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搜索文档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如何?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
新华网· 2025-10-29 08:37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不含 金融企业)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268.5万亿元增长到 2024年末的401.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从97万亿元增长到141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从76万亿元增长到 109.4万亿元。营业总收入接连跨过70万亿元和80万亿元,最近三年保持在80万亿元以上;利润总额总 体保持稳定。同时,国有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也都稳步提升。 她表示,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企业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 厚。国有企业发展"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度符合预期 2025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迎来收官之年。田学军委员询问,这一行动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如 何?成效如何?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如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取得哪些成效?……面对这些问题,国务院相关部门负 责人予以坦诚回应。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刘修文委员询问, ...
人大常委会丨国资“家底”更厚 改革扎实推进——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的声音
新华网· 2025-10-28 08:26
国有资本规模与效益 - 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268.5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401.7万亿元 [2] - 所有者权益从9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从76万亿元增长至109.4万亿元 [2] - 营业总收入最近三年保持在80万亿元以上,利润总额总体保持稳定 [2] - 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升 [2]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 -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体进度符合预期,有信心在2025年底前高质量完成主体任务 [3] - 改革聚焦增强国有经济战略功能,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3] - 改革聚焦激活企业发展潜能,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3] - 改革聚焦提升国资监管整体效能,统筹“放得活”与“管得住” [3]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需做到“三个集中”: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行业集中,向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4] - 优化调整机制需调存量结构与优增量投向并举 [4] - 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取得重要进展 [4]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安全 - “十四五”以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大国重器 [6] - “十五五”时期将发挥国有企业在强链补链中的中坚作用,支持其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中勇挑重担 [6] - 国资央企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大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6]
国资“家底”更厚 改革扎实推进——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的声音
新华社· 2025-10-28 00:21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申铖)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国 务院关于2024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如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取得哪些成效?……面对这些问题,国务院相关部门负 责人予以坦诚回应。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刘修文委员询问,"十四五"以来,国资国企 保值增值情况如何?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268.5万亿元增长到 2024年末的401.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从97万亿元增长到141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从76万亿元增长到 109.4万亿元。营业总收入接连跨过70万亿元和80万亿元,最近三年保持在80万亿元以上;利润总额总 体保持稳定。同时,国有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也都稳步提升。 她表示,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企业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 厚。国有企业发展"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 ...
人大常委会|国资“家底”更厚 改革扎实推进——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的声音
新华社· 2025-10-27 23:31
国资"家底"更厚 改革扎实推进——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的声音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企业国有资产 (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 新华社记者申铖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如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取得哪些成效?……面对这些问题,国务院相关 部门负责人予以坦诚回应。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刘修文委员询问,"十四五"以来,国 资国企保值增值情况如何?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268.5万亿元增 长到2024年末的401.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从97万亿元增长到141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从76万亿 元增长到109.4万亿元。营业总收入接连跨过70万亿元和80万亿元,最近三年保持在80万亿元以 上;利润总额总体保持稳定。同时,国有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也都稳步 提升。 她表示,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企业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 底"更厚。国有企业发展"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 国企改革 ...
全力打好年度“收官战”!多家央企部署四季度工作,冲刺全年目标
华夏时报· 2025-10-22 14:14
文章核心观点 - 多家中央企业召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在稳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多数央企前三季度经营数据稳中有进,为四季度冲刺奠定坚实基础 [2] - 各央企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四季度行动方案,聚焦稳增长、深改革、防风险 [5] - 央企未来发展将更加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十五五”开局蓄力 [7][9] 央企前三季度经营业绩 - 华润集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6514亿元、利润总额643亿元,两项核心指标增幅均高于央企平均水平 [2] - 中国有色集团前三季度效益再创历史新高,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完成三年总体任务的97% [2] - 中国中煤在2022—2024年任期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获评A级,排名第8位,创历史最好名次 [2] - 1—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达53.9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实现年内营收增速首次转正 [4] 四季度冲刺路径与举措 - 国家电投深入落实“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通过全力抢发电量、稳电价、降成本确保完成全年目标 [5]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聚焦拓市增收与成本管控双重任务,重点做好“三资一付”管控 [5] - 中国林业集团围绕森林经营、生态修复、生态碳汇等核心业务,坚持现金流和利润并重 [5] - 国家电投将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列为四季度核心任务,加大新能源资源获取力度 [6] - 中国有色集团加快推进资源增储上产、科技赋能新材料、三稀金属产业布局等重点工作 [6] 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要强化科技视角和产业导向,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7] - 中央企业在“十五五”期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思路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 [7] - 多家央企已同步启动2026年工作谋划,将当前冲刺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 [9] - 华润集团要重点做好坚定发展信心、促进转型升级、聚焦系统谋划、坚持底线思维等四方面工作 [9]
