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泰(002217)
搜索文档
*ST合泰(002217) - 关于公司股票交易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暨停复牌公告
2025-06-22 15:45
股票信息 - 公司股票2025年6月23日停牌,6月24日开市起复牌[4][5][10] - 股票简称由“*ST合泰”变更为“合力泰”,代码仍为002217[4][5][10] - 撤销风险警示后股票交易价格日涨跌幅限制变更为10%[4][5][10] 业绩数据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56亿元[7] - 2024年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为12.82亿元[7] - 2024年利润总额为16.34亿元[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9亿元[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23.01亿元[7] 历史情况 - 2023年度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负,2021 - 2023年连续三年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2023年持续经营能力存不确定性,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风险警示[6] - 2024年12月31日,法院裁定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7]
*ST合泰:落子智能算力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20:12
合资公司设立 - *ST合泰与重整产业投资人骋风而来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智泰驰骋,注册资本1亿元,*ST合泰持股60%,骋风而来持股40% [2] - 合资公司定位为算力产业综合服务商,聚焦算力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推动技术与产业融合 [2] - 合资公司将借助骋风而来在算力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专业优势,提供基础设施搭建、平台运营和应用开发等综合服务 [2] 业务战略方向 - *ST合泰将算力业务作为重整后的重点培育方向,旨在构建可持续造血能力的新业务体系 [3] - 公司进军智能算力领域是把握人工智能产业风口的战略选择,目标实现营收结构多元化 [3] - 合资公司承接算力业务,计划通过市场化运营拓展第三方客户,并争取政策性支持,建立独立商业闭环 [3] 行业协同发展 - 合资公司致力于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算力生态系统,促进产业链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 [2] - 公司通过"制造+智算"双轮驱动战略,推动算力技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挖掘应用场景 [2][3]
合力泰突发人事地震:董事长、副总、财务总监集体辞职 重整后首次大换血!
新浪证券· 2025-06-13 17:38
高管变动 - 公司董事长黄爱武、副总经理马晓俊、财务总监李寅彦于6月12日同时辞职,均因"工作调动原因"彻底离开公司且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2] - 黄爱武辞去包括董事、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全部职务,其辞职未导致董事会人数低于法定最低6人要求 [1][4] - 财务总监李寅彦2023年12月才从监事会主席转任该职,其2024年报显示薪酬72.99万元,前财务总监郑剑芳2022年年薪达137.44万元 [2] - 三位离职高管均未持有公司股票,公告强调其将严格遵守减持规定 [2][4] 新任管理层 - 控股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同日提名邓佳威为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邓佳威拥有供应链金融背景,现任公司党委书记 [6] - 新任常务副总经理肖绪名、财务总监林为群、副总经理张长弘同步就职,任期与第七届董事会一致 [6] - 变更后董事会中兼任高管的董事人数不超过总数二分之一 [5] 公司经营现状 - 公司2024年通过司法重整实现净利润15.19亿元(同比+112.57%),剥离手机业务转向电子纸显示产品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66亿元(同比+8.63%),净利润408.47万元实现扭亏 [8] - 当前股价2.18元/股,总市值163亿元 [8] 监管与风险 - 公司4月29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同日发布2023年度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7][8] - 6月初修订会计差错更正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管控 [8] - 5月23日提交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申请,目前处于补充材料阶段 [8] 业务转型 - 公司战略聚焦电子纸显示和通用显示产品,但面临新兴领域竞争加剧的挑战 [9] - 司法重整后业务结构调整成效初显,但需平衡合规整改与投资者信心修复 [9]
*ST合泰(002217) - 关于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增加临时提案暨股东大会的补充通知
2025-06-12 18:3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6月26日14:30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2][4]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26日9:15 - 15:00[4][15]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3日[5] 股权情况 - 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持有公司股份表决权1,176,357,352股,占总股本15.73%[3] 提案相关 - 2025年6月12日董事会同意将变更董事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 - 提案8需出席股东所持有效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7] 投票相关 - 投票代码为"362217",投票简称为"合泰投票"[13] - 对《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11项议案投票[21] 登记相关 - 登记时间为2025年6月24日8:30-12:00,13:30-18:00[8]
