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A股2025年度策略:务天时,则财生
甬兴证券· 2025-01-14 10:44
核心观点 - 中国股票市场走势与政府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政府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财政模式从"土地"向"股权"转型,财政收入来源从土地出让金转向国有资本经营效益 [4] -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地方政府投资基金聚焦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 [4] - 机构化趋势推动被动资金崛起,国家队通过投资宽基ETF为市场提供底部支撑,长期资本青睐营收确定、现金稳定、分红笃定的大盘价值/成长指数 [4] 市场研判 - 2024年10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1%,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回升,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上升0.9和0.2个百分点 [10] - 10月CPI上涨0.3%,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PPI下降2.9%,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 [10] -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4.8%,商品零售当月同比5.0%,汽车商品零售当月同比3.7%,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当月同比6.8% [13] - 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连续3个月维持在3.4%,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制造业投资仍在加速,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 [13] 政策转向 - 2024年9月24日开始,国家多部委密集发布经济和资本市场相关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等 [33] - 财政部推出12万亿化债新政,帮助地方政府减轻隐性债务压力,化解债务风险 [33] - 房地产政策转向"止跌企稳",取消限购、限售、限价等政策,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首付比例等 [33] 历史复盘 -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造成实质性影响,出口金额占GDP比重从42%滑落至26% [39] - 2008年房地产政策转向"以稳为主",政府推出降低税费、减少购房首付比例等刺激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 [42] - 2008年四季度至2010年底,中国政府实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推动经济增长向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拉动转变 [48] 投资建议 - 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关注智能驾驶、AI/芯片、集成电路/半导体、通信基础设施软硬件、高端制造专精特新赛道等领域的龙头公司 [65] - 紧跟国家队布局,关注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50等核心指数中的优质标的 [69] - 重视重组并购,传统周期领域整合延续,战略新兴领域整合升温,国资国企将加大战略性重组 [72] 行业表现 - 2024年三季度A股业绩降幅显著收窄,保险盈利增速成为亮点,电子盈利高增速延续,电子行业盈利增长率持续高于20% [16] - 电子三级子行业中消费电子组件、集成电路、PCB同比呈现高增长,半导体设备、被动元件盈利增速较高 [19] - 通信板块中终端及配件、网络接配及塔设、其他通信设备归母净利润增速明显提升 [19] - 计算机板块中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等硬件细分方向净利润增速较高 [19]
2025光伏行业年度投资策略:长风破浪会有时,策施暖霭起新程
甬兴证券· 2025-01-14 10:1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4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预计为469-533 GW,2025年预计增长至492-568 GW,增幅为5-7% [4] - 中国、欧洲、美国、印度等主要市场2025年需求分别为245-265GW、85-93GW、38-44GW、25-35GW [4] - 多晶硅供给过剩,价格下跌,企业减产有助于去库存,若需求回暖,价格或将回升 [4] - N型电池占比超80%,BC电池技术有望在2025年放量 [4] - 光伏玻璃库存减少,价格回调,少银化持续推进,铜浆技术有望降低用银成本 [4] - 投资建议关注协鑫科技、高测股份、晶科能源、阿特斯、爱旭股份、隆基绿能等公司 [4] 供给侧改革与海外需求 - 2024年11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5GW,同比+17.26%,1-11月累计新增装机206.3GW,同比+25.88% [11] - 2024Q3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26.06GW,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32.34GW [11] - 2024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预计为469-533 GW,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显著 [11] - 2024年1-11月国内电池组件出口总金额286.41亿美元,同比-30.74% [15] - 2024年前10月中国出口17.34GW组件,同比+5%,累计出口204.11GW组件,同比+17% [15] -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301关税从25%上调至50%,201关税逐步下调至14.25% [17] - 东南亚四国出口至美国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产品面临反倾销税率最高271.28% [17] - 印度、巴基斯坦、中东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巴基斯坦2024年前10月从中国进口14.85GW组件 [20] - 国内企业向海外扩产,晶澳科技、阿特斯、钧达股份等企业计划在中东、美国等地投建产能 [21][22] 主材盈利与新技术迭代 - 多晶硅供给过剩,价格下跌至38.5元/kg,企业处于亏现金状态,头部企业减产,库存下降至22.2万吨 [31] - 硅片环节亏损严重,2024年产能利用率不足7成,库存高峰期达50亿片 [32] - N型电池占比超80%,TOPCon电池占比增至82%以上,HJT与BC电池合计占比6%以上 [39] - TOPCon电池提效潜力大,晶科能源预计未来2-3年TOPCon年均提效0.5个百分点 [39] - BC电池预计2025年放量,隆基绿能2025年底前BC产能将达到70GW [42] - 组件价格企稳回升,11月月度中标均价跌至0.66元/W,12月回升至0.69元/W [48] 光伏玻璃与少银化 - 光伏玻璃库存压力缓解,价格逐渐上移,12月成交重心上移 [55] - 福莱特与信义光能市占率合计超四成,毛利率稳定在20%以上 [56] - 少银化持续推进,TOPCon银耗约9-11mg/W,HJT电池银包铜浆料耗量约15-16mg/W [63] - 铜浆技术有望降低用银成本,东方日升异质结产线测试导入铜浆 [63] 投资建议 - 投资主线一:关注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主材盈利能力提升,推荐协鑫科技、高测股份、晶科能源、阿特斯等 [65] - 投资主线二:关注电池新技术迭代,推荐BC电池相关标的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以及铜浆技术相关的聚和材料 [65] - 投资主线三:关注光伏玻璃供需格局改善,推荐福莱特、信义光能 [65] - 投资主线四:关注光储需求带来的逆变器出货增长,推荐德业股份、锦浪科技、阳光电源 [65]
电新行业锂电板块2025年度策略:周期复苏,量价齐升
甬兴证券· 2025-01-14 10:1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锂电板块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基于下游需求边际向好、供给释放滞后以及产业链价格处于底部区域的逻辑[5] - 新技术如固态电池、钠电池等百花齐放,各有前景[4] -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1494GWh,增速25%;储能电池出货量520GWh,增速43%;消费电池出货量110GWh,增速8%[5] - 电芯价格自2023年1月底0.95元/Wh降至2024年1月底0.43元/Wh,2024年6月底为0.38元/Wh[5] - 2024年磷酸铁锂产量从1月的9.9万吨增至12月的28.4万吨,价格从4.3万元/吨降至3.3万元/吨[5] 量:供需偏紧,龙头市占率仍高 - 2025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预计1926GWh,2030年预计5000GWh[10] - 2025年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1494GWh,储能电池520GWh,消费电池110GWh[12] - 2024年1月中国三元动力电芯出货量25GWh,11月增至32GWh;磷酸铁锂动力电芯出货量从1月的33GWh增至11月的60GWh;储能电芯出货量从1月的11GWh增至11月的39GWh[25] - 2024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126万辆,渗透率40%[29] - 2025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222万辆,同比+13%,纯电占比45%[35] - 2024年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25%,WLTP碳排放标准趋严,2025年降至94gCO2/km[36]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保守场景下64.6GW,理想场景下75.7GW,2024-2030年复合增速保守场景下预计23%,理想场景下预计27%[44] - 2024年美国新型储能装机量预计15.1GW,同比+130%[48] - 2023年欧洲新增储能装机17.2GWh,同比+95%,其中大储占比21%,工商业9%,户储70%[57] - 2024年全球消费锂电池出货量预计53GWh,同比+8%[63] 价:连续两年下跌,已在底部区域 - 2024年12月27日电碳价格7.6万元/吨,2023-2024年电碳价格连续两年下跌[5] - 2024年1月电芯价格0.43元/Wh,6月底降至0.38元/Wh[5] - 2024年1月磷酸铁锂价格4.3万元/吨,12月降至3.3万元/吨[5] - 2024年1月三元价格16万元/吨,12月降至14万元/吨[117] - 2024年1月负极价格2.96万元/吨,12月降至2.81万元/吨[122] - 2024年1月干法隔膜价格0.59元/平,12月降至0.42元/平;湿法隔膜价格1.07元/平,12月降至0.76元/平[126] - 2024年1月电解液价格2.75万元/吨,12月降至2.53万元/吨[130] 材料:铁锂三元、负极、隔膜、电解液 - 2024年12月磷酸铁锂产量28.4万吨,价格3.3万元/吨[113] - 2024年12月三元产量6.3万吨,价格14万元/吨[117] - 2024年11月负极产量19.3万吨,12月价格2.81万元/吨[122] - 2024年11月隔膜产量20.9亿平米,12月干法0.42元/平,湿法0.76元/平[126] - 2024年11月电解液产量16.7万吨,12月价格2.53万元/吨[130] 新技术:百花齐放,各有前景 - 固态电池三种技术路线: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11.1GWh[135] - 钠电池材料成本相对锂电池降低30~40%,预计2025年中国出货量7.2GWh[139]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两条主线:1)各环节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2)固态电池:冠盛股份、三祥新材[144]
