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客(300896)

搜索文档
首款进口“童颜针”纠纷升级 江苏吴中仲裁索赔16亿元
财经网· 2025-08-14 20:50
事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 爱美客完成对韩国Regen Biotech Inc的收购后 与江苏吴中就AestheFill(艾塑菲)中国大陆独家经销权爆发商业纠纷 [1] - Regen单方面解除与江苏吴中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的独家经销协议 并撤销所有相关授权 达透医疗已于2025年8月7日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仲裁 [1] - 江苏吴中主张独家经销权有效期至2032年8月28日 指控爱美客利用控制地位指使Regen迟延供货 擅自变更医疗器械注册证登记代理人信息 最终撕毁协议 [3] - Regen解约理由包括:达透医疗将业务转让给控股股东江苏吴中美学违反协议 江苏吴中因证券违规受行政处罚影响品牌声誉 [2] 财务与市场影响 - AestheFill产品市价约2.18万元/支 2024年销售额达3.26亿元 2025年一季度贡献1.13亿元收入 [5] - 该产品推动江苏吴中2024年归母净利润7048.35万元 同比增长197.97% 2025年一季度营收占比35.55% 毛利贡献占比45.77% [5] - 纠纷导致江苏吴中股价从7月21日1.79元/股累计下跌超41% 至8月13日1.04元/股 总市值缩水至7.39亿元 [1] - 爱美客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9%至6.6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5.8%至4.44亿元 [7] 双方立场与诉求 - 江苏吴中提起仲裁要求确认协议有效并继续履行 若未获支持则索赔16亿元(含市场开发成本4亿多元 违约损失及可得利益) [3][6] - 爱美客回应称未收到仲裁受理文件 若收到将提出抗辩及/或反请求 [1] - 江苏吴中强调协议未约定关联方受行政处罚可触发解除权 且达透医疗不存在转让代理权行为 [3] 行业影响分析 - 代理商在医美行业承担品牌建设责任 但品牌归属方始终掌握更大主动权 代理商需通过向品牌方转型或加深绑定(如合资)降低不确定性 [7] - 此次事件可能增强行业不确定性 导致代理商群体产生不安全感 进而影响医美产品在营销和市场层面的表现 [7]
爱美客控股子公司REGEN涉及重大仲裁
北京商报· 2025-08-14 20:17
核心事件概述 - 爱美客控股子公司REGEN公司因经销合同纠纷被达透医疗器械提起仲裁 涉案金额16亿元人民币 [1] - 深圳国际仲裁院已于2025年8月7日正式受理此案 目前尚未开庭审理 [1] 仲裁具体诉求 - 达透医疗请求确认《独家代理权协议》法律效力并要求REGEN公司继续履行供货义务 [1] - 仲裁请求未获支持情况下提出16亿元人民币损失索赔 涵盖市场开发成本 终端供货违约及合同期可得利益等多项损失 [1] 相关方关联信息 - 达透医疗此前就相同纠纷向*ST苏吴进行过信息披露 [1] - REGEN公司为爱美客控股子公司 本次系主动获取《仲裁通知》 [1]
爱美客:子公司REGEN Biotech Inc.重大仲裁
贝壳财经· 2025-08-14 19:25
仲裁案件 - 控股子公司REGEN Biotech Inc涉及仲裁申请 金额高达16亿元 [1] - 仲裁由达透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提起 主张确认独家代理权并要求赔偿损失 [1] - 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 公司应对措施 - 爱美客及REGEN公司将积极应诉 [1] - 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爱美客:控股子公司REGEN公司涉及重大仲裁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9:09
公司仲裁事件 - 公司控股子公司REGEN Biotech, Inc.因经销合同纠纷被达透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提起仲裁申请 [1] - 申请人要求确认《独家代理权协议》有效并主张享有AestheFill产品独家代理权 [1] - 仲裁涉及暂计赔偿金额人民币16亿元 具体赔偿金额尚不明确 [1] 仲裁程序进展 - 深圳国际仲裁院于8月7日正式受理该仲裁案件 [1] - REGEN公司于8月13日主动获取《仲裁通知》 [1] - 仲裁申请基于双方经销合同纠纷事宜 [1]
爱美客:控股子公司REGEN Biotech Inc.涉及重大仲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8:32
仲裁案件概述 - 控股子公司REGEN Biotech, Inc.收到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的仲裁申请 [1] - 申请人达透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主张确认独家代理权并要求赔偿损失 [1] - 申请人初步提出暂计人民币16亿元赔偿主张 [1] 财务与经营影响 - 具体赔偿金额尚不明确 [1] - 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1] - 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 公司应对措施 - 爱美客及REGEN公司将积极应诉 [1] - 公司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爱美客(300896) - 关于公司控股子公司REGEN Biotech, Inc.重大仲裁的公告
2025-08-14 18:12
仲裁情况 - 2025年8月7日仲裁院受理达透与REGEN仲裁申请,未开庭[3] - 达透请求确认协议有效、继续供货,否则赔偿16亿等[6] - REGEN于2025年7月18日解除协议并撤销授权[8] 其他 - 此前未披露小额诉讼仲裁涉1115.81万元,占净资产0.14%[9] - REGEN聘请律师应诉,将提交答辩和反请求[11]
不到两个月涨超17%,医疗器械上演“每调买机”?资金低吸信号已现!
