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

搜索文档
8月11日浙江东日(600113)涨停分析:业绩增长、消费预期驱动
搜狐财经· 2025-08-11 15:21
公司表现 - 浙江东日8月11日涨停收盘,收盘价36.1元,封单资金6528.06万元,占流通市值0.44% [1]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45%,主营业务农副产品批发及生鲜配送板块受益于消费市场回暖预期 [1] - 近期股价突破近一年高点引发市场关注 [1] 资金流向 - 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101.64万元,占总成交额3.99% [1] - 游资资金净流入571.94万元,占总成交额1.09% [1] - 散户资金净流入1529.7万元,占总成交额2.91% [1] - 近5日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8月8日净流出5656.47万元,占比11.96% [1] 市场概念 - 该股为中俄贸易、地摊经济、浙江国企改革概念热股 [1] - 当日中俄贸易概念上涨1.96%,地摊经济概念上涨1.41%,浙江国企改革概念上涨1.06% [1]
江淮汽车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96亿元,居两市第32位
金融界· 2025-08-04 07:40
融资融券数据 - 上周累计获融资净买入额1.96亿元,居两市第32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29.78亿元,偿还额27.82亿元 [1] 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汽车整车、安徽板块、标准普尔、MSCI中国、沪股通、上证180_、融资融券、预亏预减、机构重仓、华为汽车、地摊经济、华为概念、冷链物流、百度概念、独角兽、新能源车、无人驾驶、央国企改革 [1] 资金流情况 - 近5日主力资金流出4.48亿元,区间跌幅2.53% [1] - 近10日主力资金流出7061.21万元,区间跌幅0.2% [1] 公司基本信息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合肥市,从事汽车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218400.9791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67968.794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项兴初 [1] 商业履历 - 共对外投资48家企业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946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726个 [1]
五星级酒店摆摊卖包子,哪里丢人了
虎嗅· 2025-07-31 08:57
行业趋势 - 星级酒店通过摆摊方式吸引流量,成为短视频平台热门话题,小红书相关笔记突破百万篇 [1][6] - 全国范围内五星级酒店纷纷加入摆摊行列,如济南凯悦、长沙瑞吉、武汉泛海喜来登等 [7][8] - 2020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五星级酒店数量从850家减少至736家,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13] 经营策略 - 酒店推出低价菜品,如郑州某五星级酒店手工素包2元/个、鸭翅2元/个、凉拌菜10元/份,与行政套房1800元/晚形成反差 [4][5] - 摆摊业务显著提升营收,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首日营收3000元,七天后增至3万元,石家庄中豪大酒店26元盒饭40分钟售罄 [22] - 部分酒店通过摆摊引流正餐业务,长沙潇湘华天大酒店20%摊位顾客转化为正餐预订,带来4万元额外订单 [32] 消费需求 - 消费者追求性价比,天津丽思卡尔顿75元汉堡套餐吸引白领打卡,郑州顾客认为星级酒店食材和安全更有保障 [27][31] - 消费分级趋势明显,高端客群预算缩减,企业差旅预算平均下滑15%-20%,科技、金融行业削减30%以上 [17] 业务挑战 - 摆摊业务毛利率低,成都锦苑宾馆日均收入8000元仅覆盖水电气与耗材,永和铂爵酒店人工成本导致100%亏损 [38] - 差评影响显著,30%用户因差评流失,差评导致酒店至少10%营收损失,北京长城饭店评分长期徘徊2.7-3.5分 [42][44] 创新案例 - 上海半岛酒店通过历史文脉打造沉浸体验,杭州黄龙饭店设立"女士楼层"提升服务针对性 [47] - 亚朵酒店通过零售业务实现25.92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27%,零售占总营收30% [51]
五星酒店摆地摊?这里的沙盘布局才叫高段位
搜狐财经· 2025-07-10 11:39
高端酒店行业跨界创新 - 五星级酒店通过"下沉"摆地摊形式创造魔幻场景 引发文旅圈关注 例如华尔道夫酒店和柏悦酒店在门口设置手作耳环和糖画摊位 [2] - 酒店夜市摊位单日营业额可抵整层客房收入 体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4] - 该模式反映消费者对体验式消费的极致追求 类似游戏行业打破传统桎梏的创新趋势 [6] 游戏行业创新策略 - 《三国:谋定天下》采用"职业混搭"战略美学 与酒店跨界经营理念高度契合 [2] - 游戏设计突破SLG传统限制 引入自动行军和智能托管系统 减少玩家重复操作 提升策略乐趣 [6][7] - 20抽保底橙将机制和自动练兵系统实现公平性 抹平付费差距 让平民玩家可获得顶配阵容 [9] 商业模式类比分析 - 酒店地摊经济与游戏多职业配合形成生态类比 例如神行玩家类似跑堂收集情报 奇佐谋士像大厨掌控节奏 青囊职业如服务生确保持续作战 [11] - 游戏通过橙将自由和自动托管系统革新SLG赛道 相比传统648大礼包和爆肝模式更具竞争力 [13] - 高端酒店提供亲民体验与游戏"用亲民价格提供高端体验"的战略方向一致 [13] 用户体验升级 - 消费者不关注酒店地毯织数等细节 正如玩家不纠结繁琐操作 更追求掌控全局的快感 [7] - 游戏通过立体化作战体系 让新手能快速找到定位 类似夜市中各角色明确分工的生态 [11] - 游戏设计使每个选择影响战局 每次布阵考验智慧 从指尖操作开始创造深度策略体验 [15]
