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000816)
icon
搜索文档
广元市昭化区:解码智慧农业 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中国经济网· 2025-05-14 22:16
农业机械化与科技应用 -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采用机械化收割油菜,40多亩油菜仅用4小时完成收割,同时实现秸秆自动粉碎还田和蚜虫打碎,降低虫害基数[1] - 昭化区引进智能播种机、机械化采收设备、土壤墒情监测仪和植保无人机施肥等科技手段,重塑农业发展基因[1] - 当地育秧中心使用自动化播种流水线及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将育秧时间从传统40天缩短至25天,稻谷产量每亩提升10%[2] 水稻种植与数字农业 - 昭化区育秧中心2023年累计育秧10000盘,可满足500余亩水稻种植需求,当前已完成300亩移栽[3] - 2025年昭化区计划种植水稻12.5万亩,预计6月上旬全面完成移栽[4] - 田间管理阶段采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巡检,精准识别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情况,农户可通过手机终端实时监控稻田信息[3] 猕猴桃产业数字化升级 - 昭化区双凤现代农业园区建立物联网感知和数字农业智能平台,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和病虫害情况[5] - 全区猕猴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占比超过80%,建成2个万亩科技示范园和2个8000亩新技术推广示范园[5] - 园区与省农业专家合作研发高抗性品种,推广避雨大棚种植和绿色防控技术,建成5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5] 肉鸡养殖智能化 - 昭化区清水镇龙凤村采用双层平养模式,使1万只鸡的养殖空间可容纳2万只,提升成活率并缩短养殖周期[7] - 禽智云管理系统实现鸡舍环境参数实时监控和自动调控,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分析鸡群健康数据[7] - 全区已建成5个双层鸡舍养殖基地,另有4个基地14栋圈舍在建,预计2023年出栏肉鸡200万只,实现产值1.2亿元[7] 农业发展规划 - 昭化区将持续推进"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推动"品种换代"和"机器换人"[8] - 通过科技赋能提单产、全程服务降成本的思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8]
智慧农业显身手跑出生产“加速度” 千里沃野按下夏粮丰收“确定键”
央视网· 2025-05-14 15:27
夏粮收获进展 - 江西九江柴桑区江洲镇小麦种植面积5.5万亩 占九江市小麦种植面积三分之一 收割进度已过半[1][3] - 当地组织100多台收割机开展跨区域抢收作业 机械主要从安徽、湖北等地调集支援[3] - 为应对15日起持续降雨 当地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班加点收割[3] 农业机械化升级 - 江洲镇采用轮式收割机替代履带式收割机 更适应当地旱地和沙地土质 收割速度和机动性能提升[5] - 新型收割机驾驶室密封性优化并配备空调 减少灰尘干扰 外部安装四路摄像头连接9路报警系统 便于故障监测和操作调整[5] - 贵州松桃县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14.24万亩油菜收割效率 合作社配置耕、种、管、收全套机械化设备并培养专业农机手[15][19] - 黑龙江佳木斯市使用无人驾驶插秧机 按预设路线完成插秧和避障操作 秧苗行距和深度均匀[22] 种植技术优化 - 江洲镇实行小麦与大豆、棉花轮作模式 收割后6月轮种其他作物以提高经济收益[7] - 南方小麦选种注重抗病性、生长期短及适应高温多雨特性 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 预计亩产达1000斤[9] - 贵州松桃县开展浅旋耕直播技术验收 通过测量株行距、角果数、粒重等指标结合实割实测评估成效[17] - 黑龙江佳木斯市推广宽窄行插秧模式(36厘米宽行、14厘米窄行) 搭配侧深施肥装备将肥料精准施于苗侧3厘米、苗下5厘米位置[26] 灌溉与基础设施 - 山西夏县尊村引黄工程解决水头、禹王2个乡镇13个行政村4万余亩小麦灌溉问题[9] - 夏县引黄灌区覆盖4个乡镇34个行政村 引黄灌溉面积达10万亩[13] - 江洲镇实行农产品车辆过江免费政策 降低农户运输成本[9] 智慧农业应用 - 黑龙江佳木斯市桦川县合作社引进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及物联网设备 配备51台可视监控和传感器[24] - 平台实时监测农业生产、地块状况、土壤有机含量及农机作业 通过大数据管理水稻长势实现科学化种植[24] 种植规模与进度 - 黑龙江佳木斯市计划播种粮食作物1902万亩 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72万亩 插秧工作预计5月23日完成[26] - 贵州松桃县油菜种植面积14.24万亩 机械化收割确保后续水稻种植时间 实现稻油轮作无缝衔接[19]
亩产增收6000元+全年多轮采收:智慧农业带来真金白银
央视网· 2025-05-11 17:44
