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天科技(300280)

搜索文档
*ST紫天被终止上市,年内超20家上市公司触及强制退市
第一财经网· 2025-09-07 19:33
退市情况概述 - 截至9月7日 A股年内24家公司退市 其中超过80%因重大违法、财务类、规范类或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退市 [1][5] - 仅4家为主动退市 其中包括2家因吸收合并退市案例 [5] - *ST天茂提交主动终止上市申请 并提供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 行权价格1.60元/股 [4] *ST紫天违规细节 - 因财务会计报告虚假记载且未按期整改 触及规范类强制退市规定 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2] - 2022-2023年通过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短信服务及提前确认云服务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24.99亿元 虚增利润上亿元 [2] - 公司及12名管理人员合计被罚3840万元 原董事长与财务总监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3] - 在监管检查期间拒绝提供财务账证资料 因阻碍执法被追加罚款380万元 多名高管被处5-10年市场禁入 [3] 退市后追责机制 - 退市公司仍面临行政、刑事及民事"立体化"追责 防止"一退了之" [1][5] - 退市龙宇(代码400271)摘牌后因2019-2022年连续财务造假 被拟处罚款3810万元 实控人遭十年市场禁入 [5] - *ST紫天虽已退市 但因前期财务造假行为可能面临后续刑事及民事追责 [1] 监管趋势 - 监管层严格执行"应退尽退"政策 同时加强对退市公司及关键少数人员的追责力度 [5] - 公司未披露2024年年报是触发退市的重要原因 如*ST紫天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 [3] *ST天茂也因未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突发公告!财务造假,终止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9-07 19:17
近日,*ST紫天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 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根据公告,公司股票将于9月15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 期为10月13日。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根据公告,*ST紫天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股转公司代为管理的退市板块进行转让。 8月22日,*ST紫天曾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显示,*ST紫天连续两年累计虚增收入24.99 亿元,在三份定期报告中存在造假行为。 证券代码:300280 深交所在《终止上市决定书》中表示,5月20日,*ST紫天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 会责令改正但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且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 市风险警示。自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的两个月内,*ST紫天仍未披露经改正的财务 会计报告,触及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第10.4.18条第三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 情形。 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第10.4.21条的规定 ...
严重财务造假!300280,终止上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15:59
公司终止上市决定 - 深交所决定终止*ST紫天股票上市交易 公司股票于9月1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 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10月13日[4] - 公司因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经改正的财务会计报告 触及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10.4.18条第三项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7] - 退市整理期届满次一交易日将被摘牌 终止上市后转入全国股转公司管理的退市板块转让[8] 财务造假及处罚情况 - 公司2022年年报 2023年半年报及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被福建证监局责令改正并处以850万元罚款[10] - 时任董事长姚小欣被处以400万元罚款 财务总监李想被处以300万元罚款 另有多位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10] - 因未披露2024年年报被处以350万元罚款 董事长宋庆 总经理李想及财务总监李想分别被罚100万元 100万元和140万元[11] 高管市场禁入措施 - 姚小欣和李想因拒绝阻碍监管执法被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 后因情节特别严重升级为终身市场禁入[11] - 公司未能有效组织33家子公司中仅3家主要子公司的财报收集工作 导致未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11] 监管处理时间线 - 5月20日因财务会计报告虚假记载被证监会责令改正 未按期完成整改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7] - 8月22日收到福建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确认定期报告存在严重虚假记载[9][10]
严重财务造假!300280,终止上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15:48
