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半导体(01347):1Q25业绩符合公司指引,扩产加速导致短期毛利率承压
光大证券· 2025-05-12 19: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华虹半导体(H)“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Q25业绩符合公司指引,扩产加速使短期毛利率承压,下游需求有望逐步恢复,但扩产带来更大折旧压力,下调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看好中美关税摩擦带动自主可控和晶圆制造在地化趋势,扩产支撑业绩长期成长性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25业绩情况 - 1Q25实现收入5.41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增长0.3%,符合营收指引,因晶圆出货量提升;8英寸收入2.3亿美元,同比降4%,环比降8%,占比42.7%;12英寸收入3.1亿美元,同比增41%,环比增8%,占比57.3% [1] - 1Q25毛利率9.2%,略高于指引下限,同比升2.8pct,环比降2.2pct,同比提升因稼动率增长,环比下降因折旧增长;归母净利润375万美元,不及市场预期 [1] 需求与稼动率情况 - 公司预计整体需求缓慢复苏,中美关税政策带动模拟等产品需求结构性增长;部分产品景气度有望上升,电子消费品和工业及汽车收入同比增长,模拟与电源管理、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收入有不同表现 [2] - 1Q25综合稼动率102.7%,同比增11pct,环比降0.5pct,带动晶圆出货123.1万片,同比增20%,环比增1.5%;平均ASP同比降1.7%,环比降0.9%;8英寸晶圆ASP企稳但缺涨价动力,12英寸有涨价趋势但幅度和节奏缓慢 [2] 扩产与盈利预测情况 - 华虹制造新厂加速扩产,25年底月产能预计达4万片,2026年中前完成全部8.3万片产能对应设备入场安装;1Q25资本支出5.109亿美元 [3] - 2Q25指引营收约5.5 - 5.7亿美元,中值对应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3.5%;指引毛利率7% - 9%,中值环比下滑1.2pct,因新产能释放带动折旧提升 [3] - 预计2025年公司营收增速有望加快,盈利水平相对承压,未来随着产能释放,营收和盈利更有提升潜力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情况 - 下调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0.8/1.8/2.7亿美元,较上次预测 - 47%/-15%/-14%,对应同比 + 32%/+131%/+51% [4] - 当前股价对应25/26年94/41xPE、1.1/1.1xPB [4] 财务数据情况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2,286|2,004|2,343|2,787|3,128|[5]| |营业收入增长率(%)|(7.7)|(12.3)|16.9|18.9|12.2|[5]| |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280|58|77|177|266|[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7.8)|(79.2)|31.9|130.5|50.7|[5]| |EPS(美元)|0.19|0.03|0.04|0.10|0.15|[5]| | P/E|22|123|94|41|27|[5]| | P/B|1.0|1.1|1.1|1.1|1.1|[5]| |主营收入|2,286|2,004|2,343|2,787|3,128|[9]| |晶圆销售|2,182|1,901|2,226|2,648|2,972|[9]| |掩膜制造、测试、其他|105|103|117|139|156|[9]| |营业成本|-1,799|-1,799|-2,142|-2,465|-2,706|[9]| |毛利|487|205|202|322|423|[9]| |其它收入|49|14|-62|-8|54|[9]| |营业开支|-333|-361|-275|-287|-286|[9]| |营业利润|204|-142|-135|27|190|[9]| |财务成本净额|-39|5|0|0|0|[9]| |应占利润及亏损|9|3|10|10|8|[9]| |税前利润|174|-134|-125|37|198|[9]| |所得税开支|-47|-7|25|-7|-40|[9]| |税后经营利润|126|-140|-100|29|158|[9]| |少数股东权益|154|198|177|147|108|[9]| |净利润|280|58|77|177|266|[9]| |息税折旧前利润|922|766|1,014|1,147|1,662|[9]| |息税前利润|203|-142|-145|17|178|[9]| |每股收益(美元)|0.19|0.03|0.04|0.10|0.15|[9]| |总资产|10,943|12,415|13,101|14,451|15,391|[11]| |流动资产|6,570|5,833|6,095|7,133|7,909|[11]| |现金及短期投资|5,617|4,491|4,687|5,575|6,257|[11]| |有价证劵及短期投资|179|222|178|178|178|[11]| |应收账款|223|48|170|180|168|[11]| |存货|450|467|666|768|845|[11]| |其它流动资产|101|605|394|432|461|[11]| |非流动资产|4,374|6,583|7,006|7,317|7,483|[11]| |长期投资|139|140|145|150|154|[11]| |固定资产净额|2,769|5,109|5,645|6,019|6,237|[11]| |其他非