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帆科技(688596)

搜索文档
正帆科技(688596)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上市之保荐总结报告书
2025-05-09 17:16
融资情况 - 公司以简易程序发行股票9,437,854股,募资182,999,989.06元,净额178,725,108.14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使用完毕且合规[16] 公司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为28,360.6254万元[8] 证券发行与上市 - 2022年10月19日发行证券,10月28日上市[9] 督导与合并 - 原国泰君安督导至2024年12月31日,海通证券督导期为2023年8月21日至2024年12月31日[2][3] - 国泰海通与原海通证券换股吸收合并于2025年3月14日完成交割[3]
正帆科技(688596)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年度跟踪报告
2025-05-09 17:01
融资与上市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9,437,854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9.39元,募集资金总额182,999,989.06元,净额178,725,108.14元[1] - 本次发行证券于2022年10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 保荐督导 - 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3年8月2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 - 持续督导期为2024年1月2日至2024年12月31日[2] 核查报告 - 2024年4月29日,保荐机构发表多项核查意见及现场检查报告[6] - 2024年5月14日,保荐机构发表年度跟踪报告及保荐总结报告书[7] 业绩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54.69亿元,较2023年增长42.63%[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8亿元,较2023年增长31.50%[21]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39%,较2023年减少0.16个百分点[23] - 2024年度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度增长39.14%[36] 知识产权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获得知识产权数量合计360项[37] - 2024年公司发明专利新增申请数37个、获得数22个[37] 募集资金使用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826,600,231.94元,余额为0元[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39,324,092.72元,余额为0元[42] 股权情况 - 报告期初控股股东风帆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正帆科技50789260股股份,期末未变[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史可成年末持股2178000股,较年初增加1089000股[48]
正帆科技(688596) - 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07 16:45
报告发布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4] 业绩说明会 - 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15日15:00 - 16:00召开[4][5][6][7] - 召开方式为网络互动,地点在价值在线(www.ir - online.cn)[4][5][6] - 投资者可于2025年5月15日前会前提问[4][7] 参会人员 - 参加嘉宾有董事长俞东雷、独立董事余显财、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兼董秘郑鸿亮[6] 联系信息 - 联系人是证券事务部,电话021 - 54428800 - 6223,邮箱ir@gentech - online.com[8] 查看途径 - 投资者可通过价值在线或易董app查看说明会情况及主要内容[8]
正帆科技: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稳健提升,看好OPEX业务增长潜力-20250505
东吴证券· 2025-05-05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正帆科技业绩稳健提升,非设备类业务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同比略有下滑但研发投入维持高位,存货和合同负债同比下滑,24Q4现金流同比回正,工艺介质供应系统、GasBox、MRO业务增长潜力较强,考虑产品结构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835|5,469|6,622|7,939|9,599| |同比(%)|41.78|42.63|21.08|19.89|20.9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01.34|527.75|727.12|958.29|1,274.63| |同比(%)|55.10|31.50|37.78|31.79|33.01|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37|1.81|2.49|3.28|4.36| |P/E(现价&最新摊薄)|27.52|20.93|15.19|11.53|8.67|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7.19元,一年最低/最高价23.72/43.50元,市净率3.02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10,862.67百万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2.33元,资产负债率63.94%,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292.09百万股 [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54.69亿元,同比+42.63%,归母净利润5.28亿元,同比+31.50%,扣非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43.80%;2025Q1单季营收6.77亿元,同比+14.94%,环比 - 65.61%,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38.23%,环比 - 82.45%,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50.77%,环比 - 86.25% [8] 盈利能力与研发投入 - 2024年毛利率26.02%,同比 - 1.09pct,销售净利率10.40%,同比 - 0.64pct,期间费用率14.22%,同比 - 1.87pct,研发费用率6.39%,同比 - 0.16pct,研发投入3.49亿元,同比+39.14%;2025Q1单季毛利率26.40%,同比 - 1.00pct,环比+2.42pct,销售净利率5.26%,同比 - 0.69pct,环比 - 5.06pct [8] 存货与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4Q4末,合同负债16.16亿元,同比 - 30.76%,存货29.72亿元,同比 - 11.99%,Q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81亿元,同比回正,环比+17.39%;截至2025Q1末,存货30.94亿元,同比 - 20.16%,合同负债17.77亿元,同比 - 29.97%,2025Q1经营性现金流 - 0.99亿元,环比转负 [8] 业务发展情况 - 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在国内领先,服务头部泛半导体行业客户;GasBox产品向国内头部厂商批量供货,处于国内供应商领先地位;MRO业务快速成长,国内布局14个服务点;前驱体突破技术壁垒,完成产线建设 [8]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6,681|9,016|10,927|13,308|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2,677|2,616|2,534|2,434| |资产总计(百万元)|9,357|11,632|13,461|15,742| |流动负债(百万元)|4,816|6,352|7,211|8,202|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008|1,008|1,008|1,008| |负债合计(百万元)|5,823|7,360|8,219|9,21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3,451|4,182|5,142|6,419|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83|90|100|113|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3,534|4,272|5,242|6,532|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469|6,622|7,939|9,599|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4,046|4,752|5,665|6,820|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23|23|26|29| |销售费用(百万元)|82|113|127|144| |管理费用(百万元)|322|497|556|624| |研发费用(百万元)|349|464|516|576| |财务费用(百万元)|24|28|24|20| |营业利润(百万元)|595|770|1,016|1,353| |利润总额(百万元)|590|773|1,019|1,355| |净利润(百万元)|569|734|968|1,28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28|727|958|1,275|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81|2.49|3.28|4.36| |毛利率(%)|26.02|28.24|28.65|28.95| |归母净利率(%)|9.65|10.98|12.07|13.28| |收入增长率(%)|42.63|21.08|19.89|20.9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1.50|37.78|31.79|33.01|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99|628|529|681|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410)|(100)|(85)|(70)|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72|56|33|1|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560|584|477|611|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122|144|150|153| |资本开支(百万元)|(423)|(67)|(52)|(37)|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432)|(267)|(642)|(840)| |每股净资产(元)|11.89|14.40|17.71|22.11|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292|292|292|292| |ROIC(%)|14.90|14.17|16.26|18.23| |ROE - 摊薄(%)|15.29|17.39|18.64|19.86| |资产负债率(%)|62.23|63.27|61.06|58.51|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0.93|15.19|11.53|8.67| |P/B(现价)|3.18|2.63|2.13|1.71| [9]
正帆科技:OPEX带动公司业绩高增,新能源等市场持续开拓
