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模式

搜索文档
现房销售制度的分析及展望:现房销售有力有序推行,长效机制而非短期一次性切换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3 1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房地产及物管“看好”评级 [4][5][7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一二手房总成交已稳且持续近3年,但量价未正向循环仍在磨底,需加大政策支持,“止跌回稳”是主基调,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是关键,后续政策将发力,新发展模式已成型,好房子政策助力优质房企迎PB - ROE向上突破 [4][5][76] - 现房销售制度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长效机制一部分,非短期一次性切换,应兼顾短期和长期改革影响 [4][15] - 考虑现房销售负面影响大,预计与期房并行,采用局部试点模式以减少冲击 [7] 现房政策 政策发展 - 2021年中央首提“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后续持续探索,现房销售制度或为要素之一,2023年初住建部重提现房销售并与保交楼关联,2024年多次强调有力有序推行 [4][15][21] 政策背景 - 全国商品住宅销售中现房销售占比达32%,2021 - 2024年从10%提至27%,2025年前4月进一步提升 [27] - 本轮周期部分城市土地成交金下降超90%,如贵阳、大连、南昌等 [27] 推演影响 影响1 - 现房销售拉长资金周转周期,预售从6个月延至30个月,增加城改推进难度 [30] - 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如某强二线城市项目,期房和现房IRR分别为30%和6% [30] - 投资风险大幅提升,房企需预判24 - 30个月后的房价和产品迭代 [31] 影响2 - 开发投资额下降,现房销售无预收款用于建设,资金来源中销售回款占比约一半,且资金来源与投资额正相关 [36] - 住房供给下降,投资回报率和风险影响房企投资意愿,开发资源减少拖累投资端 [36] 影响3 - 地方土地财政承压,投资回报率和风险影响房企拿地,地价或下降,2024年地方卖地收入等数据不佳 [38] - 产业链需求下行,房地产开发周期长,投资下降导致产业链需求下降 [38] 影响4 - 新房市场高端改善化,房企缩短工期,增加低密度产品占比 [43] - 产品力提升,现房销售下房企应采用主动性产品策略,弱产品力房企或退出 [43][45] 国内外经验 美国 - 2023年美国高层竣工周期20个月、一户建10个月,近年竣工周期拉长 [47] - 平均64%的一户建销售在未开工和施工阶段,采用预订 + 现房销售模式,定金存独立托管账户 [47] - 该模式前置取证节点和定价时点,增加蓄客时间,降低投资风险 [48] 国际经验 - 期房预售制度源于住宅供应短缺和开发资金不足,海外期房现房并行,采用“定金 +”模式,资金强监管 [56] - 不同国家付款节奏有差异,如美国、日本交房前付款比例5 - 20%,德国、英国等首付10 - 30% [56][59] 国内经验 - 海南通过完善政策等方式,头部房企实现11 - 14个月拿地 - 竣工销售周期 [61] - 海南期房现房并行销售,2024年现房占比67%,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 + 4.3% [61] 政策推演 推演1 - 部分城市出台现房金融支持政策,如湖南土地款分期、开发贷优惠等 [65] - 为减少冲击,可加大金融支持、简化流程、现房期房并行 [65] 推演2 - 现房销售渐进式推进,优先在低能级城市、核心城市核心地段试点,且期房现房并行 [69] 政策推演 - 现房销售渐进式推进,配套措施包括局部试点、现房期房并行、简化流程、加大金融支持 [73] 投资分析意见 - 推荐产品力房企如建发国际、滨江集团等;二手房中介贝壳 - W;物业管理如华润万象、招商积余等;低估值修复房企如新城控股、越秀地产等 [4][5][76]
申万宏源:维持房地产及物管“看好”评级 好房子政策将开辟新发展赛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6-06 10:28
