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
搜索文档
新势力造车,和过去说再见
36氪· 2025-10-24 10:30
新势力造车“四小龙”现状 - 蔚来、小鹏、理想、零跑被定义为“四小龙”,已接近或实现盈利目标[6] - 蔚来凭借乐道L90与全新ES8两款大三排纯电SUV热销,四季度必须盈利[9][10] - 小鹏在价格战中销量获得基盘,全新P7入场并即将迈入增程赛道,四季度盈利近在眼前[12] - 理想作为首家盈利新势力,虽遇棘手麻烦但已回到正轨,全年盈利无悬念[12] - 零跑9月交付量突破6.6万辆,稳坐新势力销冠,全年盈利近在眼前[14]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四小龙”集体迈入新维度竞争,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资源向寡头集中[14] - 未来厮杀无出错余地,产品、营销、技术必须精准高效,否则沉默成本致命[15] - 第一轮淘汰赛已结束,第二轮洗牌拉开帷幕[27] 失败者案例与行业反思 - 威马、爱驰、天际、拜腾、奇点、前途、赛麟、恒大等已进入淘汰名单[18] - 高合、极越、哪吒等近期出现突然猝死与闪崩,预示晋级窗口急速收窄[18][20] - 失败者联盟多由拥有传统车企光鲜履历的“车圈老炮”掌舵,但结局是“门外汉”战胜“车圈老炮”[20] 市场新进入者与复苏尝试 - 哪吒与威马出现“复活”迹象,哪吒母公司或与山子高科重组,威马推动EX5和E5恢复量产[22] - 追觅高调官宣下场造车,首款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第二款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22] - 传统车企孵化新创品牌及小米汽车等仍在泥潭鏖战[26]
乘用车“金九”销量稳步增长 上汽集团重回月销榜首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09 00:08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政策和市场形成合力带动车市持续火热多地车展成为重要流量引擎有效激发购车需求 [1][2][4] - 9月份乘用车市场整体同比稳步增长但车企间销量分化显著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内部格局变化合资品牌面临增长压力 [5][6][7][8] - 行业对后续车市走向普遍持乐观态度预计新能源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8] 假期车市表现 - 国庆中秋8天长假期间多地举办大型车展叠加购车补贴等政策利好带动车市成交及销售金额增长 [1] - 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吸引观众70.5万人次南京国际车展吸引20.8万人次现场汽车总订单量8526台总订单金额15.17亿元 [4] - 兰州国际车展接待观众18.71万人次产生订单8494台同比增长9%实现成交额约12.72亿元同比增长15% [4] - 假期期间新势力车企销售门店客流达到平日的3倍新能源车型试乘需排队40分钟 [3] 政策影响分析 - 由于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恢复征收车企推出购置税差额补贴政策以激发购车意愿例如蔚来为ES8用户提供最高1.5万元补贴极氪承诺10月31日前订车用户购置税差额直接从尾款扣除理想汽车明确用户无需承担额外支出 [2] - 部分地区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暂停后到店客户和成交量明显减少部分消费者选择观望 [2] 车企销量分化情况 - 自主品牌内部呈现头部波动二线崛起的格局上汽集团9月销量43.98万辆同比增长40.39%重登月销量榜首比亚迪销量39.63万辆同比下滑5.5%为2024年3月以来首次月度同比下降 [6] - 奇瑞汽车9月销量28.05万辆同比增长14.7%吉利汽车销量27.31万辆同比增长35%长安汽车销量26.6万辆同比增长25%其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38% [6] - 新势力阵营呈现头部领跑中部承压的特征零跑科技9月销量6.67万辆同比激增97%创品牌月度销售新高小鹏汽车月销4.16万辆首次迈过4万辆大关蔚来销售3.47万辆同比增长64% [7] - 部分新势力品牌面临压力理想汽车9月销售3.4万辆同比下滑36%广汽埃安销售2.91万辆同比下滑18.6% [7] - 合资品牌整体呈现燃油车稳定新能源乏力的态势上汽通用新能源销量达9520辆环比增长31%但合资品牌整体新能源转型进度缓慢 [8] 产品与技术趋势 - 近期上市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者试乘试驾热点同时燃油车厂商推出智能化系统以提升竞争力如上汽大众新款途昂Pro主打油电同智吸引消费者体验 [3] - 车展上自主品牌更加注重呈现自身技术体系优势并通过技术创新场景适配服务升级向高端市场进军 [4] - 智能化配置成为用户选择的核心因素如小鹏汽车G9改款与P7i的智能化配置 [7] 行业后市展望 - 行业专家认为尽管部分地区补贴暂停但假期集客效应显著出游购车需求集中释放叠加经销商年底冲量促销有望支撑10月份销量温和回升 [8] - 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达1578万辆渗透率将达53.7% [8]
