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产品

搜索文档
2025年第37周: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9-21 08:06
行业环境与市场动态 - 美妆行业线下实体店面临挑战 但小众进口品成为CS渠道新增长点 例如法朗丝在多地门店实现高销量 复购率和毛利率表现突出 其差异化定位和功效协同作用提升客单价 [3] - 2025年上半年国际美妆行业整体承压 仅欧莱雅 花王等五家企业保持增长 高德美 PUIG和欧莱雅表现突出 中国市场回暖 [4] - 全国商场TOP30品牌美妆品类闭店严重 6个品牌关闭828家门店 大牌美妆线下专柜出现撤柜潮 [5] - 2025年1-7月化妆品零售额仅增3.1% 但天猫美妆表现突出 618市场份额达45.1% 线上渠道增速6.9%远超线下 [6] - 外资美妆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2025年上半年12家外资美妆集团净销售额微增2.5% 但净利润下滑2.95% 减少超35亿元 [17] 消费趋势与人群变化 - 香水正成为年轻消费者的社交符号和个性标签 Z世代通过混搭 收藏和展示香水瓶表达自我 TikTok等平台推动这一趋势 [8] - 青少年美妆消费年龄提前至11-12岁 75%的青少年使用护肤或香氛产品 消费力占美国市场10% 2023年增长23% 社交媒体是主要驱动力 [9] - Z世代推动护发市场快速增长 2025年中国线上洗护市场规模超340亿元 护发精油 发膜等品类表现突出 [13] - 年轻人更青睐演唱会 旅游等体验消费 对美妆需求下降 潮玩 户外运动等情绪消费取代传统口红效应 [5] 品牌竞争与渠道变革 - 行业竞争逻辑从流量转向产品力+品牌力 珀莱雅 雅诗兰黛等品牌通过天猫平台实现创新和高端化 [6] - 2025年8月国货品牌主导日常消费 韩束稳居抖音榜首 彩妆以50~100元国货为主 明星代言助推销量 [10] - 俄罗斯美妆连锁金苹果计划2026年进入中国 首站上海 采用旗舰店+线上模式 [12] - 珀莱雅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 加速全球化 或成首个A+H美妆企业 [12] 资本市场与IP合作 - 2025年中国美妆资本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珀莱雅等4家企业启动A+H上市计划 全年超30家企业竞逐IPO [14] - 行业加速出清 9家企业面临退市风险 其中5家因财务造假或信披违规被强制退市 [14] - 美妆品牌通过IP联名抢占市场 例如尔木萄与盗墓笔记联名销售额超千万 但部分品牌因适配度低或执行不当翻车 [16] 产品创新与细分市场 - 法朗丝由韩国大韩新药研发 拥有专利成分和双重功效认证 运营商大连来松国际确保合规性 [3] - 护发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推出新品 如卡诗小粉珠护发精油结合玫瑰精粹和Omega成分 主打清爽修护 [13] - 功效护肤崛起 优色林在华增长显著 香氛增速放缓 [4]
毛戈平20250828
2025-08-28 23:15
**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战略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3] - 净利润6.7亿元 同比增长36.1%[3] - 净利润率25.9% 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3] - 毛利率84.2%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3] - 销售费用率从47.5%降至45.2%[19] **渠道发展** - 线上收入占比51.4% 同比增长39%[2][5] - 线下收入占比48.6% 同比增长26.6%[2][5] - 线上复购率24.1% 注册人数1340万人[2][5] - 线下复购率30.3% 会员数560万人 专柜数437个[2][5] - 抖音平台销售增长44%[14] **产品结构** - 彩妆占比56.4% 增速31.3%[2][6] - 护肤占比43.1% 增速33.4%[2][6] - 香氛收入1141万元 占比0.5%[2][6] - 明星产品包括鱼子酱面膜黑霜、无痕粉底膏[22] **业务拓展与战略** - 计划2025年下半年拓展香港、新加坡、日本、法国等市场[3][29] - 香港海港城专柜将于10月1日开业[3][29] - 目标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30% 2025年营收目标50亿元[3][41] - 线下目标门店数600家 年净增30家[40] - 多品牌战略通过并购或新品牌线推进[11][27] **研发与创新** - 