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股份(002236)

搜索文档
大华股份(002236) - 关于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
2025-05-21 17:48
回购计划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亿且不超过5亿[2] - 回购价格不超27.26元/股[2] - 实施期限为股东大会通过日起12个月内[2] 首次回购 - 2025年5月21日回购206万股,占总股本0.06%[3] - 最高成交价15.71元/股,最低15.58元/股[3] - 成交总金额3228.3661万元,资金为自有资金[3] 后续安排 - 公司将在回购期限内继续实施方案[5]
数说杭城“向新力”八大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证券时报· 2025-05-21 02:14
杭州经济发展概况 - 杭州GDP在2023年首次跨越2万亿元大关,2024年攀升至接近2.2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8位,占浙江省经济总量比重超24% [1] - 第三产业占比由2014年的55%左右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73%,比浙江全省高出14个百分点以上 [1] 企业表现与资本市场 - 2024年杭州9家企业上榜《财富》世界500强,36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22年位居全国第一 [1] - 杭州上市公司数量占浙江全省比重超三成,数量位居全国第4,其中信息技术企业数量占比约23% [2] - A股上市公司数量较2015年激增超1.5倍至23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6万亿元 [2] - 截至2024年末,杭州证券化率超过240%,跃居全国万亿GDP城市前五 [2]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 - 2024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占GDP比重28.8%,较上一年提升0.5个百分点 [7]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超浙江省整体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3] - 2024年全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3.8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3万件 [3] - 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62万家,连续3年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14 [3] 研发投入与产业生态 - 2024年全社会研发强度接近4%,高于浙江全省 [4] - 杭州A股公司研发强度达2.78%,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公司研发强度首破7% [4] - "五大产业生态圈"2024年营业收入19025亿元,同比增长2.6% [6] - 智能物联、高端装备、绿色能源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8%、0.4%和0.3% [6] 民营经济与融资活动 - 2024年杭州市民营经济规模占GDP比重为61.5% [5] - 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由2014年末的70余家跃升至当前的230余家,增幅超过2倍 [5] - 2024年杭州私募股权基金共投资377笔、238.99亿元,居全国城市第5位 [8] - 杭州A股公司募资超5800亿元,占浙江三成左右 [8]
【环球财经】2025年大华巴西中资业务峰会在圣保罗举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0 13:32
峰会概况 - 由大华巴西主办的"合作·共赢——2025大华巴西中资业务峰会"在巴西圣保罗举行,30余家在巴中资企业代表出席[1] - 峰会聚焦数字化时代下的合作机遇、产业生态构建与本地化战略[1] 大华巴西业务发展 - 大华自2016年进入巴西市场,业务覆盖巴西全国26个州和联邦区[1] - 参与建设里约奥运会安保系统、圣埃斯皮里图州智慧城市、徐工集团巴西工厂、三峡光伏电站等重点项目[1] - 大华巴西将持续开放技术生态,与中资伙伴共享资源网络[1] - 大华巴西是巴西政府"智慧城市计划"的核心合作伙伴[4] 中巴合作前景 - 中巴作为发展中大国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双边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1] - 大华巴西积极参与中企协活动,展示中资机构良好形象[1] 峰会专题内容 - 设置行业解决方案与中资合作生态两个专场[2] - 大华解决方案专家介绍智慧园区、能源电力、智能交通等行业解决方案[2] - 大华巴西提出服务中资企业的三大战略支柱:"总部+本地"双线协同机制、样板项目与本地化标准、生态伙伴集成交付服务链[2] 企业代表交流 - 国家电网巴西电力公司、中国移动、CEPC等企业负责人分享在巴经验[3] - 峰会搭建中资企业交流平台,推动合作迈出新步伐[3] 技术展示 - 与会嘉宾参观大华体验中心,了解热成像安防、LED透明大屏、城市级智慧管理平台等技术[3]
大华股份(002236)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5-09 18:31
