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博脑科(301293)
icon
搜索文档
三博脑科:5月12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12 20:11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正在洽谈与国内脑机接口及脑科学创新公司的合作,并筹备设立脑科学创新基金进行产业投资和业务协同布局 [1] - 公司主业是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未做脑机接口商业化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但与有关单位共建"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9] - 公司从GE和美敦力采购医疗设备占比不高,目前未收到医疗设备受关税影响的上报情况 [1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16.78%;归母净利润3831.36万元,同比增长14.56%;扣非净利润3860.63万元,同比增长19.40% [3][10][23] - 2024年第四季度利润下滑90%至47万元,主要由于计提年终奖、医保拒付金额、医疗纠纷补提及所得税调整等综合影响 [21] - 公司负债率25.59%,财务费用169.08万元,毛利率26.44% [23] 新院区建设 - 北京三博东坝新院区预计2026年3月完成整体搬迁和正式运营,规划床位480张 [6][13][19] - 昆明三博新院区已完成现场验收,近期正在搬迁,配备先进手术设备和大型治疗设备 [6][13][18] - 西安三博新院区预计今年三季度开业 [7][13] - 湖南三博新院区处于施工建设阶段,待完工验收后择机开业 [13][22] 行业前景 - 医疗行业在政策推动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呈现"技术赋能、政策托底、基层强化"的发展格局 [4] - 民营医院有助于缓解公立医院压力,提供多样化医疗服务,推动医疗技术发展,未来有望在医疗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4] - 专科医院是医疗卫生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专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4] 经营管理 - 公司通过提升床位周转、增加服务人次和供应链整合降低医保政策对利润的影响 [2] - 公司制定了标准化服务流程,建立"360度服务体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12] - 公司拥有成熟的管理经验、高端医疗技术水平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集团化管控、连锁化运营的发展模式 [14] 董事长留置事件 - 董事长被留置为个人原因导致,与公司无关,公司尚未收到调查结果 [9][11][15][16] - 公司已对相关工作妥善安排,总经理主持日常经营管理工作,高管及核心业务团队稳定 [9][13][16] - 公司定增事项尚需股东会审议,实施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20]
三博脑科(301293)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三博脑科医院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跟踪报告
2025-05-12 18:20
监管检查情况 - 2024年度保荐机构查询公司募集资金专户12次[3] - 2024年度现场检查公司2次[4] - 保荐人发表专项意见8次[4] - 保荐人于2025年4月16日对上市公司培训1次[4] 合规情况 - 公司在信息披露等多方面未发现重大问题[6][7]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动[7] - 公司及股东各项承诺事项均已履行[10] 违规处罚情况 - 2024年因多个项目被多部门采取监管措施[11][12][13][14] 重大事件 - 2025年4月21日公司董事长被留置和立案调查[14]
三博脑科(301293) - 301293三博脑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17:34
业务合作与布局 - 公司关注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前期考察交流,正洽谈合作,筹备设立脑科学创新基金 [2] 医保政策影响 - 医保报销政策、DRG/DIP 打包付费及集采会减少医保收入,公司提升床位周转、增加服务人次、整合供应链降低成本,降低影响;医保报销账期短期延迟回款,长期影响有限 [3] 业绩表现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3,473,847.68 元,同比增长 16.78%;归母净利润 38,313,576.61 元,同比增长 14.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8,606,346.69 元,同比增长 19.40%,高于行业平均 [4][8] 行业前景 - 医疗行业在政策与技术驱动下高质量发展,呈现“技术赋能、政策托底、基层强化”格局;民营医院可缓解公立医院压力,提供多样服务,推动技术发展;专科医院利于专科医疗水平提高 [5] 融资方式 - 不排除使用可转债融资工具,具体结合实际经营、市场、监管政策等实施,具有不确定性 [6] 盈利增长点 - 北京三博东坝新院区预计 2026 年 3 月运营;昆明三博新院区完成验收,近期搬迁;西安三博新院区预计今年三季度开业,新院区运营将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利润 [6][7][9] 合规经营 - 公司坚持合规经营,未发现和被告知有违法行为,高管恪尽职守 [6] 脑机接口业务 - 公司主业是医疗服务,未做脑机接口商业化产品生产研发,与有关单位共建“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7] 