流动资产|1,466|1,334|1,216|1,149|1,092|[11]| |总负债|2,929|3,508|4,294|5,615|6,397|[11]| |流动负债|972|1,562|2,338|3,658|4,444|[11]| |应付账款|249|307|300|345|379|[11]| |短期借贷|193|281|1,183|2,283|3,048|[11]| |其它流动负债|530|974|855|1,030|1,018|[11]| |长期负债|1,956|1,946|1,956|1,956|1,953|[11]| |长期债务|1,907|1,917|1,917|1,917|1,917|[11]| |其它|50|29|39|39|36|[11]| |股东权益合计|8,015|8,907|8,807|8,836|8,995|[11]| |股东权益|6,301|6,247|6,324|6,500|6,767|[11]| |少数股东权益|1,714|2,660|2,483|2,336|2,228|[11]|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额|10,943|12,415|13,101|14,451|15,391|[11]| |净现金/(负债)|3,468|2,264|1,548|1,336|1,256|[11]| |营运资本|423|207|535|603|634|[11]| |长期可运用资本|9,971|10,853|10,763|10,792|10,948|[11]| |股东及少数股东权益|8,015|8,907|8,807|8,836|8,995|[11]| |经营活动现金流|642|459|102|677|805|[12]| |净利润|280|58|77|177|266|[12]| |折旧与摊销|500|556|453|598|740|[12]| |营运资本变动|-426|-434|-328|-68|-31|[12]| |其它|287|279|-99|-30|-170|[12]| |投资活动现金流|-833|-2,672|-808|-889|-888|[12]| |资本性支出净额|907|2,780|-904|-904|-904|[12]| |资产处置|0|0|0|0|0|[12]| |长期投资变化|-8|-1|-5|-5|-4|[12]| |其它资产变化|-1,732|-5,451|101|20|20|[12]| |自由现金流|1,995|3,892|-1,423|-1,096|-809|[12]| |融资活动现金流|3,782|1,150|902|1,100|765|[12]| |股本变动|2,942|4|0|0|0|[12]| |净债务变化|191|98|902|1,100|765|[12]| |派发红利|0|0|0|0|0|[12]| |其它长期负债变化|649|1,048|0|0|0|[12]| |净现金流|3,590|-1,062|196|888|682|[12]|
华虹半导体(01347):1Q25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持续承压
招银国际· 2025-05-12 18: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37.5港元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2025年收入同比增长15.6%,受需求复苏和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但受产品价格压力抵消;产能利用率维持高水平,新工厂产能逐步提升;产品价格未来温和改善,毛利率恢复慢于预期;2025和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0.6%和16.8% [7] - 公司将在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加剧趋势中受益,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利好公司;预计2026年收入更强劲增长,得益于产品价格改善和晶圆出货量增长 [7] - 目标价上调基于1.35倍2025年预测市净率,较5年历史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上调因估值提升;预计公司受益于国内芯片制造需求增长,新产能部署后维持高利用率 [7] 各部分总结 财务资料 - FY23A - FY27E销售收入分别为22.86亿、20.04亿、23.17亿、29.45亿、32.97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7%、-12.3%、15.6%、27.1%、12.0% [2] - FY23A - FY27E毛利率分别为21.3%、10.2%、10.6%、16.8%、21.2% [2] - FY23A - FY27E净利润分别为2.8亿、0.581亿、0.238亿、2.528亿、4.256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7.8%、-79.2%、-59.1%、963.2%、68.3% [2] - FY23A - FY27E每股收益分别为16.31、3.38、1.38、14.71、24.77美分,市盈率分别为25.6、123.4、301.4、28.4、16.8倍 [2] 公司数据 - 市值424.771亿港元,3月平均流通量17.487亿港元,52周内股价高/低为41.45/15.22港元,总股本13.09亿 [3] 股东结构 - 上海华虹国际有限公司持股26.4%,鑫芯(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3.0% [4] 股价表现 - 1 - 月绝对回报10.0%,相对回报-2.5%;3 - 月绝对回报22.7%,相对回报13.4%;6 - 月绝对回报41.7%,相对回报28.4% [5] 招银国际预测对比 与过往预测对比 - FY25E - FY27E收入最新预测为23.17亿、29.45亿、32.97亿美元,过往预测为24.86亿、3.049亿美元(FY27E无),对比为-7%、-3%(FY27E无) [8] - FY25E - FY27E毛利最新预测为2.46亿、4.94亿、6.99亿美元,过往预测为4.3亿、5.88亿美元(FY27E无),对比为-43%、-16%(FY27E无) [8] - FY25E - FY27E净利润最新预测为0.024亿、0.253亿、0.426亿美元,过往预测为0.244亿、0.344亿美元(FY27E无),对比为-90%、-26%(FY27E无) [8] 与彭博一致预期对比 - FY25E - FY27E收入招银国际预测为23.17亿、29.45亿、32.97亿美元,彭博一致预期为23.6亿、28.5亿、32.92亿美元,对比为-2%、3%、0% [9] - FY25E - FY27E毛利招银国际预测为2.46亿、4.94亿、6.99亿美元,彭博一致预期为3.42亿、5.25亿、6.59亿美元,对比为-28%、-6%、6% [9] - FY25E - FY27E净利润招银国际预测为0.024亿、0.253亿、0.426亿美元,彭博一致预期为0.136亿、0.232亿、0.295亿美元,对比为-82%、9%、44% [9] 财务分析 损益表 - 2022A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4.75亿、22.86亿、20.04亿、23.17亿、29.45亿、32.97亿美元 [15] - 2022A - 2027E毛利分别为8.44亿、4.87亿、2.05亿、2.46亿、4.94亿、6.99亿美元 [15] - 2022A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4.5亿、2.8亿、0.58亿、0.024亿、0.253亿、0.426亿美元 [15] 资产负债表 - 2022A - 2027E总资产分别为70.55亿、109.43亿、124.15亿、126.77亿、131.02亿、135.8亿美元 [15] - 2022A - 2027E总负债分别为29.2亿、29.29亿、35.08亿、36.4亿、37.12亿、36.64亿美元 [15] - 2022A - 2027E股东权益总额分别为30.3亿、63.01亿、62.47亿、60.84亿、61.36亿、63.62亿美元 [15] 现金流量表 - 2022A - 2027E净经营现金流分别为7.51亿、6.42亿、4.59亿、2.92亿、9.07亿、11.43亿美元 [16] - 2022A - 2027E净投资现金流分别为-9.3亿、-8.33亿、-26.72亿、-20.29亿、-20.34亿、-10.39亿美元 [16] - 2022A - 2027E净融资现金流分别为6.72亿、37.82亿、11.5亿、5.08亿、2.56亿、1.13亿美元 [16] 增长率 - 2022A - 2027E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1.8%、-7.7%、-12.3%、15.6%、27.1%、12.0% [16] - 2022A - 2027E毛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4.1%、-42.3%、-57.9%、20.1%、100.4%、41.7% [16] - 2022A - 2027E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12.1%、-37.8%、-79.2%、-59.1%、963.2%、68.3% [16] 盈利能力比率 - 2022A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34.1%、21.3%、10.2%、10.6%、16.8%、21.2% [16] - 2022A - 2027E营业利益率分别为21.7%、2.8%、-12.4%、-9.8%、-0.5%、4.8% [16] - 2022A - 2027E股本回报率分别为15.2%、6.0%、0.9%、0.4%、4.1%、6.8% [16] 资产负债比率 - 2022A - 2027E流动比率分别为2.2、6.8、3.7、3.3、2.8、3.0倍 [16] 估值指标 - 2022A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12.1、25.6、123.4、301.4、28.4、16.8倍 [16]
药明合联:业绩高增长,全球化战略驱动长期成长-20250512
国信证券· 2025-05-12 18: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药明合联业绩表现亮眼,收入、利润强势高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下半年增长提速,印证ADC CDMO行业高景气度 [2][9] - 订单、客户双突破,龙头地位凸显,在手订单和客户数量均大幅增长,彰显平台稀缺价值 [2][17] - 技术平台持续迭代,构建XDC生态壁垒,引入外部前沿技术,扩展服务能力,商业化能力得到充分验证 [3][21] - 全球产能布局加速,支撑长期增长,各基地产能扩展成效显著,未来将强化欧美市场服务能力 [3][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40.52亿元(+90.8%),归母净利润10.70亿元(+277.2%),Non - IFRS经调整净利润11.74亿元(+184.8%) [2][9] - 2024年毛利率30.6%(+4.3pp),净利率26.4%(+13.3pp) [2][9] 订单与客户 - 2024年在手订单9.91亿美元(+71.2%),综合CMC项目数增至194个(含8个PPQ验证及1个商业化项目) [2][17] - 客户数量达499家(+44.5%),覆盖全球前20大药企中的13家(贡献收入32.0%),全年助力客户完成28个ADC及2个XDC的IND申报 [2][17] - 中国ADC对外授权交易超10亿美元案例中,60%来自公司客户 [2][17] 技术平台 - WuXiDARx™技术累计支持45个临床前候选药及7个临床项目,新增X - LinC高稳定性连接子、亲水性连接子及喜树碱类载荷 [3][21] - 引入外部前沿ADC技术,形成“自主 + 授权”双引擎,扩展双抗、多肽等XDC药物服务能力 [3][21] - 