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BYDDY)

搜索文档
国信证券:预计比亚迪电子未来消费电子业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2-25 11:13
文章核心观点 -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比亚迪电子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新型智能业务方面均有良好发展态势,有望实现业绩增长 [1] 各业务发展情况 消费电子业务 - 为iPad/iPhone/Apple Watch等产品供应零部件和组装服务,2023年底收购捷普移动制造业务加深与大客户合作 [1] - 也为安卓系、鸿蒙系手机提供关键零部件及整机组装服务,预计未来消费电子业务将继续稳定增长 [1] - 随着Apple Intelligence落地和AI催化AIoT领域创新,有望随消费电子市场回暖迎量价齐增 [1] 汽车电子业务 - 2024年开始量产主动悬架等高端汽车电子部件,并继续深化与国内外车企合作 [1] - 随着比亚迪智驾向10万元以下车型渗透,智驾域控产品有望充分受益 [1] - 预计汽车电子业务将保持约40%的年增速,成为公司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 [1] 新型智能业务 - 多领域协同布局,包括户用储能、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无人机、物联网、机器人、数据中心等 [1] - 服务器领域产品线涵盖企业级通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AI服务器及液冷散热方案等 [1] - 公司及子公司为英伟达合作伙伴,与英伟达合作进行液冷研发 [1]
比亚迪 - H&A_ 基于比亚迪或将成为全球电车市场中的“丰田”预期,上调目标价至600港元_560元人民币. Thu Feb 20 2025


2025-02-23 22:5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 - 公司:比亚迪、吉利、小鹏、长城、奇瑞、蔚来、零跑、华晨中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北京汽车、长安汽车、特斯拉、小米集团、丰田、Stellantis、安波福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比亚迪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上调目标价**:基于比亚迪或将成为全球电车市场中的“丰田”预期,上调比亚迪 - H 目标价至 600 港元,比亚迪 - A 目标价至 560 元人民币,重申“增持”评级 [1][4][31][46] - **盈利预测上调**:将 2024/25 财年的盈利预测上调 2 - 3%至 400 亿元/550 亿元人民币左右,预计 2024 年 4 季度净利润达约 150 亿元人民币,比市场一致预期高约 6%,2025 年盈利预测为 550 亿元人民币,高于市场一致预期 [23] 市场竞争格局与趋势 - **非零和博弈**:比亚迪和其他推出类似 L2 + 功能产品的中国同行之间不存在“零和博弈”,未搭载类似功能的大众市场外国品牌将面临更大市场份额流失压力 [5] - **两大结构性趋势**:L2 + NOA 渗透率快速提高,未来几年可能从 7 - 8%升至 15 - 20%;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加速增长,2024 年合计占 65%,高于 2023 年的 57%,预计到 2030 年或之前达约 80% [5] 比亚迪智驾相关情况 - **智驾解决方案策略**:投资者可将中国品牌分为两类,比亚迪属系统整合方法类,从速腾聚创采购激光雷达,从英伟达和地平线采购芯片,并与 Momenta 合作,长远目标可能是开发垂直整合解决方案 [6][7] - **成本与利润率**:新车型搭载 NOA 解决方案成本上升但指导价未变,比亚迪可通过规模经济(预计今年销量从去年 420 万辆增至约 550 万辆,增幅约 30%)、将压力传导给供应商(要求主要供应商今年降价约 10 - 20%)、改善产品组合(预计约 20%或以上国内销量来自 20 万元人民币以上产品)缓解利润率压力 [8][9] - **物料成本**:公路 NOA 物料成本约为 3000 - 4000 元人民币,预计 2025 年公路 NOA 物料成本从 2024 年的 4000 - 5000 元降至约 3000 元,城市级 NOA 物料成本从约 2 万元降至 1 万 - 1.5 万元 [10][12] 比亚迪海外市场策略 - **海外策略分类**:中国整车厂商海外策略分两类,比亚迪战略性选择不进入俄罗斯,目标聚焦全球市场,包括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市场,目前主要是欧盟 [13] - **具体策略**:与本地分销商或经销商合作;本地化,泰国工厂 2024 年下半年竣工,巴西、印尼、匈牙利和土耳其组装厂计划 