推出黑金焕颜精华水、鱼子身体霜等新品[4] - 故宫联名"闻到东方"香水系列[4][31] - 海外研发中心将设于欧洲 保留东方美学特色[30] **培训与ESG** - 全国9所化妆艺术机构 筹备第10所广州分校[2][8] - 向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捐赠500万元成立教育中心[2][9] **运营效率** - 平均专柜收入从240万增至290万[21] - 通过中腰部达人合作优化抖音ROI[14] - 培训业务因取消考证费短期收入下滑[7] **未来规划** - 香水品类目标占比5%-10%[31] - 电商渠道占比预计升至60%-65%[34] - 分红政策比例预计维持30%以上[39]
毛戈平(01318.HK)上半年收入达25.88亿元 净利润增长36.1%至6.7亿元
格隆汇· 2025-08-27 20:3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人民币25.882亿元,同比增长31.3% [1] - 同期净利润达人民币6.704亿元,同比增长36.1% [1] - 彩妆产品收入人民币14.223亿元,同比增长31.1% [1] - 护肤产品收入人民币10.872亿元,同比增长33.4% [1] 产品与创新 - 新推出「国蕴凝香」和「闻道东方」两个高端香水系列,拓展香氛香水市场 [1] - 产品强调东方美学哲学与高品质原料工艺,提供东方造境美学体验 [1] 渠道与品牌建设 - 品牌专柜覆盖全国120多个城市,含405个自营专柜和32个经销商专柜 [2] - 专柜网络配备超3100名美妆顾问,为国货及国际美妆品牌中最大服务团队之一 [2] - 抖音商城3·8好物节和6·18好物节期间均获彩妆类目榜第一名 [1] - 持续升级品牌形象与店效,强化高端美妆品牌定位 [1]
2025年中国日化用品(日化)政策、产业链、经营现状、竞争格局、代表企业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日化用品需求逐年递增,行业有巨大发展前景和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5 09:34
行业定义及分类 - 日化用品指日用化学品 包括护肤 护发 化妆品等 按使用频率分为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 按用途分为洗漱 家居 厨卫 装饰 化妆用品等 其中化妆品产业规模最大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4138.4亿元 较2018年4041.4亿元增长2.4% [1][4] - 2024年利润总额为386.3亿元 较2018年430.4亿元下降10.2% [1][6] - 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将达4350亿元 利润总额将达400亿元 [1][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表面活性剂 基质原料 天然/植物原料 包装材料等原材料 表面活性剂是决定产品功效的关键成分 [8] - 中游为日化用品生产制造 [8] - 下游为商场 超市 便利店 专卖店 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 终端用户包括个人家庭用户及商业和工业用户 [8] 行业政策环境 - 2023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和《关于优化普通化妆品备案检验管理措施有关事宜的公告》 完善行业制度 [10] - 2022年6月工信部等部门发布《数字化助力消费品行业"三品"行动方案》 提出在洗涤用品等行业推广应用机器视觉等技术 [12] - 2022年6月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在化妆品 洗涤用品等领域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12] - 2024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检查管理办法》加强监督管理 [12] - 2025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鼓励原料创新 [1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包括宝洁(65个独立品牌) 联合利华(约400个品牌) 欧莱雅(经营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和高露洁(产品销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3][14] - 本土品牌逐渐崛起 包括上海家化 嘉亨家化 