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雅诗兰黛(EL)
icon
搜索文档
Estee Lauder: Pound-The-Table Buy On China Recovery And Margin Expansion
Seeking Alpha· 2024-11-25 20:59
公司概况 - 雅诗兰黛是全球美容和化妆品行业的长期领导者 自1946年成立以来 该公司一直占据高端化妆品市场的最大份额之一 [1] - 雅诗兰黛拥有22个品牌组合 涵盖护肤 彩妆 香水和护发等多个品类 [1] 投资策略 - 投资策略侧重于寻找内在价值被低估的优秀公司 重点关注具有持久性 可持续性和宽阔护城河的企业 [1] - 偏好能够产生自由现金流 管理层对股东友好 并有明确催化剂释放价值的公司 [1] - 通常专注于转型故事 寻找不受青睐或偏离主流路径的公司 投资期限通常为3-5年 [1] 分析师观点 - 分析师持有雅诗兰黛的多头头寸 包括股票所有权 期权或其他衍生品 [1] - 分析师认为雅诗兰黛符合其投资标准 是一家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 [1]
Estee Lauder: A Promising Corporate Workout Situation
Seeking Alpha· 2024-11-21 07:28
公司概况 - 雅诗兰黛拥有全球最知名的个人护理品牌 [1] - 尽管处于领先地位 但公司近期面临挑战 [1] 市场表现 - 亚洲市场需求下降 [1] - 在西方市场失去部分市场份额 [1]
Estée Lauder Stock Is Trading at a 10-Year Low: Is It Too Cheap to Pass Up?
The Motley Fool· 2024-11-14 22:30
公司表现 - 雅诗兰黛公司股价今年下跌56% 达到十年低点 [2] - 公司营收和利润持续下滑 导致股价大幅下跌 [3] - 最近季度财报显示 中国市场疲软 消费者情绪恶化 [4] - 公司宣布将季度股息削减47% 至0.35美元 [5] 估值分析 - 公司市盈率超过100倍 基于分析师预测 明年市盈率仍高达37倍 [6] - 市销率为1.5倍 但若营收持续下滑 该估值可能仍不具吸引力 [6] - 公司需要同时实现业务增长和利润改善 才能支撑当前估值 [7] 成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的季度 销售 一般和行政费用占毛利润的94% [7] - 尽管毛利率超过70% 但需降低运营成本以避免亏损 [7] 管理层变动 - 公司正在进行重组 新任CEO Stéphane de La Faverie 最近上任 [9] - 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 公司面临较大挑战 [9] 投资建议 - 公司股票仅适合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10] - 潜在投资者可采取观望态度 评估新CEO的战略和公司未来表现 [11]
At a 10-Year Low, Is It Finally Time to Buy This Former Blue Chip Dividend Stock?
The Motley Fool· 2024-11-13 18:45
公司表现 - 雅诗兰黛股价创下10年新低 2025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糟糕 股价年内下跌56% 较三年前的历史高点下跌82 8% [1] - 公司2022财年表现最佳 销售额创纪录 营业利润率高达17 9% [3] - 2023财年和2024财年亚太地区从盈利支柱转为弱点 北美地区表现更差 2023财年出现营业亏损 2024财年仅实现小幅盈利 [4] - 2024财年总营收156 1亿美元 营业利润9 7亿美元 营业利润率6 2% 较2022财年大幅下降 [5]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分为四大类 护肤 彩妆 香水和护发 拥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 [2] - 销售渠道复杂 包括线上 直销 第三方在线商城 授权零售商网站 实体零售店 百货商店 沙龙和水疗中心 [7] - 过度扩张导致业务复杂性增加 面临分销和制造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以及客户需求预测的挑战 [7] 市场表现 - 2022财年亚太地区占总销售额31% 其中中国单一客户贡献了亚太地区42%的销售额 [3] - 2024财年美洲地区营收45 8亿美元 营业利润3400万美元 欧洲 中东和非洲地区营收61 4亿美元 营业利润8 36亿美元 亚太地区营收48 9亿美元 营业利润2 24亿美元 [5] 未来展望 - 公司新任CEO和董事会执行主席将于2025年1月1日上任 [12] - 公司将季度股息从每股0 66美元削减至0 35美元 以增加财务灵活性 [12] - 如果公司能够优化营销和分销策略 调整供应链规模 并受益于低利率带来的消费者需求回升 可能成为恢复增长的催化剂 [13]
1 of the Biggest Reasons Behind Estée Lauder Stock's Plunge
The Motley Fool· 2024-11-10 06:18
