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华科技(300360)
搜索文档
炬华科技(300360)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6: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33亿元,同比下降7.4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增长56.0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增长5.84%[5] - 营业总收入从467,586,401.06元降至432,973,958.46元,下降7.40%[15] - 营业利润从129,736,316.39元增至208,100,959.36元,增长60.40%[16] - 净利润从108,984,659.35元增至176,089,144.32元,增长61.57%[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股,同比增长54.55%[5] - 基本每股收益从0.22元增至0.34元,增长54.55%[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为2202.66万元,同比增长30.13%[9] - 研发费用从16,926,856.55元增至22,026,577.93元,增长30.13%[15]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9万元,同比改善78.0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91,311.35元,较上期的-42,787,987.11元改善77.96%[1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从265,158,448.24元增至278,521,625.36元,增长5.04%[18] 投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从35,644,260.27元增至64,423,558.12元,增长80.74%[18]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5,415,805.51元,同比增长71.5%[19]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08,000,000元,同比增长201.4%[1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33,415,805.51元,同比增长178.5%[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992,247.39元,同比扩大250.7%[19] 筹资活动现金流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886,482.31元[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73,833.31元,上年同期为-2,254,596.20元[19]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75,748,905.14元,同比扩大88.9%[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95,200,524.20元,同比下降6.7%[1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662,226,764.15元,较期初增长2.35%[12]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48.6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7%[5]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4,863,272,687.45元,较期初增长1.17%[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74.79万元,同比下降96.6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747,901.30元,较期初下降96.62%[1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46,758,688.31元,较期初增长10.52%[12] - 存货期末余额为369,153,637.53元,较期初下降4.91%[12]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3,751,017,915.89元,较期初增长1.67%[12] - 负债合计从698,219,260.63元增加到818,613,854.82元,增长17.24%[1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4,123,325,137.13元降至3,947,782,682.37元,下降4.26%[1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2654.51万元[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925.55万元,同比增长122.78%[9]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7,350股[10] - 杭州炬华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1.39%,持股数量为109,986,235股[10] - 丁敏华持股比例为11.93%,持股数量为61,327,500股[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64%,持股数量为18,718,382股[10]
炬华科技:4月2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证券之星· 2025-04-27 10:2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MI)、智能水表及智慧水务系统平台综合解决方案、智慧用能综合检测物联网云平台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设备、智能充电云服务系统[2] - 未来将加大对海外电网和智能流量仪表及系统、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的研发和市场投入[8][11] - 国内业务增长点包括智能电表及采集系统、智能流量仪表及系统、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等[13]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主营收入20.29亿元,同比上升14.54%;归母净利润6.65亿元,同比上升9.45%;扣非净利润6.45亿元,同比上升22.89%[28] -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4.83亿元,同比下降7.7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25.47%[28]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74%[4] - 2024年末已签订未履行合同金额为15.76亿元[10] 海外市场 - 海外业务目前占公司营收比例较低,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中亚及东南亚地区[7][17] - 2025年将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投入[6] - 欧洲市场对智能电表需求增加,公司将加强业务开拓[17]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提升主要用于未来工厂、智能制造、MI新技术及智慧水务等多个方向[16][19] - 2024年四季度研发投入增加[19] - AI技术在智能电表数据分析中可应用于多个场景[11] 产能与项目 - 炬华智造园已全部建设完成投入生产[20] - 未来将对未来工厂、智能制造等加大升级投入[20] 其他信息 - 欧标交流单、三相充电桩已取得CE认证[27] - 2024年毛利率为47.55%[28] - 负债率17.03%,财务费用-5763.8万元[28]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7.94亿元,2026年8.99亿元[29]
炬华科技(300360) - 炬华科技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025-04-25 19:34
