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阳能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周价格 | 产业链供需双弱,价格走势聚焦政策落地
TrendForce集邦· 2025-10-30 12:43
多晶硅 - 行业整体库存保持在42万吨以上 硅料厂库存后续有继续抬升趋势 下游拉晶端库存高企且观望情绪浓厚 仅按需采购 [4] - 11月多晶硅市场面临供给减少及终端需求下降的"供需双弱"局面 高库存压力下 反内卷政策可能助力硅料价格弱势维稳 但大厂挺价意愿已现轻微松动 [5] - 多晶硅涨价动力不足 需密切关注收储政策是否带来价格提振 [6] 硅片 - 硅片库存仍高于20GW 市场弥漫跌价预期 电池厂提货速度放缓 专业化硅片厂继续累库 210RN库存压力持续 183N和210N供需保持相对平衡 [7] - 本周硅片整体成交价格重心有所下滑 头部企业有挺价意愿 但二三线企业低价订单增多 [8] - 展望11月 下游电池 组件需求双双走弱 一体化拉晶厂稼动率难降 专业化硅片厂外销压力剧增 硅片价格面临下行风险 但硅料价格坚挺提供成本支撑 叠加反内卷政策影响 预计下跌空间有限 市场预期下月硅片厂或透过减产计划稳定价格 [8] 电池片 - 当前电池库存仍在5-7天左右 库存结构延续分化 库存仍以210RN为主 183N尺寸因印度需求回落库存有上升趋势 210N需求相对较好库存压力较低 [9] - 11月终端需求逐步走弱 电池厂面临组件倒逼下行的压力持续 整体价格有继续下行风险 [10] - 分尺寸看 随着北方集中式项目逐渐收工 210N价格优势将逐渐消失 后续下行风险逐渐增大 183N受海外需求减少价格或将继续下降 210RN供需相对平衡预估价格将维稳 [10] 光伏组件 - 随着寒冬淡季趋势显现 国内外装机需求后续均呈现下降趋势 [11] - 短期内需求主要靠国内集中式项目支撑 其中210版型需求旺盛 需求有望延续至11月中上旬 组件厂库存极低价格相对有优势 [11] - 随着北方集中式项目交付逐渐结束 下月组件厂面临继续减产和被终端倒逼降价的压力 210版型组件面临需求快速回落 价格下降的压力 常规组件价格仍集中在0.65-0.68元且出货困难 [11] - 组件终端需求走弱趋势已十分明显 组件厂后续储备订单不足 产业链价格整体承压 [12]
晶科能源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1.36亿元,融资余额8.7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09:25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10月29日,晶科能源涨7.38%,成交额11.85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晶科能源获融资买入额1.36亿 元,融资偿还1.10亿元,融资净买入2603.16万元。截至10月29日,晶科能源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83亿 元。 分红方面,晶科能源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晶科能源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 通股东,持股4.38亿股,相比上期增加5720.66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位居第四大 流通股东,持股2.20亿股,相比上期减少573.67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位居第七大 流通股东,持股1.66亿股,相比上期增加470.99万股。 融券方面,晶科能源10月29日融券偿还6.79万股,融券卖出11.44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 66.58万元;融券余量74.34万股,融券余额432.66万元,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资料显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1466弄1号晶科中心,成立日期2006年 ...