风电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陆海风并进,海内外需求共振
甬兴证券· 2025-01-10 09:4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国内陆风招标高增,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风机新增招标119.1GW,同比+93.0%,其中陆风新增招标111.5GW,海风新增招标7.6GW,预计2025年国内海风新增并网近18GW [5][15] - 欧洲海风市场有望起量,2024-2033年欧洲海风新增装机超161GW,CAGR达25.27%,2025年新增海风装机5.61GW,同比+51.14% [5][32] - 亚非拉陆风装机具备潜力,2023-2028年亚非拉市场(除中国)陆风新增装机CAGR达14.11%,中东地区、非洲、亚太地区(除中国)的装机复合增速更高 [5][32] 国内市场 - 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风电新增装机39.12GW,同比+16.8%,其中陆风新增装机36.65GW,同比+14.4%,海风新增装机2.47GW,同比+72.7% [9] - 2024年1-11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51.75GW,同比+25.0%,10月、11月分别新增装机6.68/5.95GW,同比分别+74.41%/+45.83% [15] - 江苏2.65GW海上风电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末完成并网 [21][22] - 广东重点海上风电项目有序推进,预计2025年并网 [23][24] 海外市场 - 2024-2033年欧洲海风新增装机超161GW,CAGR达25.27%,2025年新增海风装机5.61GW,同比+51.14% [32] - 2023-2028年亚非拉市场(除中国)陆风新增装机CAGR达14.11%,中东地区、非洲、亚太地区(除中国)的装机复合增速更高 [32] 风机市场 - 2024年国内风机市场订单高增,12家整机厂合计斩获162.96GW订单,同比+64.27%,金风科技、运达股份、远景能源、三一重能和明阳智能位列行业前五 [43] - 2024年国内海上风机订单中,金风科技斩获3.95GW订单,明阳智能、远景能源分别斩获2.21/2.19GW订单 [43] - 风机价格企稳回升,2024年陆上风电机组价格(含塔筒)自4月以来逐渐企稳并略有回升 [49] 海缆市场 - 国内高电压等级海缆项目进入持续交付阶段,广东储备多个500kV高电压等级海缆项目,青洲五、七和帆石一项目已完成海缆招标 [64] - 海外海缆头部企业订单饱满,Prysmian高压缆在手订单规模182亿欧元,NKT高压缆在手订单规模108亿欧元 [68] - 国内海缆企业陆续斩获海外高压海缆订单,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等企业均有斩获 [70] 零部件市场 - 风机大型化趋势加速,2023年国内新增风电机组的平均单机容量5.60MW,同比+24.6%,陆风和海风机组的平均单机容量分别为5.37/9.60MW [77] - 大兆瓦零部件环节具备提价基础,部分零部件企业2024Q3综合毛利率已环比改善 [7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受益国内海风和海外市场需求,业绩有望加速释放的标的:东方电缆、起帆电缆、大金重工等 [80] - 建议关注盈利能力企稳回升,海外业务加速拓展的风电整机商标的: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三一重能、运达股份等 [80] - 建议关注风机大型化趋势加速,部分零部件环节供需关系紧张,盈利能力有望修复的标的:日月股份、金雷股份、新强联等 [80]
汽车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自主整车向上,产业升级加速
甬兴证券· 2025-01-09 11:41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汽车行业"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2025年乘用车销量预计为2809万辆,同比增长约2%,新能源销量有望超过1550万辆,同比增幅超过25% [1] - 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1-11月累计销量为1589.60万辆,同比增长23.02%,月度销量占比从62.19%增长至69.88% [2] - 整车智能化加速,L2.5级及以上的国内ADAS乘用车渗透率从2023年的7.1%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底的11% [3] - 汽车轻量化新材料新工艺发展迅速,镁合金价格低于铝合金,经济性凸显 [4] - 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29年规模将达到750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 [3] 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 - 2024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为1071.6万辆,同比增长38.1%,零售销量为959.4万辆,同比增长41.2% [25] - 2024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48.91%,较1月的32.65%有明显提升 [30] - 