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
icon
搜索文档
从一组充电数据看新能源汽车的新进阶
环球网· 2025-10-14 11:39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国庆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历史新高,总充电量达12287.32万千瓦时,日均充电量1535.91万千瓦时,是今年平日的2.59倍,较今年“五一”假期增长23.61%,较去年国庆假期增长45.73% [1] - 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销售962万辆,同比增长36.7%,新车销量渗透率达到45.5%,全年销量有望达1600万辆,市场角色从“生力军”转变为“主力军” [1] - 汽车出口市场表现亮眼,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产业链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反向合资等形式加速“出海” [2] 产品技术与用户体验 - 动力电池技术进步显著,创新的磷酸铁锂电池因安全性能优势装车量占比超80%,主流纯电动车续航里程从200多公里提升至600公里,部分半固态电池车型续航突破1000公里 [2] - 快充、超充等补能技术规模应用,实现“15分钟充电80%”,有效缓解里程焦虑,提升出行便利性 [2] - 智能驾驶功能普及迅速,今年1-7月L2级辅助驾驶在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62%,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渗透率甚至达到70% [3] 社会价值与未来潜力 - 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益明显,各地推动充电设施与可再生能源融合,探索“光储充一体化”模式,实现“绿电充电”闭环 [4] - 车网互动(V2G)发展进入快车道,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近4000万辆,若全面实现V2G,可对电网进行巨大削峰填谷,预计到2050年,3.5亿辆电动车可消纳100亿度电,占全国日均用电量近1/3 [4] - 新能源汽车带来生活方式变革,如车内空间改造、外放电功能满足户外娱乐需求,重构露营生态 [5]
明年买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有新要求
中金在线· 2025-10-10 08:43
政策调整概述 - 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公告,调整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1] - 政策调整旨在适应技术发展,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淘汰落后产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2025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减免税目录且符合新要求的车型将自动转入2026年第一期目录,不符合的将被撤销 [1]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要求 - 纯电动乘用车电能消耗量限值标准从GB 36980.1—2021更新为GB 36980.1—2025,新标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 [1] - 新能耗标准预计更为严格,车辆需进一步提高能效才能满足免税条件 [1]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技术要求 - 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由43公里大幅提高132%至100公里 [1][2] - 新技术要求按车辆整备质量分档,新增2510kg及以上乘用车一档,技术门槛更趋合理 [2] - 对非汽柴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燃料消耗量不作要求,有利于新能源技术路径多元化发展 [3] 行业影响与市场背景 - 2025年1-9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累计销量约29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30.7% [2] - 其中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约8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7% [2] - 预测至2030年,国内车市纯电、插混(含增程)、燃油车占比将约为3:3:3 [2] - 政策调整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新能源车整体技术水平 [3]
工信部等三部门调整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中国基金报· 2025-10-09 17:05
政策公告概述 -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2026—2027年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技术要求公告 [2] - 公告旨在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标准体系发展和车型变化情况,对享受减免政策的车型技术标准进行更新 [3] - 新技术要求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需符合新规 [2][7]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要求 - 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电能消耗量应不高于国家标准GB 36980.1—2025中对应车型的电能消耗量限值 [3] - 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的乘用车,其电能消耗量限值要求参照该标准中最大设计总质量为3500kg的乘用车限值执行 [3] 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技术要求 - 纯电动续驶里程需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 [5] - 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与GB 19578—2024限值相比:整备质量2510kg以下车型应小于70%,2510kg及以上车型应小于75% [5] -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能消耗量与GB 36980.1—2025限值相比:整备质量2510kg以下车型应小于140%,2510kg及以上车型应小于145% [6] - 非汽柴油类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燃料消耗量不作要求 [5] 目录调整与执行安排 - 2025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目录且符合新规的车型,将自动转入2026年第1期《减免税目录》 [7] - 不符合新规的车型将从目录中撤销,但可重新申请列入 [7] - 2026年1月1日起,购置列入新目录的车辆可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税务机关依据目录办理减税手续 [7]