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情况 - 公司曾押注快速增长的国际市场但形势恶化美容行业曾看似稳定公司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发展到几年前超千亿美元市值[1] 中国市场对公司的影响 - 中国市场的变化使公司股票从历史高点暴跌82%中国有超10亿人口和庞大的美容文化2021年亚太地区营收近55亿美元但2021年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消费者财富缩水约18万亿美元中国消费多年疲软影响公司运营2025财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营收同比下降11%2024财年下降6%2023财年下降4%且看不到复苏迹象中国人口已开始下降[2][3][4][5] 公司股票与利润情况 - 仅过去12个月公司股票下跌超40%而标普500同期上涨公司过去12个月营收降至154亿美元接近疫情前水平但股价远低于2019和2020年初公司运营利润率降至10%低于历史的15% - 20%拖低运营收入接近10年低点[6][7] 公司股票的投资分析 - 分析公司股票未来需考虑盈利潜力成本压力影响利润率亚太市场遇困境难以预测何时结束公司并非只在中国销售产品上季度超70%销售额来自美洲欧洲和中东地区这些地区有望提供稳定性公司市值230亿美元约为16亿美元运营收入的14倍公司面临的盈利和中国需求疲软挑战已反映在股价中长期投资者若相信公司品牌持久力现在可能是买入时机[8][9][10]
Why Estee Lauder Stock Was Pulling Back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4-11-07 04:17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可能实施的关税政策可能会对Estee Lauder(EL)股票造成不利影响 [1][4] - Estee Lauder公司在中国市场表现疲弱,加上可能的贸易战,导致其股价下跌 [1][2][3] - Estee Lauder公司正在实施复苏和增长计划,但在中国市场的挑战仍然存在 [5][6] 公司经营情况总结 - Estee Lauder公司在近几个季度表现不佳,主要受中国市场疲软影响 [3] - 公司第一财季有机销售下降5% [5] - 公司削减了股息,并撤回了2025财年的指引,反映了中国市场的挑战 [5] - 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复苏,公司很难恢复增长,新的关税政策会使情况更加困难 [6] 行业环境分析 - 特朗普政府可能实施的关税政策可能会增加Estee Lauder等跨国公司的成本 [1][4] - 中国可能会采取报复性措施,进一步加剧Estee Lauder在两大核心市场的经营压力 [4] - 在特朗普政府下,投资者更青睐金融和能源等周期性行业,而远离消费类股票 [3]
Unlocking Estee Lauder (EL) International Revenues: Trends, Surprises, and Prospects
ZACKS· 2024-11-06 23:15
公司业绩分析 - 公司最新季度总收入为33.6亿美元,同比下降4.5% [4] - 亚太地区收入为9.44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8.09%,同比下降3.01%,低于分析师预期的9.733亿美元 [5] -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收入为12.3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6.60%,同比下降2.55%,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2.6亿美元 [6] 国际市场表现 - 亚太地区在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贡献了12.1亿美元(31.13%)和10.6亿美元(30.07%)的收入 [5] -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在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贡献了16.5亿美元(42.68%)和12.5亿美元(35.59%)的收入 [6] 未来收入预测 - 华尔街分析师预计公司本季度总收入将达到39.9亿美元,同比下降6.7% [7] - 预计亚太地区将贡献14.1亿美元(35.2%),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将贡献16.8亿美元(42%) [7] - 预计全年总收入为149.7亿美元,同比下降4.1%,其中亚太地区预计贡献48.4亿美元(32.4%),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预计贡献63.3亿美元(42.3%) [8] 股票表现 - 公司股票在过去一个月下跌29.9%,而同期Zacks S&P 500综合指数上涨0.7% [13] - 过去三个月公司股票下跌28.4%,而同期S&P 500指数上涨11.8% [13] - 同期Zacks消费品行业整体下跌0.9%,过去三个月则上涨1.6% [13]
Why Did Estée Lauder Stock Fall 25%?
