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大功率充电专委会(筹)启动 吉利浩瀚能源牵头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30 18:07
转自:新华财经 9月28日,在2025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由中国充电联盟发起、吉利浩瀚能源牵头的"大功率充电专业委员会(筹)"(以下简称"专委会")正式启 动。专委会首批成员单位涵盖车企、运营商、桩企、电池企业等产业链核心企业,实现了充电行业上下游生态的全覆盖。浩瀚能源作为主要推动者,担任专 委会主任单位。 专委会的成立,是对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的积极响应,是聚焦于大功率充电 技术推广、产业协同和标准制定的专业委员会,旨在汇聚行业力量,共同破解补能焦虑,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期间,浩瀚能源旗下15座充电站凭借其在安全合规、运营效率、服务能力和绿色低碳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荣获"中国充电联盟五星级充电场站"认证。至 此,浩瀚能源获评五星级的场站总数达到40座。(张竹) 编辑:赵鼎 ...
报告解读|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智造活力迸发 六大建议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9-29 17:15
9月29日,《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智造活力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2025合肥国际 新能源汽车大会开幕式上发布。报告以指数为重要观测窗口,深挖城市产业转型的巨大潜能,助力我国 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新"而行、向"智"而进。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凭借其高度集成与融合创新的特征,已成为塑造区域竞争优 势、重构产业格局的重要力量。对区域发展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起到GDP乘数效应、创新外溢、 碳中和支点等多维赋能作用,还在产业促进等方面可以发挥纵向集聚、横向协同的核聚效用和引领作 用。我国各大城市纷纷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彰显创新活力的发展战略,竞相布局、力 争突破。 其中,依托雄厚工业基础与创新实力,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以技术引领实现产品升级,重构产业生 态,加速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军城市。《报告》指出,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发挥了先行军、引领者的作用,广州与重庆也在加快塑造智能网联新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凭借产 量爆发式跃升,政策集成创标杆,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动能。 武汉等城市充分发挥整车企业的产业龙头作用,强链补链,加速产业转型,迅速提升产业竞 ...
《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智造活力指数报告2025》发布
新华财经· 2025-09-29 14:39
报告核心内容 - 《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智造活力指数报告2025》于2025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开幕式上发布 [1] 城市产业格局 - 深圳、上海、北京、重庆、合肥为产业领跑者,优势体现在核心技术突破、头部企业集聚与完整生态构建 [3] - 成都、武汉、西安为区域增长极,优势体现在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特色或消费场景 [3] - 常州等城市为产业生力军,着力深化产业链配套和探索模式创新 [3] 产业发展亮点 - 技术创新动能澎湃,关键技术自主化进程提速 [4] - 智能制造向纵深发展,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构筑绿色高效生产基石 [4] -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日益紧密,韧性持续增强 [4] - 多元化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创新激发市场新活力 [4] - 各城市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为产业加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4] 报告编制方法与目的 - 报告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工信装备工程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编制 [3] - 评估框架基于产业支撑力、创新推动力、环境保障力、智能引领力、发展活跃力五大维度 [3] - 选取15个新能源汽车重点城市为样本,通过三级指标体系量化分析 [3] - 旨在助力城市精准定位产业发展阶段、识别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 [3] 高质量发展建议 - 建议因城精准施策构建产业生态,强化优势领域深化协同创新 [5] - 建议优化消费环境稳定发展预期,政企同频共振打造品牌标杆 [5] - 建议制定国际标准升级出海体系,强化资本赋能创新产投策略 [5] 大会背景信息 - 2025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主题为“徽动全球,一路向前” [5] - 大会由合肥市政府及安徽省多个厅委联合主办 [5] - 采取“1+1+N”形式,即1场大会、1个展览和N个主题活动 [5]
我国新能源汽车如何持续发力?
