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搜索文档
从“十四五”积淀到“十五五”启航!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华夏时报· 2025-10-30 17:13
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明确了未来五年国企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1] - “十五五”时期的改革将着眼于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创新和核心功能优化,重点从规模化重组转向质量效益提升,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4] - 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的优化与结构的调整是“十五五”期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工作 [5] “十四五”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成果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多家央企接近完成改革目标,如中国有色集团改革任务完成率达97%,中国中煤、中国石化等企业进入收尾攻坚阶段 [2] - 全国范围内改革任务完成率已普遍超80%,黑龙江、河南、甘肃等省份完成率90%以上 [3] - 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占其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营业收入占比接近30% [2] - 实施老旧设备更新、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等投资超8000亿元,打造智能工厂120个 [2][3] - 各省国有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或高位增长态势,例如湖北省属企业资产规模、营收、利润等指标增速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山东省属企业前5月完成项目投资1015亿元;青海省属企业1至5月资产负债率54%,低于全国国有企业11.9个百分点 [3] “十五五”国企改革方向与重点 - 改革重点从规模化重组转向质量效益提升,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制度建设转向效能提升 [4] -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效能;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服务国家战略导向 [4] - 国资委明确“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体系全面实施,为国企注入持续活力 [4] - 中国诚通等央企已提前谋划新一轮改革思路,在其管理的7100亿元基金中,70%以上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社会资本近1.5万亿元 [4] 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 - 核心功能是从宏观和国家战略层面对国有企业的要求,主要包括国家安全功能(保障国防、能源资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安全)、国计民生功能(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发挥支撑托底作用)、战略引领功能(在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5] - 核心竞争力是从微观和企业层面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价值创造能力(卓越的运营效率、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公司治理能力(现代企业制度、科学的决策和监督机制)、企业家与人才竞争优势(吸引、留住和用好一流人才) [6]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的具体路径 - 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如国防军工、能源资源、主干电网、通信网络等,以加强控制力 [6] - 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领域 [7] - 从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中坚决退出,清理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业务和“僵尸企业” [7] - 通过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将业务相近或具有产业链协同效应的企业合并,避免同质化竞争 [7] - 支持优势国有企业担任产业链的“链长”,整合上下游资源,并推进“扁平化”管理和“主责主业”管理 [7]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如何?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
新华网· 2025-10-29 08:37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不含 金融企业)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268.5万亿元增长到 2024年末的401.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从97万亿元增长到141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从76万亿元增长到 109.4万亿元。营业总收入接连跨过70万亿元和80万亿元,最近三年保持在80万亿元以上;利润总额总 体保持稳定。同时,国有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也都稳步提升。 她表示,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企业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 厚。国有企业发展"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度符合预期 2025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迎来收官之年。田学军委员询问,这一行动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如 何?成效如何?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如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取得哪些成效?……面对这些问题,国务院相关部门负 责人予以坦诚回应。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刘修文委员询问,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审议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央广网· 2025-10-28 20:00
央广网北京10月28日消息(记者冯悦)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 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上午在京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企业国有资产 (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赵乐际委员长出席会议。 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肖捷副委员长主持会议。 8名与会同志围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举措、成效、下一步重点工作,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 构调整,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推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发挥国 有企业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更趋稳定,深化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等问题提出询问。 ...
人大常委会丨国资“家底”更厚 改革扎实推进——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的声音
新华网· 2025-10-28 08:26
国有资本规模与效益 - 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268.5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401.7万亿元 [2] - 所有者权益从9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从76万亿元增长至109.4万亿元 [2] - 营业总收入最近三年保持在80万亿元以上,利润总额总体保持稳定 [2] - 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升 [2]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 -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体进度符合预期,有信心在2025年底前高质量完成主体任务 [3] - 改革聚焦增强国有经济战略功能,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3] - 改革聚焦激活企业发展潜能,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3] - 改革聚焦提升国资监管整体效能,统筹“放得活”与“管得住” [3]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需做到“三个集中”: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行业集中,向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4] - 优化调整机制需调存量结构与优增量投向并举 [4] - 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取得重要进展 [4]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安全 - “十四五”以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大国重器 [6] - “十五五”时期将发挥国有企业在强链补链中的中坚作用,支持其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中勇挑重担 [6] - 国资央企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大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6]
国资“家底”更厚 改革扎实推进——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的声音
新华社· 2025-10-28 00:21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申铖)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国 务院关于2024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如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取得哪些成效?……面对这些问题,国务院相关部门负 责人予以坦诚回应。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刘修文委员询问,"十四五"以来,国资国企 保值增值情况如何?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268.5万亿元增长到 2024年末的401.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从97万亿元增长到141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从76万亿元增长到 109.4万亿元。营业总收入接连跨过70万亿元和80万亿元,最近三年保持在80万亿元以上;利润总额总 体保持稳定。同时,国有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也都稳步提升。 她表示,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企业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 厚。国有企业发展"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 ...
人大常委会|国资“家底”更厚 改革扎实推进——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的声音
新华社· 2025-10-27 23:31
国资"家底"更厚 改革扎实推进——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的声音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企业国有资产 (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 新华社记者申铖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如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取得哪些成效?……面对这些问题,国务院相关 部门负责人予以坦诚回应。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刘修文委员询问,"十四五"以来,国 资国企保值增值情况如何?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268.5万亿元增 长到2024年末的401.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从97万亿元增长到141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从76万亿 元增长到109.4万亿元。营业总收入接连跨过70万亿元和80万亿元,最近三年保持在80万亿元以 上;利润总额总体保持稳定。同时,国有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也都稳步 提升。 她表示,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企业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 底"更厚。国有企业发展"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 国企改革 ...