基本面回顾 - 一二手房成交总量已稳定近3年 二手房成交改善对冲新房下行 当前总成交处于稳定区间 [1] - 二手房渗透率大幅提升 2022年起持续跑赢新房市场 但价格仍处于走弱趋势 挂牌价显著弱于成交价 [1] - 量价未进入正向循环 主因居民资产负债表走弱导致住房消费降级和置换断链 激活置换链是关键方向 [1] 中长期展望 - 需求端:2021年以来二手房房价下跌超31% 存量住房市值缩水99万亿元 居民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10.7%升至2024年13.2% 预计需2年修复 [2] - 供给端:2024年末总库存45亿平(去化周期5.6年) 剔除无效库存后有效库存仅14亿平(去化周期1.8年) 预计全国有效库存修复需2年 [2] - 2025年预测:新房销面-4.5% 销金-6.5% 房价-2.0% 二手房销面+6.3% 销金+3.0% 房价-3.1% [2] 政策面分析 - 政策主基调为"止跌回稳" 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是关键 发力方向包括房贷降息 收储优化 城改推进 [3] - 房贷利率仍有下降空间 5月LPR降10BP 公积金利率降25BP 前4月收储计划金额3918亿 但土储专项债发行仅517亿 [3] - 新发展模式逐步成型 包括好房子 人房地钱 现房销售制度等 现房销售或局部试点并配套金融优惠 [3] 好房子机遇 - 好房子存量少+改需释放 未来赛道空间广阔 优质房企需具备健康土储 高投资强度 快周转 强产品力 [4] - 美国经验显示危机后留存房企毛利率和周转率显著修复 ROE回升依赖经营效益而非杠杆 国内优质房企将进入底部拐点 [4][5] - 行业模式从金融转向制造业 ROE回升依赖毛利率和库存管理提升 推荐建发国际 滨江集团 绿城中国等 [4][5]
房地产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磨底未竟,转折已萌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5 22:11
报告核心观点 - 我国一二手房总成交已稳且持续稳定近3年,但量价未进入正向循环,后续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止跌回稳”是政策主基调,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是关键,新发展模式逐步成型,好房子政策将开辟新赛道,推动行业由金融模式转向制造业模式,维持房地产及物管“看好”评级 [3] 基本面回顾 成交表现 - 2022年前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同涨同跌,2022年起二手房成交持续强于新房,且进入增长区间,新房仍处下跌区间 [7] - 2021年以来主流27城二手房住宅成交渗透率从34%提升到68%,各能级城市二手房渗透率均提升,低能级城市二手房表现更强 [11] - 2022年前新房主导房价,2022年起二手房主导房价且趋弱 [14] - 2021 - 2024年主流27城新房和二手房合计住宅成交后三年稳定在3.3亿平上下,2025年前4月合计成交1.1亿平,同比+15% [17] - 2022 - 2024年全国一二手房总成交稳定在14 - 15亿平之间,2024年达14亿平,二手房渗透率从19%提升至42% [21] 市场结构 - 2025年前4月主流27城二手房成交累计同比+19%,但热度回落,一二线城市强于三四线,一线城市仍有热度 [24][27] - 2025年春节后二手房房价走弱,挂牌价指数弱于成交价指数,挂牌量快速走高,供给增加、改需减少 [30][32] - 二手房刚需化,置换链不畅,导致“量涨价不涨”,新房成交前4月同比小增+7%,源于高能级城市贡献,且成交热度回落 [38][43] - 2025年前4月80城新房新增供应同比-12%,成交累计同比持平,有效供给不足,去化率有所提升 [48] - 2024年9月新政后新房房价月环比改善,强于二手房,去化率显著改善,但多源于城市结构性改善 [53] - 新房市场持续改善化,各能级城市110平以上户型套数占比提升 [58] 土地市场 - 2021年以来土地成交连续4年下降,2025年有所改善,成交金额改善强于面积,前4月成交面积同比+5%,金额同比+35% [62] - 2021 - 2024年土地溢价率持续低位,2025年前4月平均提升至14%,主要源于核心城市 [65] - 2025年前4月300城土地成交和供应均处过去5年低位,仅核心城市土地市场走好 [67] - 2025年前4月排名前10城市合计土地成交金额同比+52%,占300城比例达63% [71] 市场趋势 - 政府强调好房子、推出优质土地供应,有望推动房价定价权由二手房转回新房,推动市场量价正向循环 [78] - 2022年以来居民资产负债表走弱,交易杠杆率与房价关联走弱,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是突围关键 [83] 中长期展望 房价与资产负债表 - 估算全国二手房房价跌幅超31%,一线城市平均跌幅达32% [87] - 