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材料(002709)

搜索文档
天赐材料(002709) - 第六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理性的说明
2025-02-27 18:45
业绩相关 - 公司对2024年度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议案进行审议[1] - 计提符合准则及政策规定,依据充分且合理[1] 其他信息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为陈丽梅、南俊民、李志娟[3] - 签署日期为2025年2月27日[3]
天赐材料(002709) - 关于2024年度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5-02-27 18:45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预计合计计提减值约32436.81万元,占2023年净利润17.15%[2] - 2024年对应收等款项计提信用减值12656.28万元,占比6.69%[4] - 2024年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11784.84万元,占比6.23%[6] - 2024年对部分固定资产计提减值6563.92万元,占比3.47%[7] - 2024年对郴州中贵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1431.77万元,计提后商誉余值为0[8] 其他 - 计提减值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9] - 审计委员会认为计提符合规定,依据充分[11] - 监事会认为计提符合规定,能公允反映状况[12]
天赐材料(002709) - 第六届监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议的公告
2025-02-27 18:45
会议相关 - 2025年2月27日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讯召开[2] - 应参加表决监事3人,实际参加3人[2]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表决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4] 业绩相关 - 2024年度公司拟计提减值约32436.81万元[3] 公告相关 - 《关于2024年度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在媒体和网站公告[4]
天赐材料(002709) - 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决议的公告
2025-02-27 18:45
会议情况 - 2025年2月27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讯召开[2] - 应参加表决董事9人,实际参加9人[2]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拟合计计提减值金额约32436.81万元[3] 议案表决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议案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5] 公告发布 - 《关于2024年度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同日在指定媒体公告[5]
天赐材料(002709) - 关于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完成的公告
2025-02-25 17:00
股份回购 - 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2日回购790万股,占比0.41%,金额约3.87亿元[4] - 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2日回购492.49万股,占比0.26%,金额约1.20亿元[5] 员工持股计划 - 非交易过户股份535.45万股,占比0.28%,过户价11.16元/股[6][10] - 份额上限6726.1320万份,首次授予认购6045.3720万份[9] - 首次授予实际认购98人,份额5975.6220万份,金额5975.6220万元[9] - 存续期60个月,分三期解锁,比例40%、30%、30%[10][11] - 8名董监高与计划关联需回避表决[12] - 费用在等待期摊销,影响各年净利润[13][15] - 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15] - 关注实施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5]
新能安/多氟多/亿纬/远景/蓝京/中比/东磁/比克/锂威/利维能/诺达/博力威/金钠/盖亚/远东等邀您齐聚2.28圆柱电池论坛!
起点锂电· 2025-02-22 18:27
活动背景及亮点 - 2024下半年圆柱电池市场爆发,头部企业供不应求 [4] - 32、40、46等大圆柱系列产品在轻型动力、铅改锂、便携式及户用储能、两轮车及换电、无人机EVTOL、汽车动力等领域快速放量 [4] - 全极耳、高镍、硅碳、钠电等技术与圆柱电池结合产生新的增长点和市场空间 [4] - 起点研究院(SPIR)将发布圆柱电池综合竞争力排行榜20强,覆盖电芯、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 [4] - 行业首届聚焦圆柱电池的技术高峰论坛,探讨前沿技术、工艺、材料 [4] 活动组织架构 - 活动名称: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 [6] - 活动主题: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 [6] - 主办单位:起点锂电、起点研究院(SPIR) [6] - 活动规模:500+参会者 [7] - 举办时间:2025年2月28日 [7] - 举办地点: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2楼国际厅 [7] - 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武汉逸飞激光、多氟多新能源、蓝京新能源、比克电池、长安汽车等27家企业 [7] 会议议程 - 2月27日举行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会暨大圆柱电池技术应用高层闭门研讨会,仅限特邀嘉宾参加 [9] - 2月28日大会开幕式包括主办方致辞、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技术专场演讲等 [9] - 技术专场涵盖全极耳电池、大圆柱电池开发、智能装备、钠电池、半固态电池等主题 [9][10][11][12] - 圆桌对话环节探讨圆柱电池热门细分市场应用规模及成长性 [12] - 晚宴冠名单位为诚捷智能 [12] 参会企业 - 圆柱电池企业:多氟多新能源、蓝京新能源、亿纬锂能、LG新能源、比亚迪等60+家企业 [14][15] - 下游应用企业:小牛、九号、美团、五菱汽车、华为等30+家企业 [15] - 设备及材料企业:逸飞激光、诚捷智能、德方纳米、贝特瑞等50+家企业 [15] 参会方式 - 报名费用:2888元/人,含会议门票、午餐及2025中国圆柱电池行业白皮书(简版) [17] - 收款单位:深圳市起点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18]