2025 年底/2026 年初完工并于 2026 年第二季度开始生产爬坡;招聘本地专业人员;运用电动客车出口经验和海外电子业务关系 [15] 比亚迪业务规划 - **不短期内进军新业务**:管理层表态短期内无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或人形机器人业务计划,近期重点是搭载高阶智驾功能新车型的商业化 [13] - **暂不出口 L2 + 车型**:目前不打算将最新的 L2 + 车型出口到海外市场,原因可能是需获得政府认证或批准,以及收集本地道路数据训练算法 [14] 比亚迪业绩预期 - **2024 年业绩**:预计 2024 年全年盈利约 400 亿元人民币或第四季度盈利 150 亿元人民币,较市场一致预期的 2024 年第四季度盈利 140 亿元人民币高出约 6% [16] - **2025 年业绩**:预测 2025 年净利润为 550 亿元人民币,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 500 亿元人民币 [16] 比亚迪试驾体验 - **试驾车型**:试驾了搭载天神之眼入门级解决方案 C 的海鸥(厂商指导价 8 万元人民币)和夏(厂商指导价 25 万元人民币) [17] - **体验评价**:自动泊车或代客停车功能出色,试驾时车辆多数情况下能自动平稳换道,天神之眼 C 解决方案打 8 分,考虑海鸥定价效果令人满意 [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近期关注事件**:新车型的交付和订单动能;3 月 24 日公布的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预计好于预期;4 月 25 日至 5 月 2 日的上海车展,比亚迪应推出全部 21 款搭载最新智驾解决方案的新车型 [22] - **风险提示**:下行风险包括销量不及预期,以及来自中外大众市场品牌的行业竞争,如大众、吉利、长城等 [35][51]
比亚迪20250219


2025-02-21 01:5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行业、汽车电子行业、自动驾驶行业 - **公司**:比亚迪、丰田、核赛科技、数重剧创、瞬移、隐形光学、水晶光电、英伟达、地平线机器人、纳新威、龙信股份、玉太威、电源技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整车投资框架与市场趋势 - **份额替代逻辑持续**:2025年8 - 14万强势自主品牌份额增量小于合资品牌确定性出现的20个点份额减量,替代逻辑可持续[2] - **科技属性强化**:今年整车科技属性加速强化,自动驾驶是商业变现最快、体量最大赛道,整车股估值区间将从单纯讲业绩提升到25倍左右;车和机器人技术和台面同源,自动驾驶逻辑持续[2][3] 比亚迪核心观点 - **成长逻辑受关注**:此前三天深度报告论述比亚迪成长、出海、高端逻辑,第四天深度报告聚焦2025年比亚迪核心点,包括自动驾驶、出海放量、纯电自联平台和高端化[4][5] - **订单增长**:上周比亚迪中专订单增长50%,客流和订单受正向影响,25%订单为盲订,虽不能确定由自动驾驶拉动,但订单显著增加[6][7] - **2025年趋势向好**:2025年比亚迪量、盈利和估值将持续向好发展[6] 比亚迪EPS增长逻辑 - **出口成为拐点**:今年是比亚迪出口拐点年份,类比丰田在日本国内增速趋缓后切换到海外带动成长并重构估值;比亚迪自建船队今年可能有8艘船,海外产能快速拓展,去年乌兹别克和泰国工厂投产,今年巴西和匈牙利工厂可能投产;海外需求和订单不错,插混TMI技术表现良好[10][11][12] - **新产品加强产品力**:王朝和海洋系列在去年降价后今年将发布纯电新平台,加强产品力[13][14] 自动驾驶对行业的影响 - **渗透率快速提升**:20万元以下车型占汽车销量市场70%,比亚迪将高阶自驾方案加到10万元以下车型,今年比亚迪高阶自驾渗透率可能达50%左右,2026年达80%甚至更高,2027年可能超90%;中国市场2025年高阶自驾渗透率约30%出头,2026年接近50%[17][18][19] - **零部件需求增长**:随着渗透率提升,高阶自驾所需传感器和硬件出货需求快速增长,单价和价值量也会提高[19] - **零部件集中度高、壁垒高**:摄像头数量提升显著,分为CIS芯片、镜头和摄像头模组三类产品,集中度高;车载载子芯片与消费类不同,产能集中在台积电,未来可能缺货;车载A - DAS镜头需磨造玻璃,产能扩充受限,壁垒高[22][23][25] - **关注成长空间大的物件**:激光雷达在低价位车型开始渗透,整机厂核心是核赛科技和数重剧创,零部件主要是瞬移和隐形光学等;自驾控制芯片主流用英伟达,地平线机器人开始搭载,未来有成长空间;互联芯片门槛高,国内纳新威、龙信股份、玉太威、电源技术等厂家未来成长空间大[26][2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比亚迪中专产品自驾车终端较少,大量消费者未感知产品[7] - 比亚迪不同版本车型的自动驾驶配置情况,如无激光雷达配置、天神之眼300和600的配置差异[16]
BYD and its rivals are crushing Tesla in China — and they're going global
