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300070)

搜索文档
碧水源:2024年报净利润0.59亿 同比下降92.29%
同花顺财报· 2025-04-10 19:58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0162元,同比下滑92.32%,2023年为0.2110元 [1] - 每股净资产7.52元,同比微降0.79%,2023年为7.58元 [1] - 每股公积金2.99元,与2023年持平,2022年为2.95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3.35元,同比减少1.76%,2023年为3.41元 [1] - 营业收入85.49亿元,同比下降4.51%,2023年为89.53亿元 [1] - 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92.29%,2023年为7.65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0.21%,同比下降92.53个百分点,2023年为2.81%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16.46亿股,占流通股47.92%,较上期减少5692.90万股 [1] - 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持股11.98亿股(占比34.87%),持股数量未变 [2] - 王雪芹持股1362.50万股(占比3.97%),减持235.00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795.20万股至4263.00万股(占比1.24%) [2] - 国开创新资本减持4332.19万股至4784.75万股(占比1.39%) [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企业年金计划新进1673.38万股(占比0.49%) [2] - 陈亦力退出前十大股东,上期持股2512.18万股(占比0.73%) [2] 分红送配方案 - 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4元(含税) [2]
碧水源(30007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10 19: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85.49亿元,同比下降4.51%[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58.5万元,同比下降92.34%[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8亿元,同比下降171.78%[2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1%,同比下降2.60个百分点[21] - 2024年资产总额为797.44亿元,同比增长4.20%[21]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510.3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6170.1万元[2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48.2万元,同比下降92.02%[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162元/股,同比下降92.32%[21] - 2024年公司利润总额为2.77亿元,同比下降72.51%[66]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7.99亿元,占全年收入的44.44%[23] 业务线表现 - 环保行业(水处理及水生态)收入72.30亿元,占比84.56%,同比下降12.52%[75][76] - 市政行业(市政与给排水、光科技)收入13.20亿元,占比15.44%,同比增长91.66%[75][76] - 环保整体解决方案收入42.42亿元,占比49.62%,同比下降23.44%[75][77] - 运营服务收入29.88亿元,占比34.95%,同比增长9.70%[75][77] - 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收入8.35亿元,占比9.76%,同比增长276.45%[75][77] - 北京地区收入17.96亿元,占比21.00%,同比增长4.51%[75][77] - 外埠地区收入67.54亿元,占比79.00%,同比下降6.65%[75][77] - 直销模式收入85.49亿元,占比100.00%,同比下降4.51%[75][77] - 环保行业毛利率为30.45%,同比增加0.23个百分点[76][77] 成本和费用 - 环保行业(水处理及水生态)主营业务成本为50.281695320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2.96%,同比下降12.81%[80] - 市政行业(市政与给排水、城市光环境)主营业务成本为10.3282895957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7.04%,同比上升71.95%[80] - 销售费用为1.4013555521亿元,同比上升20.51%[84] - 财务费用为2.2320059615亿元,同比下降22.66%[84] - 研发投入金额从3.765亿元降至3.42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从4.21%降至4.01%[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资产减值损失将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3]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下降较多[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受市场环境影响小幅下降(未披露具体数值)[3] - 公司继续布局海水淡化、工业零排等新兴产业领域[4] - 公司持续推进"12256"发展战略,聚焦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盐湖提锂及工业零排五大业务领域[67] -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强化激励机制[64] - 公司积极探索新业务拓展,发挥膜技术核心优势,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65] - 公司2025年计划加快发展海水淡化、工业零排、医药膜等战新产业[130]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MBRU技术膜设备运行能耗降低70%,工艺出水总氮降低3~5mg/L[14] - 公司PVDF超/微滤膜孔径范围:微滤膜0.1-0.4微米,超滤膜0.001-0.1微米[14] - 公司反渗透膜脱盐率大于98%[15] - 公司自主研发的MBR-DF双膜新水源工艺可将污水直接处理提升至地表II/III类水[15] - 公司UF-RO双膜海水淡化集成产品出水污染密度指数(SDI)≤3[15] - 公司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ICWT)适用于分散型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处理[15] - 