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钧达股份(002865)
icon
搜索文档
钧达股份(002865):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反内卷及国际化布局驱动公司盈利改善
国金证券· 2025-08-26 10: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42.5%) 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58.5%) 其中Q2营业收入17.9亿元 归母净利润-1.6亿元 [2] - 受益于"反内卷"国家战略及供给侧改革 电池片价格从Q2低点0.24元/W修复至0.29元/W(涨幅20.8%) 行业盈利有望进入右侧阶段 [3] - 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23.85%大幅提升至2025上半年51.87% 土耳其产能项目落地 海外产能将于2026年起大规模释放 [4]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85亿元/6.19亿元/16.81亿元 2026年起盈利将大幅改善 [5][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42.5%) 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58.5%) [2] - 2025年Q2单季:营业收入17.9亿元 归母净利润-1.6亿元 [2] - 历史业绩:2023年归母净利润8.16亿元 2024年转为亏损5.91亿元 [9] 经营分析 - 电池片价格波动:Q2期间183N电池片价格跌至0.24元/W(跌幅23%) 银浆成本上涨至8500元/kg以上 [3] - 政策利好:国家发改委将低于成本价销售定性为违法 推动产能整合与价格自律 [3] - 海外扩张:H股于联交所上市 成为行业首家"A+H"企业 搭建国际化融资平台 [4] 财务预测 - 营收预测:2025E/2026E/2027E分别为79.84亿元/99.76亿元/105.97亿元 [9] - 盈利能力:预计2026年ROE回升至15.81% 2027年进一步提升至32.03% [9] - 每股指标:2026E/2027E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2.117元/5.745元 [9] 行业地位 - 光伏电池龙头企业 技术领先且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3] - 通过海外产能建设融入本土产业链 面向高附加值市场 [4]
光伏电池“A+H”第一股钧达股份半年报:营收接近腰斩、亏损扩大公司称“内卷式竞争”依然存在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3亿元 同比下降42.5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4亿元 亏损额同比扩大 [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14亿元 [2] 业务结构分析 - 光伏电池片销售收入同比下滑42.48% 主要因销售单价及销量下降 [1] - 境外收入占比从2024年23.85%大幅提升至51.87% [1]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16.15% 境外业务毛利率达4.50% 同比增加2.83个百分点 [4] 产能与出货情况 - 2024年电池产品出货33.74GW 同比增长12.62% [2] - N型电池出货30.99GW 占比超90% [2] - 拥有滁州、淮安两大生产基地 合计电池产能规模超40GW [2]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自2023年下半年进入去产能周期 呈现阶段性供需错配局面 [3] - TOPCon电池片市场占比约71.1% 异质结电池片占比约3.1% [3] - 去库存和去产能仍是2025年下半年行业主基调 [3] 海外战略布局 - 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募资12.9亿港元 [1][4] - 募资主要投向高效电池海外产能建设及海外市场拓展 [1][4] - 在亚洲、欧洲、北美等新兴市场持续开拓客户及构建销售网络 [4]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05:41
公司治理与会议情况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全体10名董事均出席 会议由董事长陆徐杨主持 [9] - 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议案 表决结果为10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10][11]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已提前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相关议案 [11] 财务报告披露安排 - 公司编制了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要求的双版本报告 包括《2025年半年度报告》和《2025年中期報告》 [11] - 完整报告可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 巨潮资讯网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获取 [11] - 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全文 投资者需查阅指定媒体获取完整财务数据和经营状况 [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 [5][6] - 公司不存在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7] - 报告期未实施利润分配 包括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 审计与合规状况 - 财务报告未出现非标准审计意见 [3] - 公司无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4] - 报告期末不存在存续债券 [8]
光伏电池“A+H”第一股钧达股份半年报:营收接近腰斩、亏损扩大 公司称“内卷式竞争”依然存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4: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3亿元 同比下降42.53%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4亿元 亏损额同比扩大59.04% [1][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亏损4.65亿元 政府补助贡献2.14亿元 [4] - 光伏电池片业务收入同比下滑42.48% 主因销售单价及销量下降 [4] 海外业务突破 - 境外销售收入达19亿元 同比增长116.15% 占比从23.85%提升至51.87% [1][6] - 境外业务毛利率4.50% 同比提升2.83个百分点 带动整体电池片毛利率增至1.75% [6] - 通过港股上市募资12.9亿港元 重点投向海外产能建设及市场拓展 [2][6] - 在亚洲、欧洲、北美等新兴市场开拓客户 并与土耳其组件厂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7] 产能与技术优势 - 拥有滁州、淮安两大N型电池生产基地 合计产能超40GW [4] - 2024年N型电池出货30.99GW 同比增长50.58% 占总出货量超90% [4] - 全球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 N型电池出货量保持行业领先 [4] - 2022年底率先实现N型电池大规模量产 完成技术全面升级迭代 [4] 行业竞争格局 - 光伏行业自2023年下半年进入去产能周期 目前处于出清后程阶段 [5] - TOPCon电池占据绝对主流 2024年市场份额达71.1% [5] - 预计2025年下半年TOPCon份额趋稳 BC电池份额快速提升 [6] - 行业面临"囚徒困境" 企业需在保份额与保利润间抉择 [6] 市场挑战 - 第二季度产业链价格出现阶段性下滑 "内卷式竞争"持续存在 [2] - 国际贸易环境多变 企业需构建本地化分销服务体系应对挑战 [7]
