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000069)

搜索文档
首届汕头康博会开幕!123行动计划打造“国际健康华侨城”
南方都市报· 2025-08-09 13:37
大会概况 - 2025首届汕头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健康产品博览会于8月8日在汕头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主题为"健康中国 活力汕头" [1] - 大会吸引300余家企业参展 涵盖中西医药 医美保健 健康食品等领域 现场设置AI医疗和义医义诊区 [3] - 现场发布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10条举措 与7家国际商会达成战略合作 签约13个项目 启动12个重点项目落地 [3] 产业发展历史 - 汕头大健康产业历史悠久 宋元时期潮阳县惠民药局已开始施仁济世 官府补贴为民解疾 [6] - 汕头开埠后 华侨和慈善团体兴医办厂 著名爱国华侨胡文虎创办永安堂制药厂 生产"虎标万金油"驰名海内外 [6] - 改革开放后产业多元化发展 涌现医学影像设备 抗原检测试剂 营养保健食品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 [6] 产业现状 - 汕头拥有165家"四上"企业 覆盖化学制药 生物医药 现代中药 医疗器械 健康食品 智慧康养和高端医疗服务全产业链 [8] - 局部抗感染药物占全国九成以上市场 湿润烧伤膏成为国际创伤救治的"中国名片" [8] - B超等高端医疗器械远销欧美 日韩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未来发展计划 - 汕头将推进"一港二区三工程"123行动计划 构建中国(汕头)燕窝港 打造辐射全国及东南亚的燕窝产业枢纽 [10] - 联动总部经济区和临港智造区两大平台 招引超百家大健康企业设立总部及生产基地 [10] - 实施创新医药培育 医美康养融合 健康食品提升三大工程 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10] - 目标建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打造"国际健康华侨城" [10]
多家上市文旅企业发布半年报预告,几家欢喜几家忧?
搜狐财经· 2025-08-07 18:45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7日,25家A股上市文旅企业中15家预计合计亏损约40亿元,反映行业普遍承压[1] - 亏损主因包括"旺丁不旺财"市场趋势、经济转型、房地产下行及消费需求个性化(注重情绪价值、务实消费)等多重因素叠加[1] - 行业呈现"高频化、分层化、下沉化"特征,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总人次达32.85亿(同比+20.6%),花费3.15万亿元(同比+15.2%),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及花费增速显著高于城镇(人次+30.6%,花费+30.1%)[11] 企业亏损情况 - 华侨城A(000069 SZ)亏损额最高,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23-29亿元(同比增亏117.77%-174.58%),主因结转项目收入及毛利率同比下降[3] - 华天酒店(000428 SZ)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0.95-1.25亿元,资产结构中重资产占比过高导致"资产重、盈利弱、转型难"恶性循环[5] - 盈新发展(000620 SZ)、长白山(603099 SH)、大连圣亚(600593 SH)出现盈转亏,其中盈新发展亏损1.29-1.9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0.458亿元),主因房地产项目交付减少[6] 盈利企业亮点 - 锦江酒店(600754 SH)盈利最高,预计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57.53%至-52.81%),扣非净利润3.9-4.1亿元(同比+0.38%-5.53%)[7] - 祥源文旅(600576 SH)预计归母净利润0.9-0.97亿元(同比+51.44%-63.22%),通过"投资运营一体化"战略及轻资产托管业务实现增长[10] - 桂林旅游(000978 SZ)归母净利润800万元(一季度亏损0.13亿元),客流量回升及收回欠款5434万元(含坏账转回1999万元)推动业绩改善[8] 市场趋势与机遇 - 亲子家庭类(如主题公园)成为资本青睐领域,海昌海洋公园股权收购、大连圣亚控制权变更等案例显示该细分市场盈利潜力[11][12] - 暑期市场数据亮眼:文旅预订增速+38%,暑运旅客量9.53亿人次(同比+5.8%),亲子游占比超60%,避暑游/研学游订单+70%[12] - AI技术将重塑行业价值链,应用场景包括个性化旅行建议、沉浸式体验、智慧化运营等,推动企业数字化升级[13][14] 竞争格局变化 - 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巴巴、抖音、美团)跨界进入酒旅预订市场,加剧行业"外卷"[13] - 酒店业面临RevPAR同比下滑8%(暑期数据),主因入住率下降及供应量持续增长[12] - 行业内部存量竞争(内卷)与外部跨界竞争(外卷)交织,倒逼商业模式创新[13]