Business Insider· 2025-02-20 20:25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面临来自比亚迪等本土竞争对手的压力,且这种压力可能演变为全球性问题;中国电动车品牌在海外市场扩张,引发全球市场竞争加剧担忧;美国因高关税和政策因素,电动车行业发展滞后,面临被全球市场边缘化风险 [1][4][12] 中国电动车品牌竞争力 - 比亚迪在价格和技术上与特斯拉竞争,1月销量近特斯拉两倍,特斯拉销量同比下滑11% [1] - 比亚迪宣布将在几乎所有车型中提供“上帝之眼”自动驾驶技术,特斯拉的FSD系统仍在等待中国监管部门批准 [2] - 1月比亚迪海外销售6.6万辆汽车创纪录,上月在新加坡超越丰田,首次在英国超过特斯拉销量 [3] 中国电动车品牌海外扩张 - 小鹏汽车在英国推出G6 SUV,价格比特斯拉Model Y低约7500美元,计划2025年扩展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蔚来、零跑等品牌加入比亚迪和小鹏行列进入欧洲市场,引发当地汽车制造商警惕 [10]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电动车品牌海外扩张可能将国内“过度竞争”态势蔓延至全球 [4] - 欧盟对中国产电动车征收最高35%进口税,但未阻止中国品牌进入,沃尔沃CEO认为这不会阻碍中国电动车公司在欧洲成为主要参与者 [9][10] - 中国电动车涌入欧洲和国内激烈竞争将促使当地汽车制造商提升竞争力 [11] 美国电动车市场现状 - 拜登政府对进口中国汽车征收100%关税,使美国消费者难以获得廉价电动车,美国电动车价格比欧洲高约8000美元 [12][13] - 美国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电动车转型缓慢,特朗普承诺取消排放目标和联邦电动车支持政策,可能减缓电动车转型 [14] - 美国电动车行业发展乏力,可能使美国汽车行业全球竞争力下降,福特和通用汽车等公司海外竞争力受影响 [15]
比亚迪智驾重塑车规CIS行情


2025-02-20 13: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智能驾驶、车规级 CIS 市场、汽车芯片封测行业 - **公司**:比亚迪、韦尔股份、比亚迪电子、地平线科技、斯特威、京鼎、经方科技、君帆公司、丁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比亚迪智能驾驶进展及影响 - **进展**:发布天神之眼三套方案(C、B、A),配置不同数量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算力平台包括英伟达 Orin NX、Orin X 和 20X,可实现高速 NOV 和全场景城市 NV 等功能 [3][4][5] - **影响**:超出产业链预期,提升智能驾驶性价比;计划所有车型标配高速 NV 起步高阶智驾,今年 NVP 搭载率预计大幅提升至 50%左右,增加传感器和计算平台需求;引发产业领域效应,推动自驾产业链景气度上行 [4][5] 车规级 CIS 市场增长前景 - **前景**:2025 年和 2026 年将保持强劲增长 - **论据**:2024 年归母净利润 31 - 33 亿元,扣非后约 30 亿元,毛利率前几季度 28% - 29%,最后一季度超 30%;预计 2025 年车规级 CIS 营收贡献超 20 亿人民币,毛利率超 40%;比亚迪有千万颗 800 万像素单品需求,其他传统车企可能跟进 [10] 相关公司优势及发展情况 - **韦尔股份**:车规级市场领先者,市值从年初千亿涨至 1900 亿,在 CS 市场尤其是车规级市场占 40% - 50%份额;与台积电合作超 20 年,封测技术多种并进,供应链风险低 [8][11] - **斯特威**:积极布局车规级 CIS 领域,产品从 1 - 3M 像素向 5MP 和 8M 像素拓展,2024 年收入 6 亿人民币,发展潜力大 [12] - **经方科技**:国内晶圆测试细分领域龙头,占全球 40%产能,12 寸产能占比超 70%;2016 年进入汽车 CS 市场,2019 年通过大客户验证,是唯一能提供 12 寸车规级 CIS 产品的公司 [15] - **君帆公司**:收入结构变化,汽车相关收入超 50%;预计 2025 年车规级月产能从 5000 片增至 1 万片;涉足汽车相关 WLO 技术 [17] - **丁方**:12 寸 CIS 车规独立供应商,营收弹性大;70%车规 CIS 市场由 IDM 主导,但 IDM 部分产品外包,为其提供 20 - 30 亿人民币空间 [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吉利将在下个月开设 AI 战略发布会,跟随比亚迪推动自驾产业链发展 [7] - 国内企业在封测资源方面处于追赶阶段,京鼎是国内唯一能提供 12 寸晶圆制造能力的公司,大部分国内大客户新车型封装选京鼎 [13] - 晶圆级封装(WLP)在汽车行业有全产业链控制优势,适用于高自动化生产环境;2024 年全球汽车销售约 9000 万辆,每辆车搭载 4 - 5 个摄像头,总计约 4 亿颗摄像头,CIS 封装行业自 2021 年未扩产,渗透率提升将带来巨大需求增长 [16] - 比亚迪自 2024 年秋季开始筹划供应链布局,单车 ASP 可达 60 - 80 美元,是原来 2 - 3 倍,建议关注产业链卡位良好的公司 [20]