2024年1-10月,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为542.00万辆,同比增长12.72%,插电式混动乘用车累计销量为389.40万辆,同比增长86.28% [32] 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 - 2024年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589.60万辆,同比增长23.02%,美系、德系、日系品牌销量均同比下降 [41] - 自主品牌月度销量占比从2024年1月的62.19%增长至2024年11月的69.88% [46] - 比亚迪、吉利、上汽通用五菱、长安、奇瑞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表现强劲 [2] 整车智能化加速 - 整车智能化进入2.0时代,核心是整车全域智能,整合智驾、智舱、车控、智能底盘等 [64] - L2.5级及以上的国内ADAS乘用车渗透率从2023年的7.1%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底的11% [3] - 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2127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7% [81] 人形机器人产业萌芽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750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 [3] - 特斯拉、小米、小鹏、广汽等企业相继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3] - 2024年11月,华为与16家机器人及零部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 [130] 汽车轻量化新材料新工艺 - 镁合金作为轻量化材料之一,应用比例仅为0.3%,远低于铝合金的8%~10% [4] - 2024年10月之后,镁合金价格低于铝合金,经济性凸显 [4] - 轻量化材料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并提升汽车续航里程 [4] 投资建议 - 整车端建议关注智能化领先、技术周期和车型周期共振的车企,如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小米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等 [5] - 零部件端建议关注强车型周期产业链,如博俊科技、无锡振华等 [5] - 看好渗透率低的增量赛道,如智能化、人形机器人和轻量化赛道,推荐恒帅股份、星源卓镁等 [5] 重点公司估值和财务分析 - 零跑汽车2024年EPS预计为-2.31元,2025年EPS预计为-1.30元 [12] - 博俊科技2024年EPS预计为1.15元,2025年EPS预计为1.59元 [12] - 恒帅股份2024年EPS预计为2.75元,2025年EPS预计为3.24元 [12] - 星源卓镁2024年EPS预计为1.05元,2025年EPS预计为1.21元 [12]
电子行业2025年度策略报告:“AI+”引领创新周期,推进半导体产业复苏
甬兴证券· 2025-01-07 09:05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7] 核心观点 - "AI+终端"有望引领新一轮消费电子创新周期,AI眼镜和AI耳机将成为热门终端,市场规模预计分别达到1067.78亿元和1646.75亿元 [1][2] - "AI+自主可控"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旋律,GPGPU与ASIC并驾齐驱,算力芯片及相关产业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 - "AI+存储/封测"有望推进半导体产业复苏,存储芯片和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分别达到2046.80亿美元和1137亿元 [3] 行业回顾与展望 - 2024年电子板块涨幅靠前,申万电子指数上涨18.52%,跑赢沪深300指数3.84个百分点 [18] - 元件板块表现最好,上涨29.63%,而电子化学品II板块表现较差,下跌3.4% [21] - 电子板块估值水平已达历史均值以上,受益于消费电子、芯片/设备/零部件国产替代及人工智能热潮 [24] AI+终端 - AI眼镜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394.73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1067.78亿元,CAGR为18.56% [1] - AI耳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73.18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1646.75亿元,CAGR为117.80% [1] - 相关公司包括宇瞳光学、水晶光电、歌尔股份、漫步者等 [4][5] AI+自主可控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447亿元 [2] -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比例从2021年的21%提升至2023年的35% [2] - 相关公司包括寒武纪、海光信息、景嘉微、龙芯中科等 [4] AI+存储/封测 - 2023年全球半导体存储市场规模为842.8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达到2046.80亿美元,CAGR为10.10% [3] - 2025年中国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37亿元,CAGR为29.9% [3] - 相关公司包括赛腾股份、东芯股份、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 [5] 投资建议 - 2025年"AI+"将是电子板块投资的主要焦点,重点关注"AI+终端"、"AI+自主可控"和"AI+存储/封测"产业链 [4][5]
2025年轻工家居行业投资策略:以旧换新仍可期,出口回暖待时机
甬兴证券· 2025-01-06 16:44