公司终止上市决定 - 深交所决定终止*ST紫天股票上市交易 公司股票于9月1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退市整理期15个交易日 预计最后交易日为10月13日[3] - 退市整理期届满次一交易日将予以摘牌 终止上市后转入全国股转公司管理的退市板块[7] 财务造假及违规事实 - 公司2022年年报 2023年半年报 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9] - 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9] - 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共33家子公司 仅收集3家主要子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10] 监管处罚措施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处以850万元罚款 并给予警告[9] - 对时任董事长姚小欣警告并处罚款400万元 对财务总监李想警告并处罚款300万元[9] - 因拒绝阻碍执法工作 姚小欣和李想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9] - 针对未披露2024年年报行为 公司被处以350万元罚款[10] - 董事长宋庆 总经理李琳 财务总监李想分别被处以100万元 100万元和140万元罚款[10] 退市触发机制 - 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于5月20日被责令改正[6] - 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 且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6] - 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两个月内仍未披露经改正的财务会计报告 触及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10.4.18条第三项终止上市情形[7]
300280,财务造假,退市!下周解禁股名单出炉
搜狐财经· 2025-09-06 15:18
下周A股解禁规模 - 下周A股市场限售股解禁市值合计966.01亿元 涉及40只股票 [2] - 12股解禁市值超10亿元 其中时代电气(278.23亿元)、南网储能(230.81亿元)和华大智造(133.82亿元)解禁市值均超100亿元 [2] - 华秦科技(68.82亿元)和西部黄金(60.59亿元)解禁市值均超60亿元 [2] 高解禁比例个股 - 13股解禁比例高于10% 其中民士达(66.23%)、南网储能(65.30%)、赛伦生物(59.00%)和浙江恒威(50.95%)解禁比例均超50% [5][7] - 华大智造(48.06%)、青木科技(45.50%)和时代电气(43.42%)解禁比例均超40% [7] - 华秦科技(37.50%)和胜通能源(34.48%)解禁比例均超30% [7] 重点公司解禁详情 - 时代电气第一大股东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解禁5.9亿股 占总股本43.42%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22.14亿元(同比增长17.95%) 净利润16.72亿元(同比增长12.93%) [4] - 民士达解禁市值42.91亿元 解禁比例66.23%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37亿元(同比增长27.91%) 净利润6302.78万元(同比增长42.28%) [7] - 南网储能解禁市值230.81亿元 解禁比例65.30% 为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 [2][7] 解禁类型与收益 - 南网储能和西部黄金为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 其余多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 [2] - 参与西部黄金定向增发的机构解禁收益率超180% 南网储能收益率超70% 科瑞技术收益率超50% [8] - 15股解禁类型为股权激励股份 其中三一重能、兆易创新、铂力特、润欣科技和海信视像解禁市值超1亿元 [8] *ST紫天退市事件 - *ST紫天因财务会计报告虚假记载被终止上市 2022-2023年虚增收入合计24.99亿元 [1] - 公司股票于9月1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预计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10月13日 [1] - 因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财务报告整改 触及终止上市情形 [1]
9月8日A股投资避雷针︱*ST紫天: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ST岭南:公司及原控股股东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格隆汇· 2025-09-06 10:24
股东减持 - 同花顺控股股东易峥和股东凯士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38.31万股股份 [1] - 利仁科技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利仁投资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 - 开普检测副总经理王伟和宋霞拟合计减持不超过0.67%股份 [1] - 瑞鹄模具股东奇瑞科技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 - 奥海科技股东吉安奥悦拟减持不超过2.57%股份 [1] - 联泓新科股东联泓盛拟减持不超过0.78%股份 [1] - 长江材料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熊鹰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 - 捷佳伟创股东李时俊拟减持不超过0.8649%股份 [1] - 家联科技股东镇海金塑和镇海金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6166%股份 [1] - 诚达药业股东前海晟泰拟减持不超过7.27%股份 [1] - 科拓生物股东宁波顺懿拟减持不超过790.48万股股份 [1] - 华伍股份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 - 毕得医药股东舟山欣曦、宁波兰旦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86%股份 [1] 公司风险事件 - *ST紫天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 [1] - ST岭南公司及原控股股东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1]
退市不免责!退市龙宇,被罚3810万元,实控人十年市场禁入!
