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科技(002006)

搜索文档
精工科技:第二代外骨骼机器人已完成定型,争取尽快批量生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7:54
公司业务定位与发展战略 - 公司拥有50多年装备制造历史 致力于成为国内高端专用装备技术引领者与产业升级推动者 [1] - 核心业务聚焦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及先进复合新材料 同时发展空天经济产业和绿色低碳循环再生产业 [1] - 持续引领智能建机 智能纺机 智慧电源产业革新 目标打造世界一流新材料及专用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1] 外骨骼机器人项目进展 - 第二代外骨骼机器人已完成测试和定型 在第一代单关节(髋关节)基础上迭代优化升级 [1] - 公司正争取尽快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1] - 后续将持续开展多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研发 目标实现产品多品种系列化产业化 [1] 产品技术特点与创新 - 产品以人体工学为设计原点 模拟人体髋关节 通过智能电机驱动系统实现自然步态适配 [2] - 集成多模态传感器与AI算法 可实时分析用户场景与动作意图 支持日常行走 上下楼梯 登山徒步等多场景无缝过渡 [2] - 采用高强度轻量化碳纤维材料 显著减轻产品重量达行业领先水平 [2] 产品应用场景与目标人群 - 核心功能为"无感化助行" 精准覆盖四类人群需求 [2] - 银发族:缓解髋关节退化 将日常行走转化为主动健康管理 [2] - 运动爱好者:登山时显著降低膝关节负荷 延长运动时长 [2] - 康复训练者:通过数据集成实时反馈医疗评估 加速康复进程 [2] - 特殊职业人群:提供持续肌力支撑 降低职业劳损风险 [2] 市场推广与展示活动 - AI外骨骼机器人于今年5月8日亮相中国柯桥时尚周 模特穿戴展示碳纤维哑光质感工业美学 [1]
精工科技(002006) - 002006精工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5
2025-09-05 15:58
公司战略与定位 - 致力于成为国内高端专用装备技术引领者与产业升级推动者,聚焦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及先进复合新材料业务 [1] - 发展模式为"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构建全产业链一体化业务体系 [1][2] - 目标打造世界一流新材料及专用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1] 碳纤维装备产业进展 - 2015年完成国内首台套千吨级碳纤维成套生产线研发制造 [1] - 2020年首条国产化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一次性试车成功并交付 [1] - 首台套原丝装备生产线计划于2025年三季度试运行 [2] 订单与市场情况 - 碳纤维整线及核心设备订单占多数,同时包含原丝装备及复材装备订单 [2] - 正全力推进与沙特GIM公司签署的《销售合同》履约进度 [3] - 持续跟踪海内外市场争取新订单落地 [2] 行业发展前景 - 碳纤维下游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风电叶片、压力容器等 [2] - 通过技术革新帮助客户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价格,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2] 创新项目进展 - 第二代外骨骼机器人已完成测试和定型,正争取批量生产 [3] - 持续开展多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研发,目标实现产品系列化产业化 [3] 业绩目标与激励 - 员工持股计划设2024-2026年三年期年均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5%挑战目标 [2] - 具体目标:2024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84亿元;2024-2025年累计不低于4.14亿元;2024-2026年累计不低于7.13亿元 [2]
碳纤维行业走出低谷?半年报透露积极信号
DT新材料· 2025-08-31 00:04
行业整体表现 - 碳纤维行业上半年整体释放积极信号 多数企业营收实现正增长 显示行业回暖迹象[1] - 行业复苏得益于技术突破与规模化生产推进 大小丝束协同发展 产业链日趋完善[1] - 下游需求快速释放 高附加值航空航天市场稳步扩张 低空经济加速崛起[1] - 新能源领域风电用碳纤维需求显著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碳纤维结构件和碳陶制动盘渗透[1] - 光伏行业N型硅片占主导 碳/碳热场市场前景可观[1] - 行业复苏带动产业链上游装备制造企业业务增多[1] 企业财务数据 - 中简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4.64亿元 同比增长59.46% 归母净利润2.08亿元 同比增长99.15%[2] - 中复神鹰上半年营业收入9.22亿元 同比增长25.86% 归母净利润1192.98万元[3] - 中复神鹰现有产能2.9万吨 在建产能3.1万吨[3] - 吉林化纤上半年营业收入26.35亿元 同比增加48.39% 碳纤维产品收入4.43亿元 同比上升368.31%[3] - 光威复材上半年营业收入12.01亿元 同期增长3.87% 碳纤维板块销售收入6.36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6.85%[4] - 光威复材新能源板块碳梁业务销售收入3.69亿元 同比增长47.95%[4] - 中航高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7.47亿元 同比增长7.87%[4] - 上海石化上半年集团营业额395.00亿元 同比下降9.17%[4] - 精工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10.61亿元 同比增长10.31% 碳纤维装备业务营业收入6.29亿元 占比59.31%[4] - 金博股份上半年营收4.11亿元 同比增长19.69%[4] - 博云新材上半年营业收入3.96亿元 同比增长30.98% 