懵了,近6900亿元高股息龙头创年内新低!比亚迪再创历史新高,这些科技股低估值(附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2-20 12:35
文章核心观点 近期A股市场两极分化,科技板块持续走强,部分高股息龙头股持续回调,可能是大资金从高股息资产调仓至科技股,当前经济周期支持科技风格延续 [1][2][3][4] 市场表现 科技板块 - 节后计算机、传媒和机械设备等科技行业指数涨幅均超10% [2] - 部分科技龙头表现亮眼,如韦尔股份年内大涨超51%,比亚迪A股大涨近27%市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且早盘再创新高 [3] 高股息资产 - 煤炭指数节后大跌近6%,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等板块小幅下挫 [2] - 中国神华截至2月19日收报36.1元/股再创年内新低,累计跌幅接近17%,市值接近6900亿元,早盘继续回调 [2] -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年内跌幅均超10%,格力电器、伊利股份、海尔智家等个股均跌超5% [3] 原因分析 高股息资产回调 - 煤炭板块回调主要因煤价下跌,上周陕蒙442家煤矿开工率超78%,煤炭供应恢复正常,截至2月16日CCTD秦皇岛Q5500动力煤市场价周环比下跌1.32% [2] - 部分高股息资产基本面尚可却回调,可能是大资金从高股息资产调仓至科技股 [1] 科技股走强 - 经济周期从磨底向复苏切换,“低估值+高股息”主线转向“高成长”赛道,早周期阶段支持科技风格延续 [4] - 中美周期错位下,中国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更具战略价值,AI技术突破使国内企业转向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形成“技术驱动+价值重估”双轮驱动 [4] 科技股估值与机构关注度 - 剔除出版行业后,TMT板块有45只个股根据机构一致预测今年净利计算的市盈率低于20倍,亨通光电、中天科技、三七互娱等个股市盈率均不足12倍 [4] - 立讯精密、恺英网络、中际旭创等个股均有30家以上机构评级 [4]
比亚迪股份:天神之眼发布,智驾平权时代到来-20250220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19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486.4港元,较目前价格有32.3%上涨空间,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矩阵,分A、B、C三个版本,分别适配不同车型,有望带动全行业智驾渗透率快速提高,降低智驾硬件和软件成本 [2] - 2024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425万辆,同比+41%,新能源市占率为35%,较去年下降1个百分点;2025年预计更多混动对标车型上市将对比亚迪DMI5.0形成压力,但全系标配天神之眼的高阶智驾车型推出,公司将在10 - 20万元主力价格带保持竞争力,预计市占率保持稳定,全年销售新车达550万辆 [3] - 预计2024 - 26年公司综合净利润为400.3/536.7/653.8亿元人民币,给予公司25年汽车业务25倍PE及电子业务20倍PE,综合估值13086亿港元,调整2025年目标价至486.4港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天神之眼智驾系统 - 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矩阵,分天神之眼A(DPilot600)、天神之眼B(DPilot300)、天神之眼C(DPilot100)三个版本 [2] - 天神之眼A搭载3颗激光雷达+双Orin X芯片(508 tops)+12颗摄像头+5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用于仰望品牌 [2] - 天神之眼B搭载1 - 2颗激光雷达+单Orin X芯片(254 tops)+5颗毫米波雷达 +12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可实现高速+城区NOA,搭载于腾势、汉/唐高配等中高端车型 [2] - 天神之眼C搭载前视三目摄像头(长焦800万像素)+5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能实现高速NOA、代客泊车及通勤模式,搭载在20万元以下王朝与海洋品牌21款车型 [2] 销量与市占率 - 