虎嗅· 2025-08-13 07:34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 - 截至2024年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约730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的16.8% [1] - 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强国和消费大国,2024年1-9月出口量达92.8万辆,同比增长12.5% [1] - 中国新能源电池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产业链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取得长足进步 [1]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2024年9月中国市场渗透率达51.1%,从2013年的0.1%实现跨越式增长 [7] - 2024年前10个月传统燃油车销量904.6万辆,同比减少20.5%,同期新能源车销量739.2万辆,同比增长35.6% [7] - 形成比亚迪领先(2023年净利润超300亿元)、国产品牌跟随、造车新势力和跨界企业参与的"一超多强"格局 [9][11][12] 行业竞争与经营压力 - 除比亚迪外多数车企面临亏损,如小鹏汽车2024年Q1营收65.5亿元但净亏损13.7亿元 [2] - 特斯拉降价引发价格战,北汽蓝谷2024年上半年亏损超25亿元,亏损幅度扩大25%以上 [21] - 充电桩企业2023年前10个月注册量达10.2万家,同比增长41.17%,导致资源浪费 [22] 技术与基础设施发展 - 充电/换电模式并行发展,华为计划部署超10万个超快充桩 [13] - 技术迭代周期缩短至2年(传统燃油车5年),自动驾驶等技术加速更迭 [15] - 公共充电桩达339.1万台,但50%集中在东部沿海,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不足 [25] 供应链与核心技术挑战 - 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芯片等核心技术依赖进口,面临"卡脖子"风险 [23] - 电池回收处理缺乏统一标准,不同车企电池技术差异导致循环利用困难 [23][24] - 欧盟《新电池法》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限制中国电池组件出口 [17][3] 国际化发展障碍 -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上调100%,并限制使用中国电池组件的车辆享受税收抵免 [3] - 蔚来等企业在欧洲布局换电站超50座,但面临贸易壁垒和技术标准障碍 [17] - 地缘政治导致反补贴调查和技术环境等非关税壁垒增加 [17] 政策支持与行业建议 - 政府引导兼并重组实现资源整合,建立电池统一标准和回收规范 [44][45] - 需完善自动驾驶法律法规,解决新技术应用中的隐私和安全问题 [20] - 建议企业通过ESG管理、供应链韧性建设和细分领域技术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31][34] 商业模式创新方向 - 构建上下游收益共享机制,如蔚来换电模式差异化竞争 [35][12] - 开发轻量化材料和高性能电机,延长电池寿命提升续航 [34] - 跨界合作(如华为充电桩)和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创造新增长点 [39][13]
碳酸锂数据日报-20250722
国贸期货· 2025-07-22 17: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价格上涨主要系供给端扰动、提振市场情绪,但对基本面实质影响有限;短期内市场情绪偏强、小作文频出支撑期价,但后期基本面矛盾和套保压力定价权重或将抬升,产业方可考虑逢高套保;目前现货对08合约基差已修复,将刺激仓单生产,挤仓风险将降低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锂化合物价格 - SMM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68000元,涨1350元 [1] - SMM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66350元,涨1300元 [1] 碳酸锂期货合约 - 碳酸锂2508收盘价71260元,涨2.36% [1] - 碳酸锂2509收盘价71280元,涨2.53% [1] - 碳酸锂2510收盘价70520元,涨2.5% [1] - 碳酸锂2511收盘价70200元,涨2.69% [1] - 碳酸锂2512收盘价70140元,涨2.57% [1] 锂矿价格 - 锂辉石精矿(CIF中国)平均价730美元,涨19美元 [1] - 锂云母(Li20:1.5%-2.0%)平均价990元,涨45元 [2] - 锂云母(Li20:6%-7%)平均价1545元,涨40元 [2] - 磷锂铝石(Li20:2.0%-2.5%)平均价5175元,涨225元 [2] - 磷锂铝石(Li20:7%-8%)平均价6075元,涨250元 [2] 正极材料价格 - 磷酸铁锂(动力型)平均价32075元 [2] - 三元材料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142650元 [2] - 三元材料61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20175元 [2] - 三元材料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15195元 [2] 价差数据 - 近月 - 连一价差 -20元,变化值60元 [2] - 近月 - 连二价差740元,变化值 -140元 [2] - 电碳 - 工碳价差1650元,变化值50元 [2] 库存数据 - 下游周度库存41271吨,变化值506吨 [2] - 其他周度库存43310吨,变化值1880吨 [2] - 注册仓单日度库存9969吨,变化值 -270吨 [2] - 冶炼厂周度库存58039吨,变化值 -559吨 [2] 行业动态 - 工信部总工程师称钢铁、有色、石化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将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2] - 中央第四指导组围绕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座谈 [2]
汽车行业“反内卷”,广东、安徽两大“汽车强省”将这样做!