行业投资评级 - 轻工制造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补贴政策有望延续,预计中央家居补贴100/200/300亿元,拉动家具行业整体增速分别为3.2%/6.3%/9.5% [3] - 头部企业更受益于补贴政策,家居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3] - 家居出口短期因加征关税预期存在不确定性,中长期美国降息有望带动家居需求回暖 [3] 行情回顾 - 2024年家居行业整体跑输大盘,轻工制造/家居用品行业累计涨跌幅分别为2.22%/-1.92%,跑输沪深300指数13.02%/17.16% [11] - 2024年地产行业持续承压,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4.3%,销售额同比下降19.2% [15] 内需:家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支持家居消费品换新 [17] - 11月家具零售额同比+10.5%,环比连续3个月提升,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概率较高 [18] - 中央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以旧换新,预计拉动家居行业零售金额556/667/778亿元,占行业8%/10%/11% [21][22] - 2025年中央家居补贴100/200/300/400/500亿元,预计拉动家居行业零售金额741/1481/2222/2963/3704亿元,占行业11%/21%/32%/42%/53% [24][25] - 龙头企业更受益于补贴政策,头部6家家居企业终端门店数量总计约为33877家 [29] - 2020-2023年,欧派家居/志邦家居/金牌家居/顾家家居/喜临门/慕思股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高于行业平均 [32] - 部分头部公司在国补基础上叠加公司补贴,如顾家家居和欧派家居 [33] - 家居龙头公司估值大多处于低位,欧派家居/索菲亚/志邦家居/顾家家居/敏华控股/喜临门近三年PE分位数分别为31.6%/37.7%/19.0%/10.0%/9.8%/14.5% [35] 家居出口 -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家具进口市场,2022年美国家具进口额728.159亿美元 [37] - 2024年1-11月,中国出口家具及其零件约608.59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速为+6.20% [37] - 美国家居类产品批发商库存较高,截至2024年11月,库销比为2.02,处于2020年以来77%分位数 [41] - 美国降息或利好地产,2024年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预计2025年降息幅度或收窄至50个基点 [45] - 建议关注积极布局海外产能建设的出口链家居公司,如匠心家居、天振股份、恒林股份、梦百合、永艺股份 [4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受益于补贴政策且估值相对较低的定制及软体企业,如欧派家居、索菲亚、志邦家居、顾家家居、喜临门 [4][50] - 出口链相关建议关注匠心家居、梦百合、天振股份、恒林股份、永艺股份 [4][50]
2025年石油化工行业投资策略:上游格局向好,下游景气修复
甬兴证券· 2025-01-05 20:47
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国际油价有望延续高位震荡,能源央企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建议关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3] - 海洋油气投资加快,油服板块景气上行,建议关注中海油服、海油工程等[3] - 新疆煤化工项目及天然气资源开发提速,建议关注宝丰能源、新天然气等[3] - 炼化企业依托一体化平台布局石化新材料,叠加产品价差修复预期,景气向上可期,建议关注卫星化学、恒力石化等[3] 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利好上游高股息板块 - OPEC+多次延长减产,油价获得底部支撑,2024年伊朗、伊拉克、沙特等主要国家的财政平衡油价分别为121、93.8、96.2美元/桶[7] - 美国页岩油增产幅度放缓,2025年日均产量增幅仅30万桶/天,相比2023年大幅放缓[9] - 需求端韧性仍存,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145万桶/天,供需紧平衡态势有望维持[10] 海洋油气开发加快,油服板块景气上行 - 2023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约为1869亿美元,同比增长14%,2024年预计全球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约6079亿美元,同比增加5.7%[18] - 国内油服公司技术崛起,中海油服累计取得授权专利超过1300件,助力全球市场拓展[19] - 中海油资本支出有望持续增加,2023年实际资本开支CAGR高达15.52%,未来深水油气勘探步伐有望加快[22] 新疆资源开发提速,看好天然气与煤化工板块 - 新疆煤化工项目建设提速,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开工,总投资1700亿元[31] - 新疆油气开发力度加大,2023年累计出让油气区块43个,出让面积超3.43万平方公里[32] - 宝丰能源煤制烯烃总产能将大幅提升至520万吨/年,约为当前产能的2.4倍[34] - 新天然气加速布局上游气源,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82亿元,同比增长约30.28%[36] 多元布局叠加价差修复,炼化景气向上可期 - 炼化企业布局石化新材料,卫星化学布局高端聚烯烃、聚乙烯弹性体等新材料,恒力石化重点打造PBS/PBAT可降解材料等[42] - 炼化产品价差处于底部区间,2024年12月20日新加坡柴油价差约15.54美元/桶,汽油价差约为6.15美元/桶[43] - 长丝产能投放放缓,2024年国内仅有3套涤纶长丝装置存在明确投产计划,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45] 投资建议 - 2025年石油化工板块主要有四大投资主线:国际油价高位震荡、海洋油气投资加快、新疆资源开发提速、炼化企业布局新材料[55]