董事长留置事项 - 初步了解为个人原因,与公司无关,未收到调查结果,将及时披露;董事长授权总经理,公司运营正常 [7][8][9][10] 患者就医体验 - 公司制定标准化服务流程,建立“360 度服务体系”;北京三博、昆明三博建设新院区改善医疗环境 [9] 新院区建设 - 北京三博东坝新院区预计 2026 年 3 月运营;昆明三博新院区完成验收,近期搬迁;西安三博新院区办理验收,预计今年三季度开业;湖南三博新院区处于施工阶段 [9] 医疗设备采购 - 公司从 GE 和美敦力采购医疗设备占比不高,未收到设备受关税影响上报情况 [10] 昆明三博新院 - 昆明三博建院 10 年,三级、四级手术占比 80%以上,新院区启用有望改善经营困局 [10] 北京三博营收 - 北京三博注册床位几近饱和影响营收,新院区规划床位 480 张,预计 2026 年 3 月运营,提升服务能力 [11][12] 定增事项 - 定增议案需股东会审议,董事长留置处于调查中,实施结果不确定 [13] 24 年 4 季度利润下滑 - 原因包括计提年终奖、医保 DRG/DIP 拒付、医保飞检拒付、医疗纠纷金额重估补提及所得税调整等 [13] 湖南三博项目 - 募投项目变更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项目正在建设,完工验收后择机开业 [14][15]
三博脑科24年度净利润劲增34.24%至1.05亿元 拟10派1.48元
全景网· 2025-05-07 10:22
财务表现 - 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14.29亿元,同比增长8.84% [1] -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34.24%,扣非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0.77% [1] - 核心业务板块医疗服务收入10.91亿元(+8.47%),药品收入3.23亿元(+7.97%) [1] - 2025年Q1营业收入3.93亿元(+16.78%),归母净利润3831.36万元(+14.56%),扣非净利润3860.63万元(+19.40%) [3] 业务布局 - 全国运营8家医院(5家神经专科医院+3家综合医院),覆盖北京、重庆、昆明、福建、成都、河南等核心区域 [2] - 2024年完成重庆西达供应链公司收购及大行广泽70%股权收购,提升业务协同效应 [3] - 2024年Q4完成成都三博整合,加密西南区域服务网络 [3] 战略发展 - 发展模式为"强专科、小综合",服务涵盖神经学科全疾病谱及妇科、儿科等综合科室 [2] - 未来将通过募集资金扩大医院布局,构建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神经专科网络 [3] - 重点投入信息化建设,统一管理体系以提升运营效率 [3]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现1.48元(含税),合计派发3004.25万元现金红利 [1] 行业竞争力 - 拥有院士级专家团队,在疑难重症诊疗、科研转化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2] - 品牌创立于2003年,由神经医学专家与医疗管理专家联合打造 [2]
A股脑机接口板块盘初上升,爱朋医疗涨超8%,诚益通、荣泰健康翔宇医疗等涨超5%,狄耐克、三博脑科等跟涨。
快讯· 2025-05-06 09:34
板块表现 - A股脑机接口板块盘初上升 [1] - 爱朋医疗涨超8% [1] - 诚益通、荣泰健康、翔宇医疗等涨超5% [1] - 狄耐克、三博脑科等跟涨 [1]
三博脑科(301293)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三博脑科医院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培训情况报告
2025-04-29 15:42
培训信息 - 中信证券对三博脑科进行2024年度持续督导培训[1] - 培训时间为2025年4月16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2] - 培训对象包括公司董事、监事等相关人员[1] 培训内容 - 内容为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及信息披露,涉及相关法律法规[1] 人员信息 - 保荐代表人为赵陆胤、王栋,培训人员为赵陆胤、胡金涛[2] 培训影响 - 公司积极配合,有助于提升规范运作水平[3][4]
三博脑科(301293)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三博脑科医院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定期现场检查报告
2025-04-29 15:42
公司治理 - 公司章程和公司治理制度完备、合规且有效执行[1] -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并设立内部审计部门[2] 审计工作 - 审计委员会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并报告内部审计工作[2] - 内部审计部门至少每季度对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审计一次[2] 信息披露 - 已披露公告与实际情况一致、内容完整且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4] 资金管理 - 建立防止控股股东等占用资金或资源制度且无占用情形[5] - 大额资金往来有真实交易背景及合理原因[7] 交易合规 - 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合规、价格公允且无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情形[6] - 对外担保审议程序合规,被担保方无财务恶化等情形[6] 募集资金 - 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有效执行,使用与已披露情况一致[6] - 募集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存在重大风险[7] 业绩情况 - 公司业绩无大幅波动,大幅波动有合理解释,与同行业无明显异常[7] 其他合规 - 公司及股东完全履行相关承诺[7] - 完全执行现金分红制度并如实披露[7] - 对外提供财务资助合法合规并如实披露[7] 经营环境 - 重大投资或重大合同履行无重大变化或风险[7] - 生产经营环境无重大变化或风险[8] 整改情况 - 前期监管机构和保荐人发现的问题已按要求整改[8] 检查结果 - 现场检查对应期间为2024年1月1日 - 2024年12月31日,检查时间为2025年4月16日[1] - 现场检查未发现问题[8]