券商中国· 2025-07-21 20:2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规范非理性竞争现象 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 [1] - 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发展汽车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广东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实施方案》 鼓励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同创新 [1] - 安徽省将深化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 [2] 供应链管理优化措施 - 广东省引导广汽集团、比亚迪、小鹏汽车等整车企业承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1] - 安徽省督促整车企业践行账期承诺 优化供应商货款支付流程和周期 减轻上游资金压力 [2] - 广东省下一步将重点优化汽车企业供应商货款支付流程 确保60天支付期限承诺履行 [2] 行业竞争秩序规范 - 广东省推动企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加大技术、质量、品牌投入打造消费者满意产品 [2] - 安徽省倡导合法公平诚信竞争 联合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 [2] - 广东省支持汽车行业协会响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议 加强行业自律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2]
规范新能源汽车竞争秩序需综合施策丨法经兵言
第一财经· 2025-07-21 20:08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现状 - 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非理性竞争现象 部分车企从"卷价值"转向一味"卷价格" 导致车辆售价透明化且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升[1] - 行业面临内卷式竞争困境 虚假繁荣难以持续 消费者在追求价廉的同时更注重产品安全性能 智能程度和舒适度等品质要素[2] - 2025年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 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 全面提升热扩散防护标准至"不起火 不爆炸"[2] 行业面临的核心矛盾 - 成本压缩与标准提高存在直接冲突 更高标准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而部分非强制性标准给车企提供了成本削减选择空间[2] - 虚假宣传问题频发 车企在续航里程 智驾性能和销售数据等方面存在夸大宣传 违反《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3] - 杭州"315中国汽车维权大会"显示质量问题 合同纠纷和售后服务成为消费者维权三大痛点[3] 恶性竞争带来的风险 - 劣币驱逐良币风险加剧 通过偷工减料 以次充好等违法违规方式压缩成本会迫使优质企业退出市场[4] - 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导致研发投入减少 影响行业创新活力 可能使行业发展停滞不前[4] - 超长时间工作制度无底线挤压劳动者 这种短视行为可能抑制行业创新并威胁产业链安全[4] 政策与监管建议 -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需要地方 行业 团体及企业共同制定多层级标准 加快强制性国标在安全 环保等关键领域的制定[7] - 推行产品信息公示制度 建议借鉴德国VDA经验制定《价格竞争合规指引》 要求公示降价车型的成本构成变动[8] - 加强网络营商环境治理 需联合网信部门对网络水军 黑公关和虚假测评进行综合整治[9] 金融与市场调控 - 规范金融补贴政策 部分车企通过极低利息或免息政策变相降价 存在诱导消费者和高佣金捆绑销售等违规行为[10] - 需调处政府与市场关系 对恶性竞争行为及时干预 引导竞争从价格转向价值 实现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的均衡[11] - 新能源汽车对减少排放 促进碳达峰和降低石油进口依赖具有战略意义 行业发展需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11]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7月第3周)
乘联分会· 2025-07-21 16:45
政策法规 - 国常会提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范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一致性检查,督促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11][12][16] - 河北发布充电设施安全管理方案,要求2025年底前升级充电设备安全国家标准,强制实施CCC认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17][18] - 重庆计划到2027年建成西部领先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基地,解决拆解不规范、行业分散等问题,培育龙头企业[19][20] 市场洞察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7.9万辆,同比增185.8%,渗透率22.3%,6月单月渗透率达26%[23][24] - 上海新能源重卡销量1.2万辆,同比暴增5161%,渗透率60.5%,牵引车占比97.5%,三一以19.9%市占率夺冠[29][30][34][39] - 政策补贴驱动上海市场爆发,最高28万元补贴吸引外地购车需求,但2026年后销量或大幅回落[35][36][37] 企业动态 - 一汽解放发布4款智慧动力域产品,涵盖油气与新能源技术,其中柴油发动机热效率超50%,电驱桥效率达90.6%[41][42] - 郑州宇通推出轻卡T6,搭载自研睿控E平台,电池质保10年/100万公里,电机效率98.13%[44][45] - 比亚迪T5轻卡上市,纯电版27.68万起(续航415公里+),插混版19.38万起(纯电续航150公里+)[46][47]
