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WB)

搜索文档
多平台上线AI内容标识功能 助力行业转向规范创新
搜狐财经· 2025-09-04 14:11
平台合规举措 - 抖音要求账号制作发布AI内容需主动添加显式标识 并对未标识内容进行核验检测[3] - DeepSeek对AI生成内容添加标识 禁止用户恶意删除篡改标识或利用AI从事违法违规活动[3] - 腾讯优化AI内容识别能力 通过显式或隐式标识保障用户信息透明度[3] - B站推出AI生成内容标识功能 对未声明内容依规添加标识并禁止恶意篡改[4] - 微博要求用户对AI生成内容主动声明 通过技术手段添加隐式及显式标识[4] - 快手上线AI内容标识功能 在AI生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并对疑似内容进行显著提示[4] 监管要求框架 - 办法要求服务提供者对文本音频图片视频等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 并在文件元数据中添加隐式标识[6] - 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需审核服务提供者是否提供AI生成合成服务并核验其标识材料[6] - 办法要求用户发布生成合成内容时主动声明并使用标识功能进行标识[7] 行业影响分析 - 标识制度通过显式+隐式双重标识体系强制AI内容亮明身份 显著提升内容透明度[7] - 办法将推动平台重构内容审核流程 建立从生成到传播的全链路监管机制[7] - 依赖AI批量生成低质内容的营销号模式将受冲击 优质创作有望获得信任溢价[7] - 标识要求倒逼企业将伦理考量融入技术研发 为AI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可信基础[7] 实施挑战 - 海量内容标识处理对算力和算法提出高要求 平台需研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标识技术[5] - 平台需精准识别未标识或恶意去除标识的内容 构建用户教育体系减少抵触[5] - 生成式AI软件众多内容五花八门 需培养用户自觉并加强平台对批量生产者的监管[5]
AI内容强制标识“首周”实测:抖音、小红书、微博自动识别“失灵” AI应用文本漏标 视频“会员可去水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3:48
生成端合规情况 - 文本内容显式标识普遍缺失 所有被测AI应用生成的文本均未添加任何形式的显式标识[2] - 交互场景界面普遍合规 各款AI应用在交互界面持续显示"内容由AI生成"等标识[6] - 图片内容普遍合规 所有被测应用生成的图片均在边角添加明确文字提示或品牌水印[8] - 视频内容存在合规漏洞 初次生成的视频均添加显式标识 但可灵和海螺AI等工具将"去水印"设为付费会员服务[10] 传播端执行状况 - 三大平台未能自动识别AI内容 小红书、抖音和微博均未能对上传的AI生成内容自动添加标识[13] - 平台技术识别存在局限性 抖音表示技术识别能力受制作技术、观看量等因素影响 并非所有内容能立即被识别[13] - 用户主动声明功能已部署 三大平台发布界面均提供"内容为AI生成"勾选项供用户主动声明[14]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标识技术碎片化严重 不同AI公司使用不同标识技术 缺乏统一检测标准[18] - 标识安全性存在缺陷 显式标识易被截图、裁剪等方式去除[18] - 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研发"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服务平台" 并制定多项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19] - 隐式标识技术为重点方向 数字水印具有强鲁棒性 未来采用"显式+元数据隐式+内容隐式"三重标识体系[19] 行业响应与生态建设 - 多家企业公布实施方案 腾讯、DeepSeek、智谱清言等明确AI内容标识方案 其中智谱清言和DeepSeek禁止用户私自移除标识[21] - 生态联盟加速形成 上海组建"人工智能内容标识生态联盟" MiniMax与小红书、B站等头部平台推进隐式标识互通标准[20] - 平台技术升级持续推进 抖音上线AI内容标识功能和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 已完成与多个平台的隐式标识互认测试[20] 合规与创新平衡 - 去除标识需承担法律责任 故意去除标识可能面临行政、民事及刑事三类责任 包括罚款、停业整顿及刑事责任[21] - 标识制度促进创新发展 通过隐式标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溯源机制帮助企业合规避险 高质量数据反哺模型训练[20]
AI生成内容强制“打标”实测:抖音、小红书、微博自动识别“失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9:17
政策执行情况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于9月1日正式施行 [1] - 小红书、抖音和微博均未能自动识别AI生成内容并添加标识 [1] 平台技术能力 - 抖音平台未能核验、识别到作品的元数据信息 [1] - 平台通过自身技术检测内容是否疑似AI生成 但技术识别能力存在局限性和复杂性 [1] - 作品识别及时性取决于制作技术、观看量等多种因素 并非所有无隐式标识内容能立即被识别打标 [1] 企业回应 - 抖音相关负责人对识别失败情况作出技术性解释 [1] - 微博对事件暂无正面回应 [1] - 小红书未正面回应未能识别AI内容的情况 [1]