公司业务布局 - 主要业务包括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AMI)、智能水表及智慧水务系统平台综合解决方案、智慧用能综合检测物联网云平台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设备、智能充电云服务系统 [1] - 密切关注所处行业的半导体应用发展,目前暂没有半导体相关业务收入 [13] 业绩相关 - 2025 年 4 月 29 日披露一季度报告 [2] - 2024 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2.74% [3] - 2024 年末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对应的收入金额为 1,576,256,826.39 元 [9] - 2024 年四季度净利润下降原因有计提年终奖、研发费增加及资产减值等 [20] 市场与客户 - 海外市场主要涵盖欧洲、非洲、中亚及东南亚地区,目前海外业务占营收占比较低,未来会加大投入 [5][6][16] - 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AMI)业务板块主要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海外电网等,未来将加大海外电网和智能流量仪表及系统、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的研发和市场投入 [7][11] - 国内智能电表及采集系统、智能流量仪表及系统、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等有很大发展空间 [12] 技术应用 - AI 技术在智能电表数据分析中可应用于多个场景,提升电力系统运营效率、优化用户用电体验并推动能源管理智能化 [10] 公司策略与规划 - 董事会将根据资本市场波动、公司经营及股价异常波动等因素考量回购股份,也会积极建议控股股东回购 [4][17] - 研发费用提升用于未来工厂、智能制造、AMI 新技术及智慧水务等多个方向 [15][18] - 炬华智造园已全部建设完成投入生产,未来将对未来工厂、智能制造等加大升级投入 [19] 其他问题 - 公司智能电能表业务市场未涉及美国地区,关税战影响不大 [20] - 结合企业现金储备总量变化、企业发展平衡、经营业绩、资本开支等综合情况考虑分红比例和是否提高分红比例 [20][21] - 年报中合同保有量降低主要是报告期内客户需求迫切产品交付提速,确认收入增速大于新增合同增速 [20] - 面对客户集中度高、行业竞争加剧、应收账款占比高等风险,采取加强产品研发、成本控制、精益化管理等措施提高核心竞争力 [20] - 欧标交流单、三相充电桩已取得 CE 认证 [20]
炬华科技:收入利润稳增长,海外市场加速突破-20250421
华泰证券· 2025-04-21 09: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8.48元 [1][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国内智能电表替换周期和配网“四可”要求带动电表需求,海外市场开拓顺利,看好收入和利润持续向上 [1]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19.49%、13.21%、9.95%,给予25年12倍PE,对应目标价18.48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0.29亿元(+14.54%yoy),归母净利润6.65亿元(+9.45%yoy),扣非净利润6.45亿元(+22.89%yoy) [1] - 2024年毛利率47.55%,同比+2.72pct;期间费用率同比-1.68pct至11.40%;净利率33.03%,同比-1.34pct;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6.67亿元,同比+18.89% [2] 业务板块 - 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24年营收16.41亿元,同比+14.31%,毛利率51.15%,同比+3.84pct;物联网传感器及配件24年营收1.67亿元,同比+48.85%,毛利率33.12%,同比+4.27pct [3] 海外市场 - 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2.03亿元,同增56.04%,占比10.0%;在欧洲深耕超15年,业务覆盖多国,还开拓了非洲、东南亚、中亚等市场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94/8.99/9.89亿元,同比增速19.49%/13.21%/9.95%;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10倍,给予公司25年12倍PE,对应目标价18.48元 [5]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771|2,029|2,333|2,627|2,911| |+/-%|17.59|14.54|14.97|12.62|10.8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607.29|664.66|794.20|899.11|988.54| |+/-%|28.64|9.45|19.49|13.21|9.95|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1.18|1.29|1.54|1.75|1.92| |ROE(%)|18.20|17.57|18.95|18.77|17.86| |PE(倍)|13.72|12.53|10.49|9.26|8.43| |PB(倍)|2.30|2.11|1.88|1.62|1.41| |EV EBITDA(倍)|8.66|7.39|6.09|4.66|3.69| [6]
机构风向标 | 炬华科技(300360)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7.04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4-21 09:09
炬华科技2024年年度报告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20日共有211个机构投资者持有炬华科技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1.41亿股占总股本的27.47%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杭州炬华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合计持股比例达26.05%较上一季度下跌7.04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动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为华安宏利混合A持股减少占比达0.77% [2] - 本期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207个主要包括中信证券卓越成长A、富国中证价值ETF等 [2] - 本期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6个主要包括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等 [2] 外资持股变动 - 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增加的外资基金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增加占比达1.01% [2]
杭州炬华科技2024年报解读:研发投入大增26.89%,筹资现金流净额骤降348.47%
新浪财经· 2025-04-20 17:46