中国汽车,以价值赢未来
新华社· 2025-07-17 21:56
行业发展亮点 - 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显示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1] - 国内车企自主研发的多款芯片实现量产上车,核心技术达到新高度 [1] -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奇瑞马来西亚智能工厂动工,全球化布局加速 [1] 行业面临挑战 - 部分车企陷入"以价换量"恶性循环,导致行业利润率承压 [1]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压力向产业链传导,供应商和经销商经营困难 [1] - "网络水军"和"黑公关"现象扰乱产业生态 [1] 政策与行业行动 -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2] - 工信部明确加大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力度 [2]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议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2] 企业战略调整 - 多家车企重申反对"价格战",强调通过苦练"内功"破除"内卷" [2] - 17家重点汽车企业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2] - 部分车企主动调低销量目标,放弃野蛮增长模式 [2] 产业发展方向 - 发展新能源汽车被视为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1] - 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面临技术迭代加速和国际竞争加剧挑战 [1] - 持续创新和深化协作被认为是保持发展动能的关键 [1]
碳酸锂产业日报-20250717
瑞达期货· 2025-07-17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碳酸锂供需仍偏弱,库存偏高并持续累积,盘面上受上市公司锂资源暂缓开采的信息而出现异动,待消息发酵后,基本面压力仍存,短期交易需谨慎、控制风险 [2] - 期权市场认购持仓占据优势,情绪偏多头,隐含波动率略降 [2] - 技术面60分钟MACD双线位于0轴上方,红柱略走扩 [2] - 操作建议为轻仓逢高抛空交易,注意交易节奏控制风险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主力合约收盘价67,960元/吨,环比+1540元;前20名净持仓-120,421手,环比-4072手 [2] - 主力合约持仓量363,676手,环比+23058手;近远月合约价差760元/吨,环比无变化 [2] - 广期所仓单11,203手/吨,环比-1手 [2] 现货市场 - 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64,950元/吨,环比+50元;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63,350元/吨,环比无变化 [2] - Li₂CO₃主力合约基差-3,010元/吨,环比-1490元 [2] 上游情况 - 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698美元/吨,环比无变化;磷锂铝石平均价5,535元/吨,环比无变化 [2] - 锂云母(2 - 2.5%)平均价1,759元/吨,环比无变化 [2] 产业情况 - 碳酸锂产量42,100吨,环比-5800吨;进口量21,145.78吨,环比-7190.11吨 [2] - 出口量286.74吨,环比-447.55吨;企业开工率47%,环比-6% [2] - 动力电池产量129,200MWh,环比+5700MWh [2] - 锰酸锂28,500元/吨、六氟磷酸锂4.93万元/吨、钴酸锂220,000元/吨、三元材料(811型)144,500元/吨、三元材料(622动力型)120,000元/吨,价格环比均无变化 [2] 下游及应用情况 - 三元材料(523单晶型)125,000元/吨、磷酸铁锂3.05万元/吨,价格环比无变化 [2] - 三元正极材料开工率55%,环比+2%;磷酸铁锂正极开工率49%,环比+2% [2] - 新能源汽车当月产量1,268,000辆,环比-2000辆;当月销量1,329,000辆,环比+22000辆 [2] - 新能源汽车累销渗透率44.32%,环比+0.33%;累计销量6,937,000辆,同比+1993000辆 [2] - 新能源汽车当月出口量20.5万辆,环比-0.7万辆;累计出口量106万辆,同比+45.5万辆 [2] - 标的20日均波动率22.82%,环比+0.86%;40日均波动率22.49%,环比+0.61% [2] 期权情况 - 认购总持仓178,316张,环比+13582张;认沽总持仓65,218张,环比+2418张 [2] - 总持仓沽购比36.57%,环比-1.5477%;平值IV隐含波动率0.28%,环比-0.0033% [2] 行业消息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汇报,要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等 [2] - 7月1 - 13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7.1万辆,同比增长7%,环比下降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147.3万辆,同比增长11% [2] - 7月1 - 13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33.2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下降4%,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8.1%,今年以来累计零售580.1万辆,同比增长33% [2] - 藏格矿业全资子公司于7月16日收到责令立即停止锂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通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