拉芳家化 青岛金王 丸美股份 贝泰妮和水羊股份等 [13][14] - 上海家化2024年营业收入56.75亿元 营业成本24.06亿元 毛利率57.59% 日用化妆品产量4.91亿件 销量5.08亿件 [15] - 嘉亨家化2024年化妆品营业收入4.55亿元 占总营收49.34% 产量24736.32吨 销量23702.54吨 家庭护理产品营业收入0.73亿元 占总营收7.89% 产量6823.97吨 销量6459.11吨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 需增大在乳化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的投入 [19][20] - 行业细分趋势明显 因气候 人文等差异衍生出更多个性化需求 [20] - 营销渠道立体化 实施全方位渠道建设 [20] - 男性产品市场成为竞争新热点 男性日化产品需求逐步增多 [20] - 安全健康理念促使天然有机类产品更受青睐 减少人工香料 色素等的添加 [20]
护肤巨头,卖不动了
虎嗅· 2025-08-21 19: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净销售额143.26亿美元,同比下滑8%,连续第三年下滑 [1][3][4] - 营业亏损7.85亿美元,净亏损11.33亿美元(约81亿元人民币) [3][4] - 毛利率提升2.3个百分点至74%,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库存优化和价格策略调整 [5] - 销售成本占比从28.3%降至26.0%,运营费用占比从65.4%升至79.4% [4] 产品线表现 - 香氛业务净销售额微增,护肤产品下滑12%,彩妆下滑6%,护发产品下滑10% [4] - 创新产品推动海蓝之谜在中国市场下半年增长,目标2026财年创新产品销售额占比超25% [11]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净销售额同比下滑12%,美洲市场下滑4%,亚太市场(含中国)下滑7% [4] - 中国内地市场净销售额27.41亿美元,同比下滑6%,占集团总销售额近20% [1][8] - 全球旅游零售业务净销售额同比下滑28%,占集团销售额比例降至15% [13] 战略调整与架构改革 - 利润恢复及增长计划预计2027财年完成,大部分收益将在该财年兑现 [6] - 中国内地市场升级为独立报告板块,直接向集团CEO汇报 [9][10] - 全球旅游零售业务调整至亚太市场报告,2025财年该业务在亚太市场下滑21% [12] 管理层展望 - 预计2026财年有机净销售额恢复增长,营业利润率目标重回两位数 [7] - 中国内地市场2025财年下半年零售额增长,10个品牌在第四季度实现增长 [11] - 全球旅游零售业务预计2026财年恢复增长,下半财年趋势更明显 [15]
业绩爆雷,美国巨头一年大亏81亿元,中国内地市场净销售额下滑6%,公司股价大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8:26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净销售额143亿美元 同比下滑8% 连续第三年下滑 [1][2] - 营业利润亏损7.85亿美元 净亏损11.33亿美元 [2] - 毛利率74% 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 [1][4] - 销售成本37.29亿美元 占比26% 同比下降 [3] 产品线表现 - 香氛业务保持微增 护肤产品净销售额同比下滑12% 彩妆下滑6% 护发产品下滑10% [3] - 创新产品销售额占比目标在2026财年回到25%以上 [6]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中东非洲市场净销售额同比下滑12% 美洲市场下滑4% 亚太市场下滑7% [3] - 中国内地市场净销售额27.41亿美元 占比近20% 同比下滑6% [1][5] - 全球旅游零售业务净销售额同比下滑28% 占销售额比例约15% 较2024财年下降4个百分点 [8] 战略调整 - 实施利润恢复及增长计划 通过提升运营效率 减少滞销库存和优化价格策略改善盈利能力 [4] - 中国内地市场独立为报告板块 直接向CEO汇报 [5] - 全球旅游零售业务调整至亚太市场报告 [7] - 大幅削减旅游零售市场库存 库存回归合理水平 [1][9] 市场展望 - 预计2026财年有机净销售额恢复增长 中国内地市场在下半财年逐渐回暖 [1][5] - 海南旅游零售业务5月实现正增长 预计2026财年全球旅游零售业务有机净销售额恢复增长 [10] - 目标在未来几年实现稳健的两位数营业利润率 [4]
毛戈平(01318):以专业筑高端,打造东方之美
