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生产
搜索文档
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 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抓好“三秋”生产
央广网· 2025-10-23 09:27
秋粮收获整体进展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接近80% [1] - 河北省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90% [1] - 陕西子长市利用降雨间隙完成秋粮收获3.7万亩 [1][2] 应对不利天气的抢收措施 - 河北省统筹5225万元资金支持农机抢收和潮粮烘干 [1] - 河北曲周县调配履带式收割机应对田块积水问题并安排30多名技术人员24小时值守 [1] - 陕西子长市紧急购置烘干机解决因持续降雨导致的粮食高含水量存储难题 [1] 粮食烘干保障产能 - 河北曲周县35个烘干点全线启动 [1] - 曲周县家庭农场烘干塔24小时运作日处理能力达130至150吨 [1] - 陕西子长市对已成熟秋粮进行抢收并确保湿粮不过夜 [1][2] 再生稻种植效益与产量 - 安徽休宁县再生稻二茬稻实现丰收平均亩产500斤 [2] - 再生稻二茬种植相比单季稻可使农户每亩多增收约500元 [2] - 休宁县再生稻种植面积8000多亩总产量预计达600万公斤较去年增产约2% [2]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 安徽休宁县再生稻从育秧到收割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2] - 陕西子长市千亩高密度玉米种植基地使用大型收割机与农用运输车进行机械化作业 [1] - 安徽休宁县再生稻示范田使用大型收割机进行收割 [2]
抢收秋粮 农机显身手
陕西日报· 2025-10-20 06:53
秋收进度与现状 - 受前期雨水影响,渭南地区秋收推迟近10天,当前正值10月12日至15日的抢收关键期[1] - 截至10月15日,渭南市秋粮收获总面积124.79万亩,进度为32.67%,其中玉米收获118.52万亩,进度32.36%,大豆收获6.27万亩,进度63.59%[2] - 秋播方面,渭南市已播种小麦9.96万亩,进度2.26%,播种油菜13.79万亩,进度70.72%[2] 农机调配与保障措施 - 渭南市调度履带式收割机156台,并投入各类农机具9万余套,包括玉米收获机4600余台、播种机9900余台[1] - 政府开通13部机收服务热线,成立78支农机应急作业队、37支农机应急保障队、12支农机应急服务队,并公布207个粮食烘干点,日烘干能力达1.7万吨[2] - 咸阳市武功县紧急从河南、山东等地协调农机支援,以确保在霜降前完成5000亩玉米收获[5] 技术支持与政策支持 - 组织农技专家制定秋粮收获期和小麦适播期预报图,并选派1887名农技干部深入田间提供全流程服务[1][2] - 陕西省鼓励经营主体紧急购置移动式烘干设备,符合条件者可享受顶格补贴,农业救灾资金可用于农机作业、检修、运输及设施租赁等环节[5]
烟台|与雨争时与民同心,打响秋粮保卫战
大众日报· 2025-10-17 09:39
天气与农业受灾情况 - 烟台市10月以来平均降水量达1514毫米创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高值导致农田严重积水[2] - 持续阴雨天气造成玉米无法收获储存以及冬小麦无法播种的困境[2] - 截至10月13日烟台市秋粮已收面积15295万亩进度为5226%其中玉米已收13031万亩进度为5094%大豆已收104万亩进度为7195%花生已收1338万亩进度为9792%[2] 政府应急响应与组织 - 10月7日20时市级Ⅰ级应急响应启动实行书记市长双指挥日调度机制并于8日凌晨派出6支由副县级以上领导带队的帮包组[3] - 县乡两级同步成立237支党员突击队村一级网格员包地块形成市-县-乡-村-社五级联动体系[3] - 全市组建51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储备农用水泵227万台调用玉米收获机4500台其中包括287台履带式收割机[3] 资金与技术保障措施 - 在及时下发省级500万元专项资金基础上严格审批各区市资金分配方案确保资金直达生产一线用于烘干作业和抢排抢收应急补助[3] - 成立62支农技基层服务队下沉一线排查农田积水指导作物防涝并印发应对三秋大范围降雨技术指导意见[4] - 截至10月12日累计派出农技人员3180人次举办田间微课堂524场直接服务群众41万人[4] 农机维护与秋种准备 - 检修维护三秋作业机械7万多台保障机具良好状态并发挥23家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作用[4] - 为应对小麦播期推迟7至10天已检修14万台拖拉机和1100台小麦播种机种子化肥农药储备可满足2516万亩需求[5] - 市县两级200名农机人员包片下沉一旦墒情适宜可在7天内完成适墒播种[5]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抢烘战” 不能卡在 “钱” 上,备耕忙也要“资”持到底