钧达股份上半年净利-2.64亿元,同比增亏
北京商报· 2025-08-25 22: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亏损2.64亿元 同比增亏[1] - 营业收入36.63亿元 同比下降42.53%[1] - 总市值145.4亿元 收盘价49.68元/股 单日涨幅3.05%[1] 公司定位 - 全球光伏电池行业龙头企业 专注于光伏电池研发生产与销售[1] - 专业化光伏电池厂商 成立以来持续聚焦主业[1]
钧达股份:海外销售占比过半 A+H双平台助力全球战略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21:2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63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2.38% [1] - 归母净利润为-2.64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亏损收窄38% [1] - 海外收入达19亿元 同比增长116.15% 海外销售占比从23.85%跃升至51.87% [3] 行业供需与政策环境 - 海外组件本土化趋势显著 美国形成超50GW组件产能 印度超100GW 欧洲提出超30GW制造目标 [2] - 中国光伏组件出口121.78GW同比下降5.37% 电池出口41.48GW同比增长43.13% [2] - 反内卷政策升级 低于成本价销售被定性为违法 产业链价格逐步修复 [5] - 行业集中度提升 供需关系改善 价格逐步回升 [5][6] 公司技术优势与产能 - N型电池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 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 [4] - 中试TBC电池效率较主流N型提升1-1.5个百分点 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 [4] - 滁州、淮安两大生产基地合计产能超40GW [4] 全球化战略与资本布局 - 与土耳其客户共建高效电池项目 填补区域产能缺口 [3] - 成为光伏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 H股募集资金用于海外产能建设及市场拓展 [7] - 在印度、土耳其等核心市场成为领先电池供应商 全球头部组件企业均为长期客户 [3]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海外电池产能缺口为中国专业化电池厂商创造战略窗口期 [2] - 公司有望依托技术领先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率先实现盈利恢复 [6] - 海外业务至2026年增长路径清晰 下半年有望迎来盈利与业绩同步复苏 [3]
一图读懂钧达股份2025年半年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21:13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装机突破200GW创历史新高 海外组件本土化刺激电池需求旺盛 电池出口同比增长43.13% [2] - 行业去产能周期进入后程 反内卷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产业链价格开始回升 供需关系逐步改善 [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6.63亿元 归母净利润-2.64亿元 [3] - 总资产184.1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88% 净资产48.1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80% [4] - 货币资金42.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0.45% 资产负债率73.87%较上年度末下降2.49个百分点 [4] 海外拓展 - 海外销售占比达51.87%居行业领先 较2023年23.85%和2024年4.69%持续提升 [4] - 与土耳其客户合作共建高效电池项目 填补区域电池产能结构性缺口 [4] - 募投项目包括高效电池海外产能建设及海外市场拓展 募集资金净额12.9亿港币 [5][6] 资本运作 - 2025年5月8日成功登陆港交所(02865.HK) 成为光伏行业首家A+H两地上市公司 [4][5] - 6月3日港股纳入港股通标的 成为深股通和港股通双向互通标的 [10] - 纳入基金重仓指数 社保重仓指数和中华联合优质成长等重要指数 [10] 技术研发 - TOPCon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 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 [9] - TBC中试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提升1-1.5个百分点 [9] - 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居行业领先水平 [9] 市场认可 - 举办5次大型机构投资者交流活动 覆盖境内外投资人 [10] - 获得23篇增持/买入评级券商研报 覆盖率行业前列 [10] - Wind ESG评级为A级 提出2030年单GW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减少40%目标 [10]
钧达股份: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64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9:2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3亿元,同比下降42.53% [1] - 净利润亏损2.64亿元,持续亏损 [1]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钧达股份(002865)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5 19:2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36.63亿元,同比下降42.53%[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4亿元,同比下降58.5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4.65亿元,同比下降19.23%[18] - 基本每股收益-1.11元/股,同比下降52.05%[18] - 稀释每股收益-1.10元/股,同比下降50.68%[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5%,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1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3亿元,同比下降42.53%[45]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53%至36.63亿元[47] - 营业总收入为36.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155] - 净利润亏损2.64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58.5%[156]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1元,同比恶化52.1%[15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35.92亿元,同比下降43.07%[45] - 营业总成本为39.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1%[155] - 营业成本为35.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6%[155] - 研发费用为7445.8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2%[155] - 财务费用为1.