2024年末我国存量住房市值较峰值下降23% - 27%,居民资产配置中房产占比达66%,高于国际水平 [90][93] - 2021年前居民资产负债率提升由负债增加驱动,2022年后由负债增长和资产减少驱动 [98] - 我国居民净资产增速连续走低,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2024年预计达13.2%,考虑折旧后达15.7% [101] - 美日居民资产负债率达峰后均修复2年,预计中国也需2年以上,且资产负债率与房价、消费负相关 [105][110] 库存与供给 - 全国总库存达45亿平,去化周期5.6年,库存结构分化,有效库存仅14.3亿平,去化周期1.8年 [116][119] - 2021 - 2024年拿地和开工大幅下降,2025年等效住宅总供给同比-27%,连续4年下降将拖累销售,但有望迎来供需拐点 [126][129] - 这轮周期市场参与者经营信心需重塑,修复路径曲折,供给端孱弱将拖累新房市场复苏 [132] 修复判断 - 参考美日经验,预计居民资产负债表需修复2年,核心一二线城市购买力将率先修复 [134] - 预计全国供给修复需2年,核心城市供给已在率先修复中 [135] 指标预测 - 预计2025年新房销售面积同比-4.5%、销售金额同比-6.5%、销售均价同比-2.0% [139] - 预计2025年二手房销售面积同比+6.3%、销售金额同比+3.0%、销售均价同比-3.1% [139] - 预计2025年新开工同比-15.1%、竣工同比-20.0%、投资同比-11.0% [144] 政策面分析 政策基调 - 2025年年初以来房地产支持政策落地少,但“止跌回稳”仍是主基调,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是关键 [3] 政策措施 - 房贷降息:5月LPR下降10BP、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25BP,预计后续仍有下降空间 [3] - 收储:目前以收地为主,今年收储计划加速,前4月计划金额达3918亿,但资金落地慢,预计后续政策将优化 [3] - 城改:目前进度偏慢,期待更多实操性政策推出 [3] 新发展模式 - 房地产新发展模式逐步成型,可能包括好房子、人房地钱、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现房销售制度等,现房销售将渐进式推进 [3] 好房子机遇 市场前景 - 中央政策引导“好房子”方向,当前好房子存量少、改需释放,未来赛道空间广阔 [3] 企业要求 - 未来能缔造好房子产品的企业需有健康土储、高投资强度、快资产周转、好设计施工等,如建发国际、滨江集团、绿城中国等 [3] 行业转型 - 以美国为鉴,国内优质房企将进入底部拐点,行业有望从金融模式转向制造业模式,ROE回升依赖毛利率和资产周转率提升 [3] 投资分析意见 - 我国房地产市场磨底未竟,转折已萌,维持“看好”评级,推荐产品力房企、二手房中介、物业管理、低估值修复房企等 [3]
2025年5月房企销售数据点评:新房销售热度低位回升,止跌回稳仍是政策主基调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2 11: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房地产及物管“看好”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房企销售额单月同比-14%、累计同比-15%,分别较前值+9pct、+1pct,销售热度低位略有回升;国内销售市场结构性分化明显,后续房地产市场呈现“结构偏强+总量偏弱”格局,看好布局核心城市的优质房企销售表现 [5] - 5月单月销售保利、中海、华润排名前三,房企销售有所分化、优质房企同比增长明显;1 - 5月累计销售保利、中海、华润排名前三,前5月优质房企销售跑赢行业、房企分化加大 [5] - 新房销售热度低位回升,止跌回稳仍是政策主基调,预计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发力,行业竞争格局将进一步优化,产品力房企优势将强化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5月31日克而瑞发布2025年5月房地产公司销售排行,保利单月销售排名第一,实现销售金额285亿元,中海、华润单月销售额分别为238、184亿元,排名第二、三位,前三门槛从去年同期207亿元下降至184亿元;5月单月销售过百亿房企为9家,较2024年同期持平,对比2023年同期减少5家 [1] 点评 - 销售数据:2025年5月,50家房企单月销售金额2265亿元,同比-14.2%、较前值+9.3pct;销售面积为1136万方,同比-26.5%、较前值-0.4pct;2025年1 - 