担保额度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为部分子公司提供不超134.77亿元担保[2] - 担保额度有效期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可调剂[3] 额度调剂与担保 - 公司将浙江大华500万元担保额度调剂至浙江华飞[5] - 为浙江华忆芯提供最高1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5] - 华睿科技为华睿韩国提供18838.64万韩元履约担保[6] 担保余额 - 截至2025年5月9日,对外实际担保余额91.073949亿元,占比25.28%[7] 担保情况 - 全部为对子公司担保,无合并报表外担保及逾期等情形[7]
大华股份(002236)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进展情况的公告
2025-05-06 18:17
股份回购 - 2025年4月8日、4月21日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2] - 回购资金3 - 5亿元,价格不超27.26元/股[2] - 实施期限为方案通过日起12个月内[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暂未实施回购[3]
大华股份(002236)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5-06 18:15
担保额度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为部分子公司提供担保,总额度不超134.77亿元[2] - 对资产负债率低于70%子公司担保额度10.99亿元,高于70%为123.78亿元[2] - 担保额度有效期自2024年度股东大会通过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召开[3] 具体担保 - 公司为子公司Dahua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提供不超164,177.83新加坡元履约担保[4] - 公司将大华技术(香港)有限公司2025年度部分担保额度调剂至Dahua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5] 担保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6日,公司及子公司对外实际担保余额90.864416亿元,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25.22%[6] - 公司及子公司无逾期、涉诉及败诉担责情形[6] 额度变化 - 大华技术(香港)有限公司调剂前可用额度1.783958亿元,调剂后为1.774892亿元[9] - Dahua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调剂后担保余额为90.66万元[9]
大华股份(002236)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5-06 18:15
股份质押变动 - 傅利泉解除质押6829万股,占其所持6.67%,占总股本2.07%[1] - 傅利泉质押后持股10.24亿股,比例31.03%,质押5570万股[3] - 陈爱玲质押后持股7126.28万股,比例2.16%,质押3180万股[3] - 陈建峰、来利金质押后股份为0[3][4] 股东持股及质押情况 - 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0.99亿股,比例33.31%,质押8750万股[4] - 已质押股份中限售等5930万股,占比67.77%[4] - 未质押股份中限售等76228.16万股,占比75.37%[4] 风险应对 - 傅利泉及其一致行动人无强制平仓风险和业绩补偿义务[5] - 若有平仓风险,将提前还款、补质押并披露信息[5]
大华股份(002236):AI模型加快行业拓展应用,一季度净利润增长显著
天风证券· 2025-04-28 19: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AI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优化,预计公司25 - 27年实现营业收入364.0、436.8、524.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4.18、43.87、49.4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62.56亿元,同比增长1.22%;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16.45%;扣非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长0.44% [1] - 预计25 - 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4.0、436.8、52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8、43.87、49.48亿元 [3]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41%、-0.12%、13.12%、20.00%、20.0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16.73%、-60.53%、17.63%、28.34%、12.79% [4] 净利润增长原因 - Q1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16.45%,得益于经常性损益稳定贡献,政府补助(0.84亿元)、金融资产投资收益(0.92亿元)等合计贡献1.50亿元,占净利润比例达23%;费用结构优化,财务费用因汇兑收益同比减少204%,研发费用率稳定在15.5%(9.70亿元),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至16.4%(10.24亿元) [1] 