华安证券· 2025-05-05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正帆科技发布2024年度及2025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营收约54.7亿元,同比增长约42.6%,归母净利润约5.3亿元,同比增长约31.5%,毛利率约26.0%,同比下降约1.1pct;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约6.8亿元,同比增长约14.9%,环比下降约65.6%,归母净利润约0.3亿元,同比增长约38.2%,环比下降约82.5%,毛利率约26.4%,同比下降约1.0pct,环比增长约2.4pct [5] - 2024年公司营收稳健增长归因于市场竞争力增强、产品和服务市场占有率提升、OPEX类业务收入高速增长、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市场开拓;利润高增归因于营业收入规模增长、运营能力提升、OPEX业务占比提升 [5] - 非设备类业务高增成业绩成长动力,2024年收入占比达31.0%,新签合同占比44.8%,25Q1收入占比提升至43%;其中核心零组件24年营收占比12.8%,新增产品品类并优化布局;气体及先进材料24年营收占比9.9%,产能项目建设顺利且并购气体公司丰富品类;MRO 24年营收占比8.2%,2024年同比增长123.4% [6] - 2024年新兴市场增长至11.5%,新能源方面氢气产品供加氢站、储能材料领域提供气体材料及设备;新材料方面为先进制造业提供表面处理材料、为精细化工行业建设气体岛 [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6/9.86/13.17亿元,对比此前预期的2025 - 2026年利润7.64/10.46亿元有所下调,对应PE为15.16/11.01/8.25X [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收盘价37.19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43.50/23.72元,总股本292百万股,流通股本292百万股,流通股比例100%,总市值108.6亿元,流通市值108.6亿元 [1]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469|7142|9092|11771| |收入同比(%)|42.6%|30.6%|27.3%|29.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28|716|986|1317| |净利润同比(%)|31.5%|35.7%|37.7%|33.5%| |毛利率(%)|26.0%|26.6%|26.8%|27.1%| |ROE(%)|15.3%|16.2%|18.2%|19.6%| |每股收益(元)|1.88|2.45|3.38|4.51| |P/E|18.91|15.16|11.01|8.25| |P/B|2.99|2.45|2.01|1.61| |EV/EBITDA|13.44|10.08|6.98|4.63| [10]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资产项目,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负债项目,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利润项目和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现金流量项目 [11]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如营业收入同比、毛利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11] - 每股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等;估值比率包括P/E、P/B、EV/EBITDA等 [11]
正帆科技(688596):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稳健提升,看好OPEX业务增长潜力
东吴证券· 2025-05-04 17: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正帆科技业绩稳健提升,非设备类业务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同比略有下滑但研发投入维持高位,存货和合同负债同比下滑,24Q4现金流同比回正,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业务持续扩张,GasBox、MRO业务增长潜力较强,考虑产品结构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7.19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23.72/43.50元,市净率3.02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108.63亿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2.33元,资产负债率63.94%,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2.92亿股 [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54.69亿元,同比+42.63%,归母净利润5.28亿元,同比+31.50%;2025Q1单季营收6.77亿元,同比+14.94%,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38.23% [8] 盈利能力情况 - 2024年毛利率26.02%,同比-1.09pct,销售净利率10.40%,同比-0.64pct;2025Q1单季毛利率26.40%,同比-1.00pct,销售净利率5.26%,同比-0.69pct [8] 存货与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4Q4末,合同负债16.16亿元,同比-30.76%,存货29.72亿元,同比-11.99%,Q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81亿元,同比回正;截至2025Q1末,存货30.94亿元,同比-20.16%,合同负债17.77亿元,同比-29.97%,2025Q1经营性现金流-0.99亿元 [8] 业务发展情况 - 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在国内领先,服务头部泛半导体行业客户;GasBox向国内头部厂商批量供货,处于国内供应商领先地位;MRO业务快速成长,国内布局14个服务点;前驱体突破技术壁垒,完成产线建设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27/9.58亿元,预计2027年为12.7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5/12/9倍 [8] 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的预测数据,如2025E营业总收入66.22亿元,归母净利润7.27亿元等 [9]
正帆科技(688596):以客户为中心,“三位一体”打造长期增长体系