新宏泰(603016.SH):拟挂牌转让厦门联容16.06%股权
格隆汇APP· 2025-08-25 16:59
核心交易内容 - 公司拟通过无锡市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厦门联容16.06%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仅作为厦门联容参股股东 [1] - 股权转让价格以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为准 [1] 交易目的与背景 - 落实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发展要求 [1] - 聚焦企业核心主业发展并优化投资布局结构 [1] - 剥离非核心资产以集中资源强化核心竞争力并提升资本效率 [1] 交易方式与不确定性 - 本次交易采取公开挂牌方式进行 [1] - 交易对方和最终交易价格存在不确定性 [1]
湖南天雁: 湖南天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30 00:21
收购背景与性质 - 本次收购源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存续分立 其汽车业务板块分立至新设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导致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划转至中国长安汽车 [2][3][4] - 收购完成后 中国长安汽车通过辰致集团间接持有湖南天雁37.25%股份 成为上市公司间接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4][12][13] - 本次交易经国务院批准 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下的内部重组 未导致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变更 [2][4][12] 收购方基本信息 - 收购方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 成立于2025年7月27日 注册资本2000亿元 法定代表人朱华荣 [4][5]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汽车及摩托车制造、零部件研发、销售、汽车金融、物流服务等 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销售、智能驾驶技术开发等 [4][7] - 截至分立基准日2025年5月31日 中国长安汽车总资产5318.63亿元 净资产4316.45亿元 资产负债率18.84% [8][9] 收购决定与战略目的 - 收购旨在贯彻国家汽车强国战略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提升国际竞争力 [10] - 通过业务分立整合 有利于增强中国长安汽车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企业 [10] - 收购人暂无未来12个月内增持或处置湖南天雁股份的计划 但保留因战略需要进行整合的可能性 [11] 收购方式与股权结构 - 收购前兵器装备集团通过辰致集团间接持有湖南天雁37.25%股份 收购后中国长安汽车通过相同方式持有同等比例股份 [12][13] - 本次分立采用存续分立方式 兵器装备集团注册资本由3656.50亿元调整为1656.50亿元 中国长安汽车注册资本为2000亿元 [14] - 收购涉及股份均为流通股 无质押或司法冻结等权利限制 [15] 免于要约收购依据 - 因本次收购未导致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化 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豁免条款 免于发出要约 [15][16] - 中国长安汽车承诺收购完成后18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 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下主体间转让除外 [11]
湖南国资: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成效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5-05 02:00
湖南国资国企改革与产业布局 - 湖南省国资委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加大战新产业布局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 - 湖南钢铁集团旗下湘钢五米宽厚板厂实现智能化生产,通过5G技术远程操控智慧无人天车、自动转钢系统、加渣机器人等设备,产品应用于中国首口"万米深井"塔科一井、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及核电、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国家战略与湖南定位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出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定位(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2] - 湖南省国资委提出在"三基地一枢纽"定位中找坐标,在"三个高地"建设中奋勇争先,突出"系统集成"推进国企全面深化改革 [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湖南省国资委实施"3974"标志性工程,目标到2025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达30%以上,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先进材料等9大产业,打造7户以上现代产业链"链主"企业 [3] - 推动形成湖南钢铁集团、湖南建设集团、中联重科、湖南矿产集团4个千亿级企业,参与8条全省重点产业倍增计划产业链,构建"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级体系 [3] 国有资本配置优化 - 湖南省国资委加快国有资本"三个集中",以交通物流、能源、有色金属等领域为重点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4] - 2023年8月组建湖南港航水利集团,整合全省三级港航经营资源,推进28个码头79个泊位集约化管理、15个重大水利水运项目建设 [4] 能源产业整合与发展 - 2024年3月成立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9月与湖南省煤业集团合并重组为湖南能源集团,聚焦能源核心主业 [5] - 湖南能源集团推进煤电、气电、抽水蓄能等重大电源项目建设,在内蒙古、山西、云南等风光资源大省建设新能源项目,牵头落实"宁电入湘工程" [5] 矿产资源整合与开发 - 2024年8月组建湖南矿产集团,承担全省战略性和优势矿产资源控制、储备功能,实施省内矿产资源整合与开发 [7] - 湖南矿产集团以原湖南有色集团为主体成立,湖南保有23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三,70种居全国前十 [7] 专业化整合与子公司设立 - 湖南省国资委推动直属企业下设功能性子公司,2024年12月成立湖南国贸集团作为湖南钢铁集团重要子公司 [7] - 湖南国贸集团以湖南钢铁集团所属湖南华菱资源为基础组建 [7]
国机仪器仪表集团揭牌
新华社· 2025-04-01 21:34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1日国机仪器仪表集团在重庆揭牌,是国机集团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举措,旨在高端仪器仪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1] 行业情况 -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稳步发展、规模扩大,但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 [1] 公司情况 - 国机仪器仪表集团落户重庆两江新区,未来将整合国内优势研发与产业化能力,打造行业龙头,繁荣产业生态 [1] - 国机集团整合内部资源,与重庆市属国有企业签协议,并购获取川仪股份控制权,做实国机仪器仪表集团 [1] - 国机集团承接原机械工业部多个转制科研院所,有一流工业仪器行业研发、第三方服务和行业管理能力,技术储备雄厚,应用市场广泛 [2] - 川仪股份产品覆盖工业全场景,是我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领军企业 [2] - 国机集团将以组建国机仪器仪表集团为契机,发挥科技创新等作用,在重庆布局高能级科研平台,打造仪器仪表领域世界一流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