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15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0亿元,同比下降70.84%[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亿元,同比下降70.84%[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0.8%,从5.50亿元降至1.60亿元[161]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同比)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31亿元,同比下降756.26%[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155.0%,从33.21亿元增至84.71亿元[16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1.3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负2.49亿元扩大755.8%[162]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同比)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05亿元,同比上升356.68%[4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71.3%,从10.45亿元增至38.78亿元[16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05亿元,扭转上年同期负10.15亿元的局面[162] 业务线表现 - 光伏电池片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2.48%至36.5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99.79%[47][49] - 光伏电池片毛利率为1.75%,同比提升0.98个百分点[49] 地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从2024年23.85%大幅提升至51.87%[39][41] - 境外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6.15%至19.00亿元,占比提升至51.87%[48] - 境内收入同比下降67.91%至17.63亿元,占比降至48.13%[48] 资产变化 - 总资产184.1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88%[18] - 货币资金增加20.45%至42.59亿元,主要因港股上市募资[5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长448.38%至23.59亿元,主要因理财产品增加[52][53] - 固定资产减少1.38%至80.31亿元,主要因计提折旧[5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2.59亿元较期初35.36亿元增长20.4%[14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3.59亿元较期初4.30亿元增长448.5%[146]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3.57亿元较期初6.18亿元下降42.2%[146] - 存货期末余额4.45亿元较期初5.52亿元下降19.4%[146]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85.47亿元较期初63.32亿元增长35.0%[146] - 公司总资产从164.59亿元增长至184.14亿元,增幅11.9%[147][148] - 固定资产从81.44亿元略降至80.31亿元[147] - 在建工程从3.39亿元大幅减少至1.12亿元,降幅66.9%[147] - 短期借款从15.11亿元略降至14.56亿元[147] - 应付账款从25.91亿元下降至20.76亿元,降幅19.9%[147]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从10.79亿元增至19.94亿元,增幅84.8%[147][148] - 长期借款从21.42亿元增至25.55亿元,增幅19.3%[148]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78亿元大幅增至12.97亿元,增幅366.7%[150]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3018万元增至2.38亿元,增幅687.2%[151]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098万元扩大至-3179万元[15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67.8%,从19.39亿元增至32.53亿元[162] 负债和权益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8.1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80%[18] - 长期应付款减少2.93%至37.78亿元,主要因偿还政府代建款[53]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812,262,690.18元,较期初增长23.8%[166][170] - 本期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1,188,971,596.17元,其中普通股投入1,206,803,282.75元[166] - 资本公积大幅增长至4,158,338,421.92元,较期初增加37.1%[166][170] - 未分配利润减少263,655,253.82元,主要因综合收益总额亏损263,707,211.24元[166] - 股本由229,151,752.00元增至292,584,052.00元,增幅27.7%[166][170] - 库存股保持100,955,892.85元未发生变动[166][170] - 其他综合收益由正转负,从23,213.99元变为-28,743.43元[166][170] - 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474,783,923.92元,显著高于2025年同期[171]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亏损166,335,915.35元[171] - 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减少431,469,824.05元,主要受未分配利润减少影响[171] - 公司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增加股本6343.23万元,资本公积增加11.26亿元,合计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11.89亿元[176]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减少1783.17万元[176]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2080.54万元[174]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0.68亿元,较期初39亿元增长30%[176]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亏损3178.86万元,较期初亏损1098.31万元扩大189%[176] - 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为亏损1098.31万元[174]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亿元[174] - 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48.53亿元,较期初37.27亿元增长30%[176] - 