无地可划无序摆卖 深圳地摊经济:烟火升腾下的治理考验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22:05
地摊经济政策与现状 - 深圳2023年修订《条例》首次允许划定摊贩经营场所,政策从"全面禁止"转向"有条件放开" [1] - 两年后摊贩经营场所具体划定标准和管理细则仍在探索中,基层面临选址和管理难题 [1] - 福田、罗湖等区多个街道反馈"无地可划",政策落地受阻 [8][9] 地摊经济带来的问题 - 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导致交通混乱,如福田口岸摊贩堵塞斑马线威胁行人安全 [3] - 安全隐患突出,龙华区清湖街道摊贩露天摆放煤气罐且卫生条件差 [4] - 食品安全问题引担忧,罗湖区摊贩食材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且售后追责困难 [5] - 2024年横岗街道收到"乱摆卖"投诉2092件,占诉求事件最高比例 [13] 治理困境与矛盾 - 摊贩采取"打游击"策略规避执法,工具成本降至百元级 [7][14] - 执法力量薄弱且程序掣肘,整改缓冲期与摊贩转移速度不匹配 [14] - 就业需求与居民权益冲突,横岗街道地摊日均创造600个岗位但引发噪音油烟投诉 [12][13] - 罗湖区因空间有限、居民反对等因素陷入"能划无处划"僵局 [11] 创新治理探索 - 南山区试点"法治+自治"模式,通过社区议事会投票选址、户籍摊贩摇号等实现共治 [15] - 宝安区沙井街道建成8个摊贩经营场所,推行"一点一策"选址法和摊贩自治小组 [16][17] - 龙岗区横岗街道建设7个疏导点,配备统一餐车和净化设备,前期调研摊主500余次 [17] 政策优化建议 - 需细化划定标准与流程,建立准入退出机制及多部门联动执法 [19] - 优先利用城中村边角地、地铁闲置空间或商场广场作为夜市专区 [20] - 分区域设立禁止区、控制区、鼓励区,实行时段性动态管理 [23] - 运用科技手段如视频监控、智能感知设备提升监管精准度 [23][24]
每日复盘:2025年6月27日沪指震荡调整,有色板块集体拉升-20250627
国元证券· 2025-06-27 19:47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27日沪指震荡调整,有色板块拉升,上证指数跌0.70%,深证成指涨0.34%,创业板指涨0.47%,市场成交额15409.3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20.19亿元,3429只个股上涨,1791只个股下跌[3][14]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各指数涨跌幅排序为周期>成长>0>消费>稳定>金融,小盘成长>中盘成长>小盘价值>中盘价值>大盘成长>大盘价值,基金重仓表现优于中证全指[20]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靠前的是有色金属(2.21%)、通信(1.68%)、纺织服装(1.14%),靠后的是银行(-2.85%)、电力及公用事业(-0.99%)、商贸零售(-0.73%)[3][20] 资金流表现 - 主力资金6月27日净流出269.48亿元,超大单净流出105.77亿元,大单净流出163.72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21.99亿元,小单持续净流入282.90亿元[4] - 南向资金6月27日净流入30.37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2.93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27.44亿港元[5] ETF资金流向表现 - 6月27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6月26日资金主要流入创业板指ETF,流入金额为2.46亿元[4][29] 全球市场表现 - 6月27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恒生指数跌0.17%,报24284.15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07%,报5341.43点,日经225指数涨1.43%,报40150.79点,澳洲标普200指数跌0.43%,报8514.20点[5] - 6月26日,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德国DAX指数涨0.64%,报23649.30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9%,报8735.60点,法国CAC40指数跌0.01%,报7557.31点,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涨[5] 风险提示 - 本文基于客观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6][37]
点燃夏日经济 激发消费活力·夜“乐”未央⑮|“地摊经济”接地气 “千年古镇”兴千年
搜狐财经· 2025-06-05 11:25
张良镇滨河路夜经济发展现状 - 滨河路是张良镇中心商业步行街 全长1400米 连接汉王大道和329国道 建成10余年[3] - 澎河湿地带来凉爽环境 配备休闲设施 成为居民纳凉首选地 吸引周边乡镇群众[3] - 夜市从4月中旬持续至10月底 历时半年多 每晚人流量超万人[4][6] 夜经济业态构成 - 儿童游乐场已发展至4-5家 含旋转木马 彩虹滑道等设施 主要客源为留守儿童及祖辈[3] - 美食摊位汇集全国小吃 包括长沙臭豆腐 新疆羊肉串等 部分摊主夏季专程来此经营[4] - 其他摊位包括两元商品 特价服装等 单个摊位单晚营业额可达数千元[4] - 目前共有摊位100余个 从业人员200多人 单摊单晚收入区间100-数千元[4] 配套设施与政府支持 - 路边商住楼开发加速 与门店增加形成良性互动[6] - 政府安排综合执法 环保 应急等多部门联合值守 规范经营秩序[5] - 派出所组织巡逻 保障夜市安全稳定[5][6] 历史文化背景 - 张良镇古称瀍店 是千年商贸重镇 2024年入选河南省"千年古镇"名录[3] - 历史上为鲁阳至南阳交通要道 长期保持区域经济中心地位[3]
