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000816)
搜索文档
推动智慧农业的创新与发展,光亚数智农业论坛9日广州启幕
南方农村报· 2025-06-06 16:31
光亚数智农业论坛 - 论坛将于6月9至12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B区举办 [2] - 主题为"360º+1 ——全方位实践光无限,跨越一步开启光照新生活" [3] - 首次推出"光亚行"活动,旨在打造多元融合、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 [4] - 活动聚焦照明技术与多元领域融合,推动"光+时代"行业IP发展 [5] 论坛升级与奖项设立 - 论坛从"生物光学与智慧农业国际论坛"升级为"光亚数智农业论坛" [9] - 首次设立"光亚数智农业奖"(DIAA),推动智慧农业技术体系创新 [11][12] - 论坛配套生物光学与智慧农业示范展示活动,形成"智农奖+论坛+展示"三位一体模式 [13][14] 论坛议程与核心议题 - 开幕式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忠顺致辞 [17] - 分四大板块:智慧农业与智慧渔业、温室新技术与能耗管理、生物光学技术与光伏农业、企业家论坛 [10] - 智慧农业与渔业分会场涵盖农业机器人、定量遥感、LED集鱼灯等议题 [20][22] - 温室新技术分会场探讨光能利用、多维信息感知、根区温度调控等技术 [23][27] 行业影响与专家参与 - 论坛汇聚近百位各学科专家,包括院士级学者 [6][7] - 促进智慧农业与生物光学技术的产业化及市场化迭代 [8] - 国际照明委员会光生物和光化学分部主任张伟分享植物光照国际标准化进展 [19] 主办方与合作伙伴 - 主办方为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17] - 合作机构包括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智慧农业发展分会、东北农业大学等 [17]
多措并举打造智慧农业好前景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0
智慧农业发展趋势 - 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是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重要体现 [1] - 全球主要经济体加速布局智慧农业,如德国推进智慧养殖技术、荷兰深耕智能温室农业、日本发力小型智能装备研发 [1] - 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87.7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00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约15% [1] - 中央和地方政策支持智慧农业发展,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 [1] 智慧农业面临的挑战 - 中国农业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数据质量不高、智能技术普及率较低 [2] - 需要完善智慧农业支撑体系,包括政策顶层设计、金融服务体系、人才保障等 [2] 智慧农业数据体系建设 - 需要深化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整合,制定统一的农业数据采集传输标准,拓宽遥感、物联网、互联网等多元数据采集渠道 [3] - 加快构建跨层级跨业务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嵌入智能分析与动态风险评估模型 [3] -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李家坑村通过"田间智慧农业系统"智能调节灌溉量与施肥比例,提升农业作业精度和效率 [3] - 借鉴浙江"乡村大脑"数据平台模式,统一数据格式、语言体系,打通"数据孤岛" [3] 智慧农业发展路径 - 北方平原地区聚焦"无人化农场"建设,推进大型农机智能化改造,如北大荒集团建成16个无人驾驶示范农场,农机年自主作业面积达1.3万亩次 [4] - 南方山区丘陵地区侧重小面积农田精细化管理,推广适配山地的小型智能农机,如重庆伏羲农场的"鸿鹄T70"农机 [4] - 探索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培育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提升智慧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4]
潍坊寿光设施蔬菜智慧种植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智慧农业典型案例
齐鲁晚报网· 2025-05-29 21:51
