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拓斯达(300607)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迎来新入局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23:13
公司战略转型与业务调整 - 公司正经历战略转型阵痛期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86亿元同比下降36.98% 但净利润3145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2.08%[15] - 计划通过股权调整等方式逐步剥离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 该业务2024年上半年收入10.43亿元占营收超60%但毛利率仅5.97%[15][16] - 工业机器人业务连续两个季度保持20%以上增长 自产多关节机器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0.86% 累计出货量近1万台[16]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推出国内首个基于AI技术的工业场景具身智能机器人系列 包括轮式人形机器人/人形双臂机器人/人形机械臂[1] - 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采用四舵轮设计支持360度全向运动 搭载智谱AI大模型 在注塑车间完成多轮验证[1][6] - 控制器和伺服驱动等关键技术完全实现自研 机械末端抖动抑制控制技术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10] - 具身智能控制平台"小脑"提供500Hz RGM实时控制接口 满足工业领域超90%机器人需求[8][9] 产业链布局与技术积累 - 拥有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核心业务 构建覆盖从单机到整厂的全链条解决方案能力[8] - 数控机床业务营收1.63亿元同比增长83.74%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销售量约200台同比增长35%[16] - 通过控股子公司埃弗米GMU400五轴机床加工人形机器人关节/躯干等核心部件[8] - 与华为云/智谱/阿里云等合作基于真实工业场景数据训练AI模型 形成工艺数据→AI模型→执行闭环[10] 市场前景与发展规划 - 中国人形机器人规模预计到2030年达380亿元[6] - 成立"拓斯达人形机器人生态创新联盟"整合产研学企资源 计划将机器人拓展至装配/检测等千亿级自动化装备市场[2] - 工业制造场景是具身智能率先落地场景 未来将向服务业/家庭/医疗等更开放场景延伸[17] - 智能设备总部基地实现智能装备产品线集约化布局 工业机器人年度最大产能可达6万台[17]
拓斯达首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已完成多轮验证
北京商报· 2025-09-14 20:37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施聚焦产品收缩项目战略 产品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66% [1] - 产品类业务毛利率达38.83% 同比实现小幅提升 [1] - 工业机器人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5% [1] 人形机器人产品进展 - 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由公司与智谱联合开发 内置具身大模型 [1] - 产品已在注塑车间完成多轮验证 可实时检测注塑件良率并自主装盘 [1] - 实现从检测到操作全流程自动化 验证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落地的可行性 [1] - 体现了公司技术制造产品场景闭环能力 [1]
拓斯达:首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小拓”已在注塑车间完成多轮验证
第一财经· 2025-09-14 18:31
产品技术突破 - 公司首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小拓"基于与智谱共同构建的具身模型 实现复杂任务的自主推理与决策 [1] - 集成3D相机与AI视觉检测系统 实时识别注塑件良率并自主完成装盘工序 [1] - 实现从检测到操作的全流程自动化 已在注塑车间完成多轮验证 [1] 行业应用落地 - 依托对工业客户的场景理解与技术积累 产品聚焦工业制造场景 [1] - 当前应用聚焦注塑车间自动化 体现工业场景垂直化落地能力 [1]
调研速递|拓斯达接受博时基金等38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关键数据与发展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14 17:23
调研活动概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12日接待博时基金 财通证券等38家机构现场调研 活动时间为9:30至12:00 地点为公司会议室[1] - 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谢仕梅及AI产品应用部曾逸参与接待[1] 业务表现与战略转型 - 2025年上半年产品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66% 毛利率达38.83% 同比小幅增长[1] - 工业机器人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5% 其中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86% 直角坐标机器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01%[1] - 注塑机 配套设备及自动化供料系统等业务同步发展[1] - 公司持续推进"聚焦产品 收缩项目"战略转型 深化业务结构调整[1]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基于与智谱共建的具身模型 可实现复杂任务自主推理与决策[1] - 该产品在注塑车间完成多轮验证 通过集成3D相机与AI视觉检测系统实时识别注塑件良率并自主完成装盘工序[1] - 实现从检测到操作的全流程自动化 体现工业场景应用潜力及"技术-制造-产品-场景"闭环生态能力[1] 高端制造设备优势 - 人形机器人发展对零部件多曲面 高精度特征提出要求 公司DMU/GMU400及GMU600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满足精度需求[1] - 数控机床业务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零部件加工展现独特竞争优势[1] 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 - 公司围绕控制器 伺服驱动 视觉技术三大底层核心技术构建"场景+数据+AI"多驱动体系[1] - 依托运动控制及制造业场景数据优势探索具身智能与工业场景融合 打造IT与OT协同创新生态[1] - 强化与AI大模型厂商合作 推动智能装备在结构化工业场景的算法迭代与产业化应用[1] - 新一代X5运动控制器硬件经优化 对外开放500余组底层功能接口 与主流AI大模型及仿真系统深度集成[1] - 实现视觉免注册引导拆码垛 双臂机器人及轮式人形机器人小脑端控制 端到端智能装配等高端应用[1]
拓斯达(300607) - 300607拓斯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4 17:0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产品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66% [2] - 工业机器人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5% [2] - 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86% [2] - 直角坐标机器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01% [2] - 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减少0.87% [2] - 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64% [2][3] - 数控机床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74% [2][3] - 产品类业务毛利率达38.83% [2] 人形机器人产品 - 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基于与智谱共建的具身模型 [4] - 具备复杂任务自主推理与决策能力 [4] - 已在注塑车间完成多轮验证 [4] - 集成3D相机与A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实时注塑件良率识别 [4] - 可自主完成装盘等工序 [4] - 实现从检测到操作的全流程自动化 [4] 技术布局 - 围绕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技术三大底层核心技术持续投入 [6] - 构建"场景+数据+AI"多驱动体系 [6] - 新一代X5运动控制器实现可靠性商用产品化 [7] - 底层软件平台实现虚拟化与软硬件解耦 [8] - 接入多种主流人工智能算力平台 [8] - 应用软件平台采用云边端架构 [8] - 对外开放500余组底层功能接口 [8] - 与主流AI大模型及仿真系统深度集成 [8] 产业协同 - 人形机器人发展推动五轴数控机床需求增长 [5] - DMU/GMU400、GMU600机型在机器人零部件加工展现优势 [5] - 五轴机床可一次装夹完成多面加工 [5] - 满足关节臂、手臂支架等高精度部件加工要求 [5] - 强化与AI大模型厂商合作 [6] - 推动智能装备在工业场景的算法迭代与应用 [6]
