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路通信(002446)

搜索文档
盛路通信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30 06: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14亿元,同比增长9.1% [1] - 归母净利润5754.62万元,同比增长16.02%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3.35亿元,同比增长18.1%,归母净利润3246.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3.25%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30.28%,同比下降11.16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9.26%,同比上升5.63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0.06元,同比增长20% [1] - 三费占营收比9.89%,同比下降29.16% [1]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 应收账款达9.23亿元,同比增长19.39%,占最新年报营业总收入比重85.28% [1] - 货币资金5.45亿元,同比下降25.74% [1] - 有息负债4.27亿元,同比增长34.38%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6元,同比下降61.56% [1] - 每股净资产2.75元,同比下降22.6% [1] 历史业绩表现 - 近10年ROIC中位数3.65%,2024年ROIC为-23.86% [3] - 上市以来14份年报中出现3次亏损 [3] - 2024年净利率为-69.29% [3] 机构持仓情况 - 汇安信泰稳健一年持有期混合A新进持股2.70万股 [3] - 鹏华中证1000增强ETF新进持股2.52万股 [3] - 汇安信泰基金规模0.31亿元,近一年收益率5.37% [3]
军工电子板块8月29日涨0.25%,中航成飞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8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16:48
军工电子板块整体表现 - 板块当日上涨0.25%,跑输上证指数(涨0.37%)和深证成指(涨0.99%)[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10只个股上涨且涨幅超1.86%,10只个股下跌且跌幅超2.42%[1][2] - 板块资金整体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3.82亿元,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2.45亿元和1.37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中航成飞(302132)以7.72%涨幅领涨,收盘价101.95元,成交36.53万手,成交额35.70亿元[1] - 华力创通(300045)涨幅7.18%位列第二,收盘价26.26元,成交140.16万手,成交额36.87亿元[1] - 盛路通信(002446)涨幅5.99%,收盘价8.85元,成交162.84万手,成交额14.15亿元[1] - 航天南湖(688552)涨幅5.73%,收盘价45.91元,成交14.19万手,成交额6.27亿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新光光电(688011)跌幅7.36%领跌,收盘价43.69元,成交6.11万手,成交额2.71亿元[2] - 霍莱沃(688682)跌幅5.29%,收盘价32.40元,成交4.50万手,成交额1.48亿元[2] - 思科瑞(688053)跌幅4.55%,收盘价35.04元,成交5.30万手,成交额1.88亿元[2] 资金流向特征 - 华力创通获得主力资金最大净流入2.10亿元,主力净占比5.70%[3] - 中航成飞主力资金净流入1.40亿元,主力净占比3.92%[3] - 科思科技主力净流入7406.88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5.84%[3] - 智明达出现主力与散户资金流向背离,主力净流入1724.45万元(占比5.83%),游资净流出3903.92万元(占比-13.20%),散户净流入2179.46万元(占比7.37%)[3]
盛路通信(002446) - 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5-08-28 21:39
资金总体情况 - 2025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总计56717.79万元[3] - 2025年半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额(不含利息)7354.42万元[3] - 2025年半年度往来资金利息3000万元[3] - 2025年半年度偿还累计发生额5348万元[3] - 2025年半年度期末往来资金余额58724.21万元[3] 各子公司情况 - 成都创新达2025年期初余额5494.12万元,半年度累计发生额166.32万元,偿还2000万元,期末余额3660.44万元[2] - 佛山盛夫2025年期初、期末余额均为1200万元[2] - 南京恒电2025年期初余额15202.22万元,利息3000万元,偿还12202.22万元[3] - 广东盛路2025年期初余额4488万元,半年度累计发生额6981.5万元,期末余额11469.5万元[3] - 南京恒电研究院2025年期初余额418.72万元,半年度累计发生额206.6万元,期末余额625.32万元[3]
盛路通信(002446)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2025-08-28 21:39
业绩总结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6.14亿元,同比增长9.1%[12]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5.46亿元,同比增长6.7%[12] - 2025年半年度营业利润5940.27万元,同比增长16.3%[12]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5688.58万元,同比增长15.2%[13] - 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06元,同比增长20%[13] 财务状况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37.78亿元,较期初增长5.56%[6]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12.58亿元,较期初增长13.52%[7]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5.19亿元,较期初增长1.92%[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45亿元,期初余额为7.90亿元[18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18亿元,期初余额为448.66万元[188]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8610.00万元,期初余额为1.39亿元[189]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为10.08亿元,期初账面余额为8.42亿元[193] 股本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发行股本总数915,321,724股[59] - 2010 - 2024年经历多次股本变动,如公开发行、转增股本、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48][50][51][52][54][55] 税收优惠 - 公司等多家企业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181] - 公司等多家企业自2023年1月1日起,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按实际发生额100%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按成本200%税前摊销[182] 会计政策 - 公司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对金融资产分类核算[86]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04] - 长期股权投资按不同情况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111]