平安证券· 2025-08-18 16:2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3][6] 核心观点 - 毛戈平公司以东方美学和专业品质为核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妆品品牌 [5] - 公司定位高端,通过创始人毛戈平先生的个人IP和专业背景奠定品牌高端形象 [5][16] - 渠道扩张和品类拓展是公司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4年线上销售占比达47.8% [5][37] - 公司2024年营收38.85亿元,同比增长34.6%,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增长32.8% [4][5] 公司概况 - 毛戈平公司成立于2000年,旗下拥有MAOGEPING和至爱终生两个品牌 [5][15] - 2024年总市值425.58亿元,总股本490百万股,流通H股262百万股 [1] - 2024年资产负债率21.68%,毛利率84.4%,净利率22.7% [1][4] - 大股东毛戈平持股36.48%,实际控制人为毛戈平和汪立群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8.85亿元,同比增长34.6%;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增长33.0% [4][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1.42/67.34/86.52亿元,净利润11.6/15.3/19.6亿元 [4][93] - 2024年ROE为25.2%,预计2027年提升至33.8% [4] - 当前估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7/28/22倍 [6] 品牌建设 - 创始人毛戈平先生是我国化妆界标志性人物,曾为多部影视剧设计造型 [16] - 公司与故宫文创合作推出"气韵东方"系列,与国家体育队合作提升品牌调性 [16][37] - 2024年公司复购率达30.9%,线下复购率更高达34.9% [5] - 通过美妆艺术大秀、音乐节等活动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45][47] 渠道拓展 - 线下专柜从2017年的135个增至2024年的409个,覆盖120多个城市 [50][54] - 2024年直营专柜单店年均收入约478万元,同比增长15.85% [59] - 线上渠道占比从2017年的2.1%提升至2024年的47.8% [37][69] - 2024年线上收入17.84亿元,同比增长51.24% [69] 产品布局 - 彩妆是公司基本盘,2024年收入23.04亿元,占比61.72% [5][76] - 护肤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收入14.29亿元,占比38.28% [5][78] - 2025年推出香水品类,与故宫文创合作推出"闻道东方"香氛系列 [82][83] - 产品开发周期通常6-8个月,明星单品已迭代至第四代 [86] 行业分析 - 2023年我国彩妆市场规模1168亿元,预计2023-2028年CAGR为8.4% [10] - 彩妆市场中面部彩妆占比接近50%,唇部彩妆占比约30% [10] - 我国彩妆市场规模仅为护肤的25%左右,发展空间较大 [12] - 2023年彩妆线上销售占比已达64.2%,成为主力渠道 [67]
Z 世代妈妈消费观:为情绪价值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7-11 13:26
Z世代妈妈消费行为分析 核心观点 - Z世代妈妈在育儿与自我实现间寻求平衡,消费时更注重情绪价值而非传统牺牲式育儿观念 [1][3] - 母婴消费呈现"悦己为先"趋势,超六成受访者以取悦自我为消费核心 [3] - 消费决策兼具理性与情感双重特征,既追求产品安全品质又重视情感共鸣 [12][13] 消费偏好 - **美妆护肤**:孕期偏好天然成分化妆品,产后转向抗衰修复类产品,美白保湿、祛妊娠纹需求突出 [4] - **母婴用品**:健康减负轻书包受青睐,采用U型连体肩带、蜂窝记忆棉等技术,单价较传统书包溢价30%-50% [4] - **食品选择**:儿童食品关注无添加(防腐剂/人工色素/香精)、少糖少油等健康指标 [12] 消费决策路径 - **信息获取**:依赖宝宝树、妈妈网等垂直社区及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母婴KOL带货转化率超行业均值2倍 [11] - **决策因素**:70%消费者优先考虑安全性,50%关注功效性能,40%重视产品口碑 [12] - **购买动机**:为孩子脊柱健康投资产生的"选对了"安心感,构成情绪价值付费场景 [4] 市场影响 - 母婴行业产品设计更强调"父母+儿童"双用户体验,健康科技属性产品年增速达25% [4][13] - 国货品牌借成分透明化、专业测评内容获得Z世代妈妈偏好,市场份额提升18个百分点 [12][13] - 社交平台母婴内容生态扩张,育儿博主平均粉丝黏性指标高于美妆类KOL 1.8倍 [11]