天赐材料(002709)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2-21 19:15
担保情况 - 公司为子公司担保总额不超60亿元[2] - 为九江天赐4.21亿元融资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2] - 公司及子公司担保额度357,600万元,余额174,041万元[8] - 对合并报表外参股公司担保额度6,790万元,余额6,790万元[8] 九江天赐情况 - 公司直接持股九江天赐100%,注册资本45,500万元[5] - 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1,319,954.09万元,负债402,413.13万元[6] - 2024年1 - 9月营收786,848.88万元,净利润8,375.46万元[6]
天赐材料(002709) -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调整的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5年度第一次)
2025-02-18 19:16
债券信息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34.1050亿元,期限5年[8] - “天赐转债”初始转股价格48.82元/股,现调至28.60元/股[9][17] 股本变动 - 2023年5月31日总股本减至1,925,333,110股[10] - 2025年2月12日总股本减至1,914,343,762股[17] 未来计划 - 2025年拟合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4,481,289股[16]
天赐材料:一体化夯实核心竞争力,周期底部有望见底回升-20250215
太平洋· 2025-02-14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6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天赐材料是电解液全球龙头,通过一体化和技术进步引领行业发展,产能行业第一且高度绑定头部电池厂商,2023 年全球市场占有率约 36%,未来随着锂盐外售和海外市场拓展,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3] - 一体化布局有效降本,新技术引领长期成长,公司实现六氟磷酸锂及上游原材料自产,采用液态六氟磷酸锂技术降本,且积极布局新型锂盐、添加剂及固态电解质 [4] - 有望穿越行业周期,多业务协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随着产能释放行业进入周期底部,公司兼具产能和成本优势有望底部回升,同时布局正极材料、电池回收及粘结剂业务协同发展 [5]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5/2026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28.63/164.29/260.39 亿元,同比增长 -16.50%/27.72%/58.49%;归母净利润分别 4.82/21.13/44.36 亿元,同比增长 -74.52%/338.64%/109.96%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深耕电解液行业数十年,大客户 + 一体化造就龙头地位 - 从日化切入锂电池材料市场,步步为营成为电解液龙头:2000 年成立,初期从事个人护理品材料业务,2002 年开拓有机硅橡胶业务,2005 年进军锂电池材料市场,2007 年量产销售电解液,2011 年实现六氟磷酸锂自产,2014 年收购东莞凯欣进入宁德时代和 ATL 供应链 [17][18]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核心管理层技术基因奠定研发优势:实际控制人徐金富持股 36.41%,股权集中稳定;核心管理层均为技术出身,重视研发投入,公司研发费用行业领先,研发人员占比约 7.98% [21][23][28] - 在锂电池材料业务带动下,2019 年以后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2019 - 2022 年营收持续增长,2023、2024 年因电解液价格回调下滑;2019 年归母净利润低,2020 - 2022 年增长,2023、2024 年因价格回调下滑,后续有望修复 [30] 电动车需求有望保持增长,储能市场需求快速提升,电解液市场空间广阔 - 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2024 年 1 - 10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 33%和 34%,预计 2025/2026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速将达到 24%/27% [34] - 全球储能电池需求快速提升:国内风电光伏装机高增,2024 年 1 - 6 月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 26.5%,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长 48.5%;海外美国储能项目落地加快,欧洲多国储能支持政策落地 [35] 锂电材料业务一体化 + 循环布局构建核心竞争力 - 电解液一体化布局造就成本优势,绑定优质客户提升市占率:锂电材料毛利率行业领先,2023 年全国市占率 36%,2024 年估计提升至 40%以上;一体化产业链布局领先,成本优势凸显,绑定头部电池厂商,积极拓展海外客户,加速布局新型锂盐 [36][38][39] - 正极业务加速起量,创造未来新增长点:正极材料业务形成纵向一体化布局,2024 年解决磷酸铁项目产线调试问题,产品在头部客户处突破上量,销量同比增长 67%,后续有望完善横向布局 [54] - 布局锂资源循环形成产业链闭环,打开远期成长空间:布局锂电池回收业务,采用带电破碎 + 高低温处理工艺,电池黑粉回收率达 