盛路通信(002446)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8 21:39
募集资金情况 - 2018年7月17日公司发行1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10亿元,净额9.8505亿元[2] - 截止2025年6月30日,累计直接投入募集资金9.5370628286亿元,2025年上半年投入482.518326万元[2] - 截止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账户利息净收入累计5041.07776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32.899261万元[2] - 截止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8185.449474万元[2] 存放账户情况 - 2023年6月公司保荐机构由长江保荐变更为中航证券,存放账户未变[5] - 中国光大银行佛山三水支行初始存放6000万元,截止2025年6月30日余额为0 [5] - 中国建行银行佛山山水一品支行初始存放8000万元,截止2025年6月30日余额为2117.707615万元[5]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佛山分行截止2025年6月30日余额为3575.329899万元[6] - 北京银行南京仙林支行截止2025年6月30日余额为2398.147879万元[6] 项目投资情况 - 盛路通信智能通信天线研发与生产中心建设项目调整后投资2262.676848万元,进度100%[14] - 南京恒电微波信号模拟技术中心及环境试验与测试中心建设项目本报告期投入372.888631万元,累计投入6277.920678万元,进度78.47%[14] - 盛恒达科创产业园一期本报告期投入109.629695万元,累计投入1.7913410607亿元,进度81.42%[14] 资金用途变更情况 - 累计改变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9亿元,比例为91.37%[14] - 2019年公司使用8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月29日提前归还[15] - 2019年4月12日公司同意将合正电子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2200万元变更用于盛恒达军民融合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17] - 2019年9月4日公司同意将合正电子智能制造基地建设等项目募集资金变更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7] - 2020年11月23日公司同意将盛路通信智能通信天线研发与生产中心建设剩余募集资金变更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7] 项目延期情况 - 公司将南京恒电微波信号模拟技术中心及环境试验与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和盛恒达科创产业园一期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14] - 2024年12月11日公司同意将盛恒达科创产业园一期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17] 项目调整原因 - 合正电子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因产能和研发场地满足需求,缺乏实施急迫性[14] - 盛路通信智能通信天线研发与生产中心项目因市场环境等因素,继续实施必要性和紧迫性发生变化[15] 项目投资进度汇总 - 盛恒达科创产业园一期拟投入2.2亿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109.6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79亿元,进度81.42%[17] - 合正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对应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6115.2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6115.29万元,进度100%[17] - 合正电子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对应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5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5亿元,进度100%[17] - 盛路通信智能通信天线研发与生产中心建设项目对应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3.78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78亿元,进度100%[17] - 合计拟投入募集资金9.09亿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109.6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68亿元,进度95.51%[17] 项目可行性情况 - 改变后的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17]
盛路通信(002446) -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8 21:34
会议信息 -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1日送达全体董事[1] - 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在公司会议室以通讯与现场会议结合方式召开[1] - 应出席董事7人,实际出席董事7人[1] - 会议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28日[4] 审议通过事项 - 以7票同意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1] - 以7票同意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3] 信息披露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于2025年8月28日在指定媒体披露[1]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于2025年8月28日在指定媒体披露[3] 审计情况 - 《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2] - 《关于<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3]
盛路通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754.62万元,同比增长16.02%
新浪财经· 2025-08-28 20: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14亿元 同比增长9.10% [1] - 净利润5754.62万元 同比增长16.02% [1]