连云港市吊蔓西瓜种植 - 采用"吊蔓种植"技术 将西瓜接穗嫁接在南瓜根茎上 利用南瓜再生根系定植 [3] - 相比传统种植 密度更大 产量更高 节省空间 提高土地利用率 [3] - 提升西瓜品质 皮更薄 甜度高 卖相好 [3] - 预计5月中旬第一茬收获10000斤 每亩收益比传统模式提升近6000元 [5] 沙洋县智能番茄种植 - 番茄采用半封闭无土栽培技术 用岩棉块和椰糠代替土壤育苗 [9] - 利用熊蜂自然授粉 每株根部固定专用滴头 水肥一体化系统实时监测调节 [9] - 番茄藤蔓高约5米 可实现每年底至次年6月持续出果 [7][11] - 果实饱满 主要销往上海 深圳等一线城市 [11]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西瓜种植需严格把控温度 光照 肥料等培育条件 [5] - 番茄种植采用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与养分 实现精准水肥配比 [9] - 两地均通过立体种植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3][7]
生态种养、科技助力 “新农人”玩转智慧农业 在希望田野上奏响致富“乐章”
央视网· 2025-05-11 15:42
农业科技应用 - 江苏徐州市丰县通过物联网虫情监测系统24小时采集害虫数据,结合环境参数形成多维监测体系[1] - 植保无人机根据监测信息在麦田精准喷洒混合液[3] - 丰县农业部门利用自动气象站数据科学调配灌溉水源,65万亩小麦已完成两轮精准灌溉[5] 数字化气象服务 - 山东济宁市兖州区田间气象观测设备以分钟级精度捕捉温湿度、风速、土壤墒情等数据[6] - 气象观测站每天生成近8000组数据,农户可通过App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和作物长势[8] - 兖州区已建成12套农业气象监测站,实现关键气象要素分钟级实时监测[12] 生态种养模式 - 湖北石首市采用"鸭蛙稻"模式,5月放鸭除草松土施肥,7月放蛙捕食害虫[13][19] - 4500亩稻田每天投放3万只小鸭子,每亩10-15只,化肥减量46%,农药减量90%以上[18][19] - 配合绿色防控技术,产出大米每公斤收购价比普通杂交稻高0.5元,每亩增收1000元以上[26] 智能农机推广 - 无人插秧机1小时完成传统9人一天的插秧工作量,秧苗间距标准利于鸭子活动[21] - 育秧工厂采用立体层架技术,2000平方米可为3000亩稻田提供秧苗[24] - 贵州长顺县"90后"农机服务队2024年为27万亩田地提供无人机、插秧机等服务[35]
智慧农业(000816) - 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5-09 17:31
担保额度与金额 - 2025年公司经审批对外担保总额度4亿元[1][7] - 已签订担保合同金额累计23960.50万元[7] - 已签担保合同金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1.75%[7] 合同信息 - 《最高额保证合同》担保债权最高余额6750万元,确定期间2025.5.9 - 2028.5.8[3] - 《最高额抵押合同》担保债权最高余额8350万元,确定期间2025.5.9 - 2030.5.8[6] - 《最高额抵押合同》抵押物暂作价8350万元[6] 其他 - 江苏江淮动力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8000万元[2] - 公司无逾期担保[7]
从“经验种田”到“数据种地” 智慧农业为夏粮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央视网· 2025-05-09 12:29
农业科技应用 - 陕西汉中市122万亩水稻采用智能插秧技术 包括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插秧机 插秧误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 单机日作业量达40亩 [2][4] - 智慧育秧工厂通过机械化流水线运作 将育秧周期从40天缩短至18天 效率翻倍 全年可提供5000亩机插秧苗 同时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6] - 农业智慧管理平台实时收集数据 科学调度插秧时间和农业用水 提高农机使用效率 [8] 玉米种植进展 - 甘肃白银市利用北斗导航播种机进行玉米种植 播种进度超过90% 播种误差控制在2.5厘米 精准度提升80% 效率提高3倍 [10][12] - 高标准农田采用智能滴灌系统 通过小型泵房和电脑调控实现水肥精准供给 [14] - 白银市今年计划种植玉米180余万亩 [16] 小麦管理技术 - 山西临猗县使用植保无人机对27.43万亩小麦实施"一喷三防"作业 预计5月11日完成 6月上旬开始收割 [17][19][21] - 新疆喀什地区380万亩冬小麦进入抽穗期 其中巴楚县种植面积26.5万亩 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施肥 [23] - 当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 确保冬小麦稳产高产 [23]
托普云农:政策东风劲吹智慧农业赛道,多维布局抢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蓝海
全景网· 2025-05-07 20:50