公司自主研发的钛系和铝系提锂吸附剂产品可满足不同水质锂资源提取需求[16] - 公司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优化供水结构并增加水资源供给[16] - 公司盐湖提锂项目已开发出适用于不同盐湖的产品、设备及工艺[15] - 公司工业零排技术可将水中的盐类物质回收作为化工原料[15] - 公司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15] - 公司智慧水务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水务精细化管理[15] 子公司表现 - 良业科技集团总资产为52.887亿元,净资产为10.411亿元,营业收入为8.346亿元,营业利润为1.814亿元,净利润为1.508亿元[106] - 碧水源建设集团总资产为198.186亿元,净资产为42.576亿元,营业收入为25.896亿元,营业利润为1.589亿元,净利润为9054.78万元[106]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总资产为28.667亿元,净资产为18.654亿元,营业收入为7.774亿元,营业利润为1.492亿元,净利润为1.394亿元[106] - 广东海源环保总资产为5.232亿元,净资产为4.196亿元,营业收入为1.320亿元,营业利润为6237.1万元,净利润为5473.65万元[106] - 北京中关村银行总资产为749.388亿元,净资产为570.203亿元,营业收入为181.770亿元,营业利润为28.829亿元,净利润为27.537亿元[107] - 云南水务投资总资产为341.411亿元,净资产为111.613亿元,营业收入为280.802亿元,营业利润为21.064亿元,净利润为21.662亿元[10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4年水利建设投资完成1.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31] - 到2027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目标达到90%[36] - 到2027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目标达到73%以上[36] - 到2025年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36] - 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37] - 膜技术重点发展膜与膜材料、膜装备、膜应用及运维服务三大主导产业[38] - 膜与膜材料产业通过"重点提升、重点推进、重点培育"实现高端化发展[39] - 到2035年"人水和谐"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基本建成[36] - 2024年7月提出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36] - 2024年1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实现排污单位全覆盖[37] - 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鼓励再生资源精加工[36]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从年初的4,198,041,743.40元(占总资产5.49%)降至年末的4,252,003,967.85元(占总资产5.33%),比重下降0.16%[94] - 应收账款从年初的11,044,014,726.66元(占总资产14.43%)增至年末的12,399,536,818.09元(占总资产15.55%),比重上升1.12%,主要因宏观经济压力及地方政府支付能力调整导致回款延迟[94] - 合同资产从年初的3,987,048,384.18元(占总资产5.21%)增至年末的4,707,337,763.09元(占总资产5.90%),比重上升0.69%,主要因未结算工程增加[94] - 长期股权投资从年初的5,561,680,944.13元(占总资产7.27%)降至年末的5,203,336,426.15元(占总资产6.53%),比重下降0.74%,主要因联营公司损益变动[95] - 短期借款从年初的6,376,988,687.41元(占总资产8.33%)降至年末的5,786,454,358.57元(占总资产7.26%),比重下降1.07%,主要因归还借款[9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年初的1,194,115,620.51元(占总资产1.56%)增至年末的3,411,469,459.55元(占总资产4.28%),比重上升2.72%,主要因长期借款和应付款重分类[95]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科创票据)发行结果公告
2025-03-20 17:52
债券发行 - 2025年3月18 - 19日发行2025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科创票据),3月21日上市流通[1] - 起息日2025年3月20日,兑付日2025年11月25日,期限250天[1] - 计划和实际发行金额均为5亿元[1] 债券兑付 - 兑付方式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票面年利率2.30%[1] 主承销商 - 平安银行、浙商银行[1]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3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3-07 18:06
公司概况 - 碧水源是环保高科技公司,在水处理领域有全产业链,具备膜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工艺应用和数字化水务运营两大优势,有自主知识产权全产业链膜技术 [2] - 公司在北京、天津建有国际先进膜生产制造基地,在南京等地建有区域性膜装备制造基地,是全球一流膜产品生产商和先进环保装备制造商之一 [3] - 公司年生产微滤膜和超滤膜 2000 万㎡、纳滤膜和反渗透膜 1900 万㎡、锂吸附剂 10000 方 [3] 业务领域 核心业务 - 为客户提供市政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等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涵盖前期设计到运营服务等环节,主要在污水资源化等五大领域深化应用 [2] - 子公司良业科技为城市、景区及家用与商用领域提供光科技整体服务 [2] 传统业务 - 污水资源化发展受需求和经济支持滞后影响,国家措施推动其发展,公司未来重点拓展工业园区再生水利用业务 [3] 盐湖提锂业务 - 公司早期探索技术研究,近两年启动项目拓展,拿到多个膜设备标段项目,改造吸附剂材料用于盐湖提锂,与紫金矿业等有项目合作 [5] 海水淡化业务 -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生产线,实现设备国产化,制膜速度国际先进,可生产不同规格膜产品 [5] - 自主开发的“UF - RO”双膜海水淡化集成技术,产水量高、抗污染能力强,能为沿海地区提供淡水资源 [5] 订单情况 - 前两年因外地项目招投标及人员流动不便,北京订单占比提升,目前市场全国铺开,公司从水敏感区域出发,加大需求大地区市场开拓力度,增加设备销售占比 [4] - 加入中交体系后,公司在战略协同等方面协同效应释放,积极拓展各板块市场订单 [4] 融资成本 - 公司融资成本下降,超短融利率从 2024 年的 2.6%降到 2025 年最低的 2.2%,项目持续进行融资置换,未来融资成本情况会更好 [5]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科创票据)发行结果公告