拓斯达发布首款具身智能机器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21:08
公司动态 - 拓斯达于9月12日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 该产品被定义为"懂工艺的人形机器人" [1] - 机器人实现与现有机械臂协同作业 并采用"专用+通用"双轨模式运作 [1] - 产品代表"东莞制造"在机器人领域的里程碑 推动从产业"跟跑"到产品"领跑"的进阶 [1] 市场定位 - 新产品面向千亿级泛制造自动化市场开辟新赛道 [1] - 莞产人形机器人具备"可落地、能适配"的产业基因 [1] 行业影响 - 拓斯达作为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之一 此次发布强化其在机器人行业的技术地位 [1]
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场景落地
经济观察网· 2025-09-13 17:29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首款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小拓" 搭载智谱AI大模型 具备复杂任务推理能力 可在仓储或工厂环境中实现自主决策与操作[2] - 公司重点发力高端智能装备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场景落地 提出未来20年分阶段发展规划:前5年巩固基本盘 中间5年做强装备 后10年实现人工智能物理世界落地[4] - 成立"拓斯达人形机器人生态创新联盟" 整合产研学企资源 加速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与创新应用[4] 产品技术特点 - "小拓"采用轮式设计而非足式 基于工业实用性与成本考量 轮式机器人在厂房车间环境中更具性价比优势[4] - 机器人核心部件由子公司埃弗米DMU400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 伺服控制应用自主研发的机械末端抖动抑制控制技术 该技术突破为规模化部署提供关键支撑[3] - 集成3D相机与AI视觉检测系统 可实时识别注塑件良率并自主完成装盘工序 实现从检测到操作的全流程自动化[2] 行业应用与市场基础 - "小拓"为首款在注塑行业落地应用的人形机器人 公司拥有18年注塑领域经验 构建了覆盖从单机到整厂的注塑全链条解决方案[3] - 公司累计服务超过15000家客户 覆盖3C、医疗、汽车、日化等多个领域 为人形机器人落地提供扎实验证基础和丰富拓展空间[3]
拓斯达发布公司首款人形机器人
中证网· 2025-09-13 16:31
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12日在东莞正式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 [1] - 产品基于与智谱共同构建的预训练具身模型COT-VLA基座开发 具备思维链推理能力 [1] - 机器人可实现对复杂任务的自主推理与决策 [1][2] 技术能力 - 集成3D相机与AI视觉检测系统 能够实时识别注塑件良率 [1][2] - 自主完成装盘等工序 实现从检测到操作的全流程自动化 [1][2] - 采用机械末端抖动抑制控制技术 展现高端伺服领域硬实力 [1] 制造工艺 - 核心部件采用控股子公司埃弗米的DMU400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 [1] - 依靠自研主轴和GTRT齿轮驱动摇篮转台技术 实现高于头发丝三分之一精度的高刚性切削 [1] 应用验证 - 依托对15000家工业客户的场景理解与技术积累 [1][2] - 已在注塑车间完成多轮验证 [1][2]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巩固和拓展主营业务 重点发力高端智能装备 [2]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场景落地 [2] - 通过工艺与场景深度融合构建可持续的商业闭环 [2]
拓斯达:正式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12:06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为持续巩固和拓展主营业务、重点发力高端智能装备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场景落地 [1] - 公司人形机器人将通过工艺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可持续商业闭环 [1] 产品发布进展 - 矩阵智拓正式面向全球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 [1] - 该产品为第一台在注塑行业落地应用的人形机器人 [1] - 标志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1] 活动信息 - "拓斯达全球开放日2025"于9月12日在东莞举办并于9月13日闭幕 [1]
拓斯达跌2.02%,成交额9.9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812.9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1: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38.87元/股 总市值185.40亿元 成交金额9.98亿元 换手率7.63%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812.92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6146.08万元(占比6.16%) 卖出1.26亿元(占比12.66%) 大单买入2.21亿元(占比22.17%) 卖出2.54亿元(占比25.5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2.4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8.73%/13.19%/21.35%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5月13日净卖出1.29亿元 买入总额4.06亿元(占比8.04%) 卖出总额5.34亿元(占比10.59%)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关设备 收入构成: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31.50% 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29.39% 注塑机及配套设备21.05% 数控机床15.07% 其他3.00%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 概念板块涵盖新型工业化、人形机器人、机械、工业母机、具身智能等 [2] - 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1日 2017年2月9日上市 注册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 [2] 财务数据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6亿元 同比减少36.98% 归母净利润2873.22万元 同比减少19.75% [2] - 股东户数8.72万户 较上期减少0.74% 人均流通股3806股 较上期减少0.9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8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817.81万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持股748.58万股 较上期增持133.27万股 [3]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302.70万股 较上期增持55.9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289.87万股 较上期减持40.85万股 [3]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159530)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175.32万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