经营状况与资产结构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48.59%,主因销售回款增加及税费支付减少;短期借款较年初减少59.7%;总资产规模微降4.24%,主要因减持思特威股票(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52%)、国债逆回购减少(其他流动资产降48%) [1] AI发展情况 - 构筑了“1 + 2”人工智能能力体系,重点打造巨灵AI开发平台,处理能力达到每日亿级 [2] - 2025年3月10号发布星汉大模型2.0,创新升级语言、多模态、视觉能力,通过三大垂直能力协同构建行业智能体,推动产业价值质变 [2] - 行业大模型从技术研究阶段进入产业应用推广阶段,加快端侧产品大模型的研究和应用部署,拓展更多行业的大模型应用 [2] 股权结构与战略 - 向中国移动发行新增股份2.93亿股,发行价格为17.40元,募集资金总金额51亿元,锁定期3年,中国移动成为第二大股东 [3] - 大华股份新兴业务延展到机器视觉、机器人、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智慧热成像等领域,与中国移动新兴业务拓展有较大合作可能性 [3]
摩根大通:大华股份 - A_ 模型更新. Tue Apr 22 2025
摩根· 2025-04-27 11: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中性”评级 [1][11][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更新模型以反映2025年1季度实际财务数据,维持2025 - 27年预测基本不变 [1] - 预计政府项目逐步复苏、企业需求上升、创新业务扩张、新兴市场海外业务扩大,但对盈利能力的担忧可能持续 [11][15]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盈利年复合增长率为8%/24% [11][15] 各部分总结 模型更新 - 调整后的每股收益2025E从0.89元变为0.94元 [3] 季度预测 | 年份 | Q1 | Q2 | Q3 | Q4 | FY | | --- | --- | --- | --- | --- | --- | | 2024A | 0.17 | 0.38 | 0.22 | 0.11 | 0.88 | | 2025E | 0.20A | 0.20 | 0.26 | 0.28 | 0.94 | | 2026E | 0.22 | 0.32 | 0.39 | 0.37 | 1.31 | [4] 风格敞口 | 因子 | 当前排名(百分位) | 6个月 | 1年 | 3年 | 5年 | | --- | --- | --- | --- | --- | --- | | 价值 | 47 | 37 | 41 | 29 | 37 | | 成长 | 54 | 79 | 31 | 64 | 48 | | 动量 | 71 | 81 | 9 | 75 | 38 | | 质量 | 58 | 21 | 40 | 25 | 23 | | 低波动性 | 46 | 71 | 82 | 27 | 75 | | ESG量化得分 | 87 | 84 | 85 | 82 | 81 | [4] 股价表现 | | 年内迄今 | 1个月 | 3个月 | 12个月 | | --- | --- | --- | --- | --- | | 绝对 | -1.3% | -11.5% | 4.2% | -8.7% | | 相对 | 0.5% | -9.4% | 2.7% | -16.8% | [8] 公司数据 - 已发行股票数3299百万 [9] - 52周股价区间12.95 - 20.50元 [9] - 总市值7136百万美元 [9] - 汇率7.30 [9] - 自由流通股比例49.6% [9] - 三个月日均成交量88.24百万 [9] - 三个月日均成交额215.8百万美元 [9] - 波动性(90天)40 [9] - 指数SSE [9] - 彭博买入、持有、卖出评级分别为13、3、2 [9] 重要指标 | 单位:百万元,每股数据单位:元 | FY24A | FY25E | FY26E | FY27E | | --- | --- | --- | --- | --- | | 收入 | 32181 | 33666 | 36801 | 40647 | | 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 | 1161 | 1889 | 3408 | 4506 | | 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 1837 | 2613 | 4162 | 5304 | | 调整后的净利润 | 2906 | 3093 | 4306 | 5477 | | 调整后的每股收益 | 0.88 | 0.94 | 1.31 | 1.66 | | 彭博一致预期每股收益 | 1.01 | 1.10 | 1.27 | 1.36 |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2710 | 6230 | 5402 | 5358 | | 公司自由现金流 | 1803 | 5281 | 4385 | 4240 | | 收入增长率 | (0.1%) | 4.6% | 9.3% | 10.4% | | 息税前利润率 | 3.6% | 5.6% | 9.3% | 11.1% | | 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 (46.3%) | 62.7% | 80.4% | 32.2% |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 | 5.7% | 7.8% | 11.3% | 13.0% |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增长率 | (33.9%) | 42.2% | 