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都(300130)

搜索文档
新国都: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市新国都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4-12-13 19:43
股东会信息 - 公司董事会于2024年11月28日公告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通知[5] - 现场会议于2024年12月13日14:30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当天9:15 - 15:00[7] - 出席股东会的股东及代理人共456人,代表股份198,733,775股,占股本总额35.0582%[9] 议案表决 - 《关于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198,111,475股同意,占比99.6869%[15] - 《关于修订〈融资与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的议案》:195,646,333股同意,占比98.4464%[18] - 《关于拟变更审计机构的议案》:198,184,975股同意,占比99.7239%[18]
新国都(300130) - 2024年12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2-12 20:59
投资与项目 - 公司拟在东莞滨海湾新区投资建设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总部基地,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分两期进行,一期投资6亿元人民币 [3][4][9][10] - 该项目旨在提高公司的整体研发及智能制造水平,推动生产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型升级 [3][4][9][10] - 公司新能源储能业务处于前期研究和布局阶段,目前对业绩影响较小 [4][9] 业务发展 - 公司将持续深耕"支付+终端"主营业务,全面推进业务出海战略,加快全球化布局 [3][7][8] - 公司旗下的跨境支付品牌PayKKa已推出海外本地收单、B2B外贸收款等一系列支付服务产品,支持10+全球主流币种的收款业务以及150+币种的收单业务 [5][8][10] - 公司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已发布"数字员工"产品,并持续关注AI行业的最新动态 [5][6][11] 财务与风险管理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事项将在2024年12月13日召开的临时股东会上审议 [6] - 公司严格遵守审慎投资原则,选择低风险投资品种,不购买股票及其衍生品、证券投资基金或以证券投资为目的的产品 [11] - 公司已完成部分机构前期的技术联调和系统测试,并配合银行机构进一步协助商户端的受理终端改造、数字人民币受理场景落地等推广服务 [12] 市场与竞争 - 公司2024年继续大力推进支付硬件出海战略,积极开拓海外新市场,不断完善海外销售网络布局 [7][8] - 公司已经取得卢森堡PI牌照、香港MSO牌照、美国MSB牌照,具备了合规资质条件 [8][10] - 公司专注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跨境支付解决方案,解决商户资金在收、付、结、汇、管方面的问题 [8][10] 投资者关系 - 公司重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与投资者保持良好沟通,努力做好企业经营 [6][7] - 公司股票二级市场价格受经济环境、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努力以优异的业绩回报股东和社会 [6][7]
新国都:关于参加2024年度深圳辖区上市公司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4-12-04 16:23
活动信息 - 公司将参加2024年度深圳辖区上市公司集体接待日活动[2] - 活动于2024年12月12日14:30 - 17:00网络远程举行[2] - 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网站等参与[2] 沟通安排 - 公司高管将在线与投资者就业绩等问题交流[2]
新国都:关于拟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2024-11-27 20:48
审计机构变更 - 公司拟聘任政旦志远为2024年度财务和内控审计机构,原聘任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3] - 2024年11月27日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变更审计机构议案,聘期一年[10] - 本次聘任需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11] 政旦志远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合伙人21人,注册会计师69人,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35人[5] - 2023年收入总额2243.93万元,审计业务收入259.32万元等[5] - 2023年上市公司审计客户家数为0家,年报审计收费总额为0元[5]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为16家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收费2429.60万元[5] - 职业责任保险累计赔偿限额1亿元,2023年末职业风险基金217.58万元[5] 审计费用 - 上期审计费用155万元,本期财务报告审计费用变动不大,新增内控审计费用待协商[7]
新国都:关于签署投资协议暨对外投资的公告
2024-11-27 20:47
项目投资 - 拟投资12亿建总部基地项目,分两期,一期6亿[3][6] - 一期用地约29.86亩,二期预计20 - 25亩[6] 项目进展 - 2024年11月27日通过投资议案,无需股东会审议[3][4] - 签一期土地出让合同后6个月动工,24个月竣工,再6个月投产[7] 资金与影响 - 资金为自有或自筹,短期不影响业绩,长期积极[10] 风险因素 - 土地取得、投资金额、建设进度及投产时间不确定[2][10][11] - 建成后可能使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影响业绩[11]