98%,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已具备一体化处理能力 [56] 日化业务部分柔性切换至新型粘结剂,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 日化材料业务销量稳步增长:得益于新产品导入上量,2024 年上半年日化材料销量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7.5%,销售额增长 11.36% [57] - 粘结剂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日化产线可柔性切换:受新能源汽车销量带动,粘结剂需求增长,公司日化产线可切换,已推出 4 款粘结剂新品,部分具备量产和交付能力 [58] - 收购东莞腾威,带动粘结剂业务高增:2022 年收购东莞腾威 85%股权,其动力电池胶粘剂产品特性优良,覆盖众多国内厂商,业务增长量攀升 [59][6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5/2026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28.63/164.29/260.39 亿元,同比增长 -16.50%/27.72%/58.49%;归母净利润分别 4.82/21.13/44.36 亿元,同比增长 -74.52%/338.64%/109.96%,对应 EPS 分 0.25/1.10/2.31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87.68/19.99/9.52,维持“买入”评级 [6][61]
天赐材料:一体化夯实核心竞争力,周期底部有望见底回升-20250214
太平洋· 2025-02-14 21: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6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天赐材料是电解液全球龙头,通过一体化和技术进步引领行业发展,有望穿越行业周期,多业务协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凭借成本优势在行业周期底部回升 [3][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深耕电解液行业数十年,大客户 + 一体化造就龙头地位 - 从日化切入锂电池材料市场,2000 年成立,2014 年上市,历经四个阶段成为电解液龙头,2011 年实现六氟磷酸锂自产,2014 年收购东莞凯欣进入宁德时代和 ATL 供应链,2019 年后积极布局海外业务 [17][18][20][21] - 公司股权集中稳定,实际控制人徐金富持股 36.41%,核心管理层技术出身,重视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比约 7.98%,拥有多个科研平台并与高校合作,还参与钠离子电池项目研发 [21][23][28] - 2019 - 2022 年营收持续增长,2022 年达 223 亿元,2023、2024 年因电解液价格回调下滑;2019 年归母净利润低,2020 - 2022 年增长,2022 年达 57 亿元,2023、2024 年因价格回调下降,后续有望随价格回升和降本增效修复 [30] 电动车需求有望保持增长,储能市场需求快速提升,电解液市场空间广阔 - 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2024 年 1 - 10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 33%和 34%,预计 2025/2026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速达 24%/27% [34] - 全球储能电池需求快速提升,国内风电光伏装机高增,2024 年 1 - 6 月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 26.5%,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长 48.5%,海外美国和欧洲储能市场也快速增长 [35] 锂电材料业务一体化 + 循环布局构建核心竞争力 - 电解液一体化布局造就成本优势,绑定优质客户提升市占率,毛利率行业领先,2023 年全国市占率 36%,2024 年预计超 40%,通过一体化产业链、绑定大客户、布局新一代电解质材料提升市占率,拥有 33 万吨液体六氟磷酸锂产能,自供率超 98%,多种添加剂自供能力领先,绑定宁德时代等龙头厂商,积极拓展海外客户,加速布局新型锂盐 LiFSI [36][38][39][40][47][48][49] - 正极业务加速起量,形成纵向一体化布局,2024 年解决磷酸铁项目产线调试问题,推进降本措施,产品在头部客户处突破上量,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 67%,后续有望完善横向布局,凸显成本竞争优势 [54] - 布局锂资源循环形成产业链闭环,围绕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采用带电破碎 + 高低温处理工艺,电池黑粉回收率达 98%,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具备一体化处理能力,开展碳酸锂期货套保业务降低价格波动影响 [56] 日化业务部分柔性切换至新型粘结剂,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 日化材料业务销量稳步增长,2024 年上半年销量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7.5%,销售额增长 11.36%,新产品成功导入上量 [57] - 粘结剂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日化产线可柔性切换,2022 年推出 4 款粘结剂新品,部分已具备量产和交付能力,未来有望打造新增长曲线,促进国产替代 [58] - 2022 年收购东莞腾威 85%股权,其专注电子胶粘剂,产品质量得到印证,覆盖众多国内动力电池厂商,业务增长量攀升,有望带动粘结剂业务高增 [59][6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5/2026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28.63/164.29/260.39 亿元,同比增长 - 16.50%/27.72%/58.49%;归母净利润分别 4.82/21.13/44.36 亿元,同比增长 - 74.52%/338.64%/109.96%,对应 EPS 分 0.25/1.10/2.31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87.68/19.99/9.52,维持“买入”评级 [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