5月累计销售金额9794亿元,同比-15.2%、较前值+0.9pct;销售面积5052万方,同比-23.4%、较前值-1.4pct [5] - 政策情况:24年9月底“止跌回稳”政策组合拳催化下,24Q4销售额同比降幅显著收窄,25年以来销售出现反复,5月热度低位改善;5月20日,住建部等五部门表示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央行公布5年期以上LPR3.5%,较上月下调10个基点 [5] - 单月销售排名:保利、中海、华润排名前三,部分优质房企同比增长明显,如融创+111%、金茂+72%、滨江+30%、中海+21%等 [5] - 累计销售排名:保利、中海、华润排名前三,前5月部分优质房企销售跑赢行业,如越秀+26%、金茂+21%、华发+21%等 [5] - 投资分析意见:维持“看好”评级,推荐产品力房企、二手房中介、低估值修复房企、物业管理相关企业 [5] 估值情况 - 主流AH上市房企估值:给出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多家房企2024A、2025E、2026E的EPS、市盈率、市净率、归母净利润及增速等数据 [31] - 主流AH上市物业管理企业估值:给出招商积余、碧桂园服务等多家企业2024A、2025E、2026E的EPS、市盈率、市净率、归母净利润及增速等数据 [32]
保利发展: 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30 19:21
行业形势与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下滑14%,行业规模连续三年收缩,面临30多年来最深度的调整,呈现"双减"(减量、减速)和"五化"(去金融化、制造业化、极致专业化、竞争白热化、功能民生化)特征 [6][7] - 公司全年签约销售额3230亿元,连续两年行业第一,在28个城市市占率超10%,存量项目去化950万平方米,调转换退转化270万平方米 [5][7] - 新拓展投资683亿元,99%位于38个核心城市,74%位于一线城市,增量项目销售占比达60%,较2023年提升20个百分点 [5][9][10] 财务与债务管理 - 2024年资产总额13,351亿元(同比-7.08%),负债总额9,926亿元(同比-9.76%),经营性现金流63亿元(同比-55.08%),连续七年为正 [23] - 有息负债净减少54亿元,三年期以上占比提升9个百分点至39.6%,新增直接融资359亿元,85亿定向可转债正在证监会注册 [11][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3%(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58.55%),基本每股收益0.42元(同比-58.32%) [23] 战略布局与业务转型 - 构建"开发+经营+综合服务"三大主业格局,开发业务坚持规模不下降,产品力排名提升至全国第二,品牌价值连续15年榜首 [5][12] - 租赁业务规划34个可售项目转经营,通过经营性物业贷融资37亿元,在北京、上海试点资产运营机制改革 [13] - 综合服务领域强化物业服务先发优势,加强与开发、资产经营的协同,加速第二增长曲线构建 [13] 投资与融资计划 - 2025年计划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直接投资总额2010亿元,授权董事会可调整不超过总额20% [25] - 2025年拟新增对外担保不超过750.4亿元,其中全资子公司担保509.84亿元,参股公司担保50亿元 [26][27] - 拟对联营合营项目公司提供财务资助净增加额不超过50亿元,单笔金额不超过30亿元由管理层审批 [30][31] 关联交易与公司治理 - 2024年与关联合伙企业实际关联交易238.61亿元(预算420亿元),2025年计划不超过280亿元 [40][41] - 董事会全年审议66项议案,建立独立董事专门会议机制,获交易所信息披露评价A级(连续11年) [4][14] - 监事会全年审议25项议案,重点监督财务真实性、内控有效性及关联交易公允性,未发现损害股东利益行为 [17][19][21]
国联民生证券:推荐产品品质好、运营效率高、融资能力强的优质房企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10:51