传媒行业2025年年度策略:IP助力悦己消费,“谷子经济”打开新的空间
甬兴证券· 2025-01-05 11:10
行业投资评级 - 传媒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传媒板块整体跑输大盘,广告营销涨幅靠前 [4] - 游戏行业稳健增长,IP生态成为核心引擎,预计2024-2026年中国游戏市场规模分别为4343亿元、4513亿元和46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65%、3.91%和3.30% [4] - 影视板块票房有望修复,2024年1-11月中国电影票房约为402.46亿元,同比下滑20.94%,2025年热门电影续作有望带动票房修复 [4] - 广告行业保持平稳增长,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1% [4] - 谷子经济快速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为1201亿元,2024年增长至1689亿元,预计2029年达3089亿元 [4] 行情回顾 - 2024年1-11月,申万传媒板块涨幅为8.57%,跑输创业板综合指数(15.13%)和沪深300指数(14.15%) [9] - 传媒二级行业中,广告营销涨幅领先,达13.35% [10] 游戏行业 - 202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4150亿元,同比增长8.27%,预计2024-2026年市场规模分别为4343亿元、4513亿元和4662亿元 [12] - 移动游戏市场预计2024-2026年规模分别为3442亿元、3590亿元和37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0%、4.30%和3.70% [12] - AI技术提升游戏研发效率,游戏IP生态成为核心引擎 [14] 影视行业 - 2024年1-11月中国电影票房约为402.46亿元,同比下滑20.94% [16] - 2025年热门电影续作如《唐探》、《哪吒》、《蛟龙行动》等有望带动票房修复 [17] - 微短剧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20] 广告行业 - 2023年全国广告业收入13120.7亿元,同比增长17.5%,2024年前三季度广告业务收入11298.7亿元,同比增长6.1% [22] - 2024-2029年广告行业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1%,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4564亿元,2029年预计为24541亿元 [22] - AIGC在广告行业落地较快,百度已有超7成客户使用生成式AI营销能力 [24] 谷子经济 - 2023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为1201亿元,2024年增长至1689亿元,预计2029年达3089亿元 [26] - IP是谷子经济的核心驱动力,IP热度直接影响周边产品销量 [26] 投资建议 - 游戏行业建议关注腾讯控股、恺英网络、完美世界 [28] - 影视行业建议关注华策影视、中国电影、上海电影、万达电影、猫眼娱乐 [29] - 广告行业建议关注美团、分众传媒、易点天下、蓝色光标 [29] - 谷子经济建议关注广博股份、创源股份、大丰实业、华立科技 [29]
2025年全球环境分析:强美元的终结
甬兴证券· 2025-01-03 12:00
美元指数与全球经济 - 2025年美元指数可能出现拐点,主要因美国GDP增速恢复程度低于欧元区、日本及全球平均水平[4] - 2024年11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突破107.1,截至12月31日升至108.48[19] - 1971年至2023年美元指数年度均值与美国GDP占全球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819[21] 美国经济与通胀 - 2023年美国GDP增速相对高于欧元区与日本,主要因财政支出扩张和个人消费支出贡献[25] - 2024年10月和11月美国CPI同比反弹至2.6%和2.7%,核心通胀率呈现粘性特征[44] - 美国失业率在8月至10月改善,但11月回落至4.2%,时薪增速明显回落[58] 美联储政策与国债收益率 - 2024年美联储累计降息3次共100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至4.5%[37] - 尽管美联储降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高位运行,12月27日升至4.62%[41] - 美国国债收益率受通胀预期、财政赤字扩张预期及全球投资者资产配置行为影响[42] 欧日央行政策 - 2024年欧央行降息4次,基准利率从4.5%降至3.15%,德美利差从-2.07%回落至-2.29%[70] - 日央行2024年3月加息至0.1%,7月加息至0.25%,之后未再加息,因GDP增速处于低位[74] 黄金价格与货币政策 - 2024年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从1985.1美元/盎司升至2777.8美元/盎司,受美国与欧元区M2增速支持[77] - 美联储缩表导致美国所有联储银行持有证券规模从2022年末的8.14万亿美元降至2024年末的6.56万亿美元[77] 中国货币政策与市场 - 2024年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56%降至1.68%,低于部分城市二手住宅租金回报率[86] - 2024Q4中美利差倒挂程度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承压,USDCNH从7.01升至7.34[91] 风险提示 - 美国二次通胀风险:能源价格反弹、逆全球化冲击及就业市场趋紧可能导致通胀回升[108] - 降息进程受阻风险:美国通胀粘性可能导致美联储降息进程放缓或暂停[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