全年累计完成83个ADC及2个XDC的IND申报,临床后期项目达34个 [3][21] 产能布局 - 无锡基地采用双功能(XmAb/XBCM)设计的第二条生产线于2024年11月投入运营 [3][21] - 上海药物发现实验室扩建,常州连接子/有效载荷产能达150L/批,全链条“一站式”优势巩固 [3][21] - XmAb/XBCM生产线预计2025年底投入运营,XPD4预计2026年中投入运营,未来将强化欧美市场服务能力 [3][21] 投资建议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上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 [4][22]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97/19.15/26.02亿元(2025/2026年原值10.15/13.17亿元),同比增速+30.6%/37.1%/35.9% [4][22]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24|4,052|5,523|7,315|9,577| |(+/-%)|114.4%|90.8%|36.3%|32.5%|30.9%| |净利润(百万元)|284|1070|1397|1915|2602| |(+/-%)|82.1%|277.2%|30.6%|37.1%|35.9%| |每股收益(元)|0.24|0.89|1.16|1.59|2.16| |EBIT Margin|15.8%|22.7%|25.2%|27.7%|28.9%| |净资产收益率(ROE)|5.2%|16.1%|17.4%|19.2%|20.7%| |市盈率(PE)|147.3|39.1|29.9|21.8|16.1| |EV/EBITDA|113.8|51.0|27.2|20.2|15.4| |市净率(PB)|7.66|6.29|5.20|4.20|3.33| [5]
中化化肥:生物复合肥稳步增长,钾肥上涨持续受益-20250512
山西证券· 2025-05-12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差异化产品销量再创新高,聚焦“生物 +”战略提升盈利能力,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14.8、16.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6、5.1、4.8 倍,考虑公司是高股息分红央企,内部产品结构改善提升盈利水平,“生物 +”战略加速落地,磷矿储备资源丰富,未来增量可期 [4][5][7] 事件描述 - 4 月 25 日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2024 年实现营收 212.65 亿元,同比 - 2.1%,归母净利 10.61 亿元,同比 + 69.7% [3] 事件点评 - 收入端生物复合肥、磷肥、钾肥、饲钙、特种肥料 2024 年分别实现收入 67.5、66.6、39.4、13.2、6.8 亿元,同比分别 + 2.5%、+ 18.1%、 - 25.0%、+ 6.1%、+ 16.6% [4] - 销量上 2024 年化肥产品总销量 721 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生物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 10%,磷肥销量同比增幅 12%,各类差异化产品销量合计 186 万吨,同比增长 12.12%,差异化复合肥销量 150 万吨,同比增长 11.45%,差异化产品生物磷肥销量 25 万吨,同比增幅 14%,特种肥料销量突破 11 万吨,同比增加 2 万吨 [4] - 公司坚持优质差异化精品战略,复合肥装置差异化占比由 2023 年的 6.8%提升至 65.7%,2024 年发布「生物 +」技术品牌,全年科研成果转化量达 128.5 万吨,A 类产品销量同比增加 55% [5] - 得益于“生物 +”战略及成本控制,公司盈利水平提升,2024 年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1.96%和 5.06%,同比分别提升 1.56pct 和 1.91pct [5] 投资建议 - 分析师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14.8、16.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6、5.1、4.8 倍,维持“买入 - A”评级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728.12|21,264.85|22,243.41|23,090.81|24,205.02| |YoY(%)|-5.54|-2.13|4.60|3.81|4.83| |净利润(百万元)|625.55|1,061.48|1,352.48|1,483.20|1,598.58| |YoY(%)|-44.01|69.69|27.41|9.67|7.78| |毛利率(%)|10.40|11.96|12.57|12.88|13.08| |EPS(摊薄/元)|0.09|0.15|0.19|0.21|0.23| |ROE(%)|6.44|10.19|12.08|12.31|12.32| |P/E(倍)|12.17|7.17|5.63|5.13|4.76| |P/B(倍)|0.78|0.73|0.68|0.63|0.59| |净利率(%)|3.15|5.06|6.16|6.51|6.69|[9][12]
中化化肥(00297):生物复合肥稳步增长,钾肥上涨持续受益