证券时报· 2025-09-05 23:13
核心观点 - 监管部门对退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和"一追到底"的态度 对退市龙宇及责任人处以高额罚款并实施市场禁入措施 [1][6][9] 财务造假细节 - 2019年至2022年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收入 2019年虚增收入22.42亿元(占当期营收16.61%) 2020年虚增39.86亿元(占44.57%) 2021年虚增40.24亿元(占50.46%) 2022年虚增42.88亿元(占42.95%) [4] - 同期虚增利润总额 2019年573万元(占当期利润60.48%) 2020年1113.69万元(占10.36%) 2021年951.95万元(占7.48%) 2022年1093.32万元(占23.92%) [4] - 虚假贸易涉及金属、油品、乙二醇等商品 通过虚构贸易链条和人为增加业务环节实施 [4] 资金占用与关联交易 - 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关联交易事项 截至2024年末存在8.82亿元关联方资金占用 [4] - 2024年8月30日公告前期会计差错更正 10月19日公告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3] 监管处罚措施 - 上海证监局拟对公司合计罚款3810万元 其中对公司罚款1150万元 [1][6] - 对实际控制人徐增增罚款1690万元并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6] - 对其他4名责任人(董事、总经理、财务总监、审计委员会主任)共处罚款970万元 [7] 退市过程与监管行动 - 2024年7月3日因2023年度和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被终止上市 [3] - 2024年4月29日上海证监局已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针对大额关联交易未履行审议程序且未披露、部分贸易业务无商业实质等问题责令改正 [3] - 2024年12月16日上海证监局对相关问题进行立案调查 [3] 投资者保护与资金追回 - 监管部门推动受损公司权益挽回 督促控股股东偿还占用资金 目前相关方已归还资金超4亿元 [7] - 上海证监局表示将加强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 依法从严打击财务造假 维护投资者权益 [9]
深交所:300280,终止上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22:21
退市决定与时间安排 - 深交所于9月5日对*ST紫天依规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1] - 公司股票将于9月15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 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期满后深交所将进行摘牌 [4] 财务造假具体情况 - 公司连续两年虚增收入总额达24.99亿元 [5] - 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7.78亿元(占营业收入44.59%) 虚增利润0.85亿元(占利润总额35.99%) 通过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和短信发送服务业务实现 [6] - 2023年半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08亿元(占14.56%) 虚增利润0.79亿元(占利润总额51.64%) 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 [6] - 2023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78.63%) 因旗下孙公司宁波麦粒网络科技在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中错误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 [6] 监管处罚与法律后果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及管理层12人合计处罚3840万元 [6] - 对原董事长姚小欣和财务总监李想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6] - 公司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按期完成整改 触及终止上市情形 [4] - 公安机关已于2024年9月对*ST紫天涉嫌"隐匿会计凭证罪"刑事立案 [7] - 公司相关行为达到"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追诉标准 可能面临刑事追责 [7] - 投资者已向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7]
300280退市,大额财务造假,阻碍执法……“首恶”终身禁入
证券时报· 2025-09-05 22:06
退市决定与时间安排 - 深交所决定终止*ST紫天股票上市 公司股票将于9月15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 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期满后摘牌[1] - 退市原因为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且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 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 触及终止上市情形[1][4] 财务造假细节 - 2022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多种手段连续两年虚增收入合计24.99亿元 涉及三份定期报告造假行为[3] - 2022年年度报告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和短信发送服务业务 虚增收入7.7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44.59%)虚增利润0.85亿元(占利润总额35.99%)[3] - 2023年半年度报告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未验收未收款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 虚增收入2.07亿元 虚增利润0.79亿元(占利润总额51.64%)[3] - 2023年年度报告违规使用总额法确认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收入 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78.63%)[3]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对公司及12名管理层人员合计罚款3840万元[4] - 对原董事长姚小欣和财务总监李想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4] - 除财务造假外 公司还存在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以及拒绝阻碍执法等多项违规行为[4] 法律追责进展 - 投资者已向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6] - 公安机关于2024年9月以涉嫌"隐匿会计凭证罪"立案侦查[6] - 公司行为可能达到"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追诉标准 不排除进一步刑事追责[6]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等多重法律责任[6]
*ST紫天被强制退市 监管立体追责警示“零容忍”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21:55
公司退市决定 - 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公司股票将于9月1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整理期届满后将正式摘牌 [1] - 终止上市核心原因为财务信息披露违规 公司未能在证监会要求期限内完成财务会计报告虚假记载的整改工作 且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 [1]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2022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严重虚假记载 通过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和虚增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等手段 累计虚增收入24.99亿元 [2] - 2022年未抵销子公司短信内部交易 虚构短信发送业务 虚增营收7.78亿元(占当年披露营收44.59%) 虚增利润0.85亿元(占利润总额35.99%) [3] - 2023年半年度报告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 虚增营业收入2.07亿元(占当期营收14.56%) 虚增利润0.79亿元(占利润总额51.64%) [3] - 2023年年度报告对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错误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 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当期营收78.63%) [3] 监管处罚措施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及管理层12人合计处罚3840万元 对原董事长姚小欣和财务总监李想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4] - 公司因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财务造假收到两份行政处罚决定书 [4] 追责与法律后果 - 公安机关已于2024年9月对公司涉嫌"隐匿会计凭证罪"刑事立案 同时相关行为达到"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追诉标准 可能面临刑事追责 [6] - 已有投资者向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6] - 监管层对财务造假实施"全方位、立体化"追责 包括行政处罚、强制退市、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 即使退市后仍须承担违法违规法律责任 [5] 公司背景与转型 - 公司前身为南通锻压 2011年12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2016年控股股东变更后通过并购转型广告传媒业务 2018年更名为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