搜狐财经· 2025-08-14 13:15
医疗器械指数ETF表现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在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后于当日午盘出现短暂调整,下跌1.34% [1] - 该ETF自6月20日阶段低点以来大幅上涨超过17%,且多维度均线保持上行趋势,技术面显示反转动力充足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资金近6000万份,近20个交易日净流入超过1.12亿份,资金青睐度显著 [3] 资金流动与投资行为 - 当日午盘调整期间ETF获得1700万份净申购,显示资金逢低布局态势 [2] - 资金大幅流入或因该ETF是同类标的中年内涨幅最突出的产品,且100%聚焦A股医疗器械板块,β属性纯粹 [3] 行业短期业绩表现 - 截至8月13日,A股8家医疗器械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业绩呈现显著分化 [5] - 艾德生物净利润同比增长31.41%至1.89亿元,南微医学净利润增长17.04%至3.63亿元,维力医疗净利润增长14.17%至1.21亿元 [5][7] - 硕世生物净利润同比下降86.35%,迈克生物净利润下降83.12%,正海生物净利润下滑45.97%,主因集采、税率调整及需求波动 [5][7] 长期发展驱动因素 - 国内集采政策趋于平稳透明,部分品种续标价格回升,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8] - 七部门联合发布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为神经调控、生物传感等领域注入新增长动能 [8] - 头部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加速海外市场布局,通过产业链优势及研发创新分散风险并开拓全球增长空间 [10] 成分股与行业代表性 - 医疗器械指数ETF前十大成分股涵盖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美客等行业龙头,有效表征板块走势 [10] - 成分股包括惠泰医疗、新产业、鱼跃医疗等细分领域领导者,具备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力 [10]
索赔16亿,“童颜针”夺权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2:45
商业纠纷事件进展 - 爱美客完成对韩国Regen Biotech的收购后,与江苏吴中就AestheFill中国大陆独家经销权爆发商业争夺战 [1] - Regen单方面解除与江苏吴中子公司达透医疗的独家经销协议,撤销所有授权,达透医疗已提起仲裁并获立案 [1] - 爱美客回应称尚未收到仲裁文件,将按规定提出抗辩,强调仲裁会公平解决争议 [1] - 江苏吴中股价自7月21日公告解约后累计下跌41%,总市值缩水至7.39亿元,爱美客股价相对平稳 [1] 事件发展脉络 - 达透医疗2022年8月获得AestheFill中国大陆独家经销权,产品2024年1月获批上市,4月开启销售 [3] - 爱美客2025年3月披露收购Regen计划,6月完成董事会改选取得控制权,7月Regen以江苏吴中违规为由解约 [3][4] - 江苏吴中否认违约,称协议未约定行政处罚可触发解约,已提起仲裁索赔16亿元并保留调整权利 [4][5] 产品市场表现与业绩影响 - AestheFill定价2.18万元/支,2024年销售额3.26亿元,2025年Q1达1.13亿元,占江苏吴中营收35.55% [7] - 该产品推动江苏吴中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197.97%至7048万元,但2025年Q1因财务造假面临退市风险 [7][8] - 爱美客2023-2024年营收增速从47.99%降至5.45%,2025年Q1营收同比下降17.9%,亟需AestheFill提振业绩 [8][9] 行业深层问题 - 医美行业代理商与品牌方存在权力不对等,品牌方掌握主动权,代理商需通过转型或深度绑定降低风险 [9] - 此次纠纷可能加剧代理商群体不安全感,影响行业营销投入和市场表现 [9]
医药行业:2025医美童颜针市场简析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8-14 10:0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 核心观点 - 童颜针通过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实现自然填充效果,具有持久效力、高度安全及自然效果的优势 [5][6][11] - 童颜针产业链中游制造商话语权最强,PLLA微球价格从原料3元/克增值至300元/克 [14][16][21] - 海外童颜针应用历史近20年,国内市场2021年首款产品获批,未来增长潜力显著 [22][23][24] - 