Forbes· 2024-11-06 19:00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59美元 同比下降25% 较2022年的7.24美元下降64% [1] - 公司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4亿美元 同比下降5% 其中护肤品销售额下降8% 护发产品下降6% 彩妆下降2% 香水下降1% [3] - 公司2025财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14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0.09美元 但低于去年同期的0.11美元 [2][4] - 公司2025财年第一季度调整后运营利润率为4.3% 同比上升120个基点 [4] 区域销售表现 - 按地区划分 EMEA地区销售额下降4% 美洲地区下降1% 亚太地区下降11% 其中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是亚太地区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 [3] 股票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下跌超过50% 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20% [1] - 公司股价在公布第一季度业绩后下跌25% 目前股价为66美元 预计估值为80美元 潜在上涨空间为20% [5] - 公司过去五年平均市盈率为54倍 目前预计2025财年每股收益为1.86美元 对应市盈率为43倍 较五年平均水平下降20% [6] - 公司股价从2021年1月的255美元下跌至目前的65美元 累计跌幅达75% 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55% [7] 行业与竞争 - 中国高端美妆产品需求下降 本土品牌如Chicmax Cosmetics和Proya表现较好 [5] - 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 公司股票表现不佳 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下跌32%和40% 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下跌19%和上涨24% [7]
Is It Time to Buy October's Worst-Performing S&P 500 Stocks?
The Motley Fool· 2024-11-04 00:39
核心观点 - 文章指出10月表现最差的四只标普500股票(Super Micro Computer、Qorvo、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Estée Lauder)可能暗示更广泛的市场问题,投资者应谨慎对待这些股票 [1][2][3] - 这些股票的下跌主要与上季度财报或当前季度的业绩指引有关,反映了经济挑战对多个行业的影响 [4][5][6] - 尽管这些公司的困境可能是暂时的,但市场对这些股票的抛售速度和规模表明投资者对未来盈利和市场估值的广泛担忧 [9][10][11] 公司表现 Super Micro Computer - 10月最后两天股价下跌约30%,主要原因是会计师事务所Ernst & Young辞职,质疑其会计实践和内部控制 [3][7] - 尽管近期财报表现优异,但审计机构的退出引发了对公司财务数据的质疑 [7] Qorvo - 9月季度的营收和利润超出预期,但当前季度的营收指引为9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0.6亿美元 [5] - 公司面临激烈竞争和智能手机需求疲软的问题 [5] 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 - 季度盈利未达预期,并因与美国海军合同的不确定性及供应链问题下调了五年现金流展望 [6]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美国国防部的订单,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12] Estée Lauder - 第一财季业绩符合预期,但同比下降,公司决定削减股息并撤回全年业绩指引,主要因中国市场的消费情绪疲软 [6] - 中国市场的疲软和消费者对新品牌的偏好增加,使公司未来前景不明朗 [13] 行业和市场趋势 - 10月标普500指数中有数十只成分股出现两位数跌幅,部分与财报相关,部分则无明显原因 [10] - 标普500的12个月市盈率为25,前瞻市盈率为24,均高于长期牛市平均水平,表明市场估值偏高 [10] - 投资者正在寻找理由调整估值,导致对表现不佳股票的抛售加剧 [11] 投资建议 - 尽管这些股票的折扣较大,但投资者应谨慎对待,因为这些公司面临的问题可能超出其控制范围 [12][13] - 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倾向于快速抛售,公司发布的负面消息可能进一步加剧股价下跌 [15]
Why Estée Lauder Stock Collapsed This Week
The Motley Fool· 2024-11-02 03:49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5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疲软 股价下跌23% [1] - 公司亚太地区收入同比下降11%至9.44亿美元 [2] - 公司亚太地区收入连续四年下降 从13.3亿美元降至9.44亿美元 [3] - 公司营业利润较历史高点下降57% 股价在过去几年下跌82% [4] 股息政策调整 - 公司决定将季度股息从0.66美元大幅削减至0.35美元 [5] - 股息削减幅度接近一半 新的季度股息支付率使股息收益率约为2% [5] - 股息削减表明管理层认为公司短期内难以扭转局面 [6] 品牌与市场潜力 - 公司拥有多个知名品牌 如Estée Lauder Tom Ford Beauty和Clinique [7] - 这些品牌经受住了时间考验 受到全球消费者喜爱 [7] - 如果公司能恢复中国业务并重新实现销售增长 利润将随之回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