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ABT)

搜索文档
40余家“首批”签约第九届进博会,多领域新品首秀在即
国际金融报· 2025-07-25 21:35
进博会招展与筹备进展 - 第九届进博会招展工作启动,40余家企业完成首批签约,签约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包括GE医疗、纽仕兰、诺华等20余家九年"全勤生"企业 [1] - 第八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已签约展览面积超33万平方米,170家企业和27家机构成为八届"全勤生",40国60个海外展团确认参展 [2] - 本届首次设立最不发达国家产品专区和"跨境电商甄选平台",技术装备展区吸引80余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医疗展区汇聚10家世界500强药企 [2] - 汽车展区升级为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创新孵化专区规模创新高,将展示500余项全球前沿创新项目 [2] 参展企业动态与新品发布 - 欧莱雅连续八年参展并提前锁定第九届席位,今年以三馆联动亮相,首发规模创历届之最,将展示中国研发中心20周年成果 [6] - 纽仕兰乳业将全球首发三大品类新品,包括"4.0A2草饲纯牛奶"等,产品指标超越新西兰标准,并计划布局中老年健康市场 [9] - 鑫荣懋集团将携佳沃黄金车厘子(占全球优质出口总量1%)和佳沃椰子蛋两款全球首发新品亮相 [13] - 美敦力将展出百余款创新医疗产品,包括6款首发首展产品和10余款"明星产品",其中Inceptiv脊髓神经刺激系统为亚太首展 [17][20] - 西门子医疗展位面积达1000平方米,将首发全球首款生命感知PET/MR等产品,并与瓦里安医疗首次联合参展 [20] - 雅培将带来冠状动脉轨道旋磨介入治疗系统等新品,强生展台扩容至700平方米,展示VARIPULSE消融导管等已落地产品 [21][24] - 波士顿科学将展出80余款创新产品,包括5款首展产品如Intera 3000肝动脉灌注泵(亚洲首秀)和Orbera365胃内球囊 [24] 医疗科技领域创新 - 医疗企业加速创新成果临床转化,美敦力已有近30款进博会展品实现"展品变商品",本届首发数量创历届之最 [20] - 西门子医疗将展示全球首款2.5秒极速成像能谱血管造影系统等产品,重点呈现肿瘤和心血管疾病领域技术突破 [20] - 雅培HeartMate 3™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已在中国开展首批手术,开启"人工心脏"临床应用 [21] - 强生打造沉浸式治愈空间,展示医疗科技与创新制药综合实力,实现"展品-商品-投资"良性循环 [24]
倒计时100天,雅培携前沿科技再赴进博之约
北京商报· 2025-07-25 19:02
公司参展动态 - 雅培宣布将连续第六年参展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 [1] - 公司将展示基于大众健康管理需求的最新创新成果 覆盖医疗器械 诊断系统 药品和营养品等多个医疗健康领域 [1] - 雅培已累计展示数百款创新生命科技 包括多款首次在亚洲或中国亮相的产品 [1] 产品技术亮点 - 重点展示心血管领域突破性科技 Diamondback 360™冠状动脉轨道旋磨介入治疗系统 该系统采用钻石涂层旋磨头消除血管钙化斑块 为支架置入创造通路 [1] - 今年展出的前沿科技包括生物可穿戴传感技术 实时数据互联 微创诊疗和个性化诊断决策等方向 [1] - 技术优势聚焦主动健康管理 精准诊疗和全周期慢病管理需求 [1] 公司战略定位 - 雅培致力于以可持续方式扩大健康解决方案覆盖范围 通过持续参展进博会兑现将前沿医疗科技带给全球的承诺 [2] - 公司利用进博会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商业化 促进医疗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2]
NVST or ABT: Which Is the Better Value Stock Right Now?
