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汽车(GM)
icon
搜索文档
Cadillac unveils 'Elevated Velocity' electric crossover concept car
CNBC· 2025-08-14 21:00
产品发布 - 通用汽车推出凯迪拉克Elevated Velocity概念车 旨在拓展品牌纯电动豪华跨界车细分市场 [1] - 电动概念车采用"抬升且优雅的设计"并配备24英寸轮毂 包含多种驾驶模式以提升电动车性能 [1] 设计理念 - "Elevate"具有双重含义:既指抬升底盘实现高速越野能力 也代表提升豪华体验 [2] - 延续凯迪拉克2024年发布的"Opulent Velocity"概念车设计原则 [3] 产品定位 - 该车型为可行驶的展示车 不具备完整性能 是对现有Lyriq和Optiq豪华电动车产品线的补充 [2] - 汽车制造商通常通过概念车测试客户兴趣或展示未来发展方向 此类车辆不面向消费者销售 [3]
Robotaxi致人重伤后,通用“再战”自动驾驶
观察者网· 2025-08-14 20:22
导读:以通用为鉴,车企真正需要的其实是穿破资本泡沫、脚踏实地对待技术的态度。 (文 / 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 高莘) 2023年10月,美国旧金山的一辆由人类驾驶的日产汽车不慎撞到了一名行人。在撞击之下,该行人被抛 至通用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的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前方。 Cruise的Robotaxi碾压过该行人的身体。由于系统设定的程序,在撞击发生并停车后,这辆Robotaxi又开 始执行"靠边程序"——这名被卷入车底的行人不幸被Robotaxi拖行了近6米,并身受重伤。 一时间,通用和Cruise陷入风口浪尖。同年10月,加州暂停了Cruise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营许可。同 年11月,Cruise的联合创始人凯尔·沃格特(Kyle Vogt)迫于压力辞职。 在这些数字背后,其实暗藏着通用的野心——通用曾提出到2030年集团营收翻番的目标,而Cruise则被 视为重要支撑之一。 但是2023年10月的事故为高歌猛进的故事按下了暂停键。在监管压力之外,Cruise的人事层面震动不 断。2023年年底,Cruise宣布裁员约24%,涉及约900人。 2024年年底,通用宣布不再继 ...
V2X Appoints Retired Brigadier General Stan Budraitis as Vice President, Business Development - Army Aviation Programs
Prnewswire· 2025-08-14 19:30
公司人事任命 - V2X任命Stan Budraitis为陆军航空项目业务发展副总裁 该高管拥有35年美国陆军航空兵职业生涯 于2023年4月以准将军衔退役[1] - 新任高管近期担任美国陆军航空卓越中心副司令兼阿拉巴马州拉克堡航空学校校长 曾承担关键领导与作战职责 包括多次指挥任务及阿富汗、科威特两次海外部署[2] - 高管具备超过2000小时旋翼机飞行经验 精通UH-1、OH-58及UH-60机型 持有威廉凯瑞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及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硕士学位[2][3]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首席增长官强调该任命将强化对陆军航空客户的支持 拓展关键任务能力以把握新机遇[3] - V2X业务覆盖国家安全、国防、民用及国际市场 通过整合人员、行动与技术构建物理数字融合解决方案[4] - 公司全球团队约16,000名专业人员 运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能力提升任务准备度、资源管理效率及安全性能[4]
稀土库存全面告急,美企破防了,美媒:中国再不批准谈判等于作废
搜狐财经· 2025-08-14 18:18
中美贸易战与稀土问题 - 中国掌控全球70%稀土开采量和90%精炼能力 成为贸易战关键筹码 [1][3] - 2024年4月4日中国对镝铽钐等7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制度 引发全球供应链紧张 [3] - 美国企业稀土库存仅40-60天用量 国防和能源领域最易受冲击 [3] 关税政策与谈判进展 - 美国关税从10%升至最高145% 波及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产业 [3] - 2024年5月10日双方互降部分关税 但稀土问题未获实质性解决 [4] - 中国要求美方放宽华为和昇腾芯片管制作为恢复稀土出口前提 [4][12] 稀土供应危机影响 - 美国通用汽车生产线停滞 福特临时停产一周 雷神和洛克希德马丁军品交付延误 [8] - 稀土价格暴涨 钐价格翻倍 镓锗等矿产涨3-10倍 [4][8] - 欧洲梅赛德斯奔驰实施稀土囤积策略 越南工厂出现供应链瓶颈 [8] 半导体领域对抗 -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对华为芯片供应 中国以稀土管制反制 [3][4] - 2024年5月13日美国加强对中国半导体管制 特别针对昇腾芯片 [10] - 中国芯片产业实现自给自足 美国在稀土领域缺乏替代能力 [6] 阶段性协议与缓解措施 - 2024年6月底伦敦框架协议:中国加速稀土出口审批 美国放宽部分芯片软件限制 [6] - 7月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激增660% 缓解短期危机 [6] - 6月初中国向美国汽车供应商发放6个月有效期出口许可 [10] 长期产业影响 - 美国山口矿场扩建计划预计2027年实现部分自主供应 [6] - 中国推动与澳大利亚合作降低风险 建设多元化出口渠道 [14] - 美国风电机组停产造成重大损失 巡航导弹生产依赖稀土供应 [10]