公司股本期末余额为2.93亿元,较期初2.29亿元增长28%[176] - 公司库存股余额保持1.01亿元不变[174][176] - 期末资本公积余额3,694,479,783.74元[180] - 期末盈余公积余额100,955,892.85元[180] - 期末未分配利润55,891,859.95元[180] - 期末其他综合收益7,267,574.86元[18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216.8258万元[2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1378亿元[22] - 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451.9353万元[22] - 其他营业外收支为-223.8831万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0171亿元[22]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滁州捷泰总资产934,246.75万元,净资产225,288.55万元,营业收入309,234.31万元,净亏损7,219.31万元[65] - 子公司淮安捷泰总资产703,969.83万元,净资产121,365.26万元,营业收入249,301.30万元,净亏损13,230.31万元[65] 行业和市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07%[27] - 2025年上半年光伏组件出口121.78GW同比下降5.37%[31] - 2025年上半年光伏电池出口41.48GW同比增长43.13%[31] - 美国组件产能超50GW印度超100GW欧洲目标30GW[30] - 全球光伏装机中性预测655GW高场景774GW[27] 公司技术和产能 - 公司N型电池总产能超40GW,行业领先[36] - 2025年上半年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39] - 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40] 融资活动 - 公司H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12.9亿港元[42] - 公司发行H股63,432,300股,发行价格为每股22.15港元,募集资金约14.05亿港元[129][132] - H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292,584,052股,其中H股占比21.68%[129] - 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于2025年5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12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12.9亿港元[133] - 2025年H股发行上市63,432,300股[187] 担保情况 - 公司对子公司滁州捷泰提供担保额度2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20,000万元[116] - 公司对子公司滁州捷泰提供担保额度8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30,000万元[116] - 公司对子公司滁州捷泰提供担保额度5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43,561.27万元[116] - 公司对子公司滁州捷泰提供担保额度5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35,107.25万元[116] - 公司对子公司上饶捷泰提供担保额度1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5,000万元[116] - 公司对子公司滁州捷泰提供担保额度5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50,000万元[116] - 公司对子公司滁州捷泰提供担保额度3,000万元[116] - 公司对子公司滁州捷泰提供担保额度3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28,000万元[116] - 公司对子公司上饶捷泰提供担保额度19,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19,000万元[116] - 公司对子公司滁州捷泰、淮安捷泰提供担保额度22,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2,000万元[116] - 滁州捷泰2024年8月担保债务金额2亿元人民币[117] - 滁州捷泰2024年8月另一笔担保债务金额1.5亿元人民币[117] - 上饶捷泰2025年5月担保债务金额2.5亿元人民币[117] - 滁州捷泰2024年9月担保债务金额1亿元人民币[117] - 滁州捷泰2024年9月另一笔担保债务金额2亿元人民币[117] - 淮安捷泰2024年9月担保债务金额1亿元人民币[117] - 淮安捷泰2024年9月另一笔担保债务金额4000万元人民币[117] - 滁州捷泰2024年9月第三笔担保债务金额2亿元人民币[117] - 上饶捷泰2024年11月担保债务金额3.5亿元人民币[117] - 滁州捷泰2024年11月担保债务金额5000万元人民币[117]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68.02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高达141.35%[120][122] - 公司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余额达59.86亿元人民币[120]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43.96亿元人民币[120]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6.56亿元人民币[120]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担保额度合计90.68亿元人民币[120] 衍生品投资 - 报告期内衍生品投资产生投资收益181.75万元[60] - 远期外汇投资购入金额16,632.74万元,售出金额16,849.41万元[60] - 期货投资购入金额2,570.32万元,售出金额2,535.40万元[60] - 衍生品投资总购入金额19,203.06万元,总售出金额19,384.81万元[6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61] 委托理财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为3.19亿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124] - 委托理财发生额为3.12亿元人民币,无逾期未收回情况[12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21.68%共63,431,999股[134] - 海南锦迪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5.90%共46,517,062股[134] -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持股7.60%共22,244,267股[13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5,193户[1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292,584,052股[188] 母公司财务表现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9.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159] - 母公司营业成本为9.