ZACKS· 2025-07-23 00:41
医疗产品行业股票比较 - 投资者可关注Envista(NVST)和Abbott(ABT)两只医疗产品行业股票的价值投资机会 [1] - Zacks评级系统结合价值风格评分可筛选最佳回报标的 其中Envista获买入评级(2) Abbott为持有评级(3) [2][3] 估值指标分析 - Envista前瞻市盈率18.81倍显著低于Abbott的24.16倍 [5] - Envista PEG比率1.23倍优于Abbott的2.36倍 显示其估值与盈利增长更匹配 [5] - Envista市净率1.09倍远低于Abbott的4.41倍 反映其账面价值被低估程度更高 [6] 综合评估结论 - Envista在盈利预测修正活跃度和估值吸引力方面全面领先Abbott [7] - 价值评分系统给予Envista B级评级 高于Abbott的C级评级 [6]
799亿!雅培发布最新财报
思宇MedTech· 2025-07-21 18:0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111.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9亿),同比增长7.4%,有机增长6.9% [1] - 医疗器械业务收入56.7亿美元,有机增长13.4%,为所有业务板块中表现最强劲者 [4] - 诊断业务销售额21.7亿美元,同比下降1%,但基础诊断业务保持增长 [8] - 营养品业务收入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成人营养产品在亚洲及拉美市场增长强劲 [10] - 制药业务营收13.8亿美元,有机增长6.9%,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 [12] 业务亮点 - 医疗器械板块中,糖尿病护理收入19.8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FreeStyle Libre系列产品表现突出 [6] - 心律管理板块销售额6.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Micra™无导线起搏器和CRT产品持续带动复苏 [5] - 电生理业务实现7亿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1.5%,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6] - 结构性心脏病收入6.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MitraClip与TriClip两大产品保持高增速 [6] - 成人营养产品(如Glucerna、Ensure)在亚洲及拉美市场增长强劲,婴幼儿营养线在北美市场恢复稳定 [10] 研发与战略进展 - TactiFlex™ Duo脉冲场消融系统已完成美国IDE研究患者入组工作,目标适应症为心房颤动患者 [15] - AVEIR™ CSP可行性研究显示设备可模拟生理性心脏传导路径,有望成为下一代无导线起搏解决方案 [17] - Tendyne™ TMVR系统获得美国FDA批准,成为首个专为无需开胸置换二尖瓣设计的经导管系统 [22] - 公司启动新心血管设备制造中心建设,选址美国佐治亚州,预计2028年投产,支持TAVR、TMVR等植入器械生产 [22] 管理层展望 - 公司维持全年营收中单位数增长预期,下半年将优化供应链管理,重点提升诊断业务毛利率与Libre业务运营效率 [20] - 公司表示下一阶段将重回结构性增长主线,强调在无创干预、远程慢病管理与快速诊断方面的长期竞争力 [20]
Our Top 10 High Growth Dividend Stocks - July 2025
Seeking Alpha· 2025-07-19 20:00
高收入DIY投资组合服务 - 该服务主要目标是为投资者提供高收入、低风险且保本的投资策略,帮助DIY投资者构建稳定的长期被动收入组合[1] - 服务包含7种投资组合策略:3种买入持有型、3种轮动型以及3-Bucket NPP保守模型组合,涵盖高收益组合、股息增长组合及低回撤高增长组合[1] - 目标用户群体为收入型投资者(包括退休或临近退休人群),通过资产配置策略实现可持续收益[1] 投资组合构成 - 高收益组合包含两类:一类聚焦当期高收入资产,另一类采用股息增长投资(DGI)策略[1] - NPP模型组合采用保守策略,特点是低回撤与高增长特性相结合,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1] - 提供两周免费试用期供潜在用户验证策略有效性[1] 股票持仓披露 - 分析师披露其长期持仓涉及多个行业龙头,包括医疗保健(ABT ABBV JNJ)、消费品(KO PEP PG)、能源(CVX XOM)、科技(AAPL MSFT)及房地产投资信托(O NNN)等[2] - 持仓形式涵盖股票、期权及其他衍生品,但明确声明提及股票不构成投资建议[2] (注:文档3和文档4内容为免责声明与披露条款,根据任务要求已过滤)
Why Abbott Laboratories Is a Q2 2025 Buy: Growth & Yield
MarketBeat· 2025-07-19 00:34
公司表现与股价 - 公司股价当前为124 05美元 单日上涨3 54美元(2 93%) 52周价格区间为99 92美元至141 23美元 [1] - 公司股息收益率为1 90% 市盈率为16 10 分析师平均目标价为144 74美元 [1] - 2025年Q2被认为是买入良机 尽管Q3指引未超预期导致7月股价承压 [1] 财务与增长 - 公司Q3营收增长7 4% 超预期70个基点 各地区和业务部门均表现强劲 有机增长为6 9% 排除新冠检测产品后为7 5% [7] - 美国市场增长8 7% 国际市场增长6 6% 医疗设备部门以12%增幅领先行业 [8] - 调整后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提升100个基点 调整后每股收益1 26美元 同比增长10 5% [9] 资本回报 - 股息收益约1 8% 占盈利预期不足50% 过去几年股息复合增长率达10% 公司连续50年增加股息支付 [5] - 上半年持续进行股票回购 预计全年将继续减少流通股数量 [6] 分析师观点 - 22位分析师给予"适度买入"评级 12个月平均目标价144 79美元(较当前价有15 77%上行空间) 最高目标价160美元 [8] - 分析师在财报发布前持续上调评级和目标价 推动市场情绪转强 共识目标价呈上升趋势 [12] 业务展望 - 公司收窄营收增长指引至7 5%-8% 盈利符合共识预期 但缺乏更强催化剂推动股价 [11] - 现金流足以支撑资本回报计划 资产负债表健康 管线项目进展顺利 包括一项重大获批产品 [10] - 医疗设备部门12%的行业领先增长 其他部门至少增长3% 诊断部门受新冠影响但有机增长仍微升 [8]