齐鲁晚报· 2025-10-16 17:27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三秋”生产金融扶持举措 - 年初即部署全年粮食产业工作方案,通过走访对接主管部门及企业构建客户名单库,并建立网格化营销小组进行需求登记[1] - 针对粮食客户用款“短频急”特点,利用移动展业设备实现线上作业和绿色审批通道,有效节约申贷时间[1] - 依托政策性担保平台和创新信贷模式解决“担保难”问题,提供最高500万元的信用贷款,今年已累计投放1.13万户、120.68亿元[1] 对农业企业的具体金融支持案例 - 山东友邦肥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省级龙头企业,拥有42项专利和20个注册商标,因调整肥料配方适应阴雨天气导致订单激增,面临原材料采购资金压力[2] - 邮储银行宁阳县支行通过线上“小微易贷”产品向该企业快速授信1000万元贷款,使其日发货量超过500吨,保障了订单交付和新订单承接能力[2] 行业背景与业务特点 - 粮食客户融资需求具有“短频急”和担保难的特点,对贷款支用的便利性和快捷性要求较高[1] - 阴雨气候导致土壤湿度增大,对肥料的适用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了新型配方肥料的需求增长[2]
连阴雨里保“三秋”
河南日报· 2025-10-16 07:47
异常天气状况 - 2025年9月至10月河南省平均降水量达349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6倍,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多值[2][3] - 平均阴雨日数达253天,较常年多14天,期间出现10轮大范围降水,呈现显著的“夏旱秋涝”特征[3] - 异常天气由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形成“大气屏障”、多路水汽输送以及西部山区地形共同导致,部分区域累计雨量超500毫米[4] 农业应对措施 - 准备各类收获机械20万台,包括83万台玉米收获机和10万台花生收获机,并组建742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7] - 调集投入7980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以应对泥泞地块,其中7014台为换装割台的履带式谷物收获机,并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1][7] - 全省配备5262台烘干设备,日烘干加工能力达375万吨,并安排5000万元救灾资金用于烘干机械奖补和秋粮收获补助[1][2][9] 秋粮收获与处理 - 阴雨导致玉米含水量升至30%至40%,较常年20%的水平显著提高,粮食霉变风险大幅提升[9] - 通过发布烘干点便民查询码、开放闲置场地摊薄晾晒、使用风扇强制通风等方式加速粮食干燥[9] - 玉米经色选脱霉工艺处理后,霉菌含量大幅下降,可根据毒素检测结果安全用于饲料生产或工业酒精制作[10] 小麦播种影响与对策 - 持续降雨导致秋收推迟,预计小麦播种较往年晚10至15天,但有效补充了土壤底墒,为足墒播种创造有利条件[12][13] - 采用“四补一促”晚播应变栽培技术,包括选用晚播早熟品种、增加播种量、增施磷肥以及浅播1至2厘米[13] - 土壤偏湿地块整地播种需注意“四不宜”:不宜过早粉碎秸秆、过早耕翻整地、过湿时镇压以及盲目抢时早播[13] 农业系统长期建设方向 - 高标准农田建设需同步推进沟渠疏浚和智能排灌设备布局,并按耕地规模配备履带收割机和高效烘干设备[15] - 搭建智慧农业平台整合气象、墒情、排涝等信息,推动农事操作从“凭经验”转向“靠数据”[16] - 加快耐涝抗逆品种的靶向育种和推广,并将农业投入从“灾后补救”转向“事前防控”,优化资金保障机制[16]
山东已有5市玉米收获进度超80%,天气转好将逐步转入整地播种
齐鲁晚报网· 2025-10-15 16:31