长江证券· 2025-05-03 09: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1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较早为泛半导体行业客户提供超高纯工艺介质供应系统的专业供应商,有独特技术优势,发展了流体系统装备、高纯气体等产品和业务,还能提供 MRO 综合服务 [4][7] - 公司业务分 CAPEX 和 OPEX 两类,近年成长得益于下游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随着客户新建产能投产达产,滞后的 OPEX 有望上升成业务成长动力 [4][7]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 69.9 亿元、87.8 亿元、108.5 亿元,归母净利润 7.0 亿元、9.3 亿元、11.5 亿元,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15x、12x、9x [10][11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 2009 年正帆有限成立,先后收购正帆半导体、正帆超净,2012 年布局医药和高纯特种气体业务,2015 年向高壁垒领域迈进,2020 年科创板上市,后设多家子公司扩充布局 [18][22] - 公司战略是为客户提供关键系统、核心材料和专业服务三位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业务分 CAPEX 和 OPEX 两类 [21][23] 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收 54.69 亿元,同比增 42.63%,2020 - 2024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 49.02%,集成电路领域有望成重要成长驱动力 [32] - 2023 年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其他泛半导体、生物医药占营收比重分别为 38%、38%、7%、8%;电子工艺设备、生物制药设备、气体和先进材料、MRO 占营收比重分别为 76%、8%、11%、6% [32] - 2023 年整体毛利率 27.1%,集成电路和光伏毛利率分别为 25.8%和 27.7%,电子工艺设备、生物制药设备、气体和先进材料毛利率分别为 27.6%、24.0%、19.2% [37] - 2023 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7%、7.4%、0.4%和 6.5% [39]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5.28 亿元,归母净利率 9.7% [43] - 2024 年上半年新签合同 39.4 亿元,半导体行业新签合同同比增 11.4%,占比 50%;截至 2024H1,在手合同 82.0 亿元,同比增 45.6%,半导体行业占比 52% [44] CAPEX 业务 介质供应系统 - 客户群是泛半导体 FAB 制造厂商,系统将高纯气体、湿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至工艺机台,核心产品满足纯度、工艺、安全控制需求 [46] - 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处于产业链中游,业务成本超 60%来自原材料,公司完成部分关键设备制造后在客户现场安装材料部件 [49] - 估算 2023 年国内集成电路领域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市场规模约 23 亿美元,海外有东横化学、帆宣科技、法液空等头部企业 [55][57] 工艺设备 - GASBOX 是泛半导体工艺设备模块与子系统业务核心产品,为设备制程精密供气并防泄漏,含多种组件 [66] - 2023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 366 亿美元,国产化率 12%左右,GASBOX 在原材料成本占比约 10%,海外制裁或加速零部件国产化 [69] - 公司 Gas Box 产品应用于多种半导体制造核心工艺设备,已向国内头部厂商批量供货,2023 年鸿舸半导体营收 4.73 亿元,净利润 0.68 亿元 [76] OPEX 业务 关键材料 - 电子工业气体分电子特气和电子大宗载气,电子特气应用于多工艺环节,有高附加值和技术壁垒,电子大宗气作环境、保护等气应用于各环节 [79][87] - 全球和中国大陆电子特气市场规模 2020 年分别为 41.85 亿美元和 174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 60.23 亿美元和 317 亿元;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 2020 年分别为 16.59 亿美元和 78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 20.41 亿美元和 122 亿元 [91] - 公司电子气体业务包括特气、大宗气等,多地建生产基地,部分项目已投产,2023 年收入 4.2 亿元,毛利率 19.2% [103][108] 专业服务 - 专业服务包括 MRO 和 Recycle 业务,现阶段 MRO 贡献主要收入 [110] - MRO 为客户已建成设备提供后续配套服务,公司有综合服务能力,2023 年收入 2.23 亿元,毛利率 40.11% [110][114] - Recycle 为客户开发部分气体和湿化学品工艺介质循环再利用服务 [110]
正帆科技(688596):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实现快速增长,OPEX业务成长逻辑持续兑现
华西证券· 2025-04-29 1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上次评级也是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和利润实现快速增长,OPEX业务成长逻辑持续兑现,2025年有望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维持“增持”评级 [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 [2] 营收端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4.69亿元,同比+42.63%,主要因市场占有率提升和OPEX类业务高速增长;分行业看,集成电路、泛半导体、生物医药、其他行业收入分别同比+85%、+2%、+23%、+75%;分产品看,电子工艺设备、生物制药设备、气体和先进材料、核心零组件、MRO收入分别同比+39%、+11%、+29%、+58%、+118%,OPEX业务收入占比达31.0%(新签合同占比44.8%) [3]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77亿元,同比+14.94%,增速放缓系季节性波动,OPEX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3%,IC行业收入占比51.2%,基于在手订单,2025年公司收入端有望延续快速增长 [3] 盈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28亿元,同比+31.