三博脑科董事长张阳被留置调查背后:民营医疗 “复杂生意” 的隐忧与变数
第一财经· 2025-04-29 08:07
公司事件 - 三博脑科董事长张阳被内蒙古监察委留置调查,可能涉嫌行贿或共同犯罪 [1][2][4][6] - 事件导致公司股价单日最高跌逾12%,收盘跌10.17%,市值83.3亿元 [1] - 公司回应称无内蒙古业务,暂不清楚调查原因 [4] - 张阳此前辞去总经理职务(原定2026年到期),与留置事件关联性不明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4.29亿元(+8.84%),归母净利润1.05亿元(+34.24%),扣非净利润9431.24万元(+0.77%) [2][8] - 2025年Q1营收3.93亿元(+16.78%),归母净利润3831.36万元(+14.56%),扣非净利润3860.63万元(+19.40%) [8] - 旗舰医院首医三博贡献集团34.8%营收和56.7%净利润,三家主力医院合计贡献70%营收和96.4%利润 [9] - 昆明三博(2014年运营)和河南三博(2021年运营)持续亏损,2022年分别亏损864.13万元和1385.76万元 [9] 行业动态 - 民营医院注册量连续5年下降:2020-2024年分别为1176家、1167家、924家、860家、497家 [14] - 港股海吉亚医疗2024年营收44.46亿元(+9.06%),净利润5.98亿元(-12.40%) [13] - 明基医院通过港交所聆讯,2024年营收26.59亿元(-1.08%),净利润1.09亿元(-34.73%) [14] - 2024年底政策放开外商独资医院限制,已有3家新设医院获批 [15] 经营挑战 - 公司过度依赖单体医院,分院扩张面临盈利周期长的问题 [9][10] - 资本市场期望与医疗服务慢周期特性存在冲突 [10] - 医保强监管下民营医院骗保案例频发,行业合规压力增大 [14]
三博脑科2025年一季度:收入增长但多项财务指标承压
证券之星· 2025-04-27 10:40
营业收入与利润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达3.93亿元,同比增长16.78% [1] - 归母净利润3831.36万元,同比增长14.56% [1] - 扣非净利润3860.63万元,同比增长19.4% [1] 毛利率与净利率 - 毛利率26.44%,同比增加9.95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从10.43%降至9.27%,同比下降9.27% [2] 费用情况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总计4801.18万元,占营业收入12.2% [3] - 费用同比增长20.34% [3]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从11.47亿元降至6.16亿元,降幅46.26% [4] - 有息负债2.66亿元,同比增长400.13% [4] - 应收账款从7426.7万元增至1.16亿元,增幅56.84% [4] - 应收账款与利润比例达110.9% [4]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从14.9元降至11.34元,同比减少23.86% [5] - 每股收益从0.16元升至0.19元,同比增长18.75% [5]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从0.18元降至0元,同比减少99.63% [5] 总结 - 营业收入增长但毛利率、净利率、费用控制、资产负债结构及每股指标承压 [6] - 应收账款快速上升且现金流急剧减少 [6]
三博脑科:2025一季报净利润0.38亿 同比增长15.15%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6:26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8.75%至0.19元,但低于2023年同期0.21元 [1] - 每股净资产同比下降23.89%至11.34元,主要因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分别减少25.91%和11.11% [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62%至3.9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5.15%至0.38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提升15.38个百分点至1.65%,但仍低于2023年同期2.04% [1] 前10名股东持股变动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下降至31.59%,累计减持524.5万股 [1] - TBP 3Doctors(HK)新进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0.09% [2] - 林瑞燕减持128.28万股,泰康人寿两产品合计减持159.9万股 [2] - 招商银行南方中证1000ETF等四家机构新进入前十 [2] - 原股东TBP 3Doctors(HK)、杭州凯泰资本等四家退出前十名单 [2][3] 分红送配方案 - 本报告期未实施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转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