新闻发布会背景 -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邀请气象 农技 农机 储粮 小麦等专家介绍"三秋"生产技术 以应对连续阴雨天气 打赢秋粮生产攻坚战 [1] 农机生产应对措施 - 针对连续降雨带来的机械化生产困难 省财政下拨"三秋"生产专项应急资金 重点支持秋粮抢收 抢烘及秋冬抗湿播种 [3] - 排涝措施包括使用小型挖掘机开挖排水沟 并利用农田电力 柴油机等动力源配合移动抽排水机具进行强制排水 [3] - 抢收措施包括对散墒较快地块组织机械抢收 泥泞地块优先选用履带式收获机 作业时需降低速度 匀速慢行 避免急进急退 [3] - 若选用籽粒收获机 需调低脱粒滚筒转速 调大凹板间隙 以减少籽粒破碎 [3] 粮食烘干与储存技术 - 因连续降雨导致玉米含水率偏高 建议及时通风晾晒或进行机械烘干 [4] - 针对烘干需求集中情况 建议采用"分段烘干法" 先将湿粮烘干至20%含水率临时存放 再集中烘干至14%的安全含水率 [4] - 建议利用移动式烘干机具的优势 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开展烘干服务 [4] 整地与播种技术指导 - 全省已有5个市玉米收获进度超过80% 天气转好后将逐步转入整地播种阶段 [5] - 需做好玉米秸秆还田 对机械收获田块进行单独秸秆粉碎作业 确保粉碎后秸秆长度在10公分以下 [5] - 因抢收作业导致车辙深度普遍在10-20公分 建议先进行深度25公分以上的犁翻作业晾地散墒 再用旋耕机或耙进行碎土整地 [5] - 播种时因土壤含水率较高 建议适当增加播量 调整镇压装置并适当降低镇压力 有条件尽量使用高性能复式播种机以提高播深一致性 [5] 农机作业保障与安全 - 提醒农机手规范操作以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6] - 预计今年耕播时间将更集中 同期上阵机具数量可能增加 需各地提前对作业机具进行检修和调配准备 [6]
刘国中在安排部署“三秋”生产工作时强调 坚决克服连阴雨不利影响 全力以赴抗灾夺秋粮丰收
新华网· 2025-10-13 18:21
政策部署 - 中央政府召开视频调度会,强调需扛牢粮食安全责任,采取有力举措克服连阴雨不利影响,全力以赴抗灾夺秋粮丰收,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目标 [1] - 要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把抗灾夺秋粮丰收作为重大任务抓紧抓好 [2] 秋粮收获与收购措施 - 坚持抢字当头,千方百计抓好秋粮收获、收购和秋冬种各项工作 [1] - 加强急需农机具调配,支持受影响地区组织抢收作业,加快补齐烘干设施短板,及时开展湿粮抢烘和晾晒 [1] - 强化农机通行、用油、检修等服务保障,确保抢收抢烘有序开展 [1] - 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精心组织好政策性收储,多措并举保障农民售粮顺畅 [1] 秋冬种工作安排 - 抢抓农时压茬开展秋冬种,加强种子、化肥等农资供应 [1] - 指导农户落实冬小麦抗湿播种等技术措施,确保适期足量播种 [1] 跨部门协同保障 - 各有关部门需加强协同联动,扎实做好气象监测预警、救灾资金保障、保险理赔服务、宣传引导等工作,为做好"三秋"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2]
刘宁到柘城鹿邑淮阳调研时强调:扛牢政治责任全力抓好“三秋”生产,坚持创新引领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
河南日报· 2025-10-12 18:38
农业与粮食生产 - 全省各地积极组织力量应对连阴雨天气 加快抢收抢烘以保障秋收进度[4] - 柘城县出动多台履带式收割机 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 目前秋收已大头落地[4] - 强调需环环相扣抓好收、烘、售、储、种各环节工作 多渠道调运农机 做好烘干服务保障 确保玉米、花生等秋作物应收尽收、颗粒归仓[4] - 强调需加快补齐抗旱排涝、烘干仓储等方面短板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4] - 在鹿邑县涡北镇高标准农田 强调坚持抢字当头 抓好农机农资调度对接 组织抢排积水、抢收抢烘 统筹粮食收购与保险理赔[4] - 强调需分类制定秋播方案 加强秸秆还田 保障种子肥料供应 推广深耕整地 为冬小麦播种创造有利条件 夯实明年夏粮丰产基础[4]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在柘城县调研商丘美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 