多家车企创新高!造车新势力9月成绩单出炉
中国证券报· 2025-10-03 22:43
2025年9月汽车行业整体表现 - 国内造车新势力9月交付量普遍实现同比与环比双增长,多家品牌交付量创历史新高 [1] - 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预计为215万辆,环比增长6.5%,同比增长2.0% [6] - 9月新能源车零售预计达125万辆,渗透率为58.1% [6] - “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国家报废更新政策、地方以旧换新政策以及厂商季度末冲量共同推动车市呈现爆发态势 [1] 主要车企交付表现 - 零跑汽车9月交付66,657辆,同比增长97%,创下新势力月销纪录,前9个月累计销量为39.55万辆 [2] - 鸿蒙智行9月交付52,916辆,其中问界是销量主力,智界、享界、尊界等品牌均有贡献,10月有望冲击月销6万辆 [2] - 小鹏汽车9月交付41,581辆,同比增长95%,创品牌历史新高,未来将布局增程赛道 [3] - 蔚来公司9月交付34,749辆,同比增长64%,其中蔚来品牌、乐道、萤火虫交付量均创历史新高,前9个月累计销量为20.12万辆 [3] - 理想汽车9月销量为33,951辆,同比下降36.8%,但环比开始回暖,前9个月累计销量为29.70万辆 [3] - 小米汽车9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创品牌历史新高,其中SU7交付近20,000辆,前9个月累计交付量超24万辆,目前订车需等待40周 [4]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截至9月10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到830万份 [5] - 汽车置换补贴政策正从“普惠覆盖”转向“精准调控”,更倾向于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本地刚需购车群体 [5] - 换购贡献度持续增强,消费升级成为购车绝对主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行业效益向好 [6] - 各地区以旧换新政策逐步重启,补贴方式更趋多元化、精细化和精准化,为车市带来良好预期 [1]
9月新势力销量:理想同比下滑37%,老车型增长乏力
凤凰网财经· 2025-10-03 21:44
2025年9月新势力交付量总体格局 - 2025年9月新势力交付榜迎来大洗牌,头部阵营月度交付门槛已升至4万辆[3][8] - 按单品牌销量,前三格局为“零鹏问”:零跑交付66,657辆(同比97%),小鹏交付41,581辆(同比95%),问界交付40,619辆(同比14%)[3][4] - 小米汽车月交付首次超4万辆,环比增长33%,排名跻身前四;方程豹交付24,121辆,同比暴涨345%[3][5][8] - 理想汽车交付33,951辆,同比下滑37%;蔚来汽车交付34,749辆,同比增长64%[3][6][7] 第一梯队:零跑与小鹏 - 零跑9月交付66,657辆,同比翻倍,成为首个单月销量破6万的新势力品牌,核心策略是将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下探至12万级别车型[9][11][13] - 小鹏9月交付41,581辆,首次突破4万台,同比增长95%,成绩依靠“5年0息0首付”等大力促销政策以及MONA M03车型交付超1万台拉动[15] - 零跑面临品牌向上挑战,其冲击25-30万市场的D19车型以及与Stellantis的合作将决定其天花板;小鹏则需平衡销量增长与盈利能力,并依靠年底的大增程车打开20万以上市场[13][15] 第二梯队:问界与小米 - 问界9月交付40,619辆,销量主力为M9和M8两款高端车型,贡献近八成销量,在30万元以上价位形成势力范围[16] - 问界新M7在9月下旬上市,市场看好其月销可能稳定在2万辆左右,以巩固30-40万元核心市场优势[17][18] - 小米汽车单月交付超4万台,环比增长33%,主要因SU7和YU7实现规模化交付,但标准版SU7等车时间长达9个半月,积压订单压力巨大[20][22] - 小米9月遭遇涉及十余万辆车型的智驾功能召回事件,对品牌形象构成挑战,需平衡产能扩张与质量控制[23] 第三梯队:蔚来与理想 - 蔚来9月交付34,749辆,同比增长64%,多品牌战略下子品牌乐道和萤火虫贡献总销量六成,使公司覆盖10万至40万元以上全价格带[25][26] - 蔚来品牌9月交付13,728辆,环比增长30.4%,得益于全新ES8上市;但乐道品牌环比下滑7.2%,萤火虫品牌基数仍较小[25][27] - 理想汽车9月交付33,951辆,环比增长19%,但同比下滑37%,整体第三季度交付93,211辆,小幅超出指引上限[29] - 理想面临老车型增长乏力问题,L6车型8月销量回落至1.1万辆;新车型i6虽有热度,但与L6存在内部竞争,真正反弹或需等待明年L系列大改款[30][31][32][33]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增程技术普及化,小鹏推出X9增程版,标志着该技术成为冲击主流市场的“标配”[35] - 传统豪华品牌如奔驰纯电CLA国产化,代表其开始认真对待中国新能源市场,智能化追赶速度加快[35] - 800V、5C快充等过去的高端配置正快速下沉至平价款,技术迭代加速,对品牌研发和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提升[35] - 未来赢家需具备通过规模化控制成本、靠技术打造差异化体验、以及通过多产品线或多品牌战略覆盖细分市场的能力[36]