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7%[159] - 母公司净利润亏损2080.54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583.0%[159]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6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正1.83亿元大幅恶化[164]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从17.1万元增至9.84亿元[165] 其他现金流项目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42.2%,从16.05亿元增至22.83亿元[161]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105.6%,从1.02亿元增至2.10亿元[161] 减值损失 - 存货减值损失5825.92万元,占利润总额18.46%[50] 利润分配和激励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8] - 注销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81名激励对象1,245,415份股票期权[79] - 注销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2名激励对象251,095份股票期权[79] - 注销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73名激励对象1,040,154份股票期权[80] - 注销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第一批)11名激励对象227,533份股票期权[80] - 注销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第二批)3名激励对象101,709份股票期权[80] - 注销2023年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97名激励对象失效及未行权期权合计1,503,000份[81] - 注销2023年第二期股票期权首次授予部分264名激励对象1,096,590份股票期权[83] - 注销2023年第二期股票期权预留授予部分108名激励对象508,500份股票期权[83] - 公司2022年度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56,609,697股[183] - 2023年非公开发行A股27,760,000股[184] - 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行权1,500,556股[184] - 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累计行权1,757,226股[18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报告期无A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62]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和重大股权[63][64]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73][74] - 公司及其4家主要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84]
钧达股份(002865) - H股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公告
2025-08-25 19:16
公司架构与股权 - 海南锦迪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股权由杨氏家族投资拥有80%,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成员[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杨氏家族能行使公司约15.90%的投票权[16] - 公司是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A股于深交所上市,H股于港交所上市[31] 人事变动 - 2025年7月31日陆徐杨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主席[8][9] - 2025年7月31日陆小红女士、徐晓平先生、郑彤女士辞任执行董事[8] - 2025年7月31日郑虹女士获委任为职工代表董事及ESG委员会成员[8][9]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36.556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42.5%[36]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3.16亿元,较2024年同期扩大30.30%[97]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2.64亿元,较2024年同期扩大58.51%[97] - 2025年上半年毛利94.3万元,2024年同期毛利亏损238.29万元[97] 业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07%[22] -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中性场景有望实现655GW,高场景有望达774GW[22]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组件累计出口规模121.78GW,同比下降5.37%,电池累计出口规模41.48GW,同比增长43.13%[25] 产品与技术 - 滁州、淮安两大N型电池生产基地合计产能超40GW,居行业领先[29] - 2025年上半年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32] - 中试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提升1 - 1.5个百分点,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33] 市场与销售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度的23.9%增长至52.0%[34] - 公司构建完善全球销售服务网络,产品市场占有率居行业领先[31] - 全球出货量前列的组件企业是公司长期稳定客户[31] 资金与用途 - 2025年5月8日公司H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12.9亿港元[35] - 建设海外工厂拟用所得款项净额75%(9.69亿港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动用[67] - 研发先进技术拟用所得款项净额8%(1.03亿港元),预计2026年6月30日前动用[67] 财务指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84.144亿元,权益总额为48.123亿元,负债总额为136.022亿元[1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32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37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48亿元[10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66.846亿元,较2024年12月增加24.3%[54][55] 员工与激励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拥有2994名员工,报告期内员工成本总额为2.666亿元,较2024年减少约40.1%[59] - 公司雇员激励计划拟授出1403.05万股A股作为奖励,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之购股涉及260.23万股A股将予注销[75] 其他 - 董事会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2] - 公司实行包含工资、福利等的薪酬政策,并设有薪酬与考核委员会[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