归母净利润846.17万元 同比增长266.37%[5] - 博云新材航空航天及民用碳/碳复合材料营业收入1.31亿元 占比37.40%[5] - 楚江新材上半年营业收入288.03亿元 同比增长16.0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亿元 同比增长48.83%[6] 技术发展与产能布局 - 中简科技开发宇航级高性能碳纤维系列产品 ZT7系列在空天领域稳定批量应用 ZT8拓展使用场景 ZT9H性能表现和质量稳定性高[2] - 中复神鹰突破高性能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核心技术[3] - 中复神鹰3K丝等小丝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7% 高强高模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3%[3] - 中复神鹰新能源领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3% 其中风电领域同比增长超200%[3] - 吉林化纤表示大丝束碳纤维有望在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市场以及民间体育休闲领域大幅增长[3] - 上海石化将加快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布局项目 着力拓展大丝束在风电叶片、无人机、汽车等领域规模销售[4] - 精工科技碳纤维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4] - 精工科技年产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发布 智能化水平提升25%至35%[4] - 子公司天鸟高新是C919碳刹车预制体的唯一供应商[6] - 子公司顶立科技专业从事特种材料及特种热工装备研制[6] 应用领域拓展 - 低空经济以eVTOL为代表加速崛起 碳纤维企业积极布局合作[1] - C919量产带动刹车系统交付量翻倍[5] - 碳纤维行业处于技术进步与应用拓展并行的发展阶段[6]
股市必读:精工科技(002006)8月28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8-29 03: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28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于17.7元 较前日上涨0.28% [1] - 当日换手率为3.5% 成交量达18.21万手 成交金额为3.1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80.3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260.62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119.68万元 [1][2] 低空经济战略布局 - 公司将空天(低空)经济产业纳入战略发展重点 确立成为该领域碳纤维复合新材料技术创新引领者的发展目标 [1] - 已与亿维特、龙兴(杭州)航空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战略协议 全面开展产业合作 [1] - 旗下子公司浙江精工领航科技和精工(绍兴)复合材料已启动油动力直升机、电动垂起固定翼及大载重多旋翼无人飞行平台研制 [1] 技术研发与产业协同 - 公司参股投资北京清航空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企业 聚焦空天动力与清洁能源技术 [1] - 清航空天核心技术包括爆震燃烧技术、超高速电机及空气轴承 下游应用涵盖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 [1] - 公司精密制造能力与清航空天爆震发动机制造形成协同效应 推动新型推进动力应用产业化 [1] 产品开发进展 - 已开展样机试制的设计评审、适航认定、装配调试及试飞验证等前期工作 [1] - 公司及子公司批量承接相关产品设计制作 正积极扩大产业规模以加速空天经济产业跨越式发展 [1]
精工科技:已确认参股投资北京清航空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8:44
投资合作 - 公司已确认参股投资北京清航空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1] - 清航空天成立于2019年 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科技企业 [1] - 公司决定与清航空天开展合作 以推动双方的产业协同与发展 [1] 被投公司业务 - 清航空天聚焦空天动力技术与清洁能源技术两大领域 [1] - 以旋转爆震为核心技术 致力于推动动力系统的创新变革 [1] - 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爆震燃烧技术 超高速电机 空气轴承等 [1] - 下游应用包括航空发动机 燃气轮机及相关核心零部件 [1] - 清航空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协同效应 - 基于公司在精密制造领域的多年深耕 与清航空天的爆震发动机制造和应用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1] - 公司在空天(低空)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新型推进动力的应用和产业化 [1]
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04:38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所有董事均出席审议半年度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1] - 公司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 [2][3] - 公司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2] - 报告期未实施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全文 投资者需查阅完整报告获取全面信息 [1] - 本次财务报告未出现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的情况 [2] -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不适用 报告未出现特殊审计事项 [2] 资本结构相关 - 报告期末存续债券情况不适用 [3] - 前10名股东未出现因转融通业务导致持股变化的情况 [2] - 公司不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 [2]