2024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25万辆,同比+41%,插电混动累计销量248万辆,同环比+73%,占比提升至58%;纯电176万辆,同比+16%;高端品牌腾势+方程豹+仰望累计销量18.8万辆,同比+39%,占总销量的4.4% [3] - 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90万辆,同比+41%,比亚迪新能源市占率35%,较去年下降1个百分点,因下半年多款有竞争力的对标混动车型上市 [3] - 2025年预计更多混动对标车型上市将对比亚迪DMI5.0形成压力,但全系标配天神之眼的高阶智驾车型推出,公司将在10 - 20万元主力价格带保持竞争力,预计市占率保持稳定,全年销售新车达550万辆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 - 26年公司综合净利润为400.3/536.7/653.8亿元人民币 [4] - 分布式估值,给予公司25年汽车业务25倍PE及电子业务20倍PE,综合估值13086亿港元,调整2025年目标价至486.4港元,较目前价格有32.3%上涨空间 [4] 盈利摘要 |项目|2022实际|2023实际|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元)|424,061|602,315|808,416|1,018,319|1,216,631| |变动(%)|96.2%|42.0%|34.2%|26.0%|19.5%| |净利润(百万元)|16,622|30,041|40,029|53,674|65,378| |每股收益(元)|5.7|10.3|13.8|18.4|22.5| |变动(%)|445.9%|80.7%|33.2%|34.1%|21.8%| |市盈率@365.6港元|59.5|32.9|24.7|18.4|15.1| |每股股息(港元)|1.23|3.33|4.44|5.95|7.25| |股息率(%)|0%|1%|1%|2%|2%|[5] 主要财务报表 损益表 |项目|2022实际|2023实际|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 | ---- | ---- | ---- | ---- | ---- | |收入|424,061|602,315|808,416|1,018,319|1,216,631| |毛利|72,245|121,757|177,274|233,341|284,032| |税金及附加|(7,267)|(10,350)|(13,891)|(17,498)|(20,905)| |销售及管理费用|(25,068)|(38,673)|(59,823)|(77,392)|(94,897)| |研发费用|(18,654)|(39,575)|(54,734)|(70,982)|(87,238)| |经营利润|21,255|33,159|48,826|67,469|80,991| |财务费用|1,618|1,475|48|967|2,224| |投资收益|(792)|1,635|0|0|0| |税前盈利|21,080|37,269|49,476|66,140|80,471| |所得税|(3,367)|(5,925)|(7,865)|(10,514)|(12,792)| |少数股东应占利|1,091|1,303|1,582|1,952|2,301| |净利润|16,622|30,041|40,029|53,674|65,378| |折旧及摊销|(16,550)|(37,209)|(46,906)|(55,720)|(63,864)| |EBITDA|33,172|67,250|86,935|109,394|129,241| |EPS(元)|5.71|10.32|13.75|18.44|22.46| |增长 总收入 (%)|96.2%|42.0%|34.2%|26.0%|19.5%| |EBITDA (%)|179.9%|102.7%|29.3%|25.8%|18.1%| |每股收益 (%)|445.9%|80.7%|33.2%|34.1%|21.8%|[7] 财务分析 |项目|2022实际|2023实际|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 | ---- | ---- | ---- | ---- | ---- | |毛利率 (%)|17.0%|20.2%|21.9%|22.9%|23.3%| |EBITDA 利率 (%)|7.8%|11.2%|10.8%|10.7%|10.6%| |净利率(%)|3.9%|5.0%|5.0%|5.3%|5.4%| |SG&A/收入(%)|5.9%|6.4%|7.4%|7.6%|7.8%| |实际税率 (%)|16.0%|15.9%|15.9%|15.9%|15.9%| |股息支付率 (%)|20.0%|30.0%|30.0%|30.0%|30.0%| |库存周转天数|82.1|66.6|70.0|70.0|70.0| |应付账款天数|147.1|148.7|128.2|128.2|128.2| |应收账款天数|33.4|37.5|37.5|37.5|37.5| |净负债/权益 收入/总资产|2.6 0.9|2.8 0.9|2.9 1.0|2.7 1.1|2.4 