BYD monthly sales tumble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25, reinforcing slowdown concerns
CNBC· 2025-10-02 15:30
公司表现:比亚迪 - 2025年9月交付量为393,060辆,出现近6%的同比下降,为公司当年首次年度下滑 [2] - 尽管面临市场放缓,公司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当月市场份额超过54% [1] - 据报道公司将2025年交付目标大幅下调了16%,至460万辆 [1] 公司表现: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 - Leapmotor在9月交付66,657辆,同比增长超过97%,连续创下历史新高 [3] - 赛力斯支持的Aito等品牌组成的鸿蒙智行联盟9月交付52,916辆,创月度新纪录 [4] - 小米汽车9月交付量超过40,000辆,达到新里程碑,约为1月交付量的两倍 [5] - 小鹏汽车9月交付41,581辆,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10%,首次突破40,000辆大关 [6] - 蔚来汽车9月交付34,749辆,连续两个月创下新高,其中近半数来自乐道品牌 [6] - 理想汽车9月交付33,951辆,在销量连续两个月低于30,000辆后出现反弹 [7] - 极氪9月交付18,257辆,略低于5月创下的18,908辆的纪录 [7] 行业动态 - 9月份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出现“环比改善”,进入传统销售旺季 [3] - 促销活动与激励政策共同推动了销售情况的改善 [3] - 市场竞争激烈,部分新兴品牌凭借价格更具优势的新车型推动了销量增长 [2]
9月新势力销量:零跑6万,“鹏界米”4万
新浪财经· 2025-10-02 10:21
2025年9月新势力交付量总体格局 - 新势力品牌“金九银十”排位赛出现大洗牌,头部阵营月度交付门槛已升至四万辆 [1][7] - 零跑以66,657辆的交付量位居榜首,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17% [2][3] - 小鹏以41,581辆位列第二,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10%,首次突破4万辆大关 [2][3] - 问界以40,619辆排名第三,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2% [2][3] - 小米汽车首次跻身前四,交付量超40,000辆,同比增长300%,环比增长33% [2][4] - 蔚来汽车交付34,749辆排名第五,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11% [2][5] - 理想汽车交付33,951辆排名第六,同比下滑37%,环比增长19% [2][6] 第一梯队:零跑与小鹏 - 零跑成为首个月销破6万的新势力品牌,其核心策略是将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下探至12万级别的C10等车型,主打性价比 [8][9] - 小鹏月销破4万辆得益于主力车型MONA M03交付超1万台,以及“5年0息0首付”等大力度的金融促销政策,但可能影响单车利润 [9][10] - 零跑面临品牌向上挑战,如冲击25-30万市场的D19车型,以及与Stellantis的合作进展 [8][9] - 小鹏的关键发展在于年底的大增程车能否打开20万+价位市场,同时其欧洲扩张需持续投入且短期难见回报 [10] 第二梯队:问界与小米 - 问界销量含金量高,主力车型M9和M8(分别为50万和40万元以上销冠)贡献近八成销量,巩固了其在30万以上市场的优势 [11] - 华为鸿蒙智行9月全系交付52,916辆,问界占比77%,但华为正通过智界、享界等新品牌分散依赖,新品牌市场认知度仍需培育 [11][12] - 小米汽车交付超4万辆主要因SU7和YU7实现规模化交付,产能跟上,但标准版SU7等车时间长达9个半月,YU7超一年,订单压力巨大 [12] - 小米面临舆论挑战,如涉及十余万辆车的智驾功能召回事件,需平衡品牌形象、产能扩张与质量控制 [13] 第三梯队:蔚来与理想 - 蔚来多品牌战略发力,子品牌乐道和萤火虫合计贡献六成销量,使公司覆盖10万至40万元以上全价格带 [14][15] - 蔚来品牌9月交付13,728辆,环比增长30.4%,受益于全新ES8上市;但乐道品牌环比下滑7.2%至15,246辆,需观察竞争力 [15][16] - 理想汽车9月交付环比增长19%,但同比下滑37%,老车型L8销量回落至1.1万辆水平,新车i6虽短期刺激订单,但可能与同价位的L6内部竞争 [18][19] - 理想的反弹可能需等待明年L系列大改款,当前增程技术不再独家,面临问界新M7、零跑C16等竞品压力 [19]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表现 - 方程豹交付24,121辆,同比暴涨345%,显示比亚迪从高端下探主流市场效果显著 [7] - 埃安交付29,113辆,同比下滑19%,显露疲态;极氪交付18,257辆,同比下滑14%,表现不温不火 [2][7] - 极狐交付16,074辆,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52%,重回增长;岚图、魏牌、智己等品牌在细分市场找到空间,其中智己同比增146%,环比增82% [2][7] 行业未来趋势 - 增程技术普及化,小鹏推出X9增程版,标志着该技术成为冲击主流市场的“标配” [21] - 传统豪华品牌如奔驰纯电CLA国产化开始反击中国新能源市场,并在智能化上快速追赶 [21] - 技术迭代加速,800V、5C快充等高端配置下沉至平价款,市场进一步细分,对研发和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提升 [22] - 行业结论:技术路线不再是壁垒,传统车企深入参与,细分市场竞争加剧,未来赢家需兼具规模化成本控制、技术差异化及多品牌覆盖能力 [23]
零跑汽车(09863.HK)百万台量产启示:一场技术、用户和全球化的品牌跃升
格隆汇· 2025-09-28 18:16
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第100万台整车下线 不到一年实现从50万到100万的跃升 刷新中国新势力车企百万量产记录 [1] - 公司通过规模效应、全域自研和全球化布局实现三重价值跃迁 构建可持续增长模式 [2][3][4][5][12] 量产规模与盈利表现 - 2025年1-8月累计交付量突破32万台 持续领跑中国新势力销量榜 月销量连续6个月稳居榜首 [2] - 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 同比增长174% 毛利率跃升至14.1% 净利润0.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规模优势带来成本摊薄效应 形成行业竞争壁垒 为冲击更高盈利目标提供底气 [2] 技术研发与成本控制 - 坚持全域自研战略 核心零部件自研率超过65% 涵盖电池包/电机/电控/智舱/智驾等关键部件 [3] - 通过垂直整合实现部件成本把控 将激光雷达成本压缩至12万元级车型 较同级车型更具成本优势 [3] - 销售费用率仅5.8%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体现高效的技术普惠模式 [3] - 量产200kW油冷电驱技术 提升效率与续航 CTC2.0技术改善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 [7] 全球化扩张进展 - 海外渠道突破600家门店 其中欧洲市场达550家 7月单月欧洲订单突破4000台 [5] - 与Stellantis集团强强联合 加速海外市场渗透 推动本地化生产计划 [5][12] - 全球化布局规避单一市场风险 打造逆势增长价值样本 [5] 产品战略与用户运营 - 布局ABCD四大产品系列 C系列满足家庭需求 B系列针对年轻智能时尚需求 [8] - C11累计销量超27万台 C10上市17个月交付量突破16万台 连续4个月居新势力中型SUV榜首 [8] - B10上市次月交付超万台 累计销量超6万台 B01上市37天交付破万台 创最快交付记录 [8] - 通过OTA升级持续服务老车主 辅助驾驶功能全面免费 构建高粘性用户生态 [9][10] - 定位"车圈优衣库" 实现越级配置下放 解决续航焦虑等用户痛点 [7] 未来增长驱动 - B系列持续火爆 C系列改款增强竞争力 Lafa5集多项领先技术 计划四季度国内上市 [12] - D19豪华旗舰SUV定位30万级 推动产品向高价值迈进 [12] - 推进欧洲本地化生产 通过技术输出和本地化运营开拓国际市场 [12]
离谱!零跑汽车成“老赖”,361万都付不起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9-28 09:29
公司法律事件 - 零跑汽车于2025年9月25日被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创始人朱江明被同步限制高消费 [2] - 案件涉及债务总额361.81万元,包括租金416,000元、购车款2,715,700元及违约金446,385.25元,公司被判定"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义务" [3] - 债务源于2023年子公司凌跑汽车商贸与广州首汽的车辆采购及租赁协议纠纷,2024年6月达成调解协议但未履行 [4] 公司管理问题 - 事件暴露潜在管理失灵:法务部门可能失职或流程僵化,业务部门权责不清,或存在极端成本控制文化 [8] - 2025年1月零跑汽车另有被执行记录,执行标的21.6万元,显示法律合规意识滞后于业务扩张 [9]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交付22.17万台同比增长155.7%,但经营亏损8,863万元 [10][11] - 净利润转正至0.3亿元主要依赖碳积分转让收入15亿元及其他收益,汽车销售业务实际亏损 [10] - 单车均价持续走低,2025年一季度仅11万元较2023年下降18%,主力车型起售价低于12万元 [12] 市场与声誉影响 - 失信事件与同日"第100万辆整车下线"高调宣传形成反差,可能动摇市场信心并影响品牌声誉 [2][8] - 公司面临银行贷款限制、政府采购投标限制及高管消费限制,潜在消费者可能因"老赖"标签产生疑虑 [6][12]
