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波长光电(301421)
icon
搜索文档
【大涨解读】光刻机:官方再提加速攻关“卡脖子”技术,光刻机传闻扰动市场,半导体设备等有望加速国产化
选股宝· 2025-09-17 10:42
板块市场表现 - 国产芯片和光刻机板块在9月17日开盘集体大涨 光刻机(胶)子板块涨幅达+2.45% [1][2] - 多只个股涨停:永新光学(+10.00%)、波长光电(+20.01%)、凯美特气(+9.99%)、利和兴(+20.00%)、福晶科技(+10.00%)、奥普光电(+10.01%) [2] - 中芯国际一度涨近10% 汇成真空涨+12.71% [1][2] 个股业务关联 - 永新光学能提供光刻物镜 流通市值119.81亿 [2] - 波长光电具备光刻机配套的大孔径光学系统和平行光源系统 流通市值40.81亿 [2] - 凯美特电子特种气体公司获光刻气产品合格供应商认证 流通市值124.97亿 [2] - 利和兴为国内纳米压印龙头 流通市值46.10亿 [2] - 福晶科技曾通过欧洲代理向ASML提供光刻机镜片 流通市值217.22亿 [2] - 奥普光电的光栅尺是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 流通市值133.49亿 [2] - 汇成真空的光刻掩膜版设备应用于集成电路 流通市值73.42亿 [2]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央网信办要求头部企业攻关芯片等卡脖子技术 加速研发自主可控安全芯片 [3] - 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美国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3] - 2024年全球前道光刻设备市场规模预计315亿美元 占晶圆生产设备20% ASML EUV光刻机单价约1.5亿-2亿美元 [4] - 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产能占比预计从2024年21%提升至2030年30% 中芯国际和华虹Q2产能稼动率分别达92.5%和108% [4] - 长江存储首条全国产设备NAND生产线将于2024年下半年试运行 2026年实现产能快速爬坡 [4] 国产化进展与需求 - 光刻机核心部件技术难度高 被海外垄断 大陆厂商正实现从0到1突破 [4] - 国内半导体供需未失衡 产能扩充带来持续设备需求 国产设备市场空间加速成长 [4] - 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国产化进入全线覆盖、全面铺开、全速提升新阶段 [4] - 全球算力竞赛中 中国AI数据中心建设存在差距 先进制程芯片供给受限 国产化是释放增量空间先决条件 [4]
光刻机概念强势拉升,波长光电20%涨停,茂莱光学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0:13
光刻机概念股表现 - 波长光电20%涨停 鸿利智汇涨超16% 茂莱光学和苏大维格涨超10% 永新光学和奥普光电涨停[1] 国产光刻机需求驱动因素 - 国内晶圆厂建设潮及美国出口管制推动光刻机国产化进程[1] - 大陆12英寸晶圆厂月产能将从2023年217万片增长至2026年底超414万片[1] - 人工智能发展大幅提升国内先进制程产能需求[1] - 光刻机购置成本占芯片产线设备总投资21%-23%[1] 产业链投资机会 - 国产光刻机产业链在政策支持与进口替代背景下具备成长潜力[1] - 建议关注光刻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茂莱光学 英诺激光 苏大维格 芯碁微装[1]
光刻机概念盘初活跃 波长光电、永新光学双双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9:52
光刻机概念股表现 - 9月17日早盘光刻机概念活跃 波长光电和永新光学涨停[1] - 苏大维格 茂莱光学 蓝英装备 新莱应材 国林科技涨幅超过5%[1]
A股光刻机概念股走强,永新光学涨停
格隆汇· 2025-09-17 09:40
光刻机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光刻机概念股整体走强 波长光电涨近18% 永新光学涨停10% 茂莱光学涨超7% 蓝英装备涨5% 凯美特气 新莱应材 苏大维格均涨超4% [1]
光刻机概念股高开,波长光电接近2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17 09:31
市场表现 - 光刻机概念股整体高开 光刻机概念股高开[1] - 永新光学股价涨停 永新光学涨停[1] - 波长光电股价接近20%涨幅涨停 波长光电接近20cm涨停[1] - 国林科技 苏大维格 茂莱光学 新莱应材 蓝英装备等公司股价跟涨 国林科技 苏大维格 茂莱光学 新莱应材 蓝英装备跟涨[1]
波长光电: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光学元件、组件系列等,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红外热成像及消费级光学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9:25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主要产品包括光学元件、组件系列以及光学系统方案与检测设计工具系列 [2] - 产品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红外热成像及消费级光学领域 [2] - 未提及产品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具体应用 [2] 公司信息披露 - 具体产品和应用领域需参考公司定期报告 [2] - 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市场关切 [2]