首次!我国太阳能电池领域 取得突破性进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1:29
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技术突破 - 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具备高效率和低成本优点,是下一代光伏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1] - 南京大学团队设计基于偶极钝化策略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经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光电转换效率高达30.1% [3] - 该30.1%的转换效率是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首次超过30%,成果被收录至《太阳能电池效率表》并发表于《自然》期刊 [3] 技术机理与性能提升 - 研究发现在钙钛矿吸光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的界面是载流子损耗较多区域 [3] - 团队设计偶极钝化层,像单行道连接两层并驱使载流子向空穴传输层运动 [3] - 经钝化处理的钙钛矿薄膜总载流子迁移率提升68%以上,载流子扩散长度延长近30% [3] 大尺寸钙钛矿光伏模组进展 - 上海交通大学赵一新教授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提出"基质限域分子层"型空穴传输层新概念 [4] - 该技术突破传统自组装单分子层体系限制,创制分子适用性广、工艺推广性高的电荷传输层新技术路径 [4] - 团队与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合作,成功实现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0%的1米×2米大尺寸钙钛矿光伏模组,创造该领域世界纪录 [4] 技术应用与产业影响 - 偶极钝化策略加速了新型钙钛矿光伏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的进程 [3] - 该技术对光伏技术构建"平价电网"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3] - 新技术路径解决了大尺寸钙钛矿光伏模组制备中薄膜不均匀、界面不稳定的难题 [4]
晶科能源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4019.46万元,融资余额8.5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11:07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截至6月30日,晶科能源股东户数7.42万,较上期增加0.89%;人均流通股134811股,较上期减少 0.88%。2025年1月-6月,晶科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29.09亿 元,同比减少342.38%。 10月27日,晶科能源涨2.43%,成交额5.24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晶科能源获融资买入额4019.46万 元,融资偿还6981.61万元,融资净买入-2962.15万元。截至10月27日,晶科能源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62 亿元。 分红方面,晶科能源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融资方面,晶科能源当日融资买入4019.46万元。当前融资余额8.5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7%,融资余 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晶科能源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 通股东,持股4.38亿股,相比上期增加5720.66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位居第四大 流通股东,持股2.20亿股,相比上期减少573.67万股。易 ...
晶澳科技港股IPO招股书失效
智通财经· 2025-10-28 07:10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澳科技(002459)(002459.SZ))于2025年4月28日所递交的港股招股书满6个月,于2025年10月28日失效,递表时中信 证券和中金公司(601995)为联席保荐人。 | | 28/04/2025 整體協調人公告 - 委任 歴 | | --- | --- | | 28/04/2025 | 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8/04/2025 申請版本(第一次呈交) 全文檔案 [四] 多檔案 > | 据了解,晶澳科技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硅片、电池、组件及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以及光伏材料与设备的 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于2024年以光伏组件出货量计全球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2.3%,且自2015年以来光伏组件 出货量连续10年位列全球前四位。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晶澳科技的产品覆盖全球178个国家与地区,并已设立了16家海外销售公司,包括在全球各区域的七个区域运营中心,于往绩记录期 间,公司半数以上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市场。 ...
新股消息 | 晶澳科技港股IPO招股书失效
智通财经· 2025-10-28 07:10