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被华侨城集团“拉黑”
齐鲁晚报· 2025-08-05 08:35
公司处罚信息 - 华侨城集团发布对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的黑名单处罚 [1] - 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因违反华侨城集团采购及供应商管理规定被暂停投标资格 [1] 公司背景 - 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 由湘潭市泥木合作社发展而来 [2] - 公司历经多次合并与重组 包括株洲基本建设工程队 湘潭市工程局等 [2] - 1983年更名为湖南省第三工程公司 2008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启用现名 [2] - 现为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企业 简称湖南建投三建集团 [2]
房地产行业周度观点更新:如何看待产业政策的节奏和空间?-20250803
长江证券· 2025-08-03 22:15
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11] 核心观点 - 7月政策预期不应过高 但9月至Q4产业政策具备较强宽松预期 止跌回稳需进一步政策加码[2] - 行业量价快速下行阶段可能已过 核心区和优质房产存在结构性亮点[4] - 优质地产股当前股价较去年底部溢价不大 顺周期板块估值抬升提供补涨空间[4] - 建议关注轻库存、区域优质、产品力强的龙头房企 以及现金流稳定的经纪、商业地产和央国企物管[4] 市场表现 - 本周长江房地产指数下跌2.76% 跑输沪深300指数1.01个百分点 行业排名24/32[5] - 年初至今累计下跌0.45% 跑输沪深300指数3.50个百分点 行业排名29/32[5] - 开发类公司周度平均下跌6.02% 物业类下跌4.07% REITs类上涨0.64%[14] 政策动态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6] - 上海推进"两旧一村"改造 计划2024-2026年启动6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今年计划启动25个[6] - 北京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给予支持[18] 销售数据 - 37城新房成交面积四周滚动同比下降19.1% 较上周扩大7.2个百分点[7] - 19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四周滚动同比下降2.3% 较上周收窄3.0个百分点[7] - 7月37城新房成交同比下降18.3% 19城二手房下降4.4% 12城合计下降15.7%[7] - 年初至今37城新房累计下降4.9% 19城二手房累计增长15.3%[7] 政策空间分析 - 常规政策空间包括首付、利率、税费和限购等因城施策措施[8] - 超常规政策空间包括:房贷结构性工具、公积金贷款降息提额、大中城市旧改货币化等[8] - 防风险框架下产业政策目标明确 政策空间充足 未来宽松只是节奏问题[8]
7月“武汉好房”卖得好 准四代住宅开盘3小时销售额破亿元
长江日报· 2025-08-03 08:45
武汉房地产市场回暖 - 7月武汉新建商品房网签10405套,同比增长13%,新建商品住房网签8212套,同比增长5% [1] - 业内专家认为武汉房地产市场回暖态势明显,优质地块争抢激烈,好房与土地市场形成正向共振 [1] - 华侨城红坊项目7月来访量达750多组,认购80套左右,登顶2025年1-7月全市网签榜单第一 [2] 高品质住宅受青睐 - 华侨城·天荟项目开盘3小时销售额达1亿多元,128平方米四房因7.9米面宽阳台、高楼层观湖视野和98%得房率受购房人青睐 [3] - 购房者表示当前政策优惠(免契税、15%首付、3%+利率、120万公积金贷款)是买房好时机 [3] - 武汉多个楼盘营销中心因高品质住宅上市仍受购房者关注和捧场 [2] 土地市场与住宅市场良性循环 - 自6月以来武汉土地市场热点频现,汉口核心地块溢价率达54.36%,创武汉住宅楼面地价历史第二高 [4] - 2024年武汉单宗住宅地块平均建筑面积较2021年减半,平均容积率降至2.0以下 [5] - 上半年武汉按新规打造的项目首开去化率超70%,是一般项目的2-3倍,去年高品质项目开盘去化率超80% [5] 行业转型趋势 - 武汉楼市正从规模竞争转向品质竞争,"好房子"内涵持续丰富 [5] - 开发商从利润导向转向用户思维,以"好房子"逻辑激活需求 [5] - 武汉优化供地结构,增加中心城区低密优质地块供应,推行住宅设计创新试点 [4]
ESG解读|华侨城跟投制度风险收益严重失衡,员工权益受损,信息获取无门
搜狐财经· 2025-08-01 15:13