山西证券· 2025-05-12 17: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差异化产品销量再创新高,聚焦“生物 +”战略,盈利能力提升,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14.8、16.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6、5.1、4.8 倍,考虑公司是高股息分红央企,内部产品结构改善提升盈利水平,“生物 +”战略加速落地,磷矿储备资源丰富,未来增量可期 [3][4][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5 月 12 日收盘价 1.170 元,年内最高/最低 1.310/0.860 元,流通 A 股/总股本 70.24/70.24 亿,流通 A 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 82.19 亿 [2] 基础数据 - 基本每股收益 0.1631 元,摊薄每股收益 0.1631 元,每股净资产 1.6008 元,净资产收益率 10.99% [2] 事件描述 - 4 月 25 日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2024 年实现营收 212.65 亿元,同比 - 2.1%,归母净利 10.61 亿元,同比 + 69.7% [3] 事件点评 - 收入端,2024 年生物复合肥、磷肥、钾肥、饲钙、特种肥料分别实现收入 67.5、66.6、39.4、13.2、6.8 亿元,同比分别 + 2.5%、+ 18.1%、 - 25.0%、+ 6.1%、+ 16.6% [4] - 销量方面,2024 年化肥产品总销量 721 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生物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 10%,磷肥销量同比增幅 12%,各类差异化产品销量合计 186 万吨,同比增长 12.12%,差异化复合肥销量 150 万吨,同比增长 11.45%,差异化产品生物磷肥销量 25 万吨,同比增幅 14%,特种肥料销量突破 11 万吨,同比增加 2 万吨 [4] - 公司坚持优质差异化精品战略,复合肥装置差异化占比由 2023 年的 6.8%提升至 65.7%,开展重点生物技术攻关,2024 年发布「生物 +」技术品牌,全年科研成果转化量达 128.5 万吨,A 类产品销量同比增加 55% [5] - 得益于“生物 +”战略及成本控制,2024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1.96%和 5.06%,同比分别提升 1.56pct 和 1.91pct [5] 投资建议 - 分析师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14.8、16.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6、5.1、4.8 倍,维持“买入 - A”评级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728.12|21,264.85|22,243.41|23,090.81|24,205.02| |YoY(%)|-5.54|-2.13|4.60|3.81|4.83| |净利润(百万元)|625.55|1,061.48|1,352.48|1,483.20|1,598.58| |YoY(%)|-44.01|69.69|27.41|9.67|7.78| |毛利率(%)|10.40|11.96|12.57|12.88|13.08| |EPS(摊薄/元)|0.09|0.15|0.19|0.21|0.23| |ROE(%)|6.44|10.19|12.08|12.31|12.32| |P/E(倍)|12.17|7.17|5.63|5.13|4.76| |P/B(倍)|0.78|0.73|0.68|0.63|0.59| |净利率(%)|3.15|5.06|6.16|6.51|6.69| [9][12]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3A - 2027E 进行预测,涵盖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项目,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指标 [13] - 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估值比率等方面的预测数据 [13]
联想集团(00992):事件点评:发布多款超级智能体,加强AI端侧竞争力
国海证券· 2025-05-12 17: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联想集团推出超级智能体天禧,实现混合式人工智能关键突破,其核心能力包括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标志“超级智能体”从概念走向规模化落地,为全球AI产业树立新标杆 [4] - 联想推出推理加速引擎,与大模型推理芯片结合实现深度耦合,达到“算力放大效应”,提升了AI PC的性能,加强其AI PC竞争力 [4] - 随着全球AI PC渗透率从2024年至2028年有望从18%增长至70%,联想集团作为全球PC市占率第一的企业,有望深度受益 [5] - 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FY2025 - 2027营收分别为676.58、747.63、808.69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15.40、15.73、19.66亿美元,对应P/E倍数为9.6x、9.4x、7.5x,随着AI功能在PC端加速渗透,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提升,AI功能用于其他终端市场也利好公司未来整体发展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9日,联想集团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恒生指数表现分别为23.9%、 - 24.0%、 - 5.4%,同期恒生指数表现为12.8%、8.2%、23.4% [2] - 当前价格为9.29港元,52周价格区间为6.57 - 