文章核心观点 杭州炬华科技2024年在营收、盈利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面临市场竞争、投资收益不确定等风险,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应对风险策略及未来业务动态 [14] 营收与盈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20.29亿元,较2023年增长14.54%,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收入占比80.92%,物联网传感器及配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8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5亿元,较2023年增长9.45%,扣非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22.89% [3] - 基本每股收益1.29元/股,较2023年增长7.50%,扣非每股收益也有增长 [4]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6628.21万元,同比增长4.09%,管理费用7148.60万元,较2023年下降24.59%,财务费用亏损增加 [5] - 研发费用1.51亿元,同比增长26.89%,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从36.04%提升至37.21% [6]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67亿元,较2023年增长18.89%,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2.74亿元,相比2023年亏损有所减少,主要用于资产投资和业务拓展 [8][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45亿元,较2023年减少348.47%,主要因分配股利、利润支付的现金增加 [10] 风险与挑战 - 公司业务与电网投资规模相关,电网投资减少可能影响业绩 [11] - 智能电能表和采集设备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需提升竞争力 [12] - 2024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473.99万元,相较2023年度下降173.87%,投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13]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总经理杨光税前报酬总额150.62万元,副董事长等其他管理层也有可观薪酬,体现激励与责任并重 [14]
炬华科技:2024年报净利润6.65亿 同比增长9.56%
同花顺财报· 2025-04-20 16:28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29元,较2023年的1.20元增长7.5%,2022年为0.94元 [1] - 2024年每股净资产7.68元,较2023年的7.1元增长8.17%,2022年为6.06元 [1] - 2024年每股公积金0.82元,较2023年的0.79元增长3.8%,2022年为0.7元 [1] - 2024年每股未分配利润5.35元,较2023年的4.80元增长11.46%,2022年为3.86元 [1] - 2024年营业收入20.29亿元,较2023年的17.71亿元增长14.57%,2022年为15.06亿元 [1] - 2024年净利润6.65亿元,较2023年的6.07亿元增长9.56%,2022年为4.72亿元 [1]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17.40%,较2023年的18.16%下降4.19%,2022年为16.65%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24394.55万股,占流通股比48.77%,较上期减少2423.16万股 [1] - 杭州炬华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0998.62万股,占总股本比21.99%,持股不变 [2] - 丁敏华持有6132.75万股,占总股本比12.26%,持股不变 [2] - 洪军持有1959.33万股,占总股本比3.92%,持股不变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1674.80万股,占总股本比3.35%,增持520.82万股 [2] - 郭援越持有1311.96万股,占总股本比2.62%,持股不变 [2] - 王庆华持有676.40万股,占总股本比1.35%,持股不变 [2] - 余钦持有550.00万股,占总股本比1.10%,减持7.83万股 [2] - 崔玉晶持有414.16万股,占总股本比0.83%,持股不变 [2] - 中信证券卓越成长两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340.33万股,占总股本比0.68%,为新进股东 [2] - 杨光持有336.20万股,占总股本比0.67%,为新进股东 [2] -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持有2044.96万股,占总股本比4.09%,退出前十大股东 [2] - 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持有1567.72万股,占总股本比3.14%,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实行10派4元(含税)的分红送配方案 [2]
炬华科技(300360) - 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4-20 15:57
审计相关 - 审计对象为炬华科技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3] - 公司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和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有效性[4] - 注册会计师负责发表审计意见并披露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5] 内控情况 - 内控有不能防错和发现错报可能性,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6]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控[7]
炬华科技(300360)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0 15:57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0.2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20.13亿元,占比99.21%[4] - 2024年营业总收入较2023年的17.71亿元增长14.59%[26] - 2024年营业总成本较2023年的12.24亿元增长7.58%[26] - 2024年净利润较2023年的6.09亿元增长10.07%[27] - 2024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23年的6.07亿元增长9.44%[27]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较2023年的6.10亿元增长9.77%[2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较2023年的1.2元增长7.5%[28] 资产负债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41亿元,坏账准备为4630万元,账面价值为4.95亿元[7] - 公司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48.07亿元,期初余额为44.06亿元,增长约9.1%[19][20][21]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36.89亿元,期初余额为31.74亿元,增长约16.2%[19]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1.18亿元,期初余额为12.32亿元,下降约9.2%[20]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8.19亿元,期初余额为7.43亿元,增长约10.2%[20][21]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39.88亿元,期初余额为36.63亿元,增长约8.9%[21]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2.38亿元,期初余额为1.27亿元,增长约87.6%[20]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6175.71万元,期初余额为8985.48万元,下降约31.3%[20] 现金流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8.91亿元,2023年为16.65亿元[3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7亿元,2023年为5.61亿元[32]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43亿元,2023年为3.00亿元[32]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74亿元,2023年为 -4.48亿元[32]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10.90万元,2023年为2473.61万元[33]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45亿元,2023年为 -0.77亿元[33] 股本权益 - 