*ST合泰(002217) - 关于变更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
2025-06-12 18:15
人事变动 - 2025年6月12日公司发布变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告[8] - 董事长黄爱武等因工作调动辞职,辞职后不在公司任职[2][4] - 提名邓佳威为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2] - 聘任肖绪名、林为群、张长弘为公司高管[4] 任职资格 - 新提名董事及聘任高管符合任职资格[2][4][5] - 张长弘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的任职资格[19] 股份情况 - 相关人员截至公告日未持有公司股份[2][4][10][13][15][16][18][19] 董事限制 - 变更董事后,兼任高管及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人数总计不超董事总数二分之一[3]
*ST合泰(002217) - 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12 18:15
人事变动 - 黄爱武因工作调动辞去董事、董事长等职务,提名邓佳威为董事候选人[3] - 聘任肖绪名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4] - 李寅彦因工作调动辞去财务总监职务,聘任林为群为财务总监[5] - 聘任张长弘为公司副总经理[6] 会议情况 - 2025年6月12日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讯表决召开[2] - 应参加董事9名,实际参加9名,议案表决均9票同意[2][3][4][5][6]
*ST合泰(002217) - 董事会秘书工作细则(2025年6月修订)
2025-06-05 19:17
董事会秘书任职要求 - 需大专以上学历和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掌握多方面知识[4] - 有《公司法》规定六种情形之一不得担任[4][5] 董事会秘书职责与聘任 - 负责公司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职责[6] - 由董事长提名,经董事会聘任或解聘,任期与同届董事会一致[9] 相关配套与解聘规定 - 聘任时应聘任证券事务代表协助履职[9] - 出现四种情形之一公司应一个月内解聘[9] 空缺处理与细则实施 - 原任离职后三个月内聘任新秘书[10] - 空缺超三个月董事长代行,六个月内完成聘任[10] - 本细则2022年4月起实施,原细则废止[12]
*ST合泰(002217)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工作细则(2025年6月修订)
2025-06-05 19:17
提名委员会组成 - 成员至少三名董事,独立董事过半数并任主任委员[4] - 委员由董事长等提名,董事会选举产生[4] 会议安排 - 定期会议每年一次,临时按需召开[11] - 定期会前5日通知,临时会前3日,紧急不受限[11] 会议要求 - 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出席可举行,决议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11] 会议记录 - 会议记录由董事会秘书保存,期限十年[12] 细则实施 - 本细则自董事会决议通过实施,2022年9月细则废止[16]
*ST合泰(002217)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2025年6月修订)
2025-06-05 19:17
审计委员会构成 - 成员三名,独立董事应过半数[4] - 委员由董事长等提名[4] - 设主任委员一名,由独董会计专业人士担任[4] 会议相关规定 - 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四次,每季度至少一次[12] - 会议需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出席方可举行[12] - 决议须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12] 其他要点 - 会议记录由董事会秘书保存十年[20] - 细则自董事会决议通过日实施,2022年9月细则废止[16] - 负责审核财务信息等职责[7] - 下设审计部为日常办事机构[4]
*ST合泰(002217) -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管理制度(2025年6月修订)
2025-06-05 19:17
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 - 公司不得利用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操纵指标[2] - 全资和下属公司变更会计政策和估计需上报[3] - 会计政策变更分按要求和自主变更,自主变更影响达标需股东会审议[6][7] - 自主变更对净利润或净资产影响超50%需股东会审议[7] - 变更重要会计估计影响达标需股东会审议并披露意见[9] - 变更重要会计估计对净利润或净资产影响超50%需股东会审议[9] 会计差错更正 - 公司重要会计差错更正适用于三种情形,部分需单独披露[11] - 对以前年度财报更正需审计或鉴证,特定情况全面审计[12] 审议与披露 - 自主变更会计政策需公告意见,需股东会审议的披露专项意见[14] - 变更重要会计估计需在定期报告披露前提交董事会审议[15] - 出现会计差错以临时报告披露更正后财务信息[15] - 不同情况更正财务信息有不同披露要求[16][17] 其他 - 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对定期报告影响比例按公式计算[19] - 本制度执行前不符规定以本制度为准[20] - 本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生效实施[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