央国企四季度冲刺收官战 改革深化激活新动能
证券时报· 2025-10-16 02:03
核心观点 - 央国企在四季度以决战姿态冲刺全年目标,同步推进提质增效、深化改革和培育新动能,并为“十五五”开局蓄力 [1] -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入高质量收官阶段,明确四重核心目标 [3] - 四季度央国企投资力度预计加大,结构优化,并通过布局新兴产业和数智化转型培育长期竞争力 [6] 稳增长与经营冲刺 - 多家央企前三季度展现稳中有进态势,中国华电实现“一利五率”的“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中国中煤在三季度主要生产经营指标明显改善 [2] - 企业强调需加力冲刺完成年度目标,中国中煤提出要坚持挖潜、深入降本,多措并举补欠增利 [2] - “现金流”成为四季度关注重点,中建集团提出要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加力盘活存量资产,确保年度经营性净现金流目标达成 [2] - 1—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达53.9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实现年内营收增速首次转正 [2] 深化改革与高质量收官 -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收官,高质量收官内涵明晰,包括抓好布局结构调整、破解科技创新瓶颈等关键任务 [3] - 改革高质量收官需达成四重核心目标:质量达标、成效落地、解决深层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3] - 中国石化和一汽集团召开专题推进会,中国石化强调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大突破,一汽集团目标稳居中央企业改革评价第一梯队 [4] - 地方层面,吉林省强调落实改革行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青岛国资委提出着力提高改革发展质量效益,积极盘活闲置资产 [4][5] 投资布局与新动能培育 - 国家电网1—9月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预计2025年全年投资规模将首次突破6500亿元,四季度新增投资规模预计约占全年三分之一 [1][6] - 投资是央企最直接、最可控的稳增长手段,政策驱动下投资力度加大是大概率事件 [6] - 央企着手“十五五”规划编制与长期布局,哈电集团布局具有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中国华电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新型能源体系编制规划 [6] - 数智化转型与新兴产业布局同步推进,中国能建、哈电集团等通过“人工智能+”和生产数字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7] - 地方国企探索发展“第二曲线”,吉林省提出国有参控股企业积极开辟创新转型“第二曲线” [6]
五粮液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郎酒签约总台“品牌强国工程”······
新浪财经· 2025-10-12 12:38
五粮液 - 公司召开党委会 要求全力攻坚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 郎酒 - 公司签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6年度"品牌强国工程" 青花郎独家冠名总台相关活动 [2] 金徽酒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超过17.5亿元 柔和产品系列销售额突破6亿元 同比增长10% [2] 珍酒 - 公司召开2025年生产质量大会 宣布上一生产周期酿造工艺优化创新有序开展 原料及酒体品质稳中有进 [2] 茅台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 美团闪购平台上茅台销售额实现近10倍的年同比增长 [2] 美国烈酒行业 - 第二季度美国烈酒出口额同比下降9% 主要海外市场均出现显著下滑 [2] - 对欧盟出口额下降12%至2.9亿美元 对英国出口额锐减29%至2690万美元 对日本出口额下降23%至2140万美元 [2] - 行业面临结构性变化挑战 消费者转向本国产品或非美国品牌 同时国内销售放缓及库存高企 [2]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取得哪些成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6:3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央企业在“十四五”时期通过深化改革和战略性重组整合 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现代新国企加速成长 [1] - 改革聚焦于增强核心功能与提升核心竞争力 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总体进度符合预期 [1][7] 国资央企布局结构优化 - “十四五”时期 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 9家新的中央企业组建成立 [2] - 在邮轮运营等领域扎实开展专业化整合 有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率 [2] - 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 [3] 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举措 -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重组整合 以服务战略大局和维护国家安全为导向 增强战略支撑托底能力 [3] - 围绕增强产业协同实施重组整合 推动同类型业务横向联合与上下游业务纵向整合 解决重复投资和资源分散问题 例如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形成“南宝武、北鞍钢”格局 [3] - 围绕优化公共服务实施重组整合 以提供质优价低公共服务为价值取向 例如组建中国资环集团打造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 促进绿色转型 [3] - 下一步将以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性举措继续推动重组整合 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4] 体制机制改革成效 - 持续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基本实现党委(党组)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动态优化 [5] - 董事会建设加快 约97%符合条件的子企业已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 [5] - 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 推动三项制度改革 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严格落实 [5] - 中央企业管理人员与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占比超过60% [5] 国资监管体系创新 - 全面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 已出台26个针对性行业考核实施方案 [6] - 2025年对中央企业考核的个性化指标占比将达到76%以上 [6] - 加快构建智能化、穿透式监管系统 实现产权、资金、债务、薪酬、采购、贸易等工作全覆盖 目标为经营行为可视、资金流动可溯、重大风险可控 [7]
中国神华启动超2500亿元并购,央企重组整合密集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8-18 15:25
交易概况 - 中国神华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家能源集团及西部能源持有的13家公司股权 标的资产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达2583.62亿元[1][3] - 交易涉及国源电力100%股权 新疆能源100%股权等13项资产 覆盖煤炭 坑口煤电 煤化工及物流服务领域[3] - 交易后上市公司将整合新疆 内蒙古 陕西 山西等战略资源基地及配套港口航运物流资产 完善全链条协同机制[3] 战略意义 - 交易契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资本市场改革要求 实现"1+1>2"战略倍增效应 打造央企资产注入示范标杆[1] - 实质性解决煤炭 坑口煤电 煤化工及物流运输领域业务重叠问题 增强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4] - 重组是落实煤炭"反内卷"有力措施 促进能源行业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1] 财务影响 - 标的资产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59.96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80.05亿元 剔除减值影响后净利润98.11亿元[5][6] - 标的资产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45% 较中国神华现有14.39%低约3-4个百分点[6] - 公司承诺交易不影响分红政策 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归母净利润65% 2024年度分红比例达76.5%[7] 行业动态 -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 央企重组整合步伐加快 包括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等案例[2][8] - 国资委推动央企健全并购管理决策机制 加快培育新增长点 重点向国家安全 命脉行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9] - 央企并购重组核心逻辑包括解决同业竞争 强化产业链整合 以及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8]
三大动因驱动 地方国资掀收购上市公司热潮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7:44
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热潮 - 今年以来地方国资掀起收购上市公司热潮 产业并购基金和国资创投平台成为主力军 [1] - 地方国资通过大手笔并购强化地方产业整合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 地方国资入主动因 - 政策鼓励背景下 高质量并购是各地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举措 [1] - 通过并购招商将上市公司作为精准招商引资的新杠杆 [1] - 推进相关产业整合与升级 打造重点领域龙头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