AI内容强制标识“首周”实测:抖音、小红书、微博自动识别“失灵”,AI应用文本漏标,视频“会员可去水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9:08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但面临执行挑战 生成端文本标识普遍缺失且部分视频工具提供付费去水印服务 传播端主流平台未能自动识别AI内容 技术碎片化和标识安全性是主要障碍 行业正通过生态联盟和技术标准化推动合规落地 [2][17][24] 生成端执行情况 - 文本内容显式标识完全缺失 所有被测AI应用均未在文本起始 文末或中间位置添加规定标识 [3] - 图片内容标识普遍合规 所有应用均在图片边缘或角落添加明确文字提示或品牌水印 [9] - 视频工具存在合规后门 初次生成视频均含显式标识 但可灵和海螺AI等工具将去水印设为付费会员特权服务 [10][13] 传播端执行情况 - 三大内容平台均未能自动识别AI内容 小红书 抖音和微博对上传的AI生成文字 图片和视频均未添加任何标识 [15] - 平台方解释识别存在技术局限性 抖音称识别取决于制作技术和观看量等因素 微博和小红书强调正加大技术投入提升识别精度 [16] - 用户主动声明功能已覆盖 三大平台发布界面均提供"内容为AI生成"勾选项 [16]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标识技术碎片化严重 不同AI公司使用不同标识技术 缺乏统一检测标准 [19] - 显式标识安全性不足 易被截图或裁剪去除 隐式标识技术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21][22] - 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高校开发标识服务平台 并制定多项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 [22] 行业响应与合规措施 - 头部平台积极推动技术落地 抖音上线AI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并与多平台完成隐式标识互认测试 MiniMax联合小红书 B站等组建生态联盟推进标准统一 [24] - 多家企业明确标识管理要求 智谱清言和DeepSeek禁止用户私自移除或篡改AI标识 [25] - 去除标识将承担法律责任 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追究 [25][26] 合规与创新平衡 - 标识制度助推创新发展 通过提升用户信任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数据溯源反哺技术迭代 [24] - 商业场景需灵活合规 根据《标识办法》第九条 用户可申请去除显式标识后自行添加 但需承担标识义务和使用责任 [14]
腾讯混元阶跃星辰美团开源新模型;抖音微博DeepSeek宣布对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标识
观察者网· 2025-09-02 09:11
开源AI模型发布 - 腾讯混元开源翻译模型Hunyuan-MT-7B 总参数量7B 支持33个语种和5种民汉语言/方言互译 在ACL WMT2025比赛中31个语种测试获30项第一名 [1] - 阶跃星辰发布开源端到端语音大模型Step-Audio 2 mini 采用端到端多模态架构 统一建模语音理解、音频推理与生成 提升语音人机交互效率和智能上限 [1] - 美团开源LongCat-Flash-Chat模型 采用混合专家模型架构 总参数560B 激活参数18.6B至31.3B 推理速度超过100TPS 智能体任务表现突出 [2] AI内容治理升级 - 抖音升级AI内容标识功能 上线AI内容提示标识和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 协助创作者标注AI内容并支持内容溯源 [4] - 微博对AI生成内容添加隐式及显式标识 要求用户自主声明AI生成内容 新增"未添加AI标识"投诉分类 [5] - DeepSeek对AI生成内容添加标识 禁止用户恶意删除或篡改标识 禁止利用AI制作传播虚假违法信息 [6] 人工智能教育普及 - 北京市中小学校将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 实现中小学生全面普及 [3]
微博对AI生成内容添加隐式显式标识
搜狐财经· 2025-09-01 21:49
核心观点 - 微博平台依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 全面实施AI生成内容标识制度 包括用户自主声明 投诉分类及技术识别手段 以推动AI内容安全治理体系建设 [1][3][4] 政策合规与平台规则 - 微博严格遵循国家《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于9月1日正式生效后升级平台治理规则 [1][3] - 平台在《微博投诉管理细则》中新增"AI生成未标识"章节 明确界定及处置结果 [3] - 用户需在发布内容前通过"选择内容声明"功能主动标注AI生成内容 路径为发布页面-公开-分享范围-内容声明 [3] 技术实施与标识管理 - 平台通过升级产品功能及技术识别手段 对识别到的AI生成内容添加隐式标识及显式标识 [1][4] - 投诉侧新增"未添加AI标识"分类 用户可对未标注的AI内容发起投诉 [1][3] - 公司将持续投入技术研发 内容识别和用户教育 构建AI内容安全治理体系 [4] 用户参与与行业协作 - 微博呼吁用户在遵守平台规则前提下进行AI创作 并积极标注AI生成内容 [4] - 平台旨在与各界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合规前提下健康有序发展 [4] - 相关举措聚焦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呼应AI生成内容标识等社会议题 [1][4]