童颜针作为再生材料类产品,与玻尿酸、肉毒素相比具有体积填充+体积生长的双重效果,维持时间1-4年 [26][28][30] - 童颜针市场已形成"9款获批+多家在研"的竞争格局,国产产品主导高中低端市场 [33][34][39] - 2024年童颜针市场规模11亿元,预计2030年达41亿元,CAGR 20.4% [46][47][48] 童颜针定义与机制 - 童颜针核心成分为聚左旋乳酸(PLLA),通过降解微球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实现面部年轻化 [5][11] - 作用机制分三步:即刻填充、胶原再生(3-5天)、最终效果(1个月后) [6][9][1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料从玉米/木薯提取淀粉发酵制成PLLA微球,技术门槛高 [16] - 中游制造商包括圣博玛、爱美客、江苏吴中等,产品增值空间显著 [17][21] - 下游渠道覆盖医院、美容院及电商平台如新氧、美呗 [18][19] 市场竞争格局 - 9款获批产品中6款为国产,价格区间5,000-20,000元/支,技术路线差异化 [34][39] - 爱美客濡白天使2024年销量60万支,市占率超40% [69][74] - 多家企业处于临床或注册阶段,预计2025-2026年新品密集上市 [35][36] 市场驱动因素 - 非手术类医美占比从2021年40.9%提升至2024年60.6%,2030年预计超70% [41][42][45] - Z世代消费崛起推动医美渗透率提升,三线及以下城市通过电商加速普及 [84][85] - 复合技术(如PLLA+玻尿酸)满足即刻效果+长效再生需求 [86] 消费者行为 - 2024年童颜针认知度仅19%,体验意愿22%,显著低于玻尿酸(58%/69%) [59][61] - 消费者最关注安全性(62.3%)和效果维持周期(44.3%) [64][65] - 悦己需求(64%)和对形象不满(59%)是主要消费动机 [66][68] 企业案例 - 爱美客2024年营收28.81亿元,凝胶类注射产品占比最高(17.44亿元) [69][75] - 产品线覆盖童颜针、玻尿酸及面部埋植线,技术平台包括聚乳酸等 [70][74] 行业挑战 - 针剂正品率仅47%,非法机构占比63%,信任危机显著 [54][78] - 产品同质化严重,8款产品仅获批鼻唇沟皱纹适应症 [79] - 持证医师仅2000名,90%集中在一线城市,制约市场下沉 [80] 行业机遇 - 监管趋严推动合规替代率从2024年55%提升至2025年75% [55][56][87] - 技术迭代加速产品创新,如复合配方满足双重需求 [86] - 电子医美档案试点启动,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 [87]
16亿,医美圈最大索赔案要来了
36氪· 2025-08-14 09:57
商业纠纷核心 - *ST苏吴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就爱美客子公司Regen Biotech违约提起16亿元仲裁索赔 案件于8月7日获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立案 [1] - 纠纷源于爱美客7月18日单方面撤销达透医疗对艾塑菲产品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经销授权 [1] - 爱美客指控达透医疗将经销权违规转让给*ST苏吴关联公司 且*ST苏吴存在信披违规问题 [5] - *ST苏吴反指爱美客恶意违约并延迟供货 双方矛盾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5] 代理权变更过程 - 2022年8月达透医疗通过三方协议获得艾塑菲2032年8月前的中国大陆独家销售权 *ST苏吴通过控股达透51%股权掌握市场权益 [2] - 2025年3月爱美客以1.9亿美元收购Regen Biotech 85%股权 6月完成董事会改选取得控制权 [7] - 2025年7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变更艾塑菲注册证代理人 由达透医疗转为爱美客全资控股的俪臻生物 [7][8] 产品市场表现 - 艾塑菲2024年为*ST苏吴贡献3.26亿元收入 占总营收20.42% 毛利2.68亿元占比34.8% [10] - *ST苏吴医美生科板块2024年营收同比暴增4225.64%至3.03亿元 毛利率达82.26% [10] - 爱美客同类产品"濡白天使"2024年营收12.16亿元 占总收入40.18% 但公司整体业绩增速显著放缓 [1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童颜针市场规模从2023年6亿元激增至2024年30亿元 预计2025年全球规模达110亿元 [12] - 国内已获批6款童颜针产品 包括2款进口和4款国产 头部产品累计销量超21万支创收40亿元 [12][13] - 行业毛利率普遍超90% 但随竞争加剧预计将回落至80%以下 价格下探趋势明显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