1.1| |总资产/权益|4.1|4.5|4.2|4.1|3.9|[7]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2实际|2023实际|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 | ---- | ---- | ---- | ---- | ---- | |现金|51,471|109,094|65,441|93,161|135,059| |应收账款|38,828|61,866|83,035|104,595|124,965| |存货|79,107|87,677|121,041|150,544|178,855| |其他流动资产|13,136|13,215|13,215|13,215|13,215| |总流动资产|240,804|302,121|317,641|398,095|490,276| |固定资产|131,880|230,904|288,287|344,231|396,135| |无形资产|23,223|37,236|42,926|48,097|52,797| |其他长期资产|21,045|15,274|15,274|15,274|15,274| |总资产|493,861|679,548|775,361|927,295|1,082,813| |应付账款|143,766|198,483|224,790|279,581|332,159| |短期银行贷款|5,153|18,323|18,323|18,323|18,323| |其他短期负债|2,615|1,829|1,829|1,829|1,829| |总短期负债|333,345|453,667|517,465|625,783|729,724| |长期银行贷款|7,594|11,975|11,975|11,975|11,975| |其他负债|26,897|50,646|50,646|50,646|50,646| |总负债|372,471|529,086|592,884|701,201|805,143| |少数股东权益|10,361|11,652|13,234|15,185|17,486| |股东权益|121,390|150,462|182,477|226,094|277,671| |每股账面值 (元)|42|52|63|78|95| |营运资金|(92,541)|(151,545)|(199,824)|(227,687)|(239,447)|[7]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2实际|2023实际|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 | ---- | ---- | ---- | ---- | ---- | |净利润|33,172|67,250|86,935|109,394|129,241| |资产减值准备|1,386|2,188|0|0|0| |折旧摊销|16,550|37,209|46,906|55,720|63,864| |财务费用|616|530|0|0|0| |其他营运活动|394|276|0|0|0| |营运性现金流|140,838|169,725|93,142|166,929|185,200| |资本开支|(97,457)|(122,094)|(127,200)|(127,200)|(127,200)| |其他投资活动|(23,139)|10,508|0|0|0| |投资性现金流|(120,596)|(125,664)|(127,200)|(127,200)|(127,200)| |负债变化|(16,413)|18,073|0|0|0| |权益性融资|/|/|/|/|/| |股息|(1,633)|(4,102)|(9,012)|(12,009)|(16,102)| |其他融资活动|(4,982)|0|0|0|0| |融资性现金流|(19,489)|12,817|(9,012)|(12,009)|(16,102)| |现金变化|753|56,879|(43,071)|27,720|41,898| |期初持有现金|49,820|51,182|108,512|65,441|93,161| |期末持有现金|51,182|108,512|65,441|93,161|135,059|[7]
比亚迪股份:天神之眼发布,智驾平权时代到来-20250219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19 19: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调整公司2025年目标价至486.4港元,较目前价格有32.3%上涨空间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矩阵,分为三个版本,分别适配不同车型,有望带动全行业智驾渗透率快速提高并降低成本 [2] - 2024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425万辆,同比+41%,但市占率降至35%;2025年预计更多混动对标车型上市带来压力,但全系标配天神之眼的车型将助其保持主力价格带竞争力,预计销售新车550万辆,市占率保持稳定 [3] - 随着天神之眼搭载及公司车型高端化、海外销量占比增加,预计2024 - 26年公司综合净利润为400.3/536.7/653.8亿元人民币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驾系统发布 - 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矩阵,分天神之眼A(DPilot600)、天神之眼B(DPilot300)、天神之眼C(DPilot100)三个版本 [2] - 天神之眼A搭载3颗激光雷达等,用于仰望品牌;天神之眼B搭载1 - 2颗激光雷达等,用于中高端车型;天神之眼C是低成本纯视觉方案,用于20万元以下车型 [2] 销量与市占率情况 - 2024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25万辆,同比+41%,插电混动累计销量248万辆,同环比+73%,占比提升至58%,纯电176万辆,同比+16% [3] - 2024年高端品牌腾势+方程豹+仰望累计销量18.8万辆,同比+39%,占总销量的4.4% [3] - 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90万辆,同比+41%,比亚迪新能源市占率35%,较去年下降1个百分点 [3] - 2025年预计更多混动对标车型上市对比亚迪DMI5.0形成压力,但全系标配天神之眼车型将助其在10 - 20万元主力价格带保持竞争力,预计市占率稳定,销售新车550万辆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 - 26年公司综合净利润为400.3/536.7/653.8亿元人民币 [4] - 分布式估值,给予公司25年汽车业务25倍PE及电子业务20倍PE,综合估值13086亿港元 [4] 财务数据 |项目|2022实际|2023实际|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元)|424,061|602,315|808,416|1,018,319|1,216,631| |变动(%)|96.2%|42.0%|34.2%|26.0%|19.5%| |净利润(百万元)|16,622|30,041|40,029|53,674|65,378| |每股收益(元)|5.7|10.3|13.8|18.4|22.5| |变动(%)|445.9%|80.7%|33.2%|34.1%|21.8%| |市盈率@365.6港元|59.5|32.9|24.7|18.4|15.1| |每股股息(港元)|1.23|3.33|4.44|5.95|7.25| |股息率(%)|0%|1%|1%|2%|2%|[5] 主要财务报表 - 损益表显示收入、毛利等指标逐年增长,盈利能力指标如毛利率等呈上升趋势 [7]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现金、应收账款等资产及应付账款等负债情况 [7] - 现金流量表呈现了净利润、营运性现金流等情况 [7]
2月18日15股杠杆资金加仓超亿元 比亚迪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证券时报网· 2025-02-19 11:26
文章核心观点 - 截至2月18日市场融资余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部分行业和个股融资余额增加 [1] 行业情况 - 截至2月18日申万所属一级行业有12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汽车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较上一日增加7.56亿元 [1] - 融资余额增加居前的行业还有电力设备、房地产等,融资余额分别增加6.62亿元、2.76亿元 [1] 个股情况 - 2月18日获融资净买入千万元以上的有349只,其中15只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 [1] - 比亚迪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当日净买入6.55亿元 [1] - 拓维信息、神州数码融资净买入金额分别为5.52亿元、4.94亿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还有光线传媒、江淮汽车、数据港等 [1]
3 Foreign Auto Stocks Standing Tall Amid Industry Weakness
ZACKS· 2025-02-18 22:21
文章核心观点 - 扎克斯外国汽车行业前景喜忧参半,中国市场保持韧性,欧洲市场发展坎坷,日本市场在复苏但仍有风险,行业排名不佳且表现落后,但比亚迪、吉利汽车和小鹏汽车是值得投资的股票 [1] 行业概述 - 扎克斯外国汽车行业公司从事车辆、零部件及生产系统的设计、制造和销售,该行业高度依赖商业周期和经济状况,技术普及使市场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严格的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目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政府政策推动了绿色汽车销售,企业竞争加剧,积极研发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 [2] 关键主题 中国汽车市场保持韧性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分别达3128万辆和3144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超1200万辆,分别为1289万辆和1287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占新车销售总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汽车总销量达329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0万辆 [3] 欧洲汽车市场发展坎坷 - 2024年欧盟新车注册量微增0.8%至约1060万辆,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分别下降6%和7%,欧洲汽车行业面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潜在美国关税、消费者谨慎、经济放缓、补贴减少和排放法规变化等挑战,严格的排放法规和成本上升将挤压车企利润率,高通胀和高利率也会影响利润和研发投入 [4] 日本市场挑战中谨慎乐观 - 2024年日本新车销量同比下降7.5%至442万辆,主要因大发汽车排放违规暂停发货,预计2025年销量将达460万辆,但仍面临美国关税和全球经济疲软等风险,2024年日本电动汽车销量下降33%,占新车销售总量不到2%,日本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反应迟缓 [5] 行业排名 - 扎克斯外国汽车行业在扎克斯汽车-轮胎-卡车板块中排名第154,处于约250个扎克斯行业的后38%,行业排名是成员股票平均扎克斯排名,显示近期前景黯淡,过去一年该行业2025年盈利预期下调30.2% [6][7] 行业表现与估值 行业表现落后 - 过去一年扎克斯外国汽车行业表现逊于汽车、轮胎和卡车板块以及扎克斯标准普尔500综合指数,该行业下跌23.7%,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和板块分别增长约23%和11% [9] 行业当前估值 - 基于过去12个月企业价值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V/EBITDA)比率,该行业目前为8.93倍,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17.67倍和板块的19.85倍,过去五年该行业该比率最高达12.59倍,最低为5.65倍,中位数为9倍 [11][12] 推荐股票 吉利汽车 - 中国领先车企,采用“多能源”战略,2024年销量217万辆,同比增长32%,2025年目标271万辆,业务拓展至80多个国家,去年进入中东、东欧和拉丁美洲等10多个新市场,全球销售和服务网络增至约900个,同比增长69%,为改善供应链建立全球零部件网络,加强在大洋洲的业务,拓展至印度尼西亚,目前扎克斯排名第1(强烈买入),VGM评分为A,2025年营收和每股收益预计同比增长66.6%和149%,过去60天2025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上调15美分 [14][15][16] 比亚迪 - 中国车企,业务涵盖汽车制造、二次电池和移动组件,垂直整合模式具竞争优势,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427万辆,纯电动汽车销量176万辆,同比增长41%,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72%至超41.7万辆,推出“上帝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将DeepSeek的人工智能集成到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目前扎克斯排名第2(买入),VGM评分为B,2025年营收和每股收益预计同比增长21%和27%,过去7天2025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上调14美分 [18][19][21] 小鹏汽车 -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2024年交付190068辆汽车,同比增长34%,推出MONA品牌电动汽车,与大众合作建设超级快充网络,2024年11月进入英国市场,年底业务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计划2025年达60个,未来十年预计一半销售来自海外,目标2025年在中国实现L4级自动驾驶,推出多项新技术和概念车,目前扎克斯排名第2,VGM评分为A,2025年营收和亏损预计同比改善91%和73%,过去7天2025年每股亏损共识预期收窄6美分 [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