13.60港元,总市值115,239.28百万港元,流通市值115,239.28百万港元,总股本1,240,465.93万股,流通股本1,240,465.93万股,日均成交额617.73百万港元,近一月换手1.11% [2] 盈利预测 |财务指标|FY2024|FY2025E|FY2026E|FY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亿美元)|568.64|676.58|747.63|808.69| |YoY(%)|-8.21%|18.98%|10.50%|8.17%| |毛利(亿美元)|98.03|107.59|119.62|132.63| |YoY(%)|-6.65%|9.75%|11.19%|10.87%| |净利润(亿美元)|10.11|15.40|15.73|19.66| |YoY(%)|-37.15%|52.36%|2.15%|25.03%| |EPS(美元/股)|0.08|0.12|0.13|0.16| |ROE(%)|18%|21%|18%|18%| |P/E|13.9|9.6|9.4|7.5| |P/S|0.3|0.2|0.2|0.2| [8] 财务指标 - 盈利能力方面,ROE分别为18%、21%、18%、18%,毛利率均为16%,期间费率均为13%,销售净利率均为2% [10] - 成长能力方面,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 8%、19%、10%、8%,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37%、52%、2%、25% [10]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46、1.62、1.60、1.59,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07、7.71、7.80、8.14,存货周转率分别为7.20、7.17、6.82、7.33 [10]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4%、83%、81%、78%,流动比分别为0.87、0.93、1.00、1.07,速动比分别为0.61、0.64、0.73、0.81 [10]
晶泰控股:AIforScience稀缺标的,颠覆研发范式打开巨大市场空间-20250512
东吴证券· 2025-05-12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是AI for Science稀缺标的,有望在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26/6.83/10.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4.42/-1.96/0.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43.69/27.25/17.00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AI for Science稀缺标的,打造AI研发新范式 - 晶泰控股是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为制药及材料科学等产业提供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 [14] - 公司受全球资本关注,已筹集资金约732百万美元,在全球人工智能赋能的药物发现公司中排名第一,成立多家附属公司构建多元化科技创新企业集团 [15][17] - 公司股权结构多元,腾讯和红杉中国为主要股东,创始人股东和其他投资者也有一定持股比例 [22] -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技术背景强、行业经验丰富,研发团队由三位麻省理工学院培训的科学家和联合创始人领导,有500多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23] 2.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自动化行业:场景多元,前景广阔 - 人工智能在医疗和材料科学领域潜力大,自动化市场增长快,实验室自动化渗透率将从2022年的3.7%增长至2030年的23.2%,数据量、劳动力成本、技术融合及政策驱动市场增长 [26][27][34] - 药物研发行业中,传统制药方式成本高、时间长、成功率低,AI制药潜力大,基于量子物理的方法是突破性技术,AI制药处于成长期,干湿结合等能力是竞争优势,人才、数据等是进入壁垒,降本增效需求驱动增长,数据保护和多样化管线是趋势 [35][36][47] - 固态研发服务行业中,固态研发对评估材料性质重要,人工智能赋能可建立反馈回路,市场以制药为主、材料科学领域有望增长,技术和商业化难度是进入壁垒,技术进步等驱动增长,应用领域向材料拓展是趋势 [48][49][57] - 自动化研发实验室行业中,自动化可实现更高效的湿实验室流程,传统人工方法有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自动化是产业升级趋势,市场以制药为主、化学及材料科学领域有望增长,资金、竞争压力等是进入壁垒,产业升级需求和人工智能进步驱动增长,多技术整合和重视数据安全是趋势 [59][60][70] - 材料科学研发行业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重塑研发方式,新型材料市场需求增加,应用多元、参与者广泛,向生物领域转变,人工智能及跨学科技术赋能研发 [71][72][76] 3. AI for Science,具备跨行业赋能能力 - 营收步入商业化阶段,2024年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53%,达到港交所商业化公司收入门槛,取消“未商业化公司”称号,净亏损收窄,现金充足,智能机器人业务大幅增长 [77][79][85] - 数据构造护城河,公司有海量虚拟和实验数据,实现“干、湿”闭环技术平台,结合量子物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ProteinGPT,基于量子物理的计算能力可改善研发周期,AI模型可与物理模型结合并实现生成式AI功能 [88][90][93] - 合作项目由医药延伸至材料等新领域,服务全球制药巨头,合作管线进展良好,AI + 机器人落地多行业,深度赋能材料科学等领域 [8] - AI赋能各产业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业绩增长具备较高确定性,政策红利驱动短期增长,客户留存与孵化公司驱动中长期增长 [8]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26/6.83/10.