“蔚小理零米”上半年财报分析:零跑成功上岸 蔚来仍在亏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5 14:4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量达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 [1] - 新势力阵营盈利梯队成型,行业淘汰赛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 [1] 理想汽车 - 二季度净利润10.97亿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至8.27亿元,连续11个季度盈利 [3] - 上半年营收561.72亿元同比下降2%,销量仅增长7.9% [3] - 增程技术路线优势稀释,纯电车型MEGA、i8销量不及预期 [3] 零跑汽车 - 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净利润0.3亿元实现扭亏(对比2024年同期净亏损22.1亿元) [5] - 累计交付新车22.17万辆同比增长155.7%,毛利率从1.1%跃升至14.1% [5] - 低价走量策略见效但品牌溢价能力缺失,C10、C11在15-25万元区间以同配置低价登顶销冠 [12] 小鹏汽车 - 上半年交付新车197189辆超2024年全年,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 [6] - 净亏损收窄至11.4亿元,毛利率连续8季度改善,上半年达16.5% [6] - MONA M03奠定销量基础但可能削弱高端车型溢价能力,出现向高端转型迹象 [14] 小米汽车 - 上半年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营收398.43亿元,二季度毛利率26.4%名列新势力前茅 [8] - 二季度经营亏损3亿元环比收窄40%,已接近盈亏平衡点 [8] - YU7系列上市18小时锁单突破24万辆,但顶配车型交付周期达10个月面临产能瓶颈 [18] 蔚来汽车 - 上半年销量114150辆同比增长30.6%,营收310.43亿元未能覆盖成本 [10] - 净亏损扩大至117.45亿元,多品牌运营分散资源且未形成规模效应 [10] - 乐道和萤火虫填补价格空白但未能有效分担主品牌盈利压力 [10] 竞争策略分化 - 零跑依赖低价走量策略面临竞品跟进风险 [12] - 小鹏采用双轨策略需平衡低端规模与高端定位 [14] - 理想面临增程增长停滞、纯电尚未破局困境,将发布i6寻求突破 [16] - 小米需解决产能瓶颈抓住市场窗口期 [18] - 蔚来多品牌战略导致资源分散风险 [19] 行业趋势 - 2025年下半年竞争从规模比拼转向精细化比拼 [19] - 行业进入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的平衡阶段,需找到规模、盈利、品牌的平衡点 [19]
零跑汽车迎百万辆下线:仅343天完成50万到100万全新跨越
齐鲁晚报· 2025-09-25 11:40
公司里程碑 - 公司成为第二家进入百万产量俱乐部的新势力车企 [1] - 从第50万台到第100万台仅用343天 创中国新势力最快纪录 [3][12] - 创始人提出未来一年实现下一个百万辆目标 [12] 财务与商业表现 - 2025年1-8月累计交付量突破32万台 连续6个月居新势力销量榜首 [9] - 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9] - 2025年同时入围财富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和制造业企业500强三大榜单 [9] 产品战略 - 形成ABCD四大产品系列 覆盖轿车/SUV/MPV多元化矩阵 [14] - C11累计销量超27万台 C10全球交付突破16万台 [14] - B10上市次月交付破万 累计超6万台 B01上市37天交付破万 [14] - Lafa5亮相慕尼黑车展 计划2025Q4中国上市/2026年全球推出 [16] - D系列旗舰产品D19将于10月发布 搭载百万级技术 [20] 技术研发体系 - 全域自研战略与科技普惠理念构成核心竞争壁垒 [8] - 技术沉淀全面转化为市场与商业成功 [8] 全球化进展 - 通过Stellantis合作进入全球30多个国家 建立近700家终端网点 [18] - 欧洲市场网络超640家 1-8月海外交付超3万台居新势力榜首 [18] - 8月登顶德国纯电市场 进入法/意/西等核心市场前列 [18]