据了解,晶澳科技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硅片、电池、组件及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以及光伏材料与设备的 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于2024年以光伏组件出货量计全球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2.3%,且自2015年以来光伏组件 出货量连续10年位列全球前四位。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晶澳科技的产品覆盖全球178个国家与地区,并已设立了16家海外销售公司,包括在全球各区域的七个区域运营中心,于往绩记录期 间,公司半数以上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市场。 智通财经APP获悉,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澳科技(002459.SZ))于2025年4月28日所递交的港股招股书满6个月,于2025年10月28日失效,递 表时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 | 28/04/2025 整體協調人公告 - 委任 歴 | | --- | --- | | 28/04/2025 | 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8/04/2025 申請版本(第一次呈交) 全文檔案 E四 多檔案 > | ...
新股消息 | 晶澳科技(002459.SZ)港股IPO招股书失效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07:09
港股上市进展 - 晶澳科技于2025年4月28日递交的港股招股书已于2025年10月28日因满6个月而失效 [1] - 递表时的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太阳能光伏硅片、电池、组件及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等 [2] - 以2024年光伏组件出货量计,公司全球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2.3% [2] - 自2015年以来,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连续10年位列全球前四位 [2] 全球化运营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产品覆盖全球178个国家与地区 [2] - 公司设立了16家海外销售公司,包括在全球各区域的七个区域运营中心 [2] - 在往绩记录期间,公司半数以上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市场 [2]
Daqo New Energy(DQ)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7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营收为2446亿美元 相比第二季度的752亿美元大幅增长 主要由于销量和平均售价提升 [13] - 第三季度毛利润为97亿美元 相比第二季度的毛亏损810亿美元显著改善 毛利率为39% 相比第二季度的负108%大幅好转 [13] - 第三季度运营亏损为203亿美元 相比第二季度的1150亿美元收窄 运营利润率为负8% 相比第二季度的负153%改善 [15] - 第三季度归属于大全新能源股东的净亏损为149亿美元 相比第二季度的765亿美元收窄 每基本ADS亏损为022美元 相比第二季度的114美元减少 [15] - 第三季度调整后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37亿美元 相比第二季度的调整后净亏损579亿美元转正 调整后每基本ADS收益为005美元 [16] - 第三季度EBITDA为458亿美元 相比第二季度的负480亿美元转正 EBITDA利润率为187% 相比第二季度的负64%大幅改善 [1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5516亿美元 短期投资为431亿美元 银行票据应收款余额为157亿美元 一年内定期存款余额为103亿美元 可快速变现的银行存款和金融投资资产总额为221亿美元 较第二季度末增加148亿美元 [5][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多晶硅总产量为30650公吨 略高于27000至30000公吨的指导范围 产能利用率为40% [6] - 第三季度多晶硅销量为42406公吨 相比第二季度的18126公吨大幅增长 销量远超产量 使库存降至健康水平 [6] - 第三季度多晶硅总生产成本下降12%至每公斤638美元 第二季度为每公斤726美元 闲置设施相关成本降至每公斤118美元 第二季度为每公斤138美元 [7] - 第三季度现金成本下降11%至每公斤454美元 为该公司历史最低水平 第二季度为每公斤5212美元 现金成本中包含约每公斤016美元的闲置设施维护相关成本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通过增强高效N型技术和通过数字化转型及AI应用优化成本结构 来巩固其竞争优势 [11] - 作为全球最低成本的高质量N型产品生产商之一 且拥有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和无银行贷款 公司有信心利用市场复苏 成为行业领导者 [12] - 行业自律和政府反内卷法规的结合将有助于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行业 [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随着2025年第三季度太阳能光伏价值链市场价格的复苏 行业正逐渐从周期性低迷中恢复 多晶硅领域在当季达到拐点 价格大幅反弹 [5] - 中国反内卷举措限制多晶硅领域低价竞争 继续影响行业 市场对整合和供应收紧的预期改善了整体行业基本面 [9] - 新的强制性国家能耗标准草案预计将大幅缓解能源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多晶硅有效产能预计将降至每年240万公吨 较2024年底下降164% 较总装机产能下降314% [10] - 太阳能光伏行业继续展现出强劲的长期增长前景 作为全球最具成本效益和可持续的能源之一 太阳能预计仍将是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1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多晶硅产量约为39500至42500公吨 因此预计2025年全年产量在121000至124000公吨范围内 [8] - 根据行业统计 第三季度多晶硅月供应量仍保持在约100000至130000公吨的范围内 [8] - 9月24日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宣布了中国新的2035年环境目标 包括将非化石燃料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30%以上 并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扩大到2020年水平的六倍以上 目标是到2035年累计容量达到3600吉瓦 [9]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毛利率的展望 - 公司对第三季度实现正毛利率感到非常满意 这主要由销售价格上涨、单位成本显著降低以及早期库存减记的益处所驱动 [22] - 基于当前对平均售价和持续成本降低趋势的预期 预计第四季度毛利率也将为正 [22] - 