新国都:《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
2024-11-27 20:47
内幕信息界定 - 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公司资产总额30%等情况属内幕信息[6]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或实控人持股情况变化属内幕信息[6] - 新增借款或对外担保超上年末净资产20%属内幕信息[7] - 放弃债权或财产超上年末净资产10%属内幕信息[7] - 发生超上年末净资产10%重大损失属内幕信息[7] 内幕信息知情人 - 包括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及其董监高[9] 档案管理 - 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及备忘录至少保存十年[12] - 内幕信息公开披露后五个交易日内报送相关档案及备忘录[13] 保密与合规 - 知情人对内幕信息负有保密义务[16] - 控制知情人范围,不得泄露信息、利用信息交易或谋利[17] - 公开披露前,控股股东、实控人不得滥用权利获取内幕信息[18] - 知情人在规定窗口期内不得买卖公司股票[19] 违规处理 - 违规给公司造成影响或损失,处罚责任人并要求赔偿,2个工作日报送情况及结果[17] - 擅自披露信息造成损失,公司保留追究责任权利[21] - 知情人违规受处罚,公司须报送备案并公告[22] 制度相关 - 本制度未尽事宜依相关规定执行,不一致以前者为准[19] - 由公司董事会负责修订和解释,自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19] - 内幕信息一事一记,不同事项知情人档案分别报送备案[21]
新国都: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1-27 20:47
会议相关 -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7日召开,8位董事全部出席[2] - 定于2024年12月13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9] 制度相关 - 制定《ESG管理制度》[4] - 修订《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5] - 修订《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6] 其他 - 拟聘任政旦志远(深圳)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3] - 投资12亿建设“新国都集团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总部基地项目”,一期6亿[8]
新国都:第六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1-27 20:47
会议情况 - 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7日召开,3名监事全部出席[2] 审计与制度 - 拟聘任政旦志远为公司2024年度财务和内控审计机构[3] - 《ESG管理制度》等三项制度审核或修订审核通过[4][5][6] 投资建设 - 拟在东莞滨海湾新区投资建设总部基地[7]
新国都:《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
2024-11-27 20:47
选聘规则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等不得指定或干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职责[2] - 质量管理水平分值权重应不低于40%,审计费用报价分值权重应不高于15%[9] - 审计费用较上一年度下降20%以上(含20%),公司应说明情况[10] - 审计项目合伙人等累计承担审计业务满5年,之后连续5年不得参与[10] - 承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等上市审计业务,上市后连续执行期限不得超过两年[10] - 文件保存期限为选聘结束之日起至少10年[11] - 公司选聘应采用多种方式保障公平公正[6] - 续聘符合要求的可不采用公开选聘方式[7] 决策流程 - 选聘会计师事务所需经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审议,股东会决定[3][8] - 改聘需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过半数同意后提交董事会讨论[14] - 董事会审议通过改聘议案后发出股东会会议通知,被改聘事务所可陈述意见[19] 特殊情况处理 - 出现特定情况公司应改聘会计师事务所[13] - 会计师事务所主动终止业务,审计委员会应了解原因并书面报告董事会[20] - 年报审计出现特定情形,审计委员会应提议召开股东会选聘新事务所[15] - 改聘应在被审计年度第四季度结束前完成[15] 监督管理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选聘及监督工作[17] - 审计委员会应至少每年向董事会提交履职及监督情况报告[17] - 审计委员会应对特定情形保持高度谨慎和关注[17] - 发现选聘违规造成严重后果,董事会可通报批评相关责任人[18] - 情节严重时,可解聘事务所,相关责任人员承担违约损失或受处分[19]
新国都:《ESG管理制度》
2024-11-27 20:47
ESG 管理 - 制定 ESG 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子公司[2][3] - 董事会为领导决策机构,战略委员会制订战略[5][6] - ESG 工作组落实战略、编制报告,执行单位担责汇报[6][7] ESG 推进 - 可聘请专家或机构推进 ESG 工作[8] ESG 决策与披露 - 将 ESG 职责纳入经营管理决策体系[10] -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报告经审议后披露[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