2025-03-07 17:46
债券发行 - 2025年3月5 - 6日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科创票据),3月10日上市流通[1] - 债券期限3年,起息日2025年3月7日,兑付日2028年3月7日[1] - 计划和实际发行金额均为5亿元,发行价格100元/百元面值[1] - 票面年利率3.3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1] 承销信息 - 主承销商有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和中信建投证券[1]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2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2-20 17:36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中交集团旗下中国城乡控股的环保科技平台,合计持股 33.40%,是全球领先膜技术企业,深耕环保水处理领域二十年,构建全产业链技术壁垒,拥有全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是具备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的高科技环保企业 [2] - 聚焦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盐湖提锂、工业零排放五大战略增长极,技术市占率居行业前列,累计处理规模突破 2,200 万吨/日,年增高品质再生水 70 亿吨,已成功实施数千项膜法水处理等工程 [2] 经营业绩 -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47.5 亿元,同比下降 11.88%;归母净利润 -4,294.46 万元,同比下降 110.80%,扣非归母净利润 -5,822 万元,同比下降 148% [3] - 业绩下降原因:参股企业云南水务经营差巨亏,公司持股 24.01%,造成约 2 亿亏损;2023 年第三季度参股企业碧兴物联上市确认投资收益,利润基数大;2024 年订单确认放缓 [3] - 2024 年上半年订单增加,EPC 新增 49 亿,接近翻倍,BOT 投资类订单 12 亿,较 2023 年上半年 4,900 万增加 23.5 倍;全年度实现盈利,扭转前三季度亏损态势 [4] 发展措施 - 战略布局:巩固核心业务优势,稳住运营业务基本盘,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做优运营,提升资产回报率 [4] - 市场开拓:发挥水务领域核心优势,聚焦主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创新和价值创造能力 [4] 应收账款 - 2024 年前三季度应收账款达 122 亿,较 2023 年底 110 亿增长约 12 亿,2024 年前三季度计提减值损失 2.48 亿 [4] - 应对措施:内部建立管理流程和奖惩机制,组建团队,设定目标并分解到部门,优化制度,增强员工风险和收款能力;参与政府化债项目,债务重组解决问题;关注政策,加强与客户沟通合作;随着项目运营,收入和收费将更稳定,改善现金流和应收账款状况 [5] 化债工作 - 公司化债工作初见成效,与政府方通过现金结算及现金和资产抵押结合方式完成部分项目化债,将继续与项目公司和地方政府合作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5]
碧水源(300070) - 关于董事辞职的公告
2025-02-12 18:32
人员变动 - 文剑平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任职[2] - 文剑平原定任期届满日为2027年4月1日[2] 股权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文剑平持有公司股份239,397,572股,占总股本6.61%[2] 影响说明 - 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不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2]
碧水源投资新设技术子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2-11 17:44
文章核心观点 企查查显示青田碧水技术有限公司近日成立,由碧水源全资持股 [1] 公司信息 - 青田碧水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付进南,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含港口经营、旅游业务等 [1] - 青田碧水技术有限公司由碧水源全资持股 [1]
碧水源(300070)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24 17:24
业绩预告期间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3] 业绩盈利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00万元–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15% - 93.7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400万元–36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1.42% - 94.28%[3] 业绩预告审计情况 - 业绩预告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预审计,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在业绩预告财务数据方面无分歧[4] - 业绩预告是初步测算结果,未经审计,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7] 利润下降原因 - 重要参股公司亏损使公司确认较大投资损失,相关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预计增加,导致利润下降[5]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2024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额约为2400万元,上年同期为34506.40万元[5]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科创票据)发行结果公告
2025-01-16 16:42
债券发行 - 2025年1月14 - 15日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科创票据),1月17日上市流通[1] 债券期限与兑付 - 期限270天,起息日2025年1月16日,兑付日2025年10月13日[1] - 兑付方式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1] 金额与利率 - 计划发行金额6亿元,票面年利率2.20%[1] 主承销商 - 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担任主承销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