裁员6个月后又要召回千名员工,这家车企唱的是哪一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4 10:48
公司战略调整 - 通用汽车宣布召回约千名此前从Cruise离职的技术骨干,重整面向乘用车的自动驾驶研发,目标定位L3至L5级别自动驾驶 [2] - 公司已完成对Cruise的100%股权全面收购,计划将其整合到Super Cruise和Ultra Cruise系统,专注于家用乘用车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技术研发 [3] - 新任首席产品官斯特林·安德森推动战略转向,强调安全冗余、成本约束与量产节奏的平衡 [4] 裁员与业务收缩 - Cruise在2024年2月裁员50%约千余名员工,范围扩大至高管团队,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人力资源官等多位高管离职 [3] - 公司决定放弃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转向家用乘用车市场,自2016年收购Cruise以来累计投入约100亿美元 [3] - 2023年底Cruise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在旧金山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加州暂停其无人驾驶测试运行并引发监管审查 [5] 技术研发历程 - 2016年通用汽车以5.81亿美元收购Cruise 90%股权,初期专注于自动驾驶出租车开发 [5] - 2017年Cruise测试数据超越Waymo,获得软银愿景基金22.5亿美元和本田7.5亿美元投资,后者承诺追加20亿美元开发自动驾驶汽车Origin [7] - 2020年推出无方向盘、踏板的无人驾驶原型车Cruise Origin [7] 资本与运营状况 - 2021年Cruise获得微软、沃尔玛等机构27.5亿美元投资,估值超300亿美元,并计划拓展迪拜和日本市场 [7] - 2017至2023年累计亏损超80亿美元,亏损幅度持续扩大 [8] - 2024年6月通用汽车向Cruise注资8.5亿美元以维持运营 [9] 行业环境与挑战 - 美国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普遍面临高单车路测成本、对高精地图强依赖等问题,短期内自动驾驶出租车技术路径难以走通 [11] - 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曾因事故被判赔偿2.43亿美元(约17.4亿元人民币),反映监管趋严 [10] - 行业共识认为需优先发展"可交付、可监管、可持续"的家用乘用车自动驾驶技术,为高级别自动驾驶积累基础 [11] 人才与技术复用 - 召回Cruise前员工旨在利用其在城市复杂场景、仿真验证、传感器融合等领域的数据和经验,加速家用乘用车自动驾驶技术落地 [10] - 公司计划将Cruise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叠加到新量产平台,缩短工程周期 [4]
加征关税难解“美国制造”之困(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05:50
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美国对全球所有产品的贸易加权平 均关税税率升至20.11%,大幅高于年初的2.44%。 7月31日,美国政府公布69个贸易伙伴输美商品适用的关税税率。新关税税率从8月7日开始实施。 推动制造业回流,是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美国政府宣称,加征关税有助于消除贸易逆 差,同时可以激励外国公司在美国建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而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然而,这 个"愿景"真能实现吗?目前,越来越多证据指向一个结果——关税政策也许能在短期内迫使部分产业进 行调整,但长期而言不是破解"美国制造"之困的"良药"。 ① 美国车企本应成为关税政策受益者,却遭受重创 对于目标客户主要在美国国内市场的企业来说,关税政策能够帮助其打击竞争对手,这些企业或将付出 损失生产效率的代价,将部分产业转移回美国;对于目标客户主要在海外市场且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 企业来说,关税政策将使其生产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减弱。 近日,美国苹果公司宣布,未来4年将对美国制造业额外增加1000亿美元的投资。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 蒂姆·库克在宣布这项投资的声明中表示:"这包括与美国各地的10 ...