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4.42/-1.96/0.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43.69/27.25/17.0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
万国黄金集团:事件点评报告:紫金赋能,世界级金矿开发加速-20250512
民生证券· 2025-05-12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紫金矿业持有上市公司17.57%权益,关联交易体现其对金岭金矿后续开发进一步赋能,有望提升金矿发展速度和效率 [2] - 扩建完成后公司黄金年产量有望达12.9吨,较2024年产量增幅达514.3%,未来黄金产量预计高速增长 [2] - 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采矿恢复正常、选矿逐步改善,产能爬坡预计提速且有进一步扩产,叠加金价景气,看好后续黄金产量持续增长,迎来量价齐升 [3] 相关目录总结 事件 - 2024年10月31日公司与紫金矿冶订立所罗门群岛金岭矿选矿技术服务合同,金额169万元;2025年5月1日与紫金工程订立金岭矿新建1000万吨/年扩建可行性研究合同,以达产能1300万吨/年,产品为金锭及浮选金精矿 [1] 紫金赋能 - 2024年9月23日公司向紫金矿业子公司增发,紫金矿业成重要股东,增发资金50%用于金岭金矿开发,50%补充营运资金,紫金矿业将在海外采矿技术及矿山营运方面提供支持 [2] 产量增长 - 金岭金矿平均品位1.17克/吨,按85%回收率预估,扩建完成后黄金年产量有望达12.9吨,较2024年2.1吨产量增幅514.3% [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63/15.94/19.45亿元,EPS分别为1.17/1.47/1.80元,对应5月9日PE分别为19X、15X、12X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876|3462|4147|4888| |增长率(%)|42.6|84.6|19.8|17.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75|1263|1594|1945| |增长率(%)|71.6|119.5|26.2|22.1| |EPS(元)|0.53|1.17|1.47|1.80| |P/E|41|19|15|12| |P/B|7.6|5.8|4.7|3.7| [4]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呈现公司财务状况及预测,如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呈增长趋势,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财务比率也有相应变化 [6]
万国黄金集团(03939):事件点评报告:紫金赋能,世界级金矿开发加速
民生证券· 2025-05-12 15: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紫金矿业持有上市公司17.57%权益,此次关联交易体现其对金岭金矿后续开发进一步赋能,将协助扩建1000万吨/年工程项目,金岭金矿发展速度和效率有望提升 [2] - 扩建完成后公司黄金产量预计高速增长,年产量有望达12.9吨,较2024年2.1吨产量增幅达514.3% [2] - 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采矿恢复正常、选矿逐步改善,当前产能爬坡预计提速,未来还有进一步扩产,叠加金价景气,看好后续黄金产量持续增长,迎来量价齐升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2024年10月31日公司与紫金矿冶订立所罗门群岛金岭矿选矿技术服务合同,金额169万元人民币;2025年5月1日与紫金工程订立金岭矿新建1000万吨/年扩建可行性研究合同,以达产能1300万吨/年,产品为金锭(金品位80%)及浮选金精矿(金品位25克/吨),紫金矿冶和紫金工程均为紫金矿业控制实体 [1]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人民币)|1876|3462|4147|4888| |增长率(%)|42.6|84.6|19.8|17.