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

搜索文档
晶科能源9月17日获融资买入8742.05万元,融资余额9.3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24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17日晶科能源股价上涨0.55% 成交额达6.9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8742.05万元 融资偿还1.15亿元 融资净流出2732万元[1] - 融资余额9.35亿元 占流通市值1.70% 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1] - 融券余量37.29万股 融券余额204.72万元 处于近一年20%分位的低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42万户 较上期增加0.89%[2] - 人均流通股134,811股 较上期减少0.88%[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38亿股 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20亿股 较上期减少573.67万股[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66亿股 较上期增加470.99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18.31亿元 同比减少32.63%[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减少342.38%[2] 分红与股东回报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3] 公司基本情况 - 晶科能源成立于2006年12月13日 2022年1月26日上市[1] - 公司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1466弄1号晶科中心[1]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 - 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1]
公元股份: 控股子公司公元新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年产能已达1.5GW以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9:40
产能情况 - 公司控股子公司太阳能光伏组件年产能达1.5GW以上 [1] 光伏业务营收占比 - 光伏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2024年上半年占比16% 2025年上半年占比17% [1] - 近两年光伏组件营收金额下降但出货量保持稳步增长 [1]
公元股份:控股子公司公元新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年产能已达1.5GW以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7:04
公司产能与业务结构 - 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元新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年产能已达1.5GW以上 [1] - 光伏业务营收占比在公司整体营收中持续提升 2024年上半年占比16% 2025年上半年占比17% [1] - 近两年光伏组件营收金额有所下降但出货量保持稳步增长 [1] 业务表现与发展趋势 - 光伏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之一 [1] - 光伏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高 [1]
晶科能源9月11日获融资买入7818.14万元,融资余额8.7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9:26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11日公司股价上涨1.22% 成交额达5.6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7818.14万元 融资偿还6210.33万元 融资净买入1607.81万元[1] - 融资余额8.73亿元占流通市值1.50%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融券交易状况 - 9月11日融券偿还9.23万股 融券卖出4.07万股 卖出金额23.68万元[1] - 融券余量81.34万股 融券余额473.41万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78亿元[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42万户 较上期增加0.89%[2] - 人均流通股134,811股 较上期减少0.88%[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38亿股 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18.31亿元 同比减少32.63%[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减少342.38%[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3]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持股2.20亿股 较上期减少573.67万股[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66亿股 较上期增加470.99万股[3] - 两家ETF基金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七大流通股东[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 - 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1] - 成立于2006年12月13日 于2022年1月26日上市[1]
“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布新能源汽车等 重点行业国家标准4000多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5 15:29
先进制造标准发布总体情况 - "十四五"以来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共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 [1]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 [1] 智能制造领域标准 - 发布国家标准491项 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高质量参考 [2] 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 - 发布国家标准95项 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太阳能光伏领域标准 - 发布国家标准221项 有效防范非理性竞争并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2]
“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布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国家标准4000多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5 09:33
•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在防范非理性竞争、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团体标准总数的近20%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 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高质量参考;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为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9月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先进制造标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围绕 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共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000余项,在助力现代化 产业体系建设、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 ...
“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构建先进制造标准体系
央视网· 2025-09-05 07:07
政策与标准体系建设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和《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强化先进制造标准体系顶层设计 [3] - "十四五"期间加快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国家标准发布与行业覆盖 - "十四五"以来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 [3]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3] - 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 新能源汽车领域95项 太阳能光伏领域221项 [5] - 智能工厂建设导则等国家标准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明确方向与实施路径 [9] 国际标准贡献与转化 - "十四五"期间牵头提出国际标准提案880项 发布国际标准532项 [8] - 牵头研制智能制造、纳米制造等国际标准为高端装备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合规路径 [6] - 新承担26个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 30名专家担任技术机构主席 [8] - 4210项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90% [8] 智能工厂建设成效 - 累计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3万余家 先进级1200余家 卓越级230余家 [9] - 卓越级智能工厂实现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 生产效率提升22.3% [11] - 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 碳排放减少20.4% 提质增效降碳成效显著 [11] 标准实施与产业支撑 - 标准体系在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 国家标准指导制造业企业数字化 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5] - 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重要产业链的标准实施情况监测以确保效能发挥 [11]
“十四五”以来中国围绕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23:43
标准供给与产业升级 - "十四五"期间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 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并提高生产效率 [1] - 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 防范非理性竞争并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团体标准与技术创新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 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1] 国际标准合作与竞争力 - "十四五"期间在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880项 [2] -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32项 包括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系统等先进制造领域 [2] - 4210项先进适用国际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 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 [2] 国际市场准入与优势 - 标准国际化成果逐步消除技术壁垒 为中国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大型成套设备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合规路径和质量背书 [2] - 国际标准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可比性与竞争力 [2]
以更优标准助力产业提质——市场监管总局详解先进制造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成效
新华网· 2025-09-04 19:58
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系统…近年来我国牵头制定了一系列先进制造领域标准,在 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实效。 市场监管总局4日举行先进制造标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 理司司长肖寒介绍,先进制造领域标准是推动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于降低产业成 本、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国际贸易、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题:以更优标准助力产业提质——市场监管总局详解先进制造领域标准体系建设 成效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我 国累计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000余项。 其中,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高质量参考;新能 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为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挥了重要 作用;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在防范非理性竞争、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 用。 据统计,目前,我国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 工厂。卓越级 ...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正牵头制定脑机接口相关国际标准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9:43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正牵头制定脑机接口相关国际标准 中新网北京9月4日电(记者 左雨晴) 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9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 布会,介绍先进制造标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 业,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000余项,在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高 质量参考;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为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 产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在防范非理性竞争、促进产业高质量发 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团体标准总数的近20%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 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是国际标准助力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碳数据溯源、碳足迹核算等方面国际标准,统一国际量化口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