织就秩序与活力共生之网
苏州日报· 2025-06-03 08:21
城市治理创新 - 相城区通过设立路边摊疏导点实现传统地摊经济的转型升级 将流动摊贩纳入规范化管理 形成"落日市集""荻溪之夜""人民桥夜市"等网红打卡点 [1] - 治理模式核心在于以人民为中心 兼顾商贩生计与市民便利 使原先与城管"躲猫猫"的商贩获得更好经营体验 赢得广泛社会认同 [1] - 采用精细化治理手段 包括全面调研561个流动摊点 科学选址平衡引导与引流需求 引入第三方运营+摊贩自治+社区协同的多元管理模式 并制定《管理细则》明确标准 [1]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规范化管理使地摊经济焕发新活力 "人民桥夜市"日均客流量达3万人次 "落日市集"累计吸引游客约28万人次 [2] - 网红市集成功因素包括亲民价格 丰富业态 以及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 吸引青年群体追求"烟火气" 甚至出现游客专程驱车数十公里体验的现象 [2] - 实践表明 通过扎实调研和细致管理实现"疏堵结合" 能够构建秩序与活力共生的城市生态 [2]
柠檬水被6元倒卖,蜜雪冰城不如顺势在景区搞「雪王摊位」
36氪· 2025-05-26 21:39
核心观点 - 蜜雪冰城柠檬水被博主"战凌云"通过外卖采购后加价转卖至景区,三个半小时获利254元,毛利率达44% [8][16][19] - 该模式利用景区消费场景的空白和蜜雪冰城的品牌效应,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1][13][15] - 连锁餐饮品牌布局地摊经济具有试错成本低、强化品牌形象、提升曝光度等优势 [43][45][46] - 蜜雪冰城拥有4.6万家门店网络,具备填补景区市场空白的供应链基础 [49][50] 商业模式创新 - "战凌云"采用外卖平台进货+保温箱储存的模式,单杯成本3.4元,售价6元,毛利率44% [16][19] - 选址策略聚焦人流密集但缺乏竞品的景区,半小时售出20杯,三小时累计销售98杯 [15][16] - 该模式被网友总结为"低成本摆摊教学指南",包含冷链解决方案和优惠券使用技巧 [18][19] 品牌供应链价值 - 蜜雪冰城产品成为第三方摊贩的供应链来源,冰鲜柠檬水因真材实料形成消费信任 [14][20] - 公司此前通过法律手段打击商标侵权,获赔500万元,但对转卖行为暂未明确表态 [21][23][26] - 正规门店已开展移动摊位业务,覆盖学校、地铁口等场景,但景区仍存空白 [30][32][35] 行业趋势观察 - 新茶饮品牌通过摆摊提前拦截消费者决策,应对线下渠道过度饱和问题 [34] - 海底捞、CoCo、星巴克等连锁品牌均已试水地摊经济,验证商业模式可行性 [37][39] - 地摊经济可反哺门店运营数据,同时实现市场测试和品牌亲和力塑造 [44][46] 市场机会分析 - 景区场景存在显著价格洼地,矿泉水5元/冰棍10元的定价体系为饮品创造溢价空间 [11][12] - 蜜雪冰城若直接布局景区摊位,可利用规模优势实现原价销售和流量垄断 [50][52] - 消费者对标准化连锁品牌的地摊接受度更高,形成对传统摊贩的降维打击 [45]
每日复盘:2025年 5月23日三大指数冲高回落,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走强-20250523
国元证券· 2025-05-23 23:15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23日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上证指数跌0.94%,深证成指跌0.85%,创业板指跌1.18%[2][15] - 市场成交额11553.8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528.66亿元,全市场1126只个股上涨,4250只个股下跌[2][15]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各指数涨跌幅排序为0>周期>消费>金融>成长>稳定等,基金重仓表现优于中证全指[2][21]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下跌,汽车(0.77%)、医药(0.41%)靠前,综合金融(-2.45%)、计算机(-2.01%)靠后[2][21] 资金流表现 - 主力资金5月23日净流出384.77亿元,超大单净流出147.50亿元,大单净流出237.27亿元,中单净流出56.36亿元,小单净流入424.37亿元[3][25] - 南向资金5月23日净流出11.39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16.94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出28.33亿港元[4][27] ETF资金流向表现 - 5月23日,上证50、沪深300等ETF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如华夏上证50ETF增加7.21亿元[3][30] - 5月22日主要宽基ETF资金主要流入科创50ETF,流入金额为1.78亿元[3][30] 全球市场表现 - 5月23日,亚太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0.24%,恒生科技指数跌0.09%等[4][34] - 5月22日,欧洲三大股指普遍下跌,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热门科技股涨跌不一[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