政策机遇 - 农业强国战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为公司带来广阔成长空间 [1] - 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 致力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 [1] - 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 到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1] 公司优势 - 专注于智慧农业领域 能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1] - 技术层面精研智能感知、机器视觉、AI算法模型、农业大数据等前沿科技 [2] -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监测农情 用自主算法模型提供农事决策支持 [2] - 项目实施经验丰富 拥有众多成功案例 [2] 发展举措 -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 推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 [2] - 积极拓展市场 加强与各地政府职能单位、企事业单位、农业企业的合作 [2] - 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更多地区 [2] - 参与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2]
无人机当起“营养师”、“龙门吊”高效运秧 智慧农业夯实粮食丰产基础
央视网· 2025-05-07 15:23
农业科技应用 - 江西全南县运用智能无人机进行高效施肥作业,监测作业轨迹、施肥量和飞行高度等数据 [1][3] - 山西河津市使用110台无人植保机开展飞防作业,预计7天完成24万多亩小麦的病虫害防治 [7][9] - 江苏海安市农场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玉米秸秆等生物基材料,降解周期为3到4个月 [14] 农作物生长管理 - 水稻分蘖期是移植到幼穗分化的关键生长阶段,追肥可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 [5] - 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需预防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山西河津市组建工作专班统一调配无人机进行"一喷三防"作业 [7][9] - 江苏海安市玉米植株长势旺盛,预计再过10天左右上市 [12] 农业机械化 - 江苏海安市农场安装"龙门吊"运秧系统,高6米多,宽度超40米,通过4根400多米长的铁轨实现秧盘运秧入田和起秧离田的机械化作业 [16] - 农场计划5月15日开始室内育秧,育秧盘经过3到6天暗化催芽后通过运秧系统放置到秧池,6月下旬起秧苗栽插到水田 [18]
从减一亩到增一亩 智慧农业种出“弹性田”
河南日报· 2025-05-07 07:12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无人机飞防效率显著提升 人工喷洒效率为每天30亩 无人机飞防可达每天1000亩 效率提升约33倍 [1] - 多光谱无人机可生成麦田"处方图" 实现精准喷洒 每100亩地可节约1亩地的防治成本 [1] - 北斗导航播种系统实现精准播种 减少种子浪费 提高分蘖率 每100亩麦田可增加1亩地收益 [2] 农业生产效率变革 - 传统人工防治病虫害需数天完成 无人机飞防大幅缩短作业时间 [1] - 智能农机实现从"人控"到"数控"转变 包括多光谱监测 无人机飞防 北斗导航播种 智能喷灌等技术 [2] - 精准农业技术使土地产出效益增加 成本投入减少 [2] 合作社运营实践 - 喜耕田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多光谱无人机进行麦田作业 实现精准植保 [1] - 林鑫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备植保无人机 北斗导航播种机等先进农机设备 [2] - 合作社通过智慧农业技术实现防治成本节约和收益提升 [1][2]
智慧农业(000816) - 关于控股股东重整进展的公告
2025-05-05 15:45
控股股东情况 - 江动集团处于实质合并重整程序,2025年4月29日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1] - 江动集团持有公司369,704,700股股份,占总股本25.55%[2] - 江动集团累计被质押369,70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99.99%,占总股本25.55%[2] - 江动集团累计被司法冻结/轮候冻结369,704,700股,占其所持股份100%,占总股本25.55%[3] 影响与风险 - 控股股东事项未对公司日常经营和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2] - 控股股东重整若失败存在被宣告破产清算的风险[3] - 控股股东后续重整实施不排除会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动[3] 公司应对 - 公司将积极关注事项进展并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4]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等及巨潮资讯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