制度变革 - 我国住房制度经历"福利分房—商品房预售—现房销售试点"三阶段 预售制度支撑行业高速发展 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6 7平方米提升至2020年41 8平方米 [1] - 随着行业债务高企和交付风险暴露 政策转向"保交楼、防风险" 2024年以来已有6省32市发布现房销售细则 住房制度进入从"高周转"向"高安全"转型阶段 [1] 海外经验 - 海外普遍采用"低首付+强监管+风险共担"机制 购房者仅支付5%-20%定金或首付款 按揭贷款在交付后发放 [2] - 开发商需接受多重监管 违约将面临担保赔付与法律追责 有效遏制烂尾和挪用风险 [2] 国内现状 - 现房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2025Q1达32 7% 较2020年低点提升22 5个百分点 海南等4省市现房销售占比已超5成 [3] - 各地出台融资支持、税费减免、简化审批等六类配套措施 未来可能提高开发贷覆盖比例和土地税收优惠 [3] 行业影响 - 现房销售延缓土地转换 降低新房供给 对房价有稳定作用 库存去化周期长的低能级城市推行较快 高能级城市逐步试点 [4] - 现房销售或使土拍热度下降 土地价格下滑 房企拿地需考虑更厚利润率安全垫 [4] - 现房销售有效防范交付风险 实现所见即所得 [4] 房企影响 - 现房销售拉长现金流回正周期2年 高周转模式难以延续 [4] - 现房销售增加资金成本 影响项目净利率约2个百分点 IRR受影响更大 [4] - 现房销售对产品品质、运营效率和融资能力要求更高 加速行业出清 优质房企"剩者为王" [1][4] 推荐标的 - 推荐建发国际集团、中国海外发展、绿城中国、滨江集团、XD建发股等优质房企 [1]
现房试点逐步推行,优质房企“剩者为王”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5-21 09: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顶层设计推动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现房销售是重要一环,各地将逐步出台现房试点政策和配套支持 [5][13][60] - 现房销售可防范交付风险、降供给稳房价,助力楼市止跌回稳;对房企经营能力要求更高,优质房企“剩者为王” [5][13][60] - 推荐在重点城市核心区持续拿地的头部央国企和改善型房企,如建发国际集团、中国海外发展等 [13][60] 制度变革 预售制 - 起源于1953年香港“预售楼花”模式,传入内地后确立法律地位并不断完善,成为房地产市场重要制度支撑 [16] - 住房制度经历“分配制(1949 - 1978年)—预售制阶段(1978 - 2020年)—现房销售试点阶段(2020年至今)”三阶段 [16] - 预售制有效解决住房短缺与开发融资难题,支撑行业高速发展,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提升至2020年的41.8平方米 [11][16] 现售制 - 经历“呼吁阶段(2000 - 2016年)—早期探索(2016 - 2018年)—政策吹风(2018 - 2020年)—试点与推广(2020年至今)—过渡落地(2025年以来)”阶段 [21][24] - 2024年全国已有6个省、32个城市发布推进现房销售的相关政策或细则 [24] 他山之石 美国 - 预售房款竣工交付后划转开发商,开发商资金主要来自建筑贷款,按工程节点放款,银行全程监督 [27] - 购房者支付5%定金(一定期限内可退),部分区域支付10% - 20%首付至托管账户,按揭贷款交付后还款 [27] 英国 - 预售流程由律师全程介入,开发商资金主要来自建筑融资,按工程节点拨付 [29] - 购房者支付2% - 5%定金,签订合同后支付10% - 25%首付,由独立担保商托管,后续款项分期缴纳 [29] 日本 - 开发商竣工后获得售房款项,通过法律限制期房销售,首付比例不超20%,余款交付后支付 [30] - 开发商需向金融机构申请定金担保,金融机构监督施工,违约时赔付购房者 [30] 德国 - 购房者根据施工进度支付房款,最多分7期,首付比例0% - 30%,竣工后10%房款由律师保管3 - 5年作质量保证金 [31] - 贷款银行按工程账单支付房款,开发商回款与施工进度严格挂钩,购房者可要求银行担保开发商信誉 [31] 国内现状 全国现房销售面积占比 - 2025Q1全国商品住宅中现房销售面积占比32.7%,较2020年低点提升22.5个百分点 [32] - 海南等4个省市2025Q1商品住宅中现房销售面积占比已超5成,海南占比达65.5% [39] 现房销售的落地有配套政策的支持 - 顶层设计明确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包括租购并举、加大保障房建设等,要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 [42] - 2024年30余个省市出台现房销售鼓励措施,涵盖融资支持、税费减免等六个方面 [44] 现房影响 行业 - 延缓土地到住房的转换,降低新房供给,稳定房价,低能级城市推行政策较快,高能级城市逐步试点 [47] - 或使土拍热度下降,土地价格下滑,房企拿地考虑更厚安全垫 [51] - 所见即所得,有效防范交付风险 [52] 房企 - 拉长项目经营性现金流回正周期,高周转模式难以延续 [53] - 增加开发商资金成本,影响净利率约2个点,IRR受影响更大 [56] - 对产品品质、运营效率和融资能力要求更高,或加速行业出清 [59] 投资建议 - 推荐产品品质好、运营效率高、融资能力强的优质房企,如建发国际集团、中国海外发展等 [13][60]