General Motors Company (GM) Presents at J.P. Morgan Auto Conference 2025
Seeking Alpha· 2025-08-14 01:31
财务表现与经营预期 - 7月定价表现符合公司预期 相对定价持续取得渐进式进展 [4] - 行业整体激励水平略有上升 但公司自身激励水平下降 [4] - 季度整体表现与公司此前预期高度一致 [4] 电动汽车销售动态 - 观察到电动汽车销售出现提前消费现象 主要因消费者税收抵免政策变化 [4] - 7500美元消费者税收抵免政策将于10月1日取消 促使潜在消费者提前购买 [4] 贸易政策进展 - 政府在与韩国等国的贸易协议方面取得进展 [5] - 韩国是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公司期待贸易协议最终落地 [5]
General Motors (GM)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13 23:17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汽车制造业(美国市场为主,涉及中国、韩国等国际市场)[1] - **公司**: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GM)[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关税与成本控制** - **关税影响**:2025年关税成本预计为40亿至50亿美元,但通过30%的抵消策略(包括固定成本削减、制造布局调整等),净影响可降低[4][5][6] - **韩国关税协议**:税率从25%降至15%,预计2025年节省数亿美元,2026年贡献更显著[3][4][16] - **其他贸易协议**:墨西哥、加拿大谈判未完成,潜在进一步节省[4][19] - **制造布局调整**:投资40亿美元扩大美国产能(增加200万辆产能),减少关税负担[13][25] **2 财务表现与目标** - **现金流**:2025年预计自由现金流75亿至100亿美元,体现业务韧性[7][15] - **利润率目标**:北美市场目标恢复8%-10%利润率,通过成本优化和定价策略实现[5][14][20] - **资本分配**:维持资本支出100亿至120亿美元/年,优先投资ICE和EV技术[43][44] **3 电动汽车(EV)与监管变化** - **EV销售趋势**:消费者因税收抵免取消(2023年10月1日起)提前购车,短期销量提升[3] - **监管调整**: - **CAFE/GHG政策**:罚款取消,已购信用冲销与负债抵消,对2025年影响中性,长期节省成本[36][37][56] - **EV盈利性**:GHG信用取消可能降低单车利润,但整体对企业净利好[38][39] - **技术改进**:LMR电池技术、LGES/Samsung SDI合作降低EV结构成本[40] **4 中国市场复苏** - **销售增长**:2024年Q2销量同比增20%,NEV(新能源车)销量增50%,连续三季盈利[49][51] - **战略调整**:通过重组(无新增资本注入)实现盈利,聚焦高效产品组合[50][52] **5 软件与服务收入** - **Super Cruise/OnStar**:递延收入40亿美元,高利润率(近100%)贡献未来收益[64][65] - **自动驾驶**:暂停Robotaxi业务,资源转向个人自动驾驶技术(如Super Cruise升级至L4)[69][71] --- **其他重要内容** **1 行业竞争与定价策略** - **定价优势**:通过产品组合(如全尺寸SUV)和低激励策略实现份额增长,非依赖折扣[11][12] - **产能管理**:新增产能用于缓解需求压力,但避免过度生产以维持库存纪律[31][32] **2 宏观风险与韧性** - **历史挑战应对**:COVID、芯片短缺等事件后,GM运营更灵活,风险敞口降低[7][8] - **钢铝/半导体关税**:短期噪音,整体成本仍符合预期[4] **3 未量化细节** - **墨西哥/加拿大关税**:潜在进一步节省,但取决于谈判结果[19][26] - **EV长期需求**:充电基建投资支持市场发展,GM保持技术投入[46][47] --- **数据引用** - 关税成本:40亿-50亿美元[4][7] - 韩国关税节省:数亿美元(2025)、2亿美元(2026年化)[16] - 自由现金流:75亿-100亿美元[7][15] - 中国NEV销售:+50% YoY[49] - 软件递延收入:40亿美元[64] (注:单位换算遵循原文,如billion=十亿)
养老金风险转移(PRT)市场对我国二、三支柱发展的启示|财富与资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13 16:55