近60起,美妆投融资热潮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03 15:12
美妆行业投融资概况 - 2024年上半年美妆行业投融资活跃,共发生58起投融资事件,其中收购达14起,A轮及以下融资26起,B轮以上5起 [1] - 1月和2月为投融资集中期,分别完成13笔和12笔交易,6月并购爆发,当月录得7起重大收购 [1] - 亿元级别交易达21笔,10亿以上交易6笔,最大单笔交易为欧莱雅83亿元收购英国Medik8多数股权 [1][7] - 国际资本中联合利华和欧莱雅最为活跃,各参与6起投融资,印度、韩国、中东成为热门市场 [1][12] 国际巨头战略布局 - 联合利华侧重印度市场和可持续投资,包括收购Minimalist、投资Ras LuxurySkincare,并布局男士护理领域收购Dr Squatch [8] - 欧莱雅聚焦技术创新和高端品牌整合,投资AI广告公司Rembrand,并以83亿元收购Medik8强化皮肤科学领域 [10] - 欧莱雅通过收购韩国Borntostandout香水品牌和Amouage中东香水品牌,拓展高端市场和区域布局 [13][15] 中国本土资本动态 - 水羊股份、贝泰妮、拉芳家化等本土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投资,孩子王联合巨子生物16.5亿元收购丝域实业成为国内最大个护收购案 [12] - 中国投融资集中在早期阶段,涵盖功效护肤、纯净美妆、宠物洗护等细分领域,反映消费需求精细化趋势 [17][23] 新兴市场投资热点 - 印度市场受资本青睐,上半年发生6起投资,包括Foxtale、Deconstruct等品牌,主要看中其快速增长和数字化优势 [12] - 韩国凭借K-Beauty生态和创新研发能力吸引投资,其化妆品在美国市场份额达22.2%,超过法国 [15] - 中东美妆市场规模达400亿美元,预计2025年突破600亿美元,欧莱雅收购Amouage印证该区域潜力 [15][17] 细分赛道投资趋势 - 功效彩妆受资本追捧,First Cover获亿元天使轮融资,RED CHAMBER获近亿元A+轮融资 [18][19] - 情绪价值类品牌崛起,浴见获贝泰妮投资,馥郁满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21] - 合成生物技术成为核心赛道,瑞德林C轮融资超5亿元,仅三生物Pre-A轮融资超亿元 [24][25] 技术驱动型投资 - 合成生物领域单笔融资额高,A轮普遍达数千万至亿元级别,资本聚焦高价值原料创新 [24] - 原料商和品牌方积极向上游延伸,如拉芳家化投资肽源生物,欧莱雅布局合成生物技术 [27] - 具备核心知识产权和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更受青睐,如瑞德林已打通研发到商业化全流程 [24]
时尚情报|路易号上海启航,LV还要在香港开家更大的店
第一财经· 2025-07-02 17:04
路易威登中国市场扩张 - 路易威登将在香港尖沙咀K11 Musea开设亚洲最大旗舰店之一 占地约40000平方尺 预计2026年前落成 [1][3] - 新门店采用抽佣租金模式 商场根据营业额收取租金 区别于传统固定租金 [3] - 上海兴业太古汇旗舰店"路易号"占地2000平方米 融合展览 商店 餐饮等业态 引发打卡热潮 [3] 全球奢侈品市场趋势 - 2024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预计3620-3690亿欧元 同比增速放缓至2%-4% 美国市场回稳 东南亚新兴市场拉动 [4] -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 更关注品牌价值观 产品可持续性 价格透明度 而非盲目追捧大牌 [4] - 数字渠道与线上线下融合体验成为销售关键驱动力 行业需平衡文化认同 消费体验与渠道效率 [4] 开云集团管理层变动 - 开云集团任命卢卡·德·梅奥为新任CEO 9月就职 其曾带领雷诺汽车走出危机 [7] - 集团市值从2021年近1000亿欧元下滑至230亿欧元 面临古驰创意总监磨合 巴黎世家等品牌转型挑战 [7] 颖通控股上市表现 - 颖通控股6月26日港交所上市 2023年总营收12.7亿港元 香水产品占比超90% [8][10] - 上市首日破发 市值跌至30亿港元以下 公司拥有400个零售点 代理爱马仕等数十个高端香氛品牌 [10] 时尚媒体权力结构变迁 - 《Vogue》全球主编安娜·温图尔计划退休 其主导行业30年 现参与继任者遴选 [11] - 康泰纳仕集团推进数字化转型 《GQ》等刊物重组内容团队 呈现去中心化趋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