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43.80%;销售净利率为10.40%,同比-0.64pct;扣非后归母净利率为8.93%,同比+0.08pct;整体毛利率26.02%,同比-1.09pct;期间费用率14.22%,同比-1.86pct [4] - 2025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0.34/0.25亿元,同比+38.23%/+50.77%,扣非盈利水平有所提升;毛利率26.40%,同比-1.00pct;期间费用率25.58%,同比+2.43pct,推测坏账计提转回和政府补贴增厚利润端表现 [5] OPEX业务布局 - 公司在巩固CAPEX业务竞争优势同时,OPEX业务成业绩持续成长重要动力 [6] - 核心零组件主要产品向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公司批量供货,受益零部件国产替代 [7] - 气体及先进材料方面,可转债募投项目布局电子气体和电子大宗气,铜陵基地投建前驱体制造基地覆盖20余种产品 [7] - MRO针对客户介质输配送系统提供后续服务,具备半导体工艺设备维保服务能力 [7] 投资建议 - 调整2025 - 2026年公司营收预测为73.17、96.71亿元(原值为71.46和90.43亿元),分别同比+34%、+32%;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49、10.75亿元(原值为7.96和10.93亿元),分别同比+42%、+44%;对应EPS为2.56、3.68元(原值为2.74和3.76元) [8] - 新增2027年公司营收预测123.13亿元,同比+27%;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44亿元,同比+34%;EPS为4.94元 [8] - 2025/4/28日收盘价38.78元对应PE分别为15、11和8倍,维持“增持”评级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835|5,469|7,317|9,671|12,313| |YoY(%)|41.8%|42.6%|33.8%|32.2%|27.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01|528|749|1,075|1,444| |YoY(%)|55.1%|31.5%|41.9%|43.6%|34.3%| |毛利率(%)|26.9%|26.0%|26.7%|26.7%|26.6%| |每股收益(元)|1.47|1.88|2.56|3.68|4.94| |ROE|13.4%|15.3%|16.8%|19.4%|20.7%| |市盈率|26.38|20.63|15.13|10.54|7.85|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 [12]
正帆科技俞东雷年报致辞:我们将长期坚持“卖镐人”和“卖水人”的业务定位
和讯财经· 2025-04-29 12:27
财务表现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5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3% [1][8] - 扣非归母净利润4.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 [1][8] - 经营性现金流4亿元,同比增长245% [1][8] - 半导体产业收入占比提升至50%,非设备类(OPEX)业务收入占比首次突破30% [1][8] 业务战略 - 坚持"三位一体"业务定位:制程关键系统、核心工艺材料、专业运维管理 [2][9] - 依托CAPEX业务拓展OPEX业务:2024年OPEX业务收入占比31%,同比增长58.5%;2025年Q1进一步提升至43% [3][9] - 同游扩张战略:通过技术研发、收购兼并等方式扩展产品线(如scrubber/chiller/二手设备翻新等) [4][9] - 同源技术行业外溢:向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拓展 [5][9] 市场与行业 - 半导体领域收入占比达50%,预计2025年进一步提升 [8][9] -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市场成为拓展方向 [9] - 地缘政治变化带来机遇与挑战,公司强调战略定力 [9] 组织与团队 - 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吸引行业顶尖人才 [6] - 通过激励机制和高效管理平台提升组织能力 [6][9] - 强调数智化、去中心化运营平台的内生动力 [9] 未来展望 - 2025年预计半导体收入占比和OPEX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9] - 海外市场拓展及收并购项目将强化泛半导体领域服务能力 [9] - 聚焦长期主义,打造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5][9]
正帆科技年报:24年营收利润增长43%/44% OPEX业务持续增长,25年Q1扣非净利润
和讯财经· 2025-04-29 11:1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43%,扣非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32% [2]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49%/60%/44% [2] - 2024年加权平均ROE为16%,较2020年提升3.99个百分点 [2] - 2025Q1收入6.77亿元,同比增长14.94%,归母净利润3442万元,同比增长38.23%,扣非归母净利润2463万元,同比增长50.77% [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99亿元,同比增长245% [4] 业务结构 - OPEX业务2024年占比31%,同比增长58.5%,2025Q1占比提升至43% [4][7] - 核心零组件/气体和先进材料/运维保障业务收入分别为7/5.4/4.5亿元,同比增长58%/29%/118% [7] - 半导体行业收入占比超过50%,新能源/新材料等OTH收入占比从9.3%提升至11.3% [8] - 全国已建立14个MRO服务站点,新增半导体工艺设备ESC维保服务 [7] 战略布局 - CAPEX业务向OPEX转型战略成效显著,形成核心零组件+气体和先进材料+MRO的业务结构 [4][7] - 实施"同游扩张"战略:新增Chemical Box/Bubbler/Scrubber/Chiller等产品线,生物医药向耗材领域拓展 [7] - 平台型气体供应商格局初现,半导体工艺设备零部件及技术服务成为新方向 [7][11] - 加速出海布局,开拓海外市场 [11] 研发与产能 - 在建项目投产和产能爬坡持续强化OPEX业务发展 [7] - 通过自主研发、收购兼并或合作生产模式扩展业务 [11] 股东回报 - 2024年累计股票回购金额8000余万元用于员工激励 [11] - 现金分红1.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超3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