察看生物医药、超硬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情况[5] - 强调产业发展需坚持创新引领 促进产学研用融通 持续提升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5] - 在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鹿邑县澄明食品产业园 勉励企业坚定信心 延伸产业链条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5] - 强调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5] 文旅融合 - 在鹿邑县老子文化博物馆、淮阳龙湖湿地保护区调研 强调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5] - 强调需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5] 县域经济总体发展 - 听取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强调需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5] - 强调需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以优良作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5]
四个方面强化保障 应对阴雨天气影响
郑州日报· 2025-10-09 08:43
秋收生产现状 - 当前正值秋粮收获关键期,持续阴雨天气给秋收带来严重影响[1] - 副市长李凤芝实地察看了玉米等秋作物长势、农田积水及收获进度[1] 气象保障措施 - 强化气象预警联动,农业农村与气象部门需加密监测并实时推送天气信息,引导群众抢抓晴好窗口期收获[1] 农机调度与收获组织 - 需科学组织收获,通过摸排农机数量、四级联动调度,对机械可作业地块集中机收[1] - 针对小地块及机械难以下地的情况,动员人工进行抢收[1] 粮食烘干与晾晒保障 - 加大烘干晾晒力度,发挥全市44台烘干设备作用,全力开机烘干并做好热源保障[1] - 开展代烘服务,并利用公共场地、封闭部分乡间非主干道用于粮食晾晒[1] 秸秆处理政策 - 疏堵结合推进秸秆禁烧,落实四级网格化管理[1] - 通过提高机收率推进秸秆还田,并对接企业加强秸秆收储运[1] - 清理废弃秸秆消除隐患,同时逐村逐户发放明白卡确保政策家喻户晓[1]
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山东积极行动保障“三秋”生产
大众日报· 2025-10-08 09:00
政府应对措施 - 山东省农业农村部门紧急印发《应对"三秋"大范围降雨技术指导意见》并派出6个工作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2] - 青岛市发布《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技术指导意见,公布全市54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207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和184处粮食烘干服务点信息[3] - 政府部门紧抓烘干晾晒,动态更新公布粮食烘干服务点信息,对已收获且有烘干条件的粮食立即烘干入库[2] 烘干设施与能力 - 无棣县20余个玉米烘干中心开足马力,日烘干能力达4000多吨[2] - 壮武村村集体投资200万元建设粮食烘干塔已调试完毕[3] - 德州市平原县鲁望为农服务中心一期有13台烘干机,二期有两个烘干塔,每个塔日烘干能力300吨,配套筒仓总储存量8000吨[3] - 平原县已建成粮食烘干中心27处,日烘干能力达0.71万吨,仓储能力达17万吨[3] 基层应对与准备 - 蓝村街道壮武村已预订9台玉米收割机并准备好晾晒场,等待连续好天气进行抢收[2] - 壮武村实施"雨水工程",通过纵横交错的沟渠将积水引入80亩水塘,实现旱能浇、涝能排[2] - 鲁望为农服务中心脱粒机高速运转,烘干设备24小时满负荷运转以解决"看天晒粮"问题[3] 天气影响与抢收策略 - 近期山东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导致土壤水分饱和,农机难以下地,打乱秋收节奏[2] - 若11日再下雨,整个秋收预计将推迟十几天[2] - 农技专家建议对植株健壮的地块不宜抢早收获,玉米适期晚收能增加粒重、提高产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