新能源5年补贴终审:北汽狂揽1/3蛋糕,比亚迪仅分到1%
第一财经· 2025-08-18 21:43
新能源汽车补贴清算情况 - 2016-2020年工信部累计核发新能源汽车补贴16.5亿元,其中北京新能源汽车累计获得5.56亿元占比超33%,平均每年补助1.11亿元[2] - 比亚迪5年累计获补1574万元占比不足1%,特斯拉获补359万元占比0.22%,三大汽车央企中东风汽车获补2559万元最高[2][6] - 奇瑞汽车核减补贴金额最大达2.37亿元,其中2019年实际补助金额缩水超99%,7234辆申报车辆仅23辆符合标准[7] - 北京新能源汽车核减1.63亿元仍保持高补助,比亚迪核减1.45亿元涉及5000辆,特斯拉终审核减10辆金额761万元[7][9] 地区补贴分布格局 - 北京市5年累计获补超7亿元居首,浙江省3.03亿元次之,湖北/四川均约1.3亿元,贵州未获补贴[4][11] - 2021-2022年预拨资金显示:陕西/深圳因比亚迪获7347万元,上海因特斯拉获3518万元(占比85%)[11] - 补助过亿省份均有本土新能源车企支撑,如北京新能源/浙江吉利/湖北东风/四川中植一客等[11] 行业技术政策演变 - 2024年起新能源汽车减免购置税需满足新技术要求:纯电动车续驶里程≥200km、电池能量密度≥125Wh/kg等[14] - 新增低温里程衰减指标和换电模式要求,不符合车型将从减免目录撤销,政策预留过渡期引导技术升级[15] - 2021-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38.2%,2025年销量预计1650万辆渗透率超50%[15]
新能源5年补贴终审:北汽狂揽1/3蛋糕,比亚迪仅分到1%
第一财经· 2025-08-18 18:33
新能源汽车补贴清算审核结果 - 工信部完成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终审清算和2021-2022年度预拨公示 累计核发补贴16.5亿元 [1] - 北京新能源汽车以5.56亿元补贴居车企首位 占总金额超30% 年均补助1.11亿元 [1][4] - 比亚迪累计获补1574万元(占比不足1%) 特斯拉获359万元 奇瑞汽车获3466万元 均不足总额3% [1][4] 车企补贴核减情况 - 奇瑞汽车核减金额最高达2.37亿元 其中2019年实际补助金额较申请缩水超99% 符合标准车辆仅23辆 [3][5] - 北京新能源汽车核减1.63亿元 比亚迪核减1.45亿元(涉及5000辆车) [3][5] - 特斯拉终审核减10辆车 金额761.45万元 [7] - 长安汽车终审补贴较初审缩水40% 仅一汽集团核减金额减少114.78万元 [5] 地区补贴分布格局 - 北京市以7.38亿元补贴居地区榜首 浙江省3.03亿元次之 湖北/四川均约1.3亿元 贵州省五年未获补贴 [2][8][9] - 2021-2022年度预拨资金中 陕西/深圳(因比亚迪)获7347万元 上海(因特斯拉)获3518万元 [8] - 补贴过亿省份均存在本土高产新能源车企:北京新能源汽车/浙江吉利/湖北东风/四川中植一客 [8] 行业技术政策演进 - 2024年起减免购置税车型需满足新技术要求:纯电动车续航≥200km/电池能量密度≥125Wh/kg 插混车纯电续航≥43km [10] - 新增低温里程衰减指标 换电模式车型获明确规范 不符合要求车型将从免税目录撤销 [10] 市场发展态势 - 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1年352.1万辆增至2024年1286.6万辆 年均复合增长率38.2% [11] - 2025年销量预期达1650万辆(含出口) 增速近30% 渗透率超50% [11]
电车已过山海关
创业邦· 2025-05-28 10:45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 - 东风纳米06搭载第三代"智焓"热管理系统,-7℃续航保持率达68%,-40℃可一键启动 [6] - 极氪发布800V第二代金砖电池,低温阻抗降低36%,-10℃静置12小时后18分钟可充10%-80% [8] - 极氪九源热泵实现-40℃~50℃工作温域,芯片废热回收功率1700瓦,每小时省电1.7度 [9] - 深蓝S05全球首创宽温域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30℃下1分钟加热电池4℃ [10] - 比亚迪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使-30℃电池加热速率提升230%,满充时间降低30% [10] - 2024年高寒测试显示主流新能源车型续航抗衰通过率超80%,充电效能通过率60% [10] 插混车型市场表现 - 2024年黑龙江、新疆PHEV占比超70%,西北/东北地区PHEV增长率较高 [12] - PHEV纯电里程超140公里车型占比达36%,部分企业开发400公里以上车型 [14] - 西藏新能源车性价比提升,油价高电费低,清洁能源资源丰富 [14] - 西藏318国道已建80多个充电点位,计划2025年新增117个充电桩 [15] - 西藏计划2025年城市公交新能源车占比达100%,出租汽车达15% [15] 核心部件技术进展 - 中科院研制-60℃超低温特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260Wh/kg [17] - 宁德时代"钠新"电池-40℃保持90%电量,容量保持率比磷酸铁锂高40% [17] - 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实现-40℃放电,15分钟充30%-80% [19] -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30℃充电25分钟,低温续航提升20% [20] - 常州锂源铁锂1号快充王-20℃放电容量保持率超80% [20] - 国内首台800V 10kW薄膜型水加热器量产,解决电池低温快充痛点 [21] - 比亚迪"十二合一"、东风"十合一"电机技术领先,日本同类产品2027年才能量产 [22] 区域市场发展 - 2024年吉林新能源车渗透率43%,辽宁39%,新疆38%,黑龙江31%,西藏19% [23] - 鄂尔多斯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8%,位列全国TOP20城市第13名 [23] - 黑河寒区测试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料车数量基本持平 [23] - 内蒙古投用110吨级轻电混动无人驾驶矿卡,适应极寒气候 [24] - 吉林计划2026年新能源车产量破50万辆,自主品牌渗透率超40%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