波长光电股价跌5.07%,中欧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2万股浮亏损失236.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4:13
股价表现 - 8月29日股价下跌5.07%至85.06元/股 成交额3.84亿元 换手率9.62% 总市值98.43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24日 2023年8月23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精密光学元件、组件供应 专注于工业激光加工和红外热成像领域 [1] - 收入构成:光学组件46.03% 光学元件40.16% 光学系统方案与检测设计工具及其他13.81% [1] 机构持仓情况 - 中欧瑾和灵活配置混合A(001173)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52万股占流通股1.12% [2][3] - 该基金持有波长光电占基金净值比例5.17% 位列第七大重仓股 [3] - 当日该持仓浮亏约236.08万元 [2][3] 相关基金表现 - 中欧瑾和灵活配置混合A规模2.25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47.93% 近一年收益104.5% 成立以来收益95.2% [2] - 基金经理李帅任职10年37天 管理规模44.27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101.5% 最差回报-25.29% [2]
光学光电子板块8月28日涨2.1%,艾比森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0.1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8 16:43
板块整体表现 - 光学光电子板块单日上涨2.1% [1] - 上证指数上涨1.14%至3843.6点,深证成指上涨2.25%至12571.37点 [1] 领涨个股表现 - 艾比森涨幅20%居首,收盘价14.70元,成交量25.81万手,成交额3.77亿元 [1] - 东田微涨幅15.38%报111.03元,成交量18.29万手,成交额19.53亿元 [1] - 成莱光学涨幅13.71%报475.34元,成交量2.18万手,成交额9.80亿元 [1] - 秋田微涨幅12.17%报40.00元,成交量18.61万手,成交额7.15亿元 [1] - 腾景科技涨幅10.53%报69.26元,成交量15.56万手,成交额10.38亿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0.12亿元 [3] - 游资资金净流入6539.86万元 [3] - 散户资金净流入19.47亿元 [3]
波长光电(301421):半导体及泛半导体光学增长强劲
中邮证券· 2025-08-28 16:03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半导体及泛半导体光学业务增长强劲 2025H1收入同比增长99.44% [6] - 红外成像光学业务收入6,457.39万元 达到去年全年收入的62.4% 同比增长104% [8] - 消费级光学产品收入1,164.61万元 其中AR/VR光学产品收入约803万元 同比增长470% [8]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5.4/7.0/9.1亿元 归母净利润0.45/0.65/0.86亿元 [9]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2.23亿元 同比增长17.79% [4] - 2025H1归母净利润1,423.47万元 同比下降50.57% [4] - 单Q2营收1.24亿元 同比增长15.44% 归母净利润772.27万元 同比下降57.15% [4] - 毛利率较上期下降5.75个百分点 [5] - 最新收盘价84.04元 总市值97亿元 市盈率262.62 [3] 业务进展 - 半导体领域业务收入接近1,000万元 [6] - 微纳光学实验室投入使用 开展光场匀化/整形/在线检测产品研发 [6] - 与浙江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 攻坚半导体检测用剪切干涉仪技术 [6] - PCB精密激光微加工镜头实现进口替代 [6] - 红外硫系玻璃材料具备价格低/重量轻/便于量产优势 [7] - 完成首期百级洁净间量产线建设 AR/VR产品方案通过验证 [8] 成本结构 - 员工数量增长100余人 人工成本增加218万元 [5] - 股份支付费用增加282万元 [5] - 展览费用增长113万元 [5] - 信用减值及存货跌价损失增加130万元 [5]
波长光电股价下跌2.39% 盘中现快速反弹行情
金融界· 2025-08-27 03:15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86.5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12元,跌幅2.39% [1] - 当日成交量54354手,成交金额4.73亿元,换手率11.74% [1] - 早盘9点41分股价87.68元,5分钟内涨幅超过2%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67.16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6014.92万元 [1] 公司业务 - 属于光学光电子行业 [1] - 主营业务为光学元件、光学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安防监控、车载电子等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