Down 9.0% in 4 Weeks, Here's Why Abbott (ABT) Looks Ripe for a Turnaround
ZACKS· 2025-07-18 22:36
股价表现与趋势反转 - Abbott(ABT)股价近期持续下跌 过去四周累计跌幅达9% 目前处于超卖区域 具备趋势反转条件 [1] - 技术指标显示ABT的RSI读数为21.37 显著低于30的超卖阈值 显示卖压可能即将耗尽 [5] - 华尔街分析师普遍认为公司实际盈利将超过此前预测 强化反转预期 [1] 技术分析指标 - 相对强弱指数(RSI)是衡量股价动量变化的技术指标 数值范围0-100 低于30视为超卖信号 [2] - RSI能有效识别股价是否偏离合理价值 帮助捕捉因非理性抛售导致的反弹机会 [3] - 该指标需配合其他工具使用 单独依赖RSI可能产生误导 [4] 基本面支撑因素 - 过去30天内分析师对ABT的全年EPS预测共识上调 盈利预期改善通常推动短期股价上涨 [7] - ABT当前获Zacks评级2(买入) 位列4000多只股票前20% 反映盈利预测修正趋势强劲 [8] - 盈利预测上修与超卖技术面形成共振 增强短期反弹概率 [7][8]
These Analysts Revise Their Forecasts On Abbott Following Q2 Results
Benzinga· 2025-07-18 21:03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销售额达1114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1107亿美元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26美元 高于市场共识的125美元 且落在管理层指引区间123-127美元内 [1] - 上半年实现高个位数有机销售额增长和双位数每股收益增长 利润率显著提升 [2] 业绩指引调整 - 将2025年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从505-525美元收窄至510-520美元 市场共识为516美元 [2] - 有机销售额增长预期从75%-85%下调至75%-80% 若包含新冠检测相关销售则调整为60%-70% [2] - 调整后运营利润率指引从235%-240%降至约235% [3]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为128-132美元 低于市场预期的134美元 [3]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单日下跌85%至12051美元 [3] - BTIG将目标价从148美元下调至145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5] - Jefferies将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 目标价从143美元升至145美元 [5] - 瑞穗证券维持中性评级 目标价从140美元下调至135美元 [5] 管理层评论 - CEO表示新产品管线进展顺利 当前增长势头有望延续至2026年 [2]
Abbott Laboratories: What's Behind The Q2 Earnings Slump?
Seeking Alpha· 2025-07-18 20:51
公司表现 - 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医疗保健巨头Abbott Laboratories(NYSE: ABT)股票自年初至昨日表现优异 与同行形成对比 [1] 分析师披露 - 分析师未持有提及公司的股票、期权或类似衍生品头寸 且未来72小时内无相关建仓计划 [1] - 分析师与提及公司无任何业务关系 [1] 平台声明 - 平台Seeking Alpha并非持牌证券交易商、经纪商或美国投资顾问/投行 [2] - 平台分析师包含专业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 部分可能未获机构或监管机构认证 [2]
全球医疗科技百强榜发布!12家中国企业上榜!2025 Global MedTech TOP100
思宇MedTech· 2025-07-18 14:22
全球医疗科技百强榜概览 - 思宇MedTech新媒体矩阵发布《2025全球医疗科技百强榜(GMT100)》,基于2024财年营收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7月1日 [1][3] - 榜单连续第三年发布,旨在为全球医疗器械从业者、投资者、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市场格局洞察 [3] - 榜单兼顾全球视野,特别关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崛起,上榜中国企业共有12家 [4] 全球榜单总体情况 - 美敦力(Medtronic)位居榜首,2024年营收达2394.54亿元人民币,Top10巨头总营收突破1.6万亿元人民币,占榜单总营收逾60% [5] - 全球医疗器械产业高度集中,Top10企业合计营收超16,000亿元,排名11-30的20家公司合计营收约11,500亿元 [11] - 排名31-50的企业收入区间多为300亿至700亿元,排名51-70的企业收入多在200亿元以下,71-100的企业普遍在100亿元以下 [11] 地区分布透视 - 北美企业占据榜单半壁江山,上榜公司数量占比近50%,合计营收占比超65%,全球排名前五均为北美企业 [14] - 欧洲企业占比约30%,在影像诊断、体外诊断、骨科等领域表现稳健 [14] - 亚洲企业数量占比仍在20%以内,但存在感持续增强,中国和日本的龙头企业逐渐攀升 [14] 中国企业表现 - 中国上榜企业12家,迈瑞医疗位列第26位,为中国排名最高的医疗器械公司 [4][14] - 中国上榜企业2024年合计营收超2,000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进一步增长 [14] - 中国企业在细分领域表现突出,涵盖影像诊断、监护耗材、心血管介入、神经调控、精准外科等 [14] 行业未来展望 - 全球医疗科技产业呈现"马太效应",Top10巨头掌控逾六成市场份额,新兴企业以较小收入体量冲击传统格局 [13] - AI与机器人技术推动精准医疗成为主流,国产替代加速,中国全球化布局初见成效 [14] - 欧美主导格局稳固,但亚太特别是中国的份额逐年上升,并购与创新并行成为行业趋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