智慧农业典型案例 - 寿光市设施蔬菜智慧种植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14个智慧农业典型案例,为潍坊唯一入选案例 [1] - 寿光智慧农业科技园采用"下沉式、大斜面、外保温"设计,集成正压通风温室调控、智能二氧化碳气肥增施、闭环水肥一体化管理等6项核心技术 [1] - 关键技术实现100%国产化替代,温室系统能耗降低30%以上,土地利用率提升至80%,水肥效率提高1倍,用工减少2/3 [1] 数字乡村试点建设 - 山东省公布第二批数字乡村试点名单,覆盖16地市共30个县/镇,包括寿光市、安丘市等潍坊地区 [5] - 试点工作由网信办联合农业农村局、发改委等12个部门联合推进 [4] 县域数字农业发展 - 山东省2024年确定20个数字农业发展县,寿光市、青州市代表潍坊入选 [6][9] - 寿光市新建蔬菜大棚智能化装备普及率、物联网应用率、标准化生产推广率均超85%,劳动效率提升1倍 [8] - 寿光市已获"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山东省数字乡村试点"等称号 [8] 数字化转型规划 - 寿光市将推进数字种苗、智慧装备等场景应用,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11] - 目标打造设施农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样板 [11]
AI赋能“三夏”抢收忙 智慧农业绘就丰收新图景
央视网· 2025-05-27 17:26
农业智能化应用 - 河南省濮阳县引入AI大模型优化农机调度,已维修保养小麦收割机1400余台、拖拉机1300余台、玉米播种机820台(套),培训机手2100余人 [1] - 濮阳县"农机云AI智慧调度平台"整合种植面积、气象环境等数据,通过智能算法生成精准调度建议,截至5月25日河南省已收获小麦2312.4万亩 [3] - 浙江杭州农场使用"智能环"监测作物生长,该设备能捕捉低于10微米的茎秆周长变化,通过纳米材料传感装置收集数据实现远程灌溉施肥 [5] 数字化农场运营 - 杭州某34.5万平方米农场90%农事作业由数字化设备自动运行,可远程控制喷灌施肥系统 [7] - 智能农业设备使生产周期缩短、农药使用量减少,平均每亩产量提高约100% [7]
“智慧农业”点亮农旅融合发展 江上“菜篮子”将“流量”变“增量”
央视网· 2025-05-24 12:09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中坝岛新建50亩智慧大棚采用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科学种植 [6] - 智慧大棚种植西红柿、青椒、茄子、黄瓜等当季蔬菜且品相优良 [3] - 相比传统露天种植智慧大棚使每亩蔬菜产量提高30%收益增长约50% [11] 农业产量与经济效益 - 岛上原有4500亩露天菜地品种有限且产量低2025年3月起通过引入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实现增产 [8] - 智慧农业模式推动农户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11] 农旅融合产业发展 - 中坝岛利用江心岛独特环境吸引游客将蔬菜采摘发展为观光体验项目 [15] - 节假日高峰期单日上岛游客达2000-3000人需限流带动餐饮住宿需求增长 [17] - 政府补贴水上巴士("背篓轮渡")解决淡季蔬菜销售问题同时促进旅游业 [19][22] 销售与品牌效应 - 智慧大棚直接吸引游客采摘实现产销结合岛上蔬菜不愁销路 [12][13] - "蔬菜岛"知名度提升水上巴士既服务菜农又吸引游客形成产业联动 [22]
“新农人”玩转智慧农业 农业生产有“智”又有“质”
央视网· 2025-05-23 15:48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 -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采用自动化育秧流水线进行中稻播种育秧 仅需几秒钟即可完成一个标准秧盘制作 [3] - 智能化育秧棚配备自动温湿度调控系统 可精准控制光照 通风和喷淋 使秧苗生长周期比传统方式缩短20天 [5][7] - 当地政府推广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 并组织农技人员提供田间指导服务 计划2025年种植中稻10 3万亩 [8][10] 无人机植保应用与职业发展 - 山东青岛平度市"95后"飞手徐素慧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 作业效率高且覆盖均匀 [14] - 徐素慧2024年作业天数达160天 累计喷洒面积1 7万亩 成为周边多个村庄的指定飞手 [20] - 农业无人机飞手等新兴职业快速兴起 新技术应用推动乡村振兴人才结构升级 [23]
全国媒体聚焦潍柴雷沃,探寻中国智慧农业的“新质密码”
齐鲁晚报网· 2025-05-21 23:03
科技创新与产品展示 - 公司展示了一系列高端智能农机,包括雷沃全系列先进机械设备,样机展示区排列整齐[1] - 拖拉机工厂内80多道工序环环相扣,机械臂精准吊装车架,工人配合默契,生产过程井然有序[1] - 研发工程师借助"AI大模型"解析卫星遥感、土壤传感、农机运行等实时数据,为智慧农场提供农情分析和技术指导[1] - AI大模型的最新成果在2025全国农机春季展上实现科技创新向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转化[1] 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 公司发布"智慧农场整体解决方案",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实现农情监测、智能农机和精准作业系统互通[2] - 解决方案覆盖耕、种、管、收全周期,是国内首个打通智慧农业数据全链条的整体方案[2] - 方案依托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精细化和绿色化[2] 