展望2026年 目前也预计全年毛利率可能为正 [23] 问题: 关于行业产能过剩和后续行动 - 即使部分产能退出 相对于需求而言仍会存在产能过剩 但行业将通过生产量而非名义产能来与需求平衡 意味着在需求回升前 公司都不会满负荷运营 [25] - 除了反内卷举措和整合讨论外 新的强制性国家能耗标准草案将是另一个积极的催化剂 这将为一些公司和行业设定硬性截止点 [27] 问题: 关于行业整合协议的时间和机制 - 关于整合的讨论仍在进行中 正在等待更多细节 难以确切说明何时能达成协议或签署 但越快越好 [30] - 涉及多方 包括政府实体和行业公司 需要时间达成共识 公司正在非常努力地工作以达成共识 [30] 问题: 关于公司平均售价和成本趋势 - 第三季度成本显著降低 超出最初预期 总成本环比下降约12% 现金成本环比下降超过11% 主要得益于能耗降低、工艺改进、硅粉单位用量减少以及硅金属价格下降 [31] - 由于产量比上一季度高出10%以上 单位固定成本如人工和福利也相应降低 预计第四季度成本将继续环比下降 幅度为低个位数百分比 [32] - 关于平均售价 在整合完成前 预计价格将相对稳定在当前水平 即每公斤49至55元人民币 整合完成后 价格可能分阶段上涨 首先涨至每公斤60元人民币左右 随着更多名义产能退出 可能进一步涨至每公斤60至80元人民币的区间 [33] 问题: 关于股票回购计划的进展 - 宣布回购计划后 股价上涨至31美元 比8月底高出约35% 公司希望购买更多股票 因此正在密切监控市场 [36] - 同时也在等待整合的初始投资金额明朗化 这将对公司需要投入的资金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能够自信地重新开始股票回购之前 需要先看清整合的进展 [36] - 在对整合情况有更清晰的了解后 可以开始股票回购 [38] 问题: 关于单位电耗和第四季度增产计划 - 当前生产每公斤多晶硅的单位电耗大约在52至55千瓦时范围内 因设施而异 [39] - 公司是最早将产能利用率降至30%左右的公司之一 但随着第三季度价格复苏 以及对整合和能耗提案带来的行业竞争遏制的乐观展望 公司对未来前景更加自信 [41] - 提高当前产量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这是第四季度提高生产计划背后的逻辑 预计2026年产能利用率超过50%是一个合理的假设 [41][42] 问题: 关于第四季度毛利率、库存销售和太阳能安装量展望 - 考虑到增值税因素 根据当前期货价格推算 第四季度毛利率可能在低至中个位数百分比范围 [46] - 基于最新的客户订单和趋势 预计本季度总销量应与预期产量相似 同时也在寻找机会进一步销售库存 [48] - 对于中国太阳能安装量 预计明年将相对稳定或低个位数增长 今年预计新增安装量在220至250吉瓦范围内 明年可能在此范围内 或增长至270至280吉瓦左右 [49]
与合作伙伴分享新能源产业机遇——第138届广交会见闻
新华网· 2025-10-24 17:02
中国新能源产业海外拓展 - 第138届广交会新能源展区吸引305家参展企业,较上一届增加3%,现场展示绿色低碳产品达108.3万件 [1]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受海外消费者欢迎,为海外采购商创造生意机会 [1] - 新能源产品范围广泛,从新能源汽车到光伏组件、逆变器、储能电池等,推动交通领域绿色出行 [1] 新能源技术与产品创新 - 广汽集团展示“广汽光储充换一体化技术”,将补能时长缩短至5分钟,已在泰国建成25座超充站,计划2027年实现“百城千桩”布局 [1] - 江苏苏美达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代理的电动卡车每公里只需一度多电,采用节能技术高效实现低碳环保 [1] - 东莞市锂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户用储能产品以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为核心,搭配智能App实现光储充一体化管理 [2] 海外市场合作与本地化 - 中国新能源企业通过技术共享与产能合作帮助更多国家新建清洁电力,例如合肥布诺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南非建厂,并筹划到意大利建设光伏工厂以服务欧洲市场 [2][3] - 山东蓝晶易碳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海外布局产能,破解本土化服务难题并帮助解决当地就业,其外籍员工纳瓦兹入职近两年后工资比初期翻5倍 [2][3] - 意大利采购商因欧洲能源价格波动导致家庭储能需求激增,看好中国储能解决方案的性能和用户细节设计 [2] 企业自主研发与全球布局 - 合肥布诺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坚持逆变器和锂电池产品的自主研发,相关产品已出口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公司从控制软件到高端设备不断进行联合研发,为客户创造价值并共享机遇 [3] - 中国新能源产业不仅输出产品,还通过产能合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3]
长沙前三季度外贸“成绩单”出炉 进出口2119.1亿元,连续4个月双增长
长沙晚报· 2025-10-24 09:56
在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上,一块块巴掌大的电池片经过焊接、叠层、层压、测试等一系 列工序,变成太阳能光伏组件,即将出口发运海外市场。作为全省太阳能电池生产和出口龙头企业,今年以 来,红太阳新能源在海外光伏市场出口方面表现出强劲势头。 10月23日,从星沙海关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长沙市进出口211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占全省进出 口总值的53.5%。其中,出口1389.9亿元,增长7.3%;进口729.2亿元。自6月份以来已连续4个月实现出口、进 口双增长,9月份进口更是突破100亿元,增长25.7%,单月进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长沙外贸朋友圈更加稳固。东盟为长沙市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388.9亿元,增长15.4%;对非洲 进出口239.1亿元,增长56.7%,居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中部六省会第1位,对25个非洲国家进出口增长超五 成,较去年同期多8个。对非洲出口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机械、促进绿色发展的光伏能源分别增长79%、 69.7%。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295.8亿元,增长13.4%,对共建国家出口高端装备、仪器仪表产 品、生物医药产品分别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