欧美国家养老金风险转移(PRT)发展历程 - PRT是企业将DB养老金计划的支付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的金融安排,旨在降低企业面临的寿命风险、投资风险和利率风险 [4] - 多重因素驱动PRT发展:人口老龄化增加DB计划成本不确定性、会计准则要求按市值计量负债、保险公司更强的资产负债匹配能力、监管机构推动 [5] - 通用汽车1983年团体年金交易是美国PRT市场早期标志性案例,涉及7.5万名退休职工 [10] - 英国1999年British Airways与Prudential完成首单代表性PRT交易,金额约5亿英镑 [13] - 2012年通用汽车将250亿美元养老金责任转移至Prudential,创历史最大规模PRT交易 [14] - 2022年AT&T与Athene达成310亿美元Buy-out交易,推动美国PRT年交易额突破900亿美元 [16] PRT主要模式比较 - Buy-in:企业购买保险合同但负债仍保留在资产负债表,转移现金流和投资风险 [22] - Buy-out:企业将养老金责任完全转移给保险公司,负债从资产负债表移除 [22] - Longevity swap:通过衍生合约转移长寿风险,预期寿命每增加一年可使10亿英镑负债增加3000-5000万英镑 [23] - 共保+长寿风险转移:再保险方按比例承接长寿风险,日本邮政保险与RGA合作为典型案例 [23] 保险公司在PRT中的作用 - 通过Buy-out和Buy-in接管企业养老金责任,利用精算能力和长期投资策略管理给付责任 [26] - 形成"企业→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三级风险分散结构,RGA、Swiss Re等再保险公司发挥核心缓冲作用 [28] - 推动保险公司从一般寿险定价能力升级为系统性长寿风险管理者,需具备更精准的精算建模和负债驱动投资能力 [28] 中国养老金风险管理现状 - 第二支柱以DC制度为主,企业不承担养老金负债风险,导致保险公司缺乏长寿风险管理能力积累 [30] - 第三支柱产品以保证领取类为主,削弱了长寿风险对冲效果,不利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体系 [31] - 缺乏专门针对养老金责任和长寿风险的监管模块,精算建模和再保险机制发展滞后 [30] 建设中国特色PRT机制建议 - 以第三支柱为核心构建责任转移机制,引导个人养老金账户转化为终身年金产品 [36] - 构建"养老金再保险平台",吸引国内外再保险公司参与形成风险共担机制 [37] - 利用上海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建立统一登记簿和长寿风险再保险沙盒 [38] - 探索"账户转换+终身年金"式路径,适用于缺乏DB制度基础的发展中国家 [39]
别克“正本清源” “真龙”增程助力合资回技术C位?
经济观察网· 2025-08-13 11:25
核心观点 - 上汽通用别克发布全栈自研"真龙"增程系统,首发搭载于至境L7,标志着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1] - "真龙"增程系统通过软硬件全面升级,解决了增程车型四大核心痛点:亏电性能衰减、续航焦虑、噪音与抖动、电池寿命与安全[1][3] - 该系统采用"全球资源+本土创新"开发模式,结合通用全球工程经验与中国用户场景定制开发[2][9] - 别克通过"真龙"技术实现混动和增程两大新能源路线的全面覆盖,形成"两条腿走路"的技术品牌策略[7] 技术特点 - 采用1.5T混动专用增压发动机与252kW行业最大功率增程单电驱组合,配备奥特能2.0增混电池和动力域集中式架构[4] - 开发了严苛的"PRC06工况"测试标准,基于2000万用户20年实际使用数据,比行业通用的CLTC工况更贴近真实用车环境[4] - 实现满电与亏电状态下性能一致性,0-100km/h加速差异小于0.1秒,车内噪音达到图书馆级静谧[5][6] - 纯电续航302公里,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配备60升大油箱,纯电续航可保持43年低衰减[5][6] 市场表现 - 2025年1-7月别克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20%,真龙增程车型将进一步撬动市场份额[8] - 通过逍遥架构实现70%以上核心组件共享,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生产效率[8] - 合资品牌试图通过技术重塑消费者认知,以1400km续航、0.5L油耗等硬指标刷新市场对增程电动车性能的认知[6][9] 战略意义 - 标志着合资品牌从"全球技术中国适配"转向"全球资源+本土创新"的开发路径[9] - 为合资阵营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转型范本,在保持全球标准的同时以中国市场为中心[9] - 通过全栈自研掌握核心技术,在电池管理等关键领域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壁垒[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