威海环翠:毫厘定乾坤,打响汽车模具“精度之战”
齐鲁晚报网· 2025-08-25 15:52
公司业务与定位 - 专注于汽车模具制造 尤其精于车灯模具等汽车制造关键环节的精密制造 [1] - 提供从图纸到保障的全流程定制服务体系 包括模具设计 批量生产和质量管控全程跟进 [3] - 计划重点发展整车灯具及售后市场产品 持续拓展汽车配套零部件市场 [3]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参照德国工业标准建造恒温恒湿车间 全天候恒温25℃ 湿度40%-60% 有效抑制材料热胀冷缩效应 [1] - 采用恩格尔旗下WINTEC注塑机和摩丹集中供料系统 实现精准高效一体注塑成型 [2] - 研发团队3个月突破传统工艺极限 攻克车灯外壳薄壁成型难题 [3] - 智能化与数字化布局 生产效率提升10% 能耗节省约50% [2] 生产能力与规模 - 高端汽车精密零部件月产能达10万件 [3] - 预计2024年产值突破1亿元 2026年计划提升至1.5亿元 [3] - 为满足高端订单增长需求 新引进5台大吨位注塑机 [3] - 当前订单已排至2025年 [3] 客户与市场 - 赢得德系和美系知名车企认可 进入高端供应链 [1] - 新能源汽车发展催生对轻量化 薄壁化模具的迫切需求 [5] - 汽车模具行业呈现高端集中 中端竞争态势 [2] 发展战略 - 持续深化智能化与数字化布局 优化精密部件材料成型工艺 [4] - 矢志成为汽车精密注塑领域的技术标杆 [3] - 二期项目已在规划中 重点发展整车灯具及售后市场产品 [3]
湖南天创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获“天使轮”融资,金额1.1亿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2 23:34
公司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5年完成天使轮融资 融资金额为1.1亿人民币 投资机构包括三元资本 鸣渠资本 大靖投资及鲁商安致合伙企业[1][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7000万人民币 成立于2021年 法定代表人罗少卿 总部位于长沙市[1] 公司股权结构 - 主要股东包括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省科学技术事务中心 长沙润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深圳高新创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湖南航空航天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1] 公司知识产权 - 拥有商标信息4条 专利信息16条 行政许可15个[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要从事金属制品业[1]
国元证券给予精工科技增持评级,2025年半年报点评:营收利润双增,碳纤维布局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8-22 11:56
公司财务表现 - 营收大幅增长 利润率同步提升 [1] 业务发展 - 碳纤维装备业务驱动成长 [1] - 战略布局加速兑现 [1]
精工科技(002006):营收利润双增,碳纤维布局加速
国元证券· 2025-08-22 11:1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0.61亿元,同比+10.31%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15.55% [1] - 2025H1毛利率28.60%,同比+2.80个百分点 [1] - 2025H1净利率10.69%,同比+0.48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0.52/24.55/29.79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2.78/3.37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EPS为0.43/0.53/0.65元/股 [4] - 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43/35/28倍 [4] 碳纤维装备业务 - 碳纤维成套生产线2025H1收入5.69亿元,同比+75.03% [2][3] - 碳纤维单台套设备2025H1收入0.60亿元,同比-13.10% [3] - 产品涵盖碳纤维成套生产线和单台套设备,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低空等高端制造领域 [2] - 拥有国内首台JCTX300E型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 [2] - 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带动业务高景气,在手订单充裕,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 [2] 研发投入 - 2025H1研发费用0.64亿元,同比+23.0% [2] - 研发费用率6.0% [2] - 投入重点包括碳纤维装备制造技术和聚酯循环再生技术 [2] 多元化业务结构 - 轻纺专用设备2025H1营收1.84亿元,同比-31.57% [3] - 建筑建材专用设备2025H1营收1.07亿元,同比+16.71% [3] - 碳纤维装备作为主引擎带动各板块协同发展 [3] - 多元化布局分散经营风险,拓宽客户资源与市场机会 [3] 历史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1728.70百万元,同比+12.25% [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46.95百万元,同比-18.53% [6] - 2023年营收1540.07百万元,同比-34.66% [6] - 2023年归母净利润180.36百万元,同比-38.5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