房地产1-4月月报:投资销售两端走弱,止跌回稳仍是政策主基调-2025051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9 21: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房地产及物管“看好”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投资销售两端走弱,止跌回稳仍是政策主基调,稳房价对房地产和消费至关重要,中央定调房地产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预计政策将进一步发力,推进房地产新发展模式,行业竞争格局将进一步优化 [4] 各部分总结 投资端 - 2025年1 - 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10.3%,较前值-0.4pct;4月单月同比-11.3%,较前值-1.3pct;住宅投资1 - 4月同比-9.6%,较前值-0.6pct,4月单月同比-11.1%,较前值-2.3pct [5] - 1 - 4月商品房和住宅新开工面积分别同比下降23.8%和22.3%,分别较1 - 3月上升0.6pct和1.6pct;4月单月分别同比下降22.1%和17.8%,涨幅分别较3月下降4pct和上升0.1pct [17] - 1 - 4月商品房和住宅施工面积分别同比下降9.8%和10.1%,分别较1 - 3月下降0.2pct和0.2pct;4月单月分别同比下降26.9%和22.5% [19] - 1 - 4月商品房和住宅竣工面积分别同比下降16.9%和16.8%,分别较1 - 3月下降2.6pct和2.1pct;4月单月分别同比下降27.9%和25.8%,降幅分别较3月下降16.4pct和17.8pct [19] - 目前房地产行业投资端依然较弱,后续投资仍将偏弱,投资修复节奏将显著慢于以往周期,维持2025年预测:投资同比-9.9%、开工同比-9.7%、竣工同比-22.6% [21] 销售端 - 1 - 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2.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8%,较1 - 3月上升0.2pct;4月单月同比下降2.1%,较3月下降1.2pct,环比下降42.5%;销售额2.7万亿元,同比下降3.2%,较1 - 3月下降1.1pct;4月单月6237亿元,同比下降6.7%,较3月下降5.1pct [22] - 1 - 4月住宅销售面积2.4亿平米,同比下降2.1%,较1 - 3月下降0.1pct;4月单月同比下降2.4%,较3月下降1.9pct,环比下降42.1% [22] - 1 - 4月分区域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增速:东部-4.4%、中部+0.2%、西部-2.8%、东北部-2.6% [32] - 1 - 4月商品房销售均价9566元/平米,同比下降0.3%,较1 - 3月下降1.3pct;4月单月环比增长3%,同比下降4.7%,涨幅较3月下降4pct;住宅销售均价10005元/平米,同比增长0.3%,较1 - 3月下降1.4pct;4月单月10246元/平米,环比增长3.3%,同比下降4.3%,涨幅较上月下降4.4pct [35] - 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8%,较3月末减少5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455万平方米 [35] - 目前房地产销售端处于筑底阶段,预计政策推动需求修复,收储和城改推动销售面积提升,但供给端约束销售修复,短期总量仍偏弱,结构有弹性,维持2025年预测:销售面积同比-4.5%、销售金额同比-6.4%、销售均价同比-2.0% [36] 资金端 - 1 - 4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合计资金来源3.3万亿元,同比下降4.1%,较1 - 3月下降0.4pct;4月单月同比下降5.3%,较3月下降1.5pct [37] - 1 - 4月国内贷款同比增长0.8%,较1 - 3月上升3.1pct;4月单月同比增长14.5%,较3月上升8.3pct;利用外资同比增长82%,较1 - 