跟投制度争议 - 公司前员工反映"强制"跟投制度导致大量员工资金因项目停工、资金未回正等原因难以返还,部分被裁员工跟投本金被套牢 [2] - 即便员工已解除劳动关系,仍需按原规则等待漫长返还流程,形成"人走钱留"困境 [2] - 公司回应称跟投属于投资行为需共担风险,但离职员工面临失业与资金锁定的双重压力 [2] 跟投制度执行细节 - 跟投制度始于2019年,名义自愿但实际存在"不跟投则边缘化"的隐性强制,通过领导约谈、人力介入、财务督办施压 [4] - 退出规则规定项目现金流回正返还80%本金,模拟清算(销售面积达90%)返还剩余部分,但多个项目因资金链断裂停工且去化率不足50%,远低于清算门槛 [4] - 强制跟投与绩效考核挂钩,未足额缴纳本金的项目公司及二级单位将被扣5-20分绩效得分 [6][7] ESG承诺与实际矛盾 - 公司ESG报告声称保障员工平等权利及自愿雇佣原则,但跟投制度要求所有投资项目必须实施跟投,违背自愿性 [6] - 报告强调薪酬福利保障,但跟投亏损直接影响员工收入,且风险收益不对等(本金可能归零,收益上限由企业单方设定) [7][9] - 缺乏员工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及投资风险教育,推行时采取"一刀切"方式 [7] 治理合规性问题 - 跟投制度涉嫌违反《劳动法》禁止强迫经济行为及国企廉洁从业规定中禁止胁迫投资条款 [8] - 公司声称"未经合规审查不决策",但未提前识别离职员工权利诉求风险 [8] - 项目财务信息不透明,员工询问资金去向仅获"计入往来款核算"回应,且无明确渠道获取项目进展及资金使用信息 [9] 风险收益结构失衡 - 员工承担本金大幅亏损或归零风险,而项目停工或去化困难可能导致本金长期锁死,缺乏风险对冲机制 [9] - 分红比例由企业单方设定,行业下行期员工风险远高于潜在收益,形成严重不对等 [9]
7 月政治局会议点评:焕新发展模式,锚定城市更新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31 13: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四季度面临高基数期,三季度政策存在加力预期,缓释基本面压力,力争实现止跌回稳目标;若四季度错峰销售不能平稳,2025年上半年蓝筹房企开发项目存在销售压力,压力传导至2026年投资端,202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6年两会或将成地产重要时点 [5] - 看好下半年的竣工修复,因2024年房地产竣工失速下滑,销售与竣工之间差值为2.36亿平 [5] - 中央以“止跌回稳”为首要政策目标,需求侧资金成本稳中向下,限制性政策进一步宽松,引导需求从量向质转型,供给侧限制新供盘活存量并稳守优质蓝筹 [5] - 城市更新需重点关注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话题,2025年城中村改造项目将继续放量,下半年关注后续开行PSL放量速度 [2][5] 相关目录总结 投资建议 - 开发类推荐A股万科A、保利发展、招商蛇口、金地集团,H股中国海外发展 [5] - 商住类推荐华润置地、龙湖集团、新城控股 [5] - 物业类推荐万物云、华润万象生活、中海物业、保利物业、招商积余、新大正 [5] - 文旅类推荐华侨城A [5]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7.30最新股价(元)|总市值(元)|2024A EPS(元)|2025E EPS(元)|2026E EPS(元)|2024A PE|2025E PE|2026E PE|投资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0002.SZ|万科A|6.70|759.76|-4.17|-1.44|0.09|-|-|74.44|增持| |600048.SH|保利发展|8.32|995.94|0.42|0.45|0.49|19.81|18.49|16.98|增持| |001979.SZ|招商蛇口|9.22|835.41|0.37|0.49|0.59|24.92|18.82|15.63|增持| |600383.SH|金地集团|3.96|178.78|-1.35|-0.23|-0.08|-|-|-|增持| |0688.HK|中国海外发展|12.92|1414.30|1.43|1.54|1.68|9.04|8.39|7.69|增持| |1109.HK|华润置地|27.25|1943.50|3.59|3.46|3.81|7.59|7.88|7.15|增持| |0960.HK|龙湖集团|9.50|663.81|1.58|0.99|1.04|6.01|9.60|9.14|增持| |601155.SH|新城控股|15.20|342.85|0.33|0.37|0.43|46.06|41.08|35.35|增持| |2602.HK|万物云|21.39|249.79|0.98|1.27|1.60|21.82|16.84|13.37|增持| |1209.HK|华润万象生活|34.63|790.33|1.59|1.88|2.20|21.78|18.42|15.74|增持| |2669.HK|中海物业|5.12|168.25|0.46|0.51|0.57|11.14|10.05|8.99|增持| |6049.HK|保利物业|32.67|180.77|2.68|2.84|3.05|12.19|11.50|10.71|增持| |001914.SZ|招商积余|13.02|138.06|0.79|0.89|1.03|16.42|14.63|12.64|增持| |002968.SZ|新大正|11.27|25.50|0.51|0.88|0.86|22.10|12.81|13.10|增持| |000069.SZ|华侨城A|2.36|189.69|-1.10|-0.38|-0.23|-|-|-|增持| [6] 