鸿蒙版微博已支持HDR Vivid,画面更鲜活!社交、创作体验持续完善
财富在线· 2025-08-29 12:50
鸿蒙版微博功能升级 - 新增个人主页视频封面功能 提升内容展示个性化水平 [1][9] - 支持一键分享内容至微信朋友圈 突破平台传播限制 [1][8] - 新增投诉功能快速反馈不恰当内容 优化浏览体验 [8] HDR Vivid技术应用 - 支持发布与展示HDR Vivid图片 使画面明暗对比更强烈 [1][3] - 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帧级画面调整 色彩层次丰富度显著提升 [3] - 图片浏览清晰度与明亮度改善 沉浸式视觉体验增强 [1][3] 社交功能优化 - 私信及群聊新增免打扰模式 避免消息刷屏干扰 [7] - 支持消息撤回与重新编辑功能 提升沟通效率 [7] - 超话社区实现在线聊天功能 增强话题参与便捷性 [8] 内容创作工具升级 - 图片发布新增文字贴纸库 支持自由调整尺寸与旋转 [9] - 直播功能实现秒开启动 推流质量升级提升稳定性 [9] - 视频投屏播放功能开放 拓展内容展示场景 [8]
微博COO王巍出席数博会 分享AI时代数据安全挑战与治理实践
搜狐财经· 2025-08-29 12:14
AI时代数据安全挑战 - AI技术发展加速数据场景使用 数据处理规模呈指数级增长[3] - "开盒"等恶意行为对用户隐私安全形成严峻威胁[3] - AIGC技术广泛应用使跨域数据流动频次显著提高 传统防护技术难以满足治理需求[3] 微博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 专门成立数据安全管理委员会 采用跨部门实时协同机制[3] - 通过制度标准、流程管控和技术手段搭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防护体系[3] - 深度融合AI技术特性与业务场景处理规律 构建识别、管控、监测、响应四大环节的一站式治理平台[3] 专项治理措施 - 针对"开盒事件"建立管理流程、技术监测和合规审计三道防线[4] - 利用深度学习和多模态AI技术构建智能化"人肉开盒"内容识别与管控体系[4] - 开发AI图片识别模型 依据过度一致性、噪声异常等特征差异识别AI图像[4] AIGC内容管理实践 - 采用用户白名单与内容标签的双重条件智能识别机制提升识别效率[4] - 推出博主自主声明、站方标识及用户反馈功能 新增AI生成内容管理章节[4] - 运用自动策略结合人工审核拦截有害内容 未来将接入监管隐式标识统一全网标准[4] 行业发展理念 - 安全与发展是必须同步推进的必答题[5] - 通过技术创新守护数据安全 通过开放合作推动生态发展[5]
七夕微博热搜现浪漫表白,京东助力情侣千里传心意
金投网· 2025-08-29 09:46
公司营销活动 - 京东推出七夕节特别策划活动"买鲜花送表白名场面" 消费者可通过京东APP搜索"买鲜花"进入活动页面参与抽奖 获奖者表白信息可出现在线上线下热门场景如足球比赛现场和商圈大屏 [5] - 活动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花束及品类丰富的甄选好礼 同时结合"七夕礼遇季"推出独家限定礼盒和明星互动语音贺卡等特色玩法 [5][7] - 公司提供"一键送礼"88折起优惠 配合权威送礼金榜帮助消费者零负担挑选礼物 [7] 活动效果案例 - 北京国安对阵武汉三镇比赛中出现95后姑娘反向求婚男友的名场面 现场4万多名球迷共同见证 [5] - 网友"茉茉"通过活动中奖 其表白信息登上微博热搜并引发广泛关注 该案例中双方家乡相距4600公里 [1][3]
AI搜索,助力内容平台发掘商业新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8-28 18:07
AI搜索行业概览 - AI搜索引擎赛道月活跃用户规模达6.85亿,位列AI应用市场第一 [1] - 插件形态(In-App AI)用户规模超越原生App,2025年上半年复合增长率达74.5% [1] - 头部互联网公司包括阿里、百度、抖音、360、知乎、微博、微信集体押注AI搜索,推出独立产品或插件嵌入 [1] 头部企业表现 - QQ浏览器、夸克、微博在月人均使用次数和复合增长率两个关键指标上包揽冠亚军 [1] - QQ浏览器Qbot复合增长率达255.2%,微博智搜和百度输入法AI搜索分别为41.7%和14.3% [3] - 夸克AI搜索月人均使用次数达64.9次,微博智搜和腾讯新闻分别为36.6次和24.2次 [5] 微博智搜案例研究 - 微博智搜2025年6月活跃用户超5000万,月人均使用次数36.6次,复合增长率41.7% [3][5][7] - 微博2025年Q2月活用户5.88亿,日活用户2.61亿,总营收4.448亿美元,调整后运营利润1.618亿美元超预期 [8] - 微博智搜通过DeepSeek-R1大模型实现"智搜分析"和"智搜追问"功能,与热搜形成强协同效应 [7] 技术实现与用户体验 - AI搜索实现从模糊信息罗列到精准知识整合,去除广告干扰 [8] - 微博智搜提供一键生成博文、话题关联和精选60篇参考博文功能 [10][11] - 百度传统搜索仍需手动切换AI模式,步骤繁琐;微博实现搜索即AI回答 [9] 商业化与发展方向 - 夸克和百度通过搜索框智能化升级实现AI应用渗透率56.6%和42.0%,使用率56.0%和9.6% [15] - 微博智搜商业化暂未大规模推进,计划2025年Q4进行测试 [15] - "搜索+服务"模式成为趋势,微信已实现搜索直达小程序服务,微博具备类似潜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