59.3% | 27.4% | | 净利润率 | 9.0% | 9.2% | 11.7% | 13.5% | | 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 (60.5%) | 6.3% | 39.2% | 27.2% | | 调整后的有效税率 | 2.4% | 7.7% | 10.0% | 10.0% | | 净资产收益率 | 8.2% | 8.3% | 10.7% | 12.3% | | 公司自由现金流收益率 | 3.5% | 10.1% | 8.4% | 8.1% | | 股息率 | 3.6% | 1.1% | 1.2% | 1.7% | | 企业价值/收入 | 1.3 | 1.2 | 1.0 | 0.8 | | 企业价值倍数 | 23.6 | 14.9 | 8.4 | 5.9 | | 调整后的市盈率 | 17.9 | 16.8 | 12.1 | 9.5 | [10] 投资理据和估值概要 - 2025年1季度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1%/环比下降36%),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81%) [11][15] - 截至2026年6月的目标价17.5元基于12倍的一年动态市盈率得出,较历史估值低1个标准差左右 [12][16] 历史评级 | 日期 | 评级 | 股价 (元) | 目标价 (元) | | --- | --- | --- | --- | | 2022 - 05 - 03 | 中性 | 16.72 | 19 | | 2022 - 08 - 21 | 中性 | 14.41 | 17 | | 2023 - 09 - 22 | 中性 | 19.80 | 20 | | 2024 - 10 - 29 | 中性 | 16.68 | 18 | | 2025 - 04 - 07 | 中性 | 16.47 | 17.5 | [23]
高盛:科技板块:大华股份 -借助人工智能提升产品;虹软科技 -人工智能与智能驾驶驱动增长;中软国际 -华为成为发展助力;业绩回顾
高盛· 2025-04-24 0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大华股份和虹软科技的卖出评级,对中科创达维持中性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对大华股份、虹软科技和中科创达的业绩进行回顾,并给出2025年展望,认为大华股份星汉基础模型2.0提升产品竞争力但一季度业绩未达预期,虹软科技AI和智能驾驶业务将支持增长但一季度和四季度营业利润未达预期,中科创达2025年将受益于华为产品部署且下半年营业利润基本符合预期 [1] 各公司情况总结 大华股份(002236.SZ,卖出) - 2025年3月推出星汉基础模型2.0,助力公司从传统监控公司向更多AI解决方案转型,但2025年市场需求可能低迷 [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81%至6.53亿元,低于预期14%;营收同比增长1%、环比下降36%;毛利率回升至40%;运营费用率从2024年四季度的34%升至37% [3] - 考虑一季度业绩,下调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期21%、16%、15%,主要因市场需求复苏可见度低和研发投入增加 [5][7] - 基准年从2025年预期滚动至2026年,12个月目标价下调至14.28元,维持卖出评级,较目标价有9%的下行空间 [10] 虹软科技(688088.SS,卖出) - 2025年汽车软件是关键驱动力,管理层目标实现高两位数至三位数的收入增长;智能手机业务有望通过拓展中低端机型实现两位数收入增长;电商/PhotoStudio AI仍是关键驱动力,但竞争激烈 [1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13%至2.09亿元,低于预期10%/14%;毛利率降至89.8%;净利润同比增长45%、环比下降44%至5000万元,高于预期14%或低于彭博共识45% [15] - 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94%、环比增长229%至8800万元,营收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25%至2.41亿元;毛利率90.3%低于预期;运营费用率降至64% [19] - 考虑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下调2025 - 2026年净利润预期19%、15%,2027年基本不变,预计2024 - 2027年仍将实现44%的复合年增长率 [20] - 基准年从2025年预期滚动至2026年,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37.5元,维持卖出评级,较目标价有14%的下行空间 [21] 中科创达(354.HK,中性) - 看好中科创达2025年业务复苏,收入在连续两年下降后恢复增长,产品组合升级和成本控制将推动盈利增长 [24] - 2025年智能云服务和解决方案将受益于华为产品部署,华为MetaERP也可能在2025年贡献收入 [25] - 2024年4月中标昆仑数字科技重大项目,宣布基于Open Harmony的分布式异构多机器人协作操作系统M - Robots OS [26] - 2024年下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恢复正增长,符合预期;毛利率降至21%,低于预期;运营费用率降至16.2%,运营利润基本符合预期 [27] - 考虑2024年下半年业绩,下调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期3%、2%、2%,预计运营费用率将继续改善 [29] - 继续使用近期市盈率推导目标价,目标市盈率15.4倍不变,12个月目标价降至5.5港元,维持中性评级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