7月政治局会议要点 - 决定今年10月召开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 [5][7] - “十五五”时期要保持战略定力,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7] -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9] -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9] - 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两重”建设 [9] - 要深化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0] - 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10] - 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开展城市更新,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0] - 要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突出就业优先,落实惠民政策 [10] - 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企业家勇立潮头 [11]
一深圳央企被曝:大量员工资金被套,有人投8万拿回9000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22:51
华侨城跟投事件核心观点 - 华侨城集团前员工反映"强制"跟投制度导致资金被套牢,被裁员工跟投本金难以返还[1] - 公司回应称跟投属于投资行为需共担风险,强调与员工保持沟通并推进相关工作[1][13] - 行业专家指出房企跟投存在强制参与、流动性锁死、兑付条款单方面修改等普遍性问题[14] 跟投制度设计 - 华侨城2019年出台《项目跟投管理办法》,规定原则上所有投资项目必须实施跟投[3] - 强制跟投人员包括项目公司负责人、关键骨干等,未足额缴纳将扣考核分5-20分[5] - 2023年修订版管理办法新增"被动离职人员原则上允许跟投退出"条款[10][11] 员工资金困境 - 前员工王田投入8万元仅收回9000元,裁员后剩余本金按原规则缓慢返还[5] - 返还条件严苛:需项目现金流回正返还80%,签约销售达90%才返还剩余本金[7][9] - 员工质疑新规执行不力,呼吁优先返还被裁人员本金以体现央企担当[11] 行业背景与影响 - 房地产行业下行导致项目停工、去化困难,跟投机制从激励变为亏损共担[10][14] - 华侨城A员工数量三年减少近5000人,部分被裁者为强制跟投参与者[11] - 行业普遍问题包括强制挂钩职级晋升、预售资金监管导致本金难以回正[14] 制度缺陷分析 - 周期因素:房价下行、销售放缓、融资收紧导致项目现金流枯竭[14] - 协议缺陷:盈利时员工分红有限,亏损时承担全部本金风险[14] - 国资企业被指在纠纷中应承担更多"实质兑付+风险化解"责任[15]
人走钱留?华侨城“房企跟投”后遗症:被裁员工本金拿不回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6:49
华侨城跟投制度争议 - 华侨城集团前员工反映"强制"跟投制度导致大量员工资金被套牢,部分被裁员工跟投本金难以返还[1] - 公司回应称跟投属于投资行为,需共担风险,但表示重视员工关切并保持沟通[1] - 跟投制度始于2019年,原则上所有投资项目必须实施跟投,关键岗位员工必须参与[3] 跟投制度具体规则 - 强制跟投人员未足额缴纳将扣除所属单位业绩考核得分5-20分[5] - 前员工王田投入8万元仅收回9000元,裁员后剩余本金仍被套牢[5] - 返还规则要求项目经营资金峰值回落后才能启动本金返还[6] 行业下行期矛盾激化 - 地产行情低迷导致项目停工,跟投机制从"共享收益"变为员工承担亏损[8] - 2023年新管理办法允许被动离职人员退出,但执行层面存在障碍[8][9]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1年24526人降至2024年19591人,减少近5000人[9] 行业普遍性问题 - 房企跟投普遍存在强制或变相强制现象,流动性锁死问题严重[12] - 制度缺陷包括盈利时员工分红有限,亏损时承担全部本金风险[12] - 国资房企应承担更重"实质兑付+风险化解"责任[13] 公司立场 - 华侨城强调跟投合法合规,符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11] - 表示将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稳妥推进相关工作[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