2024年期初股本余额为5.09亿元,本期股本增加19.83万元[38][39] - 2024年期初资本公积余额为4.40亿元,本期资本公积增加3056.26万元[39][48] - 本期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 -3.57亿元[39][40] 审计相关 - 审计认为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2024年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 - 审计将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的减值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3][6] 会计政策 - 内销产品收入确认需公司交付产品、客户验收等条件[188] - 外销产品收入确认需公司报关取得提单等条件[188] - 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房屋租赁服务,按合同履约进度确认收入[188] - 公司存货取得按实际成本计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120]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跌价准备[121] - 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26] - 房屋及建筑物使用年限2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4.75%[138] - 土地使用权使用寿命20 - 50年,按产权登记期限确定,采用直线法摊销[149] - 专利权、商标权使用寿命10年,软件使用寿命5年,按预期经济利益年限确定,采用直线法摊销[150]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部分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98]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按相当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02] - 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对各类应收款项划分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02][105] - 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按投资性质、交易对手和风险敞口类型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06] - 若逾期超过30日,公司确定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10] -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评估部分金融资产是否已发生信用减值[111] - 公司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损失准备增减额计入当期损益[111] - 公司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则终止确认该资产[114]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满足条件时以抵销后金额列示,否则分别列示[117]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无活跃市场金融工具公允价值[118] - 公司存货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122] - 公司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领用时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23] -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生产过程中,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146] -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157] - 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成本计价,按预计受益期限平均摊销[158] -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159] - 设定提存计划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161] - 设定受益计划成本包括服务成本、利息净额和重新计量变动[162] - 辞退福利在两者孰早日确认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164] - 其他长期福利符合条件按设定提存或受益计划规定处理[165] - 预计负债按最佳估计数初始计量,补偿金额基本确定能收到时单独确认[167] - 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168] -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授予职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计量[171] - 非货币性资产的政府补助,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时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181]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资产使用期限内分期计入损益[181] -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补偿已发生成本费用或损失的计入当期损益,补偿以后期间的计入递延收益[181] - 公司根据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递延所得税[183] - 各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部分情况除外[184]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很可能取得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部分情况除外[184] - 短期租赁指租赁期开始日租赁期不超过12个月的租赁(含购买选择权的租赁除外)[189] - 低价值资产租赁指单项租赁资产为全新资产时价值低于4万元的租赁[190] - 公司作为出租人时,将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确认为融资租赁,其他租赁确认为经营租赁[193] - 融资租赁中,租赁期开始日公司按租赁投资净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194] - 经营租赁中的租金,公司在租赁期内各期间按直线法或其他更系统合理的方法确认当期损益[195] - 使用权资产是公司作为承租人可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197] - 租赁期开始日,使用权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成本包括租赁负债初始计量金额等[198][199] - 公司采用直线法对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200] - 租赁发生变更且符合特定条件,公司将该租赁变更作为一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192][196] - 租赁变更未作为单独租赁处理,公司重新分摊变更后合同对价等[192]
炬华科技(300360) -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郭峻峰已离任)
2025-04-20 15:54
人员变动 - 独立董事郭峻峰2024年4月25日递交辞职报告,6月25日离任[2] 履职情况 - 报告期内郭峻峰通讯出席董事会会议4次,出席股东大会3次[2][3] - 报告期内郭峻峰召集董事会提名委员会2次,参与战略委员会2次[6] 意见出具 - 2024年1月11日和4月18日,郭峻峰对相关议案出具独立意见等[4][5] 公司运营 - 2024年公司运营良好,董事会、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符合法定程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