563) - 关于中国航发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24年度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2025-03-30 16:1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股东为中国航发[2] 业绩总结 - 2024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76亿元[19] - 2024年拨备前利润总额2.8亿元[19] - 2024年实现净利润1.52亿元[19]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资产总额378.34亿元,自营贷款及贴现资产余额145.9亿元[18] - 2024年末负债总额355.87亿元,吸收成员单位存款349.08亿元[18] - 2024年末期末净资产22.47亿元[18] 风险与指标 - 2024年主要风险为操作和信用风险,总体可控[5] - 2024年末资本充足率为11.82%,目标值≥10.5%[22] - 流动性比例为67.02%,目标值≥25%[24] - 各项贷款/(各项存款+实收资本)为40.07%,目标值≤80%[24] - 集团外负债总额占比为0.00%,目标值≤100%[24] - 票据承兑余额/总资产为0.27%,目标值≤15%[24] - (票据承兑+转贴现转出)/资本净额为23.46%,目标值≤100%[24] - 投资总额/资本净额为60.11%,目标值≤70%[24] - 固定资产净额/资本净额为0.50%,目标值≤20%[24] 其他 - 公司计划财务部编制3人,负责日常核算与监督[20] - 公司实现会计凭证99%以上自动生成[21] - 中国航发财务监管指标符合规定要求[25] - 未发现对公司存放资金有安全隐患事项[27]
航材股份(688563) -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2025-03-30 16:15
业务进展 - 2024年15种合金涉及近20项产品、11种合金分别在陆续认证和推进认证[1] - 2024年航空、航天、船舶领域分别争取到近百种、百余种、几十种新产品[1] 合同协议 - 2024 - 2030年与国外某客户签署长期框架协议,累计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约21亿元[1] 股权变动 - 2024年6月航发优材(镇江)钛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77%股权无偿划转至控股股东,现已启动股权注入工作[2]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总投入2.42亿元,同比增长18.8%,占营业收入比重8.26%,申报专利38项,发表论文20余篇[3] - 2024年“揭榜挂帅”类研发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30.35岁,博士占比30%[3] 财务数据 - 2024年两个金属专业存货同比下降16,606.46万元,募集资金理财收益9,297.80万元[5] - 2024年实施两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23,625万元[11] - 2024年度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2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135,900,000元,占2024年度可供分配利润的25.98%[11] - 2024年累计实现现金分红21,690万元,占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的37.33%[11] 制度建设 - 2024年修订发布4项制度文件,修订8项内部制度,制定1项内部制度[7] 投资者沟通 - 2024年组织回答“上证e互动”问题61项,召开业绩说明会3场,发布投资者活动记录表4次,电话、邮箱回答投资者问题30次[9] - 2025年每季度交流沟通投资机构、证券分析师不低于10家[10] 管理措施 - 2024年组织经理层成员差异化签订《2024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13] - 2025年持续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组织签订《2025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2025 - 2027年度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13] 行动方案 - 2024年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推动公司发展[14] - 2025年持续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评估调整[14]
航材股份(688563) - 关于聘任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2025-03-30 16:15
人事变动 - 公司于2025年3月27日聘任仝电涛为证券事务代表[1] - 仝电涛任职至第二届董事会届满[1] 人员信息 - 仝电涛1982年出生,本科,高级会计师[4] - 曾任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业务经理[4] - 现任公司证券部部长兼综合管理部副部长[4] 联系方式 - 证券事务代表电话010 - 62457705[1] - 传真010 - 62497510[1] - 邮箱info@baimtec.com[1] - 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永翔北路5号[1]
航材股份(688563) - 2024年度外部审计机构履职情况评估报告
2025-03-30 16:15
审计机构聘任 - 公司聘请致同作为2024年年度审计机构[1] - 经会议审议同意聘任致同[2] 致同情况 - 2023年致同收入总额27.03亿元,审计业务22.05亿,证券业务5.02亿[1] - 2023年致同上市公司审计客户257家,收费3.55亿元[1] 审计工作 - 致同对公司2024年财报及内控有效性审计并出专项报告[3] - 致同与公司沟通按时提交工作满足披露要求[4] 评估结果 - 公司评估致同具备独立性和业务资格能满足要求[5] - 致同执业胜任无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权益行为[5] - 审计结果表明公司财报公允,程序严谨结论可信[5]
航材股份(688563)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5-03-30 16:15
业绩总结 - 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无重大和重要缺陷[3][4][1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和营收占比均为100%[8] 未来展望 - 2024年推进内控工作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18] - 2025年常态化开展内控自评和监督评价[18] - 2025年修订重大经营风险专项评估管理制度[18] 其他新策略 - 完成2023年度全部内控缺陷整改[17] - 报告期内4项非财务内控一般缺陷已整改[15]
航材股份(688563) - 2024年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报告
2025-03-30 16:15
公司治理 - 2024年12月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第二届审计委员会成员与第一届一致,独立董事占比2/3[1] 审计会议 - 2024年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共召开8次会议,审议事项32项[2] 未来展望 - 2025年度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将继续履职,提高专业水平和决策能力[7] 内部建设 - 报告期内公司建立较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内审工作开展有效[6] - 报告期内公司建立较完善内部治理机构和制度体系,内控建设成效良好[6] - 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重大问题[6] - 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内部控制方面重大或重要缺陷[6] 沟通协调 - 报告期内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协调公司相关部门与外部审计机构充分沟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