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575|1263|1594|1945| |增长率(%)|71.6|119.5|26.2|22.1| |EPS(元)|0.53|1.17|1.47|1.80| |P/E|41|19|15|12| |P/B|7.6|5.8|4.7|3.7| [4]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资产负债表:资产合计从2024年41.35亿元预计增长至2027年86.73亿元,负债合计从6.82亿元预计增长至13.04亿元,股东权益合计从34.53亿元预计增长至73.68亿元 [6] - 利润表:营业收入从2024年18.76亿元预计增长至2027年48.8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从5.75亿元预计增长至19.45亿元 [6] -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4年8.43亿元预计增长至2027年22.6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2024年为 - 15.56亿元,后续预计有所改善,筹资活动现金流从2024年10.51亿元预计下降至 - 7.06亿元 [6] -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较高;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均呈现较好态势;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预计有所波动但总体处于合理范围;营运能力方面,各项周转率指标有一定变化 [6] -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从2024年0.53元预计增长至2027年1.80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从0.78元预计增长至2.09元,每股净资产从2.89元预计增长至5.84元 [6] - 估值比率:P/E从41预计下降至12,P/B从7.6预计下降至3.7,EV/EBITDA从25.64预计下降至7.44 [6]
晶泰控股(02228):AIforScience稀缺标的,颠覆研发范式打开巨大市场空间
东吴证券· 2025-05-12 14: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科学家背景团队研发实力雄厚,营收突破商业化门槛且净亏损显著收窄,干湿实验闭环构造数据壁垒,合作新药管线进展顺利且新材料等领域客户持续拓展,政策红利驱动短期增长,客户留存与孵化公司驱动中长期增长,预计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AI for Science稀缺标的,打造AI研发新范式 - 全球资本关注,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企业集团:晶泰控股由三位麻省理工博士后创立,以量子物理和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传统限制,受世界知名投资者支持,已筹集约732百万美元,在全球人工智能赋能药物发现公司中排名第一,与辉瑞合作助力Paxlovid开发,还成立多家附属公司构建多元化集团[15][17][19] - 股权结构多元:股权结构分散,腾讯和红杉中国为主要股东,创始人股东及其他投资者均有持股,公众股东和基石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小[22] - 科学家领衔,研发实力雄厚:核心管理团队技术背景专长且经验丰富,研发团队由三位麻省理工科学家领导,500多名人员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23] 2.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自动化行业:场景多元,前景广阔 - 药物研发行业:传统制药面临成本高、时间长、成功率低问题,AI制药潜力大,基于量子物理方法是突破性技术,AI制药处于成长期,干湿结合等能力是竞争优势,人才、数据等是进入壁垒,降本增效需求是增长驱动,数据保护和多样化管线是趋势[35][36][40] - 固态研发服务行业:固态研发对评估材料性质重要,人工智能赋能固态研发,市场应用以制药为主,材料科学领域有望增长,技术和商业化难度是进入壁垒,技术进步等是增长驱动,应用领域向材料拓展是趋势[48][49][51] - 自动化研发实验室行业:自动化研发可实现更高效湿实验室流程,应用领域将拓展,传统人工方法有诸多问题,自动化是产业升级趋势,市场以制药为主,化学及材料科学领域将增长,资金等是进入壁垒,产业升级需求和人工智能进步是增长驱动,多技术整合和重视数据安全是趋势[59][60][61] - 材料科学研发行业: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重塑研发方式,新型材料需求增加,市场竞争激烈,材料科学向生物领域转变,人工智能及跨学科技术赋能研发[71][72][75] 3. AI for Science,具备跨行业赋能能力 - 营收步入商业化阶段,AI平台价值加速兑现:2024年营收突破商业化门槛,取消“未商业化公司”称号,净亏损收窄,费用率改善,现金充足,智能机器人和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收入增长[77][79][85] - 数据构造护城河,迈向AI for Science:量子+AI模型生成虚拟数据,机器人自动化积累实验数据,结合计算机工具和机器人自动化湿实验室提供干湿闭环解决方案,整合人工智能到核心技术,开发ProteinGPT[88][90] - 合作项目由医药延伸至材料等新领域:服务全球制药巨头,合作管线进展良好,AI+机器人落地多行业,深度赋能材料科学等领域[10] - AI赋能各产业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业绩增长具备较高确定性:政策红利驱动短期增长,客户留存与孵化公司驱动中长期增长[8]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关键假设:未提及相关内容 - 盈利预测和估值: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26/6.83/10.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4.42/-1.96/0.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43.69/27.25/17.00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