产业链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家农机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潍坊、临沂、日照等地形成智能农机集群[3] - 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产业规模国内最大、创新能力最强、产业链最完整[3] - 公司业务涵盖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两大领域,是国内少数能提供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品牌之一[2] - 产品线包括拖拉机、谷物收获机械、特种收获机械、农机具等,提供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2]
科技赋能水稻种植全产业链 沈阳精彩呈现智慧农业六大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18:37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无人驾驶插秧机实现高效精准插秧,提升种植效率 [1] - 无人机运载秧苗技术节省人力与时间成本 [1][3] - 5G网络实时监测千亩稻田,实现智能化田间管理 [1][6] 数字化育秧与精准种植 - 数字化水稻育秧中心在35平方米空间内培育835盘秧苗,满足40亩稻田需求 [3] - 智能设备应用使育秧环节减少地块面积80%、人工90% [3] - 农业四情测报系统及智能供排水系统优化田间管理 [6] 产业链整合与创新模式 - 活动展示水稻种植、加工、销售及稻田综合种养全流程技术应用 [3] - 玉蘭农业推广"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种养模式,发展稻田小龙虾乐园 [6] - 沈阳农业大学展示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及肥料对比实验成果 [6] 区域发展与未来规划 - 沈北新区争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强化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3] - 计划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智慧农业技术 [7] - 谋划"农文旅"融合新模式,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推进乡村振兴 [7]
山东重工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智能拖拉机制造基地投产
快讯· 2025-05-18 18:53
公司动态 - 山东重工集团旗下潍柴雷沃智慧农业于5月18日举行智能拖拉机制造基地首批价值客户交机活动 [1] - 该基地占地776亩 总投资30亿元 具备年产10万台100马力以上动力换挡及CVT拖拉机产能 [1] 行业里程碑 - 国内农机行业首家"智慧工厂"正式投产 [1]
【杨凌】智慧农业拓宽上合减贫之路
陕西日报· 2025-05-16 06:57
智慧农业技术创新 - 杨凌示范区采用"增氧控温"技术智能调控温度、湿度与乙烯浓度,实现猕猴桃"开箱即食",提升甜度并优化消费体验 [1] - 智能伸缩防护棚通过物联网与气象大数据联动应对极端天气,使猕猴桃品质与产量提升,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20%,单价提高近2元/斤 [1] - 无土栽培圣女果、10层立体种植生菜等科技应用在杨凌示范区普及,生菜生长周期缩短至30天 [1] 产学研合作与示范推广 - 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合作,形成"实验室+田间"模式,在扶风县、眉县等地建立2000亩示范园区 [2] - 公司计划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技术体系,并扩大示范范围以助力减贫发展 [2] -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通过技术推广和经贸促进,推动中国农技装备、品种及服务"走出去" [2] 国际合作与人才培育 -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承办180多期国际培训,覆盖130多个国家500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促进农业科技交流 [2] - 杨凌日光温室技术使乌干达冬季蔬菜产量提升50%,获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可 [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塔什干分校等教育项目落地,培养"新农人"服务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 [3] 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累计培训数千名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减贫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4] - 杨凌示范区持续深化与上合国家农业合作,构建紧密的农业技术共享网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