3月上升165.2pct;4月单月同比增长897.8%,较3月上升960.9pct;自筹资金同比下降6.8%,较1 - 3月下降1pct;4月单月同比下降9.6%,较3月上升2.1pct [39] - 1 - 4月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分别同比下降3%和8.5%,分别较1 - 3月下降1.9pct和1.5pct;4月单月分别同比下降8.5%和12.7%,分别较3月下降7.1pct和12.9pct [39] - 预计后续房地产资金来源仍略偏紧,但随着政策放松将逐步改善 [41] 投资分析意见 - 推荐产品力房企建发国际、滨江集团、建发股份、华润置地、中海外发展、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关注绿城中国 [4] - 推荐二手房中介贝壳 - W,关注我爱我家 [4] - 推荐低估值修复房企新城控股、龙湖集团、越秀地产、华发股份,关注金地集团、新城发展、城投控股、保利置业 [4] - 推荐物业管理企业华润万象、招商积余、绿城服务、中海物业、保利物业 [4]
国泰海通|房地产:分层推动现房销售,落实行业新发展模式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16 20:04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过于简略,仅包含标题和来源信息,无法提取实质性分析要点。根据现有信息,仅能作如下框架性归类: 政策动态 - 信阳出台现房销售新规,尝试分层推动现房销售模式[1] - 政策意图指向落实房地产行业新发展模式转型[1] 行业趋势 - 现房销售制度可能成为行业中长期转型方向[1] - 政策试点反映"保交楼"背景下销售制度改革探索[1] (注:实际分析需补充完整文章内容方可展开数据引用和详细解读)
地产及物管行业周报:国新办会议推金融组合拳,下调LPR及公积金利率-2025051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1 1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房地产及物管“看好”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去年9月底“止跌回稳”仍是目前政策主基调,稳房价对房地产和消费至关重要,近期贸易战下我国强调扩内需应对,稳地产战略重要性提升,中央定调房地产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预计政策将进一步发力,包括房贷降息、加量好房子、优化收储、推进城改等,在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下,行业竞争格局将进一步优化,产品力房企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数据 - 新房成交量:上周34城周成交环比下降29%,一二线环比下降31%、三四线环比上升6%;5月34城月成交同比上升9%,一二线同比上升11%、三四线同比下降6% [3][5][7] - 二手房成交量:上周13城周成交环比-9%,5月成交同比+12% [3][12] - 新房库存:15城上周推盘49万平,可售面积环比-0.3%、去化月数环比下降0.8个月 [3][22] 行业政策和新闻跟踪 - 地产行业: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包括LPR下降10BP、PSL利率下降5BP、公积金利率下降25BP;上海成交4块宅地,2块溢价率超20%、2块底价成交,保利置业以42.41亿元竞得杨浦宅地 [4][27] - 物管行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国家标准《完整社区设施服务指南》 [31] 重点公司公告 - 地产公司:4月部分房企销售额有不同表现,如首开股份15亿元(-12%)、金地集团28亿元(-55%)等;1-4月销售额也有差异,如首开股份79亿元(-10%)、金地集团109亿元(-52%)等;华发股份和招商蛇口进行了股份回购 [34] - 物管公司:贝壳-W、招商积余、万物云、越秀服务等进行了股份回购 [37] 板块行情回顾 - 地产板块:SW房地产指数上涨0.41%,沪深300指数上涨2%,相对收益为-1.59%,板块表现弱于大市,排名第31位;个股涨跌幅排名前5位为亚太实业、南国置业等,后5位为滨江集团、新城控股等 [4][41] - 物管板块:物业管理板块个股平均上涨0.27%,沪深300指数上涨2%,相对收益为-1.74%,板块表现弱于大市;个股涨跌幅排名前5位为宋都服务、浦江中国等,后5位为建业新生活、佳源服务等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