盛路通信(00244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8 20: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6.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0%[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4.6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2%[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677.0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9%[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人民币/股,同比增长20.00%[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1%,同比上升0.78个百分点[1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0%至614,081,198.40元[51] - 营业收入从5.6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6.14亿元人民币,增幅9.1%[14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4960.01万元人民币增至5754.62万元人民币,增长16.0%[146] - 净利润为516.8万元,同比下降22.5%[1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39%至428,112,590.73元[5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5.18%至18,946,016.38元[5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2.03%至45,158,620.58元[51]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7.17%至53,841,729.16元[51] - 研发费用从5701.33万元人民币降至5134.68万元人民币,减少9.9%[1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45.7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51%[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1.51%至51,457,732.52元[5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8.83%至-416,279,676.19元[5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2,140.70%至138,506,286.89元[5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1.5%至5145.8万元[15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11.6%至5.75亿元[15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13.04亿元,同比增长57.1%[151]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57.2%至11.93亿元[15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7.3%至5.06亿元[15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121.8万元,去年同期为-6278.7万元[153]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73.2%至1191.3万元[15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1.39亿元,去年同期为-678.7万元[151][152]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328.2%至1635.3万元[15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基站天线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2.19%至164,675,678.63元[53] - 微波通信器件收入同比下降23.52%至81,682,682.92元[53] - 终端天线收入为6341.25万元,同比增长22.91%[54] - 微波电子产品收入为2.87亿元,同比增长9.06%,但毛利率同比下降7.19个百分点至35.91%[54] - 电信业务收入完成9055亿元同比增长1%[24] - 电信业务总量增长9.3%[24] - 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24]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为6.06亿元,同比增长11.27%,占总收入98.73%[54] - 国外销售收入为780.01万元,同比下降56.61%,仅占总收入1.27%[5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估值提升计划[80]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81] - 2025年7月公司调整治理结构,取消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83] - 公司面临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失密风险,需通过股权激励等机制应对[78] - 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管理风险,需引入数字化工具优化管理体系[79]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公司超宽带上下变频技术覆盖1000KHz至80GHz频段[27] - 公司拥有数百项专利[27] - 公司成功研发"4+4+8+8"700-900/1800/FA/D独立电调智能天线[35] - 终端天线产品线导入全自动焊接生产线使用工成本降低80%且产能倍增[37]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71项其中2025年上半年新增26项授权专利[40] - 微波电子领域突破SIP微封装射频微波模组技术实现10-20GHz整数点频阶梯信号输出[38] - 优化SIP低相噪频率合成模组至0.8-18GHz全频段覆盖并突破捷变频技术[38] - 完成太赫兹W波段变频通道组件小批量生产交付[38] - 公司拥有6000平方米通过ISO/17025认证的CNAS及CMA资质实验室[43] - 数字室分天线技术平台覆盖2T/4T/8T/12T为运营商提供低成本高容量解决方案[38] - 28G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 - 微波电路设计能力拥有20余年技术积累并自主开发仿真软件[42]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37.7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57%[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03%[16] - 货币资金减少至5.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65个百分点至14.44%[59] - 应收账款增至9.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74个百分点至24.42%[5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3.1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8.30个百分点至8.43%[59] - 在建工程增至4.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77个百分点至10.94%[5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454亿元,较期初7.903亿元下降31.0%[13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184亿元,较期初0.049亿元大幅增长5995.8%[13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226亿元,较期初7.760亿元增长18.8%[139]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4.133亿元,较期初3.282亿元增长25.9%[13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344亿元,较期初1.195亿元增长96.1%[140]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37.776亿元,较期初35.785亿元增长5.6%[139]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12.581亿元,较期初11.082亿元增长13.5%[14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6.496亿元,较期初-7.071亿元改善8.1%[141]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271亿元,较期初1.924亿元增长18.0%[142]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新增0.500亿元[142] - 公司总资产从27.3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8.07亿元人民币,增幅2.8%[143][144]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从4848.61万元人民币增至1.39亿元人民币,增长187.4%[143] - 未分配利润从-7.89亿元人民币改善至-7.84亿元人民币,减少亏损668.04万元人民币[144] 非经常性损益与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1077.57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政府补助626.52万元人民币[21] - 投资收益为383.25万元,占利润总额6.46%[56] - 公司持有优刻得科技(688158)股票,初始投资成本为685.67万元,期末账面价值为701.58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5.91万元[65] - 公司持有海南华铁(603300)股票,初始投资成本为518.76万元,本期购买金额为506.89万元,本期出售金额为1,172.69万元,产生投资收益217.15万元[65] - 公司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合计为701.58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为47.83万元[65] 信用减值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为1883.65万元,占利润总额31.73%[57] - 信用减值损失从-666.77万元人民币扩大至-1883.65万元人民币,增长182.4%[145][146]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95,370.63万元,其中2025年上半年投入482.52万元[67] - 募集资金账户累计产生净利息收入5,041.08万元,其中2025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32.9万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8,185.45万元[67] - 2018年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98,505万元,累计使用比例达96.82%[68] - 盛路通信智能天线研发与生产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00%,累计投入2,262.68万元[69] - 南京恒电微波信号模拟技术中心及环境试验与测试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78.47%,累计投入6,277.92万元[69] - 盛恒达科创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投资进度81.42%,累计投入17,913.41万元[69] - 公司使用68,916.62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总额100.00%[70]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100,000万元,实际投入101,179.3万元,投资进度101.18%[70] - 南京恒电项目及盛恒达科创产业园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70] - 合正电子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81.42%,实际投入17,913.41万元[73] - 盛恒达科创产业园项目实施方式变更,增加不超过14,000万元增资[71] - 公司曾使用8,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使用募集资金存放于专用账户[71] - 南京恒电项目实施地点变更为南京市栖霞区马群科技园金马路10号[70]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投入95,370.63万元[70] - 盛恒达科创产业园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70] - 2018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90,916.62万元[74] - 募集资金用于合正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金额6,115.29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100%[74] - 募集资金用于合正电子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金额25,006.64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100%[74] - 募集资金用于盛路通信智能通信天线研发与生产中心建设项目金额37,794.69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100%[74] - 公司于2019年4月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并获得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74] - 公司于2019年9月将募投项目名称由"盛恒达军民融合产业园一期"变更为"盛恒达科创产业园一期"[74] - 公司于2020年12月变更"盛路通信智能通信天线研发与生产中心建设"项目剩余募集资金用途[74] - 募集资金实际投入金额累计86,830.03万元[74] - 盛恒达科创产业园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建设周期延长,预计可使用状态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75] - 变更合正电子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募集资金22,000万元用于盛恒达军民融合产业园一期建设[75] - 终止合正电子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剩余募集资金变更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5] 子公司与豁免披露 - 子公司南京恒电电子及成都创新达微波电子因涉军业务,财务数据被认定为国家秘密豁免披露[77] - 子公司广东盛路通信核心财务数据因商业竞争风险豁免披露[77] 股份与股东情况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6763.84万股占总股本7.39%[122] - 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8.48亿股占总股本92.61%[122] - 公司股份总数9.15亿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22] -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429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2.858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每股10.85元[123] - 首次回购股份数量为1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11%,成交总金额726.03万元[124] - 最高成交价7.36元/股,最低成交价7.2元/股,均低于回购价格上限10.85元/股[12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78,569户,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127] - 第一大股东杨华持股9.78%,共计89,484,571股,其中67,113,428股为限售股[极光财经] - 股东何永星持股比例2.54%,报告期内减持606.32万股,其持有的1,000万股处于质押状态[12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19%,报告期内增持191.22万股[127] -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基金持股1.7%,报告期内减持64.95万股[127] - 股东李再荣通过融资融券信用账户持有400万股[12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持股无变动[130] 并购与业绩补偿 - 公司以48,000万元人民币并购合正电子100%股权[90] - 合正电子2014-2016年承诺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800万元、6,000万元、7,500万元[90] - 2017-2023年承诺累计净利润为48,000万元减去2014-2016年实际净利润加奖励减补偿[90] - 2020年5月18日公司以48,000万元出售合正电子100%股权及相关债权极光财经] - 截至报告日罗剑平、郭依勤尚有部分业绩补偿款未支付完毕[90] - 2017至2023年累计净利润未达承诺水平触发补偿机制,补偿金额计算基数为48,000万元减去2014-2016年累计扣非净利润、奖励金及补偿金额[91] - 罗剑平、郭依勤需以现金方式支付2017-2023年应补偿金额,并在2023年审计报告出具后60个工作日内完成支付[91] - 公司累计收回业绩补偿款13,826.30万元,剩余34,173.70万元极光财经] - 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以6,500万元和解剩余债权债务,需在2025年11月12日前通过以物抵债或其他方式偿还[92] - 罗剑平、郭依勤承诺2025年9月9日前以现金付清剩余业绩补偿款173.70万元[92] - 若全部义务履行完毕,累计偿还金额将达20,500万元,预计覆盖14,000万元业绩补偿权利价款[92] - 重大诉讼涉案金额为人民币39,700万元[98] - 公司已累计收回款项人民币13,826.30万元[98] - 被执行人同意提供房产一次性抵偿原协议全部6,500万元债务[98] - 剩余尚未偿还的业绩补偿款为人民币173.70万元[98] - 被执行人承诺在2025年11月12日前偿还剩余6,673.70万元债务[98] 担保与委托理财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审批担保额度合计为10亿元人民币[113]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3.19亿元人民币[113] - 公司实际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12.67%[114] - 公司为子公司南京盛恒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额度3亿元人民币[113] - 子公司南京恒电为极光财经] - 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4.46亿元人民币[116] - 公司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3.11亿元人民币[11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93]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94]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95]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破产重整事项[9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处罚及整改情况[100]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01]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02]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10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04] 社会责任与绿色经营 - 公司自有2MWh储能装置用于绿色电力应用[8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依法纳税并创造就业岗位[88] - 公司向岳阳教育基金等公益项目进行捐赠[88]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国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35.7%[24] - 5G基站较上年末净增29.8万个[24] - 千兆光网用户规模突破2.26亿户[24] - 国防预算同比增长7.2%[25]
A股异动丨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卫星通信概念股集体走强,中国卫星涨超7%
格隆汇· 2025-08-28 19:16
政策驱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19条举措 包括有序扩大市场开放 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培育壮大产业生态 [1] - 政策目标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分业务 分阶段 分步骤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1] - 改革举措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 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 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 [2] 市场表现 - 卫星通信概念股集体走强 创意信息涨13.15% 臻镭科技涨10.58% 华力创通涨10.38% 星网宇达涨停 [1][3] - 复旦微电涨9.93% 震有科技涨8.90% 中国卫星涨7.22% 光库科技涨6.63% [1][3] - 电科芯片涨5.79% 信科移动涨5.12% 中兴通讯涨4.92% 盛路通信涨4.29% [1][3] 行业前景 - 卫星通信有望形成新的万亿级市场 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已稳步提升 [2] - 拓展应急通信 数字惠民和融合创新三大应用场景 [2] - 产业战略地位凸显 业务准入持续优化 牌照发放或将加快 [2] 投资方向 - 建议关注卫星通信服务提供商 卫星通信运营及服务 [2] - 建议关注卫星制造产业链 地面设备制造领域 [2] - 行业高频发射已至 产业拐点在即 [2]
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卫星通信概念股集体走强,中国卫星涨超7%
格隆汇· 2025-08-28 11:38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19条举措 涵盖有序扩大市场开放 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培育壮大产业生态等方面 [1] - 政策目标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分业务 分阶段 分步骤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1] - 改革举措包括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 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 通过共建共享利用高低轨卫星资源 推动应用由专业向大众领域普及 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 研究设立新型业务 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 [2] 市场表现 - A股卫星通信概念股集体走强 创意信息涨幅13.15% 总市值60.64亿 臻镭科技涨幅10.58% 总市值168亿 华力创通涨幅10.38% 总市值165亿 [1][3] - 星网宇达涨停涨幅9.99% 总市值49.42亿 复旦微电涨幅9.93% 总市值529亿 震有科技涨幅8.90% 总市值64.81亿 中国卫星涨幅7.22% 总市值462亿 [1][3] - 光库科技涨幅6.63% 总市值239亿 电科芯片涨幅5.79% 总市值180亿 信科移动涨幅5.12% 总市值245亿 中兴通讯涨幅4.92% 总市值2213亿 盛路通信涨幅4.29% 总市值75.61亿 [1][3] 应用前景与产业机遇 - 拓展卫星通信三大应用场景方向:应急通信 数字惠民和融合创新 未来有望形成新的万亿级市场 [2] - 卫星通信产业战略地位凸显 政策导向明确 业务准入工作持续优化 牌照发放或将加快推进 [2] - 国内高